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织物的接枝阻燃整理工艺

2013-10-27 02:27欣,邓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阻燃性接枝羊毛

顾 欣,邓 桦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部,天津 300387)

接枝共聚技术[1]是通过在基体上接枝大分子链而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的方法,其优点是可通过选用不同的接枝单体对同一聚合物进行改性,使其表面获得截然不同的特性.其方法主要包括离子辐射诱导接枝聚合、紫外线诱导接枝聚合、引发剂诱导化学接枝聚合和等离子体诱导接枝聚合.接枝改性在纺织行业中应用广泛,如纺织上浆[2]、染色[3]、抗菌整理[4]、拒水拒油整理[5]和阻燃整理等都可采用接枝改性方法来完成.其中阻燃整理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棉织物[6]和蚕丝[7-8],关于羊毛的阻燃接枝整理并无太多报道.本文应用化学接枝聚合技术,通过引发剂BPO诱导引发DEAP阻燃单体接枝于羊毛织物表面,通过测定接枝羊毛的结构及性能确定最佳整理工艺.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仪器

实验所用原料包括:精纺羊毛织物,LOI为20%,天津第一毛纺厂产品;烯丙基磷酸二乙酯(DEAP),实验室自制[9];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分析纯,天津市赢达稀贵化学试剂厂产品;吐温80,化学纯,天津市赢达稀贵化学试剂厂产品;司盘80,化学纯,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产品;其他试剂均为市售.

实验所用仪器包括:HC-2C型氧指数测定仪,南京市江宁区方山分析仪器设备厂产品;409 PC/PG型综合热分析仪,德国NETZSCH公司产品;TENSOR37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德国布鲁克公司产品;DF-101S型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产品.

1.2 接枝阻燃整理工艺

烧杯中加入一定量DEAP单体、5%(对单体质量,owm)吐温 80/司盘 80复配乳化剂(HLB=12),浴比 1∶30,使用高速剪切乳化机以转速10000 r/min乳化5 min,之后调节pH到3,完成乳化过程.整理浴升温至90℃,加入引发剂BPO和已称重的羊毛织物,继续升温至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织物,经热水冲洗、冷水冲洗2次后烘干、称重.

1.3 性能测定

(1)接枝率测定:即处理后羊毛织物的增重率G(%),其计算方法为:

式中:W0和Wg分别为接枝前后的织物质量(g).

(2)极限氧指数(LOI):参照 GB/T 5454-1997 方法采用HC-2C型氧指数测定仪测定接枝前后羊毛织物的LOI值.

(3)耐久性分析:接枝织物重复水洗10次和30次后测其阻燃性能,洗涤参数为在浴比1∶50条件下于50℃洗20 min后再冷水洗,然后烘干.

(4)红外光谱分析(IR):采用TENSOR37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接枝样品的化学结构进行分析.

(5)热重分析(TG):采用NETZSCH STA 409 PC/PG型热重分析仪表征接枝织物的热学性能,测试条件为氮气氛、氮气流量50 mL/min,升温速率10℃/min,温度范围室温~800℃.

2 结果与讨论

2.1 红外光谱测试(IR)

图1所示为接枝前后羊毛织物的红外吸收谱图.

由图1可以看出,未整理织物(曲线a)与接枝织物(曲线b)在1700和1500 cm-1处有共同的吸收峰,这是羊毛纤维中N-H键弯曲振动引起的.与曲线a相比,曲线b在1179 cm-1处有强吸收峰,这是由羊毛织物上接枝单体P=O键伸缩振动引起的;在1048和985 cm-1处吸收峰为接枝单体P-O键伸缩振动吸收峰[10].由此表明,DEAP阻燃单体确实接枝到了羊毛织物上.

2.2 热重分析

图2所示为接枝前后羊毛织物的TG图,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接枝前后羊毛织物热重分析数据表Tab.1 Thermal analysis data from TG curves of wool fabric and DEAP treated wool fabric

由图2和表1可以看出,热重分析过程中接枝前后的羊毛织物都有3个主要失重阶段:

(1)脱水阶段(33~150℃),在这个阶段,羊毛脱去所吸附的水分,失重率为6.91%;

(2)热解阶段(150~372℃),此阶段主要是羊毛自身热解.接枝后织物的起始分解温度和最大分解处温度都低于未经整理织物,且失重率也较低,分别为41.70%和48.56%.这可能是因为含磷阻燃单体的自身分解温度较低,其接枝于纤维上使阻燃织物分解温度降低,失重率减小.

(3)成炭阶段(372~800℃),此阶段为羊毛热解后非挥发性物质的成炭过程.由表1可明显看出,阻燃接枝后织物的成炭量(31.26%)要远大于未接枝织物的成炭量(21.80%),这是由于随着温度的升高,含磷阻燃单体受热分解生成磷酸的非燃性液态膜,接着磷酸进一步脱水生成偏磷酸,最后生成玻璃态的聚偏磷酸[11].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磷酸液态膜起到了覆盖隔绝氧气的作用,玻璃态的聚偏磷酸也是强脱水剂,可使聚合物材料脱水炭化,形成石墨状的炭素包覆膜,使织物受热后残渣剩余量增加.

2.3 阻燃整理工艺条件对接枝阻燃效果的影响

2.3.1 整理浴pH值的影响

在阻燃单体用量100%(owf),温度100℃、时间60 min条件下,考察整理浴pH值对阻燃接枝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当反应浴pH<3时,随pH值的升高接枝率增加;在pH=3时出现一个峰值,接枝率最高为5.24%,其LOI值为32%;此后随pH值的升高接枝率降低,并在pH为3~4处下降明显.这是因为,羊毛的等电点在4.6~4.9,在此pH值下侧有利于羊毛纤维溶胀,且放出质子能力也较强,而质子存在是引发接枝聚合的必要条件,所以易于接枝反应进行;而后随着pH升高,羊毛放出质子能力减弱,接枝率下降.故本实验最适合的整理浴pH=3.

