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正确地说话

2013-10-21 21:20刘良军
前线 2013年3期
关键词:弹琴场合立场

刘良军

眼下确有人不会正确地说话,尽管他们很爱说话。

君不见,某明星旁若无人,大言不惭,猛然发表一段让众人瞠目结舌的一派胡言,从而引起各方喧哗的有之。

君不见,某专家信口开河,今天登上这家银屏大侃特侃,明日又到另家媒体神吹海聊,同样一件事、同一个道理,却言辞不一,甚至自相矛盾的有之。

君不见,某学者沽名钓誉,不惜哗众取宠,故作标新立异,说起话来玄而又玄的有之。

君不见,某干部情绪冲动,心血来潮之下抛出一番让群众极度不满的乱语,事后又忙着“打补丁”的有之。

这说明,一些人大有学会正确地说话的必要。

正确地说话,和说话人的态度密切关联。

一句话说出去会产生何种效应,相信在还未开口之前,就能由其所持态度做出大致的预判:

一个平素待人傲慢、自以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相信其不可能好好说话;颐指气使的日常习惯,使其说出来的话一定是以自我为中心,狂妄自大;自视清高、觉得智商高人一等,说话的语气一定是鄙夷不屑,说出来的话一定会让人不能接受;执著于对上负责的思维,“明哲保身,但求無过”,说出来的话一定是官僚味十足,或虚虚实实,或辞不达意,或口是心非,或旁顾左右而言他。

相反,怀抱着一颗真诚的心,秉持着一份坦然的情,以说话作为沟通交流、接受信息、了解实情,或排解怨恨、调解矛盾、融洽关系的手段与途径的人,说起话来一定是友好与和蔼的,一定是站在对方立场、肯替他人着想的。

正确地说话,在说话过程中应尽量将要表达的意思交代清楚。

为什么要说话,说话的动机为何,说话想达到什么功效,这些都是说话之前需要细加考量的。

持有确切的立场很重要。应让众人听你所言,便能知道你说话的价值与利益取向。

一些重大场合、一些紧张氛围下说话,就更当三思再言。君子讷于言,大概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分清说话的特定场景也不可小觑。“世易时移,变法亦矣”,一句话在这个场合适用、管用、好用,换个场合可能就会引发歧义,甚至不满与抨击。不分场合、不看具体情况,以为彼时正确的话在此时也一样会受到肯定与认可,无异于“刻舟求剑”。

正确地说话,尤需弄清楚所面对的对象。

对牛弹琴,常人思维应该是牛不配,毕竟弹琴乃人特有的高雅艺术行为,牛怎么能听懂与欣赏呢?其实不然,是弹琴的人有问题,错误地选择了欣赏的对象;或者对自己的琴艺不自信,无奈何只能选择在牛面前卖弄。

还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讲得好: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正确地说话,就一定要看清楚面对的是什么对象。

比如为官者正确地说话,就应尽量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群众喜欢、能接受的真情话语去说话。

责任编辑:戚本逊

猜你喜欢
弹琴场合立场
扬善
弹琴换牛
弹琴蛙
小蟋蟀
小水滴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草地
不同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