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服务业的必要性与对策建议

2013-10-25 10:38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服务业经济服务

赵 锋

(广西财经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南宁530003)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的概念,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当前,无论是服务业还是整个国民经济都面临日趋严峻的资源瓶颈和节能减排压力,因此,探索健康可持续的服务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亟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低碳经济这一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催生了一种能够同时促进经济低碳转型和服务经济持续发展的服务产业——低碳服务业。发展低碳服务业有利于突破“生态门槛”与“福利门槛”约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笔者对发展低碳服务业的必要性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其运作机制和发展思路。

一、低碳服务业的内涵

服务业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被提出并进行系统的研究是从20世纪才开始的。关于服务业概念的界定,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目前,世界各国通常都是在克拉克三次产业结构分类法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来解释和界定服务业。一般认为,服务业是指利用设备、工具、场所、信息、技能等为社会提供劳务、服务业务的集合。[4]服务业是一个包含众多行业的产业,WTO统计和信息系统局(SISD)将其分为11大类140多个服务项目,即商业服务业、通信服务业、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业、销售服务业、教育服务业、环境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健康与社会服务业、旅游服务业、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业、交通运输服务业。[5]

(一)低碳服务业的概念

低碳服务业(Low Carbon Service)是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而产生的。与国内外蓬勃发展的低碳经济实践相比,低碳服务业的概念依然处于初期讨论中。迄今为止,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业界,对这一新概念尚无统一的界定。笔者文根据对低碳经济的理解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将低碳服务业定义为: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背景下,将低碳理念应用于现代服务业的生产、经营和消费过程中,力求最优的资源利用、最少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低碳服务业既是低碳经济理念在现代服务领域的延伸和具体运用,也是低碳经济目标在服务业发展中的实现形式。

(二)低碳服务业的特点

1.资源节约型的服务业。低碳服务业是一种战略与策略相结合的新型现代服务业,能够立足未来、统筹全局、合理安排,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利益、局部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因此,发展低碳服务业能全面衡量利弊得失,增强预见性,减少盲目性,大大提高利用有限资源的效率。在整个服务周期中,通过合理规划,加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能够有效地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2.综合效益型的服务业。低碳服务业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带动作用,使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的关联性逐步增强,从而推进国民经济产业协作与和谐发展。作为工、农业生产链的核心环节,服务业低碳化必将有效地带动低碳农业、低碳工业甚至低碳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这样就很好地将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最佳综合效益。

3.生态安全型的服务业。传统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产业的盲目发展,也加剧了自然资源的消耗、生态环境的破坏。但是低碳服务业的发展,将占用相对少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使其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压力和威胁大大降低。低碳服务业准确地确定了服务业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生态地位,有利于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的和谐。

(三)低碳服务业的发展机制

低碳服务业即是低碳经济理念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具体运用。具体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承载等外部压力和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内部驱动的联合作用下,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优化利用服务资源为核心,形成产业内部驱动、市场有效推动、社会全面参与的新机制,通过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质、升级,发展新兴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的低碳化和生态化。在这一过程中,强调对有限资源的节约和优化利用,以减少排放和污染,弱化对环境的压力和威胁,最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发展低碳服务业必要性的理论分析

(一)发展低碳服务业是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产业结构变动呈现的一般规律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持续下降;工业份额在工业化阶段迅速上升,达到峰值后平缓下降;而服务业的产出比重相对平缓但持续上升,最终稳定在较高水平,同时劳动人口由农业逐步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并最终形成服务业就业占据主要份额的局面。因此,经济服务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但是目前,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布局和结构,都存在着过分依赖资源、资本、环境的投入,充分利用但又比较倚重低价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而自主创新技术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通常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和规模的扩张是有限度的,且有其内在规律性,即只有经济结构的不断高级化,才能保证经济规模的可持续扩张。实证研究表明,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力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2]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不仅需要发达的服务业支撑,还必须切实解决资源与环境的瓶颈约束。

图1 低碳服务业形成与发展机制

低碳经济的兴起,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一条新的更加有效的途径。从本质上讲,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们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的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倡导低消耗、低排放,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在当前因资源环境桎梏而导致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正在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低碳服务业,不仅是减缓气候变暖、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效路径,更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二)发展低碳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

