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CD11b的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

2013-10-27 07:11刘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2期
关键词:表面抗原髓系白血病

刘涛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CD11b的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

刘涛

目的探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CD11b的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于2009~2013年确诊初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02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流式细胞术三色荧光标记)对细胞表面抗原CD11b、CD34、CD13、CD14、CD17、CD15、CD117、HLA-DR的表达进行检测,按染色体的危险分层进行区别优、中、差三组,利用回归分析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染色体危险分层分析得出,优组19人,中组60人,差组20人,检测未出现染色体3人。CD11b阳性患者中多人出现预后不良。结论CD11b与染色体的危险分层呈相关性,并且在CD11b表达对于预后的情况影响较大,值得进一步研究。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CD11b;基因表达

细胞粘附分子(CAMs)的出现,为人类研究血液系统相关疾病提供了线索,而AML和ALL两种相关疾病,研究其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有着非凡意义。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恶性克隆性疾病,治疗、评估预后的关键就是对其进行FAB分型[1]。现如今,对于细胞表面抗原的研究是对预后情况进行测评的一种手段,其抗原检测阳性率与预后染色体危险分层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旨在通过对我院10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细胞表面抗原CD11b的表达与预后染色体危险分层的关系,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初至2013年初,来我院就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102例,其中男73人,女29人,年龄在19~52岁不等,平均年龄30.2岁。根据检查,排除其为ALL疾病,其符合急性髓系白细胞疾病的症状。

1.2表达检测 通过中国急性白血病治疗专家共识(2010)将预后患者分为两大组、四小组。通过染色体标本采自骨髓,直接法及24 h培养法处理标本,将102例患者分为有染色体组:①优组。②中组。③差组;无染色体组。同时根据FAB(属性、作用、益处)法则对其分组,为M1、M2、M3、M4、M5、M6。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02例患者进行其细胞表面抗原CD11b、CD34、CD13、CD14、CD17、CD15、CD117、HLA-DR的表达检测,将数据进行记录。

比较有染色体组的三个组别的细胞表面抗原的阴性、阳性例数以及CD11b与染色体危险分层之间的关系。

1.3判定标准 细胞表面抗原CD11b、CD34、CD13、CD14、CD17、CD15、CD117的表达超过20%证明其为阳性,HLA-DR的表达检测超过10%证明其为阳性[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X2分析AML细胞表面抗原的阳性率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染色体危险分层以及FAB分组 通过对102例患者进行染色体危险分层研究,发现预后有染色体组患者99人,无染色体组患者2人。在有染色体组中:①优组:19人。②中组:60人。③差组:20人。染色体核型即为预后优劣的判定标准之一。

FAB分组情况:①M1:7人。②M2:14人。③M3:2人。④M4:40人。⑤M5:43人。⑥M6:6人。

2.2细胞表面抗原检测情况 染色体危险分层后,其CD34、CD13、CD14、CD17、CD15、CD117与HLA-DR的阳性检测率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11b的阳性检测率优组最低,差组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表面抗原CD11b、CD34、CD13、CD14、CD17、CD15、CD117 hLA-DR与检测情况见表1。

表1 细胞表面抗原检测阳性情况详表

表2 CD11b阳性检测与染色体危险分层的关系表

3 讨论

根据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预后FAB分组、染色体危险分层以及细胞表面抗原CD11b之间的关系,即预后患者FAB分组之中M5组人数最多,即M5与CD11b的表达同样有关系[3]。并且,根据表1、表2之中关系可以看出,CD11b阳性检测与预后染色体危险分层之间有着重要关系,CD11b阳性会引起预后不良。

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研究称CD11b是造血细胞发育过程中髓系祖细胞和原单核细胞阶段,分化程度越高,其表达程度越低。因此,如果CD11b表达异常,会影响到髓系祖细胞的发育,进而影响染色体核型的完整程度。在FAB分组之中,M5组人数较多,证明M5与CD11b的表达有关系。同时,CD11b的表达在M1、M2、M4、M5之中表达显著,在M3之中表达不突出[4]。

与此同时,我们根据单元素回归分析以及多元素回归分析看出CD11b可以独立于年龄、性别以及CD34、CD13、CD14、CD17、CD15、CD117与HLA-DR等单独影响患者预后情况。在以后的细胞表面抗原CD11b的研究将会是热门方向,对其进行深入科研调查将会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测评提供标准手段。

综上所述,通过对10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细胞表面抗原物质的检测发现。CD11b的表达与其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即CD11b表达阳性会造成预后不良,因此采用细胞表面抗原可以帮助急性髓系白血病预测对其预后所达状况进行分析。

[1] 嵇虎,陈瑜,沈志祥.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CD11b的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临床血液学杂志,2011,12(09):520-522.

[2] 许娜,刘晓力,杜庆峰,等.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D56、CD11b表达及临床意义.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08):1608.

[3] 马丽丽,陈骞,戴海滨.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异常免疫表型特点及临床意义,2012,46(03):253-256.

[4] 程薇,马保根,翟亚萍,等.139 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分析.肿瘤防治研究,2009,36(03): 235-237.

466000 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血液科

猜你喜欢
表面抗原髓系白血病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截短片段P165在酵母中表达
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胶体金与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效果对比探讨
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HAD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与D-二聚体在医院获得性肺炎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