2.3.2 单体用量的影响

在整理液pH=3、温度100℃、时间60 min条件下,考察单体用量对接枝阻燃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随着阻燃单体用量的增加,织物的接枝率上升,阻燃效果提高;继续增加单体用量,接枝率趋于稳定,并且微微下降.阻燃性能主要与接枝效果有关,阻燃单体用量越高,与毛织物表面接触几率增大,反应性基团数目增多,促进接枝反应进行,阻燃性能提高;但当单体用量过高时,因乙烯基单体自生共聚加剧,导致单体利用率下降,从而使接枝率降低,阻燃性能下降.综合考虑,采用单体用量100%(owf)较为适宜.

2.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在整理液pH=3、阻燃单体用量100%(owf)、时间60 min条件下,考察温度对接枝阻燃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整理浴温度在70℃以下时未发生接枝反应,这是由于温度未达到BPO的起始引发温度,未引发自由基进行接枝反应.当温度高于70℃时,接枝率增大速率较快;温度为90~100℃时,接枝率达最大并保持平衡.这是由于随着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引发剂分解速率增大,自由基数目增加,故而接枝聚合反应程度增大.除此之外,温度升高使得引发剂半衰期缩短,可以使引发剂在规定时间内发挥其最大作用,从而提升引发剂的效率.BPO在100℃时半衰期接近于1 h,最利于反应的进行.综合考虑,采用温度100℃较为适宜.

2.3.4 反应时间的影响

在整理液pH=3、阻燃单体用量100%(owf)、温度100℃条件下,考察时间对接枝阻燃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6所示.

由图6可知,不同反应时间整理效果有明显的不同.反应时间过低时(<60 min),反应不够充分,导致其接枝率过低;而反应时间过长也不利于接枝聚合,这可能是由于在过长的反应时间内,单体会逐渐产生自身聚合,影响整理效果,并且浪费能源.处理时间在60 min左右时,织物的LOI值达到32%,接枝率为6%,和其他处理时间相比,获得了最佳阻燃效果.综合考虑,采用整理时间60 min较为适宜.

2.4 阻燃效果耐久性

表2列出了经DEAP接枝整理后的羊毛织物不洗涤和经10、30次洗涤后的限氧指数.

表2 水洗前后羊毛织物的LOI值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LOI value between wool fabrics before and after washing %

由表2可以看出,洗涤30次后,阻燃整理后的羊毛织物其限氧指数仍在27%以上,遇火仍可自熄,阻燃性能良好,由此可知本阻燃整理具有耐久阻燃性.

3 结论

采用化学接枝聚合技术,促使 BPO诱导引发DEAP阻燃单体接枝于羊毛织物表面,提高羊毛阻燃性能.结果表明:

(1)接枝后羊毛织物的红外谱图中出现含磷单体的特征吸收峰,可确定阻燃单体已接枝于羊毛纤维表面;

(2)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接枝羊毛织物燃烧时分解温度降低,挥发性物质减少,固体残渣量增多;

(3)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可确定阻燃整理最佳工艺条件为:整理液pH=3、阻燃单体用量100%(owf)、温度100℃、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阻燃羊毛织物的接枝率为6%,LOI值为32%,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并可耐30次水洗,具有耐久阻燃性能.

[1]陈炯枢,陈学康,刘相.聚合物表面接枝改性方法和影响因素[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9):1997-2002.

[2]刘慧娟,高琳,薛曼,等.田菁胶的接枝改性及其纺织上浆应用[J].纺织学报,2012,33(1):60-64.

[3]李庆,肖倩倩,樊增禄,等.水性聚氨酯接枝改性多胺固色剂的合成及应用[J].印染,2011(22):5-10.

[4]萧耀南,曾汉民,陈风婷,等.接枝型抗菌合成纤维的制备、结构与性能[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1,26(6):20-24.

[5]周春晓,陈国强.含氟单体接枝真丝的性能研究[J].印染助剂,2006,23(1):20-23.

[6]TSAFACK M J.Flame retardancy of cotton textiles by plasmainduced graft-polymerization(PIGP)[J].Surface&Coatings Technology,2006,201(6):2599-2610.

[7]GUAN J P,CHEN G Q.Graft copolymerization modification of silk fabric with an organo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J].Fire and Materials,2010,34(5):261-270.

[8]CHAIWONG C,TUNMA S,SANGPRASERT W.Graft polymerization of flame-retardant compound onto silk via plasma jet[J].Surface&Coatings Technology,2010,204(18/19):2991-2995.

[9]WYMAN P,CROOK V L.Improved synthesis of phosphoruscontaining styrenic monomers[J].Designed Monomers and Polymers,2004,7(3):301-309.

[10]谢晶曦,常俊标,王绪.红外光谱在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1]TIAN C M,ZHANG H Y,MAO X Z.Studies on the flame retardation and thermal degradation of wool[J].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1998,89(3):591-594.

猜你喜欢
阻燃性接枝羊毛
丙烯酸丁酯和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水相悬浮接枝PP的制备
国际羊毛局2021/22秋冬羊毛趋势预测
薅羊毛是一种享受
Golden fleecers
纳米石墨微片对无卤阻燃聚苯乙烯阻燃性能的影响
摸羊毛
新型成炭剂对PE-LD阻燃性能的影响
阻燃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阻燃性能研究
化合物对乙丙弹性体/IFR体系阻燃性能和热降解行为的影响
双核二茂铁有机硅接枝HTPB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