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遏制农机事故

2013-10-30 03:53陈大伟何殿举康金鹏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17期
关键词:事故预防预防措施安全管理

陈大伟 何殿举 康金鹏

【摘 要】本文探讨了农机安全事故影响因素。借鉴现有的事故致因理论构建了农机安全事故致因模式,遵循事故预防“3E”原则以及系统安全事故预防优先次序,提出了预防农机安全事故应遵循的原则和预防措施,为有效监管农机安全生产和预防农机安全事故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安全管理;农机安全事故;致因模式;事故预防;预防措施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发展迅速,随着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和农机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 作业面积不断扩大, 农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凸现,农机安全使用问题更加突出,农机安全事故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越来越大。据初步统计,2009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8.75×108kW,拖拉机达到2102.48万台,联合收割机达60.05万台,农用排灌柴油机达924.9万台,拖拉机驾驶人员达2021万多人;目前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农机手违法载人、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疲劳驾驶、无牌作业、违规操作等现象时有发生,引发了各类农机安全事故。

1.农机安全事故的致因模式

目前,世界各国学者提出了十几种事故致因理论,根据其特点应用于不同领域。具有代表性主要有:事故因果连锁论、能量转移论、扰动起源论、人失误主因论、管理失误论、轨迹交叉论、变化论等。这些事故致因理论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剖析事故原因, 为事故预防和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 在减少事故保障安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借鉴现有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机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规律,分析我国农机安全事故致因模式, 提出符合我国农机安全生产与管理实际的对策措施, 实现对农机安全事故的有效控制。

通过剖析农机安全事故的特点, 可将农机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人的因素、农机因素、作业环境因素和农机管理因素, 其中农机安全管理因素是人们最不易觉察的潜在危险因素。在农机作业或转移等过程中,人、机、环境、管理等因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产生了危险因子(即事故直接原因),只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或管理措施,这些危险因子是可以预防与控制的,而危险因子在未采取任何措施或预防控制失效的情况下,最终导致农机安全事故。

2.农机安全事故预防措施探析

农机安全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同样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即“3E”对策)三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的环境条件问题; 安全教育对策和安全管理对策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安全管理不仅要预防和控制事故,而且要给劳动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2.1农机安全事故预防的优先次序原则

参照系统安全事故预防优先次序, 农机安全事故预防应该遵循以下优先次序原则:

2.1.1 最小风险设计

首先在设计上消除危险。若不能消除已识别的危险, 应通过设计方案的选择将其风险降低至农业生产监理部门规定的可接受水平。

2.1.2 应用安全装置

若不能消除已识别的危险或者不能通过设计方案的选择充分地降低相应的风险, 则应该通过使用固定的、自动的、或其他安全防护设计或装置,使风险降低到农业生产监理部门规定的可接受水平。

2.1.3 使用安全警告标志

若设计和安全装置都不能有效地消除已识别的危险或充分地降低相关风险, 则应该采用安全警告标志或者标签,向有关人员发出适当的警告信号,并在农机系统中使之标准化。

2.1.4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进行培训

若通过设计方案的选择不能消除危险,或采用安全装置和警告标志也不能充分降低有关危险,则应制定规程和进行培训,甚至应要求考核相关作业人员的熟练程度,并制定相关规则,规定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

2.2 农机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根据农机安全事故预防的优先次序原则, 结合我国农机安全事故的致因模式, 对我国农机安全事故预防提出以下预防措施。

2.2.1 制定和改善农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农机安全管理法规、 规章制度是顺利开展监理工作、实施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的指南,对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而规章制度建设与改善既是农机安全监管的基础工作,又是农机安全事预防的最终策略,我们对于农机安全事故的预防本应该优先采用本质安全的策略,基于农机安全管理在农机安全事故致因的关键作用考虑,再加上本质安全策略本身就需要管理制度来保障实施,因此,我们不仅要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预防农机安全事故, 还要对预防农机安全事故有效的、有建设性的对策措施也要加以制度化、法律化,并在实践中推行,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经过实践证明的“平安农机,和谐农村”、农机监理驻警机制等。

2.2.2 农机安全性能再改进

我国农机的安全性能改善正处于发展阶段, 消除风险的最好方式就是在设计阶段消除它, 这样制造出来的农机产品才符合人类对安全的需求。鉴于农业机械使用环境的复杂性、 操作人员文化及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 要在农机设计阶段做到消除风险比较困难。因此,要对那些存在风险而又未达到报废程度的农机进行安全性能再改进。例如,手扶拖拉机(俗称“铁牛”) 是我国广大农村使用十分普遍的农业机械之一。

由于手扶拖拉本身就是稳定性较差,而且也不易操作,再加上在地势不平坦地区使用,因此,由手扶拖拉机导致的农机事故(如翻覆、挤压、跌落等)十分常见。而我国农业机械正处于发展阶段,根据我国目前的农机发展状况,短期内还不可能淘汰,基于对农机事故预防的角度出发,就必须采取措施对这些农业机械进行改进,使其变得更加稳定,更易操作、更加安全。

2.2.3 加强驾驶员、监理人员监督与培训

预防农机安全事故, 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是关键因素。我国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具有量大、面广、分散、复杂的特点。因此,必须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培训,不断提高其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每年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资格审验。对体检合格者,在资格审验时可对机务知识、法规、操作规程进行考核,检查他们遵法守法的安全驾驶情况。对屡次违犯安全规程发生事故而情节严重者,给以批评教育或必要的处分直至取消其驾驶操作资格。

重视农机监理队伍建设,配备与充实专职监理人员,加强监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监理人员技术业务素质。

2.2.4 改善农机安全警告标识

对于设计和安全装置都未能有效消除已识别的危险因素, 应用安全警告标识是一项普遍而有效的预防农机安全事故的对策措施。农机安全警告标识主要有两类:一是对于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段、区域安置警告标识,警示农机驾驶人员谨慎操作,同时也提醒周围的人员注意安全; 二是在农机自身易发生事故的部位或在其显眼处张贴安全警告标识, 考虑到农业机械在田间或场院等比较脏、潮湿的环境中运作,对安全警告标识张贴也有较高的要求,例如防水、不易脱落、并符合相关安全色的要求。

3.结语

农机安全事故具有潜在性、再现性、分散性、隐蔽性、季节性等特点,事故影响主要有人—机—环—管四个因素,并且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随着农机化进程迅速发展,作业区域和作业领域的不断拓宽,农机安全事故将可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但是农机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在短期内是不会改变的, 改变的只是这四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强弱程度。因此,在实际制定预防措施时,不能盲目照搬照用,应该注重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酌情调整预防对策措施,以减少农机事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名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587~588.

猜你喜欢
事故预防预防措施安全管理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管理及事故防范对策分析
高校学生宿舍火灾风险因素分析与事故预防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