依赖于化石能源,我国迅速发展了火电、石化、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工业,并由此衍生出汽车、船舶、航空、机械、电子、化工、建筑等行业,这些高能耗的工业都可称之为高碳工业,即化石能源密集型产业。研究表明,化石能源的使用规模和速度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呈线性相关,并正在影响着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内在平衡性。[3]在“高耗能、高产出、高污染”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下,化石能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威胁日益凸显,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瓶颈”约束亦更加显现。

在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接近临界状态,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的情形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是克服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低碳服务业正好具有资源能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特点。近年来,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科技信息等低碳型服务业的日益兴盛,不仅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素质和运行质量,更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因此,以相对成熟的工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现代低碳服务业,是我国破解资源能耗约束难题,实现“高碳消耗型经济”向“循环节约型经济”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要求和不二选择。

(三)发展低碳服务业是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内在要求

世界服务业发展的历史特征表明,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是随需求和技术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亦有不同。一般来讲,在初级阶段,以发展传统生活性服务业为主;在工业化社会,以发展与商品生产有关的生产性服务为主;在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型业态开始出现,一些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形成传统服务业比重大幅度减少,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新兴知识型服务业崛起为主流业态的基本格局。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表明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这是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一阶段,除了商业、交通运输、通信业以外,金融、保险和流通服务业将得到较快发展,服务业也将成为未来内需扩张新的增长点。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低碳型现代服务业,不仅能够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更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此外,现代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比如,物流业在物流活动中多少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配送和运货的货车也会造成交通堵塞、燃料浪费和尾气排放。批发零售、餐饮产生的包装废弃物形成了白色污染,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不能自动降解的建筑垃圾。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下,这种服务资源的粗放以及服务业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必将难以为继。因此,发展低碳型服务业已势成必然。

(四)发展低碳服务业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从整个社会大生产的角度来看,服务业是资源、产品和消费者的中间环节,通过其各种服务功能,有机联结社会生产、分配和消费诸环节,加速各产业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运转,对推进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协调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三次产业的角度来看,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它与第一、二产业的结合更加紧密,成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是因为在未来的工业和农业发展中,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无论工、农业产品本身还是组织形式都将从单一的大规模生产变得越来越精巧和个性化,因而需要各类服务的支持。同时,信息技术在工、农业的普遍应用,也增加了两大产业对相关服务的需求,这些都使未来工业和农业成为“服务密集型”领域。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惊涛拍岸,低碳浪潮日益兴盛,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低碳型服务业必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低碳服务业,不仅能为以高新技术、科研、信息服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提供创业环境,亦可以与传统的工业制造业形成互动机制,通过外溢效应促进其发展,在促其自身内部结构高级化的同时,又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升级,最终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动力。

三、发展低碳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规章制度,促进低碳服务业有序发展

1.建立有效的价格引导机制。在发展低碳服务业过程中,要建立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逐步提高资源利用补偿费用和排污收费的标准。在服务产品、服务价格、服务展示、服务促销中加入环境因素,减少或消除对环境有害或影响资源持续利用的服务产品或生产资料的不合理补贴。建立合理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收费制度,引导生活垃圾、污水处理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根据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不同阶段建立资源环境价格体系。

2.建立合理的金融制度。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和推广适应低碳服务业发展需要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将低碳服务业贷款比例纳入金融机构年度评价依据,引导金融机构逐步增加低碳型服务业贷款规模,加大对符合条件的重点服务业企业的授信额度;对服务企业因转向低碳化的运行模式所产生的环境效益进行补偿,使环境效益内部化;对实施与资源循环、低碳技术等相关的项目和对运用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的低碳服务企业予以信贷优惠和建设项目的贷款贴息。

3.健全发展低碳服务的税收制度。在切实抓好现行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扶持低碳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鼓励发展的服务行业落实税费减免优惠;对符合低碳化条件的服务业企业产品研发,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按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优惠;对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在一定时期内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对新办软件生产企业和高科技电子设备设计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对符合条件的软件生产企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对试点物流企业和从事货运、拆迁、保险、知识产权、广告、会展等代理企业取得的代理业务收入,实行差额征收营业税;对创意产业及其集聚区、新办高新技术服务业企业和连锁超市、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流通企业,酌情减征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水利建设专项资金。

