大胆借鉴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

2013-10-21 21:20黄宏
前线 2013年3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

黄宏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多处提到要“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成果”,充分表现出一个成熟的政党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把握未来发展规律的文化自觉以及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优越性的高度自信。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本身就是借鉴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产物。正是对圣西门、傅立叶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和批判,对亚当·斯密、李嘉图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批判,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批判,才成就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样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

借鉴不是照搬,而是鲁迅先生提倡的“拿来主义”,只能是为我所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用。我们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来借鉴的。但既然要借鉴,我们自然也要打破一些思想的禁忌和长期固有习惯形成的某些思维定势,也要有一个思想的解放。借鉴必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那么我们可以借鉴一些什么东西呢?

首先,对政治体制的改革来说,我们不能忽视从古希腊到近代资本主义在政治文明建设上留下的丰富遗产。

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道路,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当家作主的地位不能动摇。但是我们要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还要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在政治文明建设上留下的精神遗产。就以古希腊、古罗马的民主法制精神来说,他们主张法治优于人治,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和财产所有权不容侵犯。这些思想虽然源于西方,但它远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上千年,显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恰恰是人类文明中的优秀成果,当然可以批判地继承。西方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文艺复兴,强调把人从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尊重人、关心人,摒弃封建神学对人性的抹杀,张扬人的主体意识和科学精神,这与马克思强调的“人的解放”的很多主张是一致的。我们可以揭露资产阶级的虚伪性、阶级的偏见,他们不可能追求真正的民主、自由和人的解放,但我们不能把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公平、正义等等这些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变成了资本主义的专利。恰恰是我们无产阶级最无私利,最能为实现人类的最后解放贡献一切的力量。有这样一些可供借鉴的人类精神遗产,我们就能更好地建设政治文明,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政治体制的改革上,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监督机制,实现有效的权力制约,减少政府的管理成本和庞大的机构,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借鉴。

第二,在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上,西方国家为缓和阶级矛盾,也做了多方面的探索,有效地缓和了国内矛盾。

我们作为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然也可以而且应该从中吸取一些有益的经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利益服务。西方发达国家今天形成的许多社会保障体制,虽然是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的统治,为缓和阶级矛盾,而不得不作出某种妥协的结果,但不能不承认,这些举措,确实在某种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某些矛盾,延缓了其危机的到来。而且,这也是人民群众为争取自身利益,与资本主义斗争的结果。北欧一些所谓的“福利国家”,因为是社会民主党执政,他们所信奉的从第二国际延续下来的某些理念,实际包含着社会主义某些价值观。他们几十年的施政,对确保社会保障和公民权利的公平正义,防止出现两极分化,确实取得不少的成效。这些执政近百年的国家,能够长期稳定,是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的。仅就其能够有效地防止社会财富向一极倾斜这一条来说,就值得我們借鉴。如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明确规定,社会主义不仅意味着基本的政治权利,而且包括了经济和社会权利,丧失工作能力或失业公民有受保障的权利,甚至移民者也有平等权利等等。因其退休金、医疗卫生保障、教育津贴、房租补贴、失业补贴等都较为完善,国家通过再分配,将税收收入补贴到低收入人群身上,使瑞典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中收入差别最小的国家。西方国家在如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我们确实需要很好地向他们学习。

第三,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必要借鉴环保主义者的一些理念。

十八大报告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使之成为了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第五大建设,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蓝图。在这方面, 我们有必要借鉴生态社会主义者及绿党等环保主义者的一些理念。其实早在40年前,罗马俱乐部这样一些环保主义者就已对人类无尽地消耗资源发出过警告。当然要追溯起来,马克思、恩格斯早在一系列著作中,特别是《自然辩证法》中就已经发出过大自然对人类惩罚的警告,重读他们的著作,我们感到深深地震撼。生态社会主义提出不仅要进行生产关系的改革,而且要进行生产方式的改革,主张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建立可以承受的生态经济。这些观点,今天来看,其实都是符合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所阐述过的许多深刻思想。我国30多年高速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被称为世界工厂,同时,也面临着生态恶化,社会资源分配严重不公,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种种问题,我们必须迅速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推进绿色发展,承担起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的责任。党的十八大报告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问题,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任务,其重视程度是空前的。我们要大力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充分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的支持。

最后,我们还需要很好借鉴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的成果,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现在还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供学习借鉴的经验,即使是已经解体的前苏联,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实验,曾经创造过人类历史上无数辉煌的苏联,它有哪些不可抹煞的历史贡献,后来,又是怎样解体的,都很值得我们反思、参考。苏联共产党曾发生过严重破坏党内民主的悲剧,但也有过列宁高度重视党内民主,在临终之前,还对党内如何加强监督有过一系列的设想和举措,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甚至还可以追溯到巴黎公社防止社会公仆转化为社会主人的种种设想和措施,巴黎公社原则对于我们今天防止党的腐败,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从正反两方面为我们提供什么启示,仍然是今后长时期我们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深为广大理论工作者所充分肯定,我们要积极借鉴。

(作者:国防大学教授、少将)

责任编辑:杜梅萍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母亲河生态大走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