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RVSM运行环境下的空域优化

2013-10-30 03:53周徐文峰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17期
关键词:扇区航路管制员

周徐文峰

随着我国民用航空空中运量和各类飞行器数量的急剧增加,空域资源不足与现实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缩小航空器垂直飞行间隔(RVSM)成为当务之急。在我国实施RVSM的这一段时间内,由于空域结构不合理、空管体制不健全、应急预案与安全评估尚不完善,而且考虑到飞行运行安全的需要,在现实复杂的空域环境下,仍然不能通过增加航班量来增大空中交通流量。在给定的时间、空域和运行条件下,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谓RVSM是指在实行RVSM运行的空域内,在8900米至12500米(FL290至FL410)(包含这两个高度层)之间的垂直间隔标准由600米(2000英尺)缩小到300米(1000英尺)。按照这样的标准从事的飞行活动称之为最小垂直间隔飞行。在实施RVSM后的空域范围内,其航线上的可调配高度层增多,由以前的7个增加到13个,飞行容量和可利用率提高,空中流量加大,航路得到进一步优化。与此同时,飞行器可以通过选择最经济高度,节约航油成本,增加效益,并有利于环保和节能减排。但是,实施RVSM也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航空器的通讯导航及监视系统的性能技术水平、气象条件、管制员的工作能力和其工作负荷等等。一架进入RVSM空域的航空器必须具备 RVSM巡航要求,包括爬升性能、偏置程序等,并且航空器应当按照所配备的飞行高度层飞行以保持垂直间隔,在不同的区域,依据管制手段的不同,间隔要求不一致,航空器应保持各区域规定的纵向和侧向间隔。

在RVSM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矛盾。一是有关RVSM实施过程中的管制规程、协议、标准、培训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进一步系统梳理和总结并形成研究调查报告;二是管制员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突发情况,在没有统一行业处置标准的情况下,只能随机应变,在探索中艰难前行。三是现阶段与我们相邻的国家,如蒙古并没有实行RVSM,如何使RVSM空域与非RVSM空域合理衔接,逐步优化空域结构仍是现阶段的一个难题。

在我国实施RVSM的一段时间内,空域流量不具备大幅提升的条件,航空器平飞阶段飞行高度层的增加所带来的益处尚未完全显现,再加上我国空管体制不健全,应急预案、安全评估尚不完善,同时考虑到飞行运行安全的需要,在现有复杂空域环境中增加航班提高流量,无论在时间上、空间上、运作上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此外,航空器飞行过程可以分为终端区、过渡航路、高空航路、过渡航路以及终端区等几个主要阶段,航空器的飞行活动是一个时间、空间和速度的整体,航路阶段流量的提高受到终端区繁忙程度、空域使用条件的影响以及管制员所能承担负荷的制约。因此,实行RVSM后,如何提高空域容量、改善空域结构、终端区设置及飞行进程(上升、下降、穿越等等)、最大限度利用空域资源是民航空域合理利用亟待解决的课题。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我本人多年的管制经验,以下是本人提出RVSM空域进行优化的对策建议。

1.统一分配空域资源,协调军民航空域资源

军民航必须统一分配空域资源,不断优化空域结构,才能逐步解决当前民航空域严重不足的问题。

目前,军民航飞行冲突较为突出。一是军航严格控制民航班机飞行高度层,导致空管调配难度大,造成航班延误。二是军航各机场隶属关系复杂,民航班机飞行空域改变后,需要与多家军航管制部门进行协调,时限长,难度大,不利于飞行安全。三是军民航对空域的需求都很高。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军民航空域资源分配问题。一是重新分配空域资源,明确空域使用优先权。二在军民航交界区域,建立机动活动空域。三是军航飞机在穿越民航航路时,要进行统一的交通管制。

2.改革现行空域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空域管理属程序化管理。按照军民航有关协议,分别由军、民航独立提供空中交通服务。由于飞行活动总是在动态中变化,随时可能出现无法预测的情况,而协议本身不可能涵盖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因此必须采用动态的管理方式,及时检查和反馈存在的问题,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要及时解决;要加快民航改革,建立军、民航协调统一的空域管理体制,理顺军民航协调机制,加强军民航协调与配合。

3.主干航路实施平行航路,在终端区和航路上要采用单向航路

设定好空域结构,在终端区和航路上,尤其是在航路上升下降带上尽量采用单向航路,实现上升和下降地带的单向化,并与航路有效连接,通过设定飞行程序的方法来规避飞行冲突。在有条件的航路上可以考虑实现单向平行航路的建设和运行,以减少因跨高度层穿插所带来的潜在冲突和安全隐患。终端全区实行RNAV导航,区域与终端区衔接处20公里范围内实行RNAV。另外,进出港航路有交叉,可以在交叉点规定进港航空器下降的高度和出港航空器上升的高度,过交叉点必须遵守高度规定,并尽量减少航路的交叉,做到航路的合理安排,以降低管制员的工作难度,避免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4.优化管制扇区功能

现阶段军方对空域的限制很严格,管制员没有改航的自主权,而民航流量管理部门还处在改革期,没有形成上下统一管理机制,不能对空中飞机进行先期排序。造成局部空域内流量超过了管制员所能承受的能力,因而,不得不采取流量限制的措施。在空域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解决管制员压力,提高流量的最有效方式是合理划分扇区,因为扇区具备分工明确、权责对等、责任分明、负荷相当、开合扇区容易的优势。

管制扇区划分的原则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扇区功能单一化,具体来说就是每一扇区只负责一项职能,例如单纯的出港扇面,进港扇面,航路平飞扇面,分流扇面,特情处置扇面等等。二是减少飞行冲突点和协调量。

扇区划分的基本原则:

(1)扇区划分应适应整体航路的调整,使每个扇区的流量相对适中,冲突点也相对均衡。

(2)扇区划分应有利于扇区之间的协调和移交,避免出现协调和移交复杂且频繁,管制员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内部协调上。

(3)扇区划分应方便于扇区的合并和拆分,以根据流量情况合理的调整管制席位的数量,发挥出管制员的最大效率。

(4)扇区的空域应与本扇区的指挥空域和管制职责相符合,明确每个扇区应解决的冲突、使用的高度、相关的规定等等。

扇区功能单一化作为扇区划分原则可以降低扇区难度,增加扇区流量,提高扇区运行效率。 [科]

猜你喜欢
扇区航路管制员
分阶段调整增加扇区通行能力策略
空中交通管制员疲劳分析及对策研究
反辐射无人机航路规划问题研究
手工修复MBR
空中交通管制员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于航路扫海测量碍航物探测能力要求的分析与研究
浅述“4K对齐”及其发展前景
U盘故障排除经验谈
无人机任务规划系统
控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