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联合甲氯芬酯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观察

2013-10-26 04:55麦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1期
关键词:芬酯阿片纳洛酮

麦锋

纳洛酮联合甲氯芬酯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观察

麦锋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盐酸甲氯芬酯对急性乙醇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104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纳洛酮联合盐酸甲氯芬酯治疗,对照组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为(33.18±5.45)min,症状消失时间为(3.66±1.25)h,纳洛酮组患者为(51.35±12.32) min和(6.16±2.44)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盐酸甲氯芬酯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疗效比单独使用纳洛酮疗效更好,值得推广。

急性乙醇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常因过量饮酒而发病,严重者可因呼吸、循环麻痹而危及生命。在以往的治疗中,我们常采取催吐、洗胃、保护胃黏膜、补液及使用纳洛酮等方法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最近几年,我们使用纳洛酮联合甲氯芬酯治疗54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住的104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知情的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种组,研究组54例,对照组50例。研究组中男50例,女4例,年龄16~59岁,平均年龄(27.54±10.36)岁,对照组中男48例,女2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28.44±11.26)岁,患者饮酒至就诊时间为0.5~2.7 h,平均时间(1.8±0.7) h。研究组患者乙醇摄入量约150~375 g(白酒量约300~750 ml),平均(262.64±80.28)g,对照组患者乙醇摄入量约155~360 g(白酒量约310~720 ml),平均(252.36±75.55)g。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比例、中毒的严重程度、酒精的摄入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病情具有可比性。

1.2患者入选标准 有明确过量饮洒史,呼出气有浓烈酒精味;出现中枢神经抑制症状;血液中检验出较高浓度乙醇;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昏迷、昏睡;有用药禁忌者除外。

1.3治疗方法 疗效评估研究组54例,在洗胃、护肝、保护胃黏膜、利尿治疗的同时给予纳洛酮联合甲氯芬酯治疗;盐酸纳洛酮注射液0.8 mg静脉注射,然后将0.8 mg纳洛酮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盐酸甲氯芬酯粉针剂0.25 g肌肉注射,然后将0.25 g盐酸甲氯芬酯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盐酸纳洛酮(方法同治疗组)。疗效评估:①疗效显著:患者意识清晰,症状完全消失,对答切题,回答准确。②有效:症状基本消失,能站立行走,步态稳定,平衡能力好。

2 结果

经过积极的治疗,两组患者均从不同程度意识障碍中逐渐清醒,谵妄和严重共济失调症状很快消失,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但纳洛酮联合盐酸甲氯芬酯组症状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纳洛酮组(P<0.01),(见表1)。

表1 联合用药组和纳洛酮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① t=5.27,P<0,01。② t=4.98,P<0.01。

3 讨论

急性酒精中毒是指短时间内摄入过量乙醇或酒类饮料,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意识障碍、共济失调、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循环抑制。当大量的乙醇进入体内并超过了肝脏的氧化代谢能力时,乙醇在体内大量蓄积并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促使腺垂体释放大量的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其中作用最强的是β内啡肽[1];另外,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在体内与多巴胺结合可合成阿片样物质。少量的阿片样物质作用于阿片受体可使患者处于兴奋状态,当大量的阿片样物质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大脑内阿片受体,使大脑先处于兴奋状态后很快进入抑制状态,继而皮层下中枢、小脑、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相继受到抑制,中毒严重者可发生呼吸抑制、循环衰竭而死亡[2]。急性重度酒精中毒需及时进行抢救,过去常采用洗胃、利尿、补液、纳洛酮催醒等综合治疗,疗效确切。纳洛酮为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主要药物,它是羟吗啡酮的衍生物,为阿片类受体拮抗剂,能快速与内源性阿片受体结合,竞争性的阻止或取代β内啡肽样物与内啡肽受体结合,从而阻断阿片样物质的作用,减轻β内啡肽增高所引起的脑水肿,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组织缺氧,从而逆转急性乙醇中毒引起的昏迷[3];纳洛酮还可解除急性乙醇中毒对呼吸、循环中枢的抑制及内啡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4]。此外,纳洛酮还能使患者体内中乙醇含量明显下降,减轻细胞内脂质过氧化,防止氧自由基损伤,减少肝脏内自由基的生成和粒细胞内自由基的释放,改善组织血液灌流状态,保护缺血的心、肝、脑细胞[5]。甲氯芬酯能促进脑细胞的氧化还原代谢,增加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使得处于抑制状态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起来,对意识恢复有较强的促进作用[6,7]。另外,甲氯芬酯还具有保护细胞膜、清除自由基、促进机体代谢、增加记忆的功能,为重症急性乙醇中毒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8]。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纳洛酮联合盐酸甲氯芬酯和单用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缓解乙醇中毒症状,有效率均为100%。但联合治疗组在症状缓解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方面明显优于纳洛酮组(P<0.01);且未见不良反应。纳洛酮联合盐酸甲氯芬酯组症状缓解快,催醒快,疗效比单纯使用纳洛酮好,用药安全。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83-984.

[2] 徐麦玲.实用内科学:上册.人民出版社,2006:835-837.

[3] 郑居华,潘杰,胡浩,等.纳络酮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9,14(2):106-107.

[4] 苗成林,王风.纳洛酮抢救昏迷病人的临床体会.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0):1159.

[5] 李强,李逢佳,宋纯玉.早期高压氧联合纳络酮及甲氯芬酯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疗效分析.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4):158-160.

[6] 王志民.注射用盐酸甲氯芬酯治疗急性乙醇中毒40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3);5022.

[7] 吕新华,颜建辉,黄克敏.盐酸甲氯芬酯在急性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疗效观察.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10(4):7-8.

[8] 高鸿,赵楠,田静,等.盐酸甲氯芬酯用于治疗颅脑损伤所致昏迷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08,5(16):70-71.

543002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

猜你喜欢
芬酯阿片纳洛酮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氟比洛芬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扩散特征的分析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扩散特征的分析
基于阿片受体亚型的药物研究进展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分析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
阿片王国之侧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