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消银颗粒治疗顽固性玫瑰糠疹的疗效观察

2013-10-26 04:55李立王西京夏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1期
关键词:糠疹甘草酸皮损

李立 王西京 夏飞

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消银颗粒治疗顽固性玫瑰糠疹的疗效观察

李立 王西京 夏飞

目的探讨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消银颗粒在治疗顽固性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患处,隔天一次,复方甘草酸苷胶囊3粒/次,3次/d,消银颗粒3.5/次,2次/d,连续治疗10 d。对照组50例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消银颗粒。两组均于治疗结束后1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0.00%,对照组2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消银颗粒治疗玫瑰糠疹疗效显著,且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NB-UVB;复方甘草酸苷;消银颗粒;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通常表现为覆有糠秕样鳞屑的椭圆形玫瑰红色斑,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笔者自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应用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商品名:甘毓,北京秦武田制药有限公司)、消银颗粒对常规治疗未愈、病程超过2个月的100例难治性玫瑰糠疹患者进行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均来自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符合玫瑰糠疹诊断标准[1],实验室检查排除二期梅毒及副银屑病,且同意接受本项试验,对本剂既往无过敏史,非妊娠及哺乳期妇女,1个月内未接受过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其中男34例,女66例,平均年龄24.2岁(14~45岁),平均病程77.2 d(62~195 d)。采用随机数字表非盲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皮损数量及实验室指标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NB-UVB照射患处,隔天一次,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3次/d,3粒/次,消银颗粒3.5/次,2次/d,连续治疗10 d。对照组: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消银颗粒治疗,服药方法和疗程同治疗组。两组均于治疗结束后1周判定疗效。

1.3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为皮损消退,瘙痒消退,仅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显效为皮损消退70%以上,瘙痒明显减轻;好转为皮损消退30%~70%,瘙痒减轻;无效为皮损无变化或皮损消退<30%。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1.4不良反应 包括对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血象、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方面影响,记录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时间、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及采取的措施与转归。

2 结果

2.1临床疗效10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组于用药后2~4 d临床症状、体征开始减轻,10~17 d症状、体征基本消退。对照组于治疗后4~7 d临床症状、体征开始减轻,10~17 d症状、体征仍较明显。治疗结束后1周,治疗组治愈26例(52.00%),显效(28.00%),好转7例(14.00%),无效3例(6.00%),有效率80.00%;对照组治愈5例(10.00%),显效8例(16.00%),好转18例(36.00%),无效19例(18.00%),有效率26.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结束后1周效率比较

2.2不良反应 治疗组50例中有3例(6.00%)于治疗当时出现轻度头痛、头晕、颜面潮红等,反应程度较轻,患者均能耐受,均于停药后2~4 h症状自行消失。对照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后两组复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血、尿常规均无异常。

3 讨论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春秋季节,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一般经4~6周皮疹能自行消退,少数患者病程可持续半年以上。目前该病病因尚不明确,传统治疗多以抗组胺药、多种维生素等对症治疗为主[2],疗效往往欠佳。近年来研究表明该病可能与HHV-7、HHV-6、HHV-8感染及局部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密有关[3,4],因此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病理研究表明玫瑰糠疹的主要病理改变在表皮和真皮浅层, 而峰值为311, 312, 313 nm 的NB-UVB作用部位与PR病变部位也相吻合[5]。并且NB-UVB治疗可以消除皮损内的异常免疫细胞, 诱导真皮中的T 淋巴细胞凋亡, 并使朗格罕斯细胞的抗原呈递功能受到抑制, 诱导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 参与免疫细胞分泌和增殖, 从而在调节炎症和变态反应中发挥作用,临床中单用NB-UVB 治疗玫瑰糠疹已被证实为是有效的治疗方法[6]。复方甘草酸苷胶囊主要有效成分甘草酸苷具有类似于皮质类固醇的功能,即非特异的抗炎及保护细胞膜的作用,可抑制炎症过程。同时,具有抗过敏、抑制病毒增殖、灭活病毒、活化T细胞和NK细胞及诱发干扰素等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已在皮肤病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治疗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水痘、银屑病[7,8]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疗效,且无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副作用,对血糖、血压、血脂、白细胞及电解质无明显影响。

该病属于中医“风热疮”的范畴,临床上多认为其病机为素体血分蕴热,热盛伤津、化燥,复感风热之邪,内外热邪搏于肌肤,凝滞腠理而发红斑、脱屑。具有凉血清热,养血润燥,祛风止痒[9]功效的消银颗粒已广泛用于该病治疗。消银颗粒方中蝉蜕、牛蒡子疏散风热表邪;大青叶、金银花、牡丹皮凉血化斑;地黄、苦参、知母、赤芍、玄参滋阴凉血;红花活血化瘀。全方共奏清热凉血,养阴润燥,祛风止痒之功,切合该病的病机,并且剂型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

笔者应用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消银颗粒对常规治疗未愈、病程超过2个月的难治性玫瑰糠疹100例患者进行10 d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考虑可能与紫外线照射可抑制皮肤接触过敏反应和延迟性超敏反应, 诱导免疫活性物质的释放, 在调节炎症反应和变态反应中发挥作用而起到治疗作用;同时甘草酸苷具有非特异的抗炎、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作用;消银颗粒热凉血,养阴润燥,祛风止痒之功,切合该病的病机。三者联合应用一方面提高了疗效, 缩短了疗程, 减少了用药量, 降低光疗总剂量。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说明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消银颗粒治疗玫瑰糠疹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赵辩.临床皮肤科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2001:775-776.

[2] 朱学骏,顾有守,沈丽玉.实用皮肤病性病学.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1998:336-337.

[3] Dragof, Malaagutif, Ranierie, et al. Human herpesvirus-like particles inpityriosis yosea lesions:an electron microsco-py. J Cutan pathol,2002,29(6):359-361.

[4] Chuh AA, Chan PK, Lee A. The detection of human herpesvirus-8 DNA in plasma and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in adult patients with pityriasis rose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ol,2006,20(6):587-591.

[5] C ire lli R, H erne K, M cCrary M, et al. Fam c ic lov ir rev iew o fch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AntiviralResearch, 1996, 29(2-3): 141-151.

[6] 罗静, 钱奕红, 陶小华, 等. 窄谱UVB 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6, 20(4): 223-224.

[7] 周小勇,袁勇谋,孔庆云,等.美能注射液治疗泛发性湿疹临床疗效评价.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20(2):124-125.

[8] 刘进先.复发甘草酸苷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4):256.

[9] 张娟.消银颗粒联合照射治疗玫瑰糠疹52例.光明中医,2010,25(2):244.

450000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糠疹甘草酸皮损
孩子皮肤上长白斑、白点 这是“白癜风”吗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甘草酸联合大黄素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转分化的抗肾脏纤维化作用
蒙药消银颗粒治疗玫瑰糠疹50例
祛玫汤治疗玫瑰糠疹63例临床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面部皮损的组织病理对其美容治疗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