(二)加强载体建设,夯实低碳服务业发展基础

1.加强现代服务集聚区建设。一是从“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提升能级”出发,加快编制低碳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优化空间布局结构,明确功能定位与建设规模,率先保障用地指标;二是制定加快低碳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办法,鼓励服务业企业集聚,范式规划布局集聚区内的建设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纳入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优先安排用地计划和给予投资贴息补助;三是加快旅游休闲功能区、文化创意功能区、城市综合功能区、物流功能区、生产性服务功能区、服务外包功能区、金融服务功能区等现代服务业功能集聚区的建设,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和入驻企业的标准,实行集聚区内的优胜劣汰机制,保持集聚区生机活力,把各类服务业集聚区打造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备、错位发展的低碳型产业集群。

2.加强低碳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按照“规划储备一批、推进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滚动发展原则,筹划、论证、筛选重点项目,建立低碳服务业大项目储备库,实行跟踪专项服务管理,并给予政策扶持;健全低碳服务业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健全重点项目责任制考核办法。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完善投融资体制,依托资源、政策、交通、区位、环境等优势,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资源换技术,以市场换项目,拓宽融资渠道,为低碳服务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3.推进低碳服务标准化建设。一是加快制定并实施《低碳服务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建立低碳服务标准化工作共同推进机制,在物流、旅游、交通运输、商贸、餐饮和社区服务等领域开展低碳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二是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服务业企业积极参与低碳标准化工作,开展低碳标准的研制;三是抓紧制定并推行新的服务行业低碳标准,与污染严重的传统服务企业签订减排协定,敦促其履行减排承诺,加强服务规范和服务公约等行业自律制度建设。

4.促进服务业品牌培育。首先,加快制定服务业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促进服务业品牌发展的机制,完善服务业品牌认定办法,积极创建服务业企业品牌;二是以优质品牌为中心,结合企业改革,实施资产重组,扩大业务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加速服务企业规模扩张;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对新确认为国家驰名商标,对新认定的五星、四星级酒店,对新认定的4A、5A级景区(点),4A和5A级商业特色街区,对举办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型会议、展览、文化节庆活动给予奖励;四是利用长株潭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加强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实现服务品牌带动产品品牌推广、产品品牌带动服务品牌提升的良性互动发展。

(三)加强技术创新,推进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

1.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服务业。要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来改造传统服务业,发展新型低碳服务业。根据旅游业、物流业和静脉产业等产业运用新技术的需求,鼓励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包括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循环利用技术、绿色包装技术、系统化技术等,以服务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低碳技术研发体系,加快低碳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低碳产业化。最后,要持续加大对服务业运用低碳技术的投入力度,尤其是那些有突出影响,带动作用大的低碳技术项目。

2.强化技术转化服务,推广应用低碳技术。实施一批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应用技术重点项目,依靠示范工程带头,推广实用、高效的共性技术。强化低碳技术的转让与转化服务,在有条件的地方,企业建立低碳技术转化服务平台或基地。要建立技术应用与推广的信息网络,及时收集、整理、发布相关低碳技术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3.完善低碳技术标准,逐步淘汰落后技术。加强标准化管理,服务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生产和排放标准来组织生产。有些行业可能暂时缺乏国家标准,那就根据企业条件和市场状况来制定相应的规范要求。要制定明确约束和限制措施引导企业实施新的低碳技术,对那些排污严重的落后工艺、设备和服务设施要限制使用、限期淘汰。

当然,在发展低碳服务业时,必须正视我国服务业整体水平还很低这一客观实际,服务业现有资源禀赋、传统产业的升级、低碳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等决定了我国发展低碳服务业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更是一项需要协调多方利益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大力发展低碳服务业必须坚持与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创业、推进城镇化发展、提高人们消费水平相结合。

[1]曹莉萍,诸大建,易华.低碳服务业概念、分类及社会经济影响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1,(8):3-10.

[2]厉无畏,王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3]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153-161.

[4]晁钢令.服务产业与现代服务业[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5]刘东升.国际服务贸易[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服务业经济服务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