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校园规划设计思考——以河南大学金明校区为例

2013-11-04 07:09尹家琦
中国科技信息 2013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楼校区规划设计

尹家琦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建筑工程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7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新校区规划和建筑设计风格雷同或是过分强调造型,违背了校园建筑的本质。北方的高校选择南方的规划设计方案,并没有结合当地的人文、地域特点,也很少考虑传承和延续老校区的历史文脉,结果造成很多新校区的建筑造型和色彩千篇一律。大学校园的建筑形象不同于其他性质建筑,它承载着大学的人文历史,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应以功能和空间环境的营造为主,摒弃虚假,造作形式,追求自然清新。

本文以河南大学金明校区为例,从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的理念与原则、群体组合与局部设计、建筑环境等方面分析其整体规划设计,希望能为今后的校园规划与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1.校园规划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大学校园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并不需要很复杂的形式,但这里孕育着萃宰学子的希望和梦想,所以可将城市规划设计的方法引人校园设计。其重点并非是规划与设计具体形态的建筑,而是对空间和单体建筑整体控制的方法,尤其是校园内的主体人群——师生们的意见应当受到重视。校园规划设计除了考虑建筑的功能和形式,应该更注重精神和文化内涵,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功能分区:学校规模的发展应严格强调校区内各大功能的分区,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学生、教职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而要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

(2)校园特色:在金明校区规划与设计中传承河南大学的传统文化与开封的地域特色,营造反映河大的人文精神和独具特色的校园环境。

(3)生态环境: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的生态系统。真正的创造生态化、园林化的校园环境。

(4)可持续发展:校园生活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校园建筑的变化,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在校园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它与所处文化地域和场所关系,建立起一套统一有序的内在秩序,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也保持了校园各部分的连贯性及学校本身的统一形象。

校园整体规划与设计的思维过程,是多向循环的综合过程,即从建筑设计出发考虑规划,从外部空间结构考虑规划,再反过来从规划要求考虑建筑,景观和外部空间。

对于校园规划设计的原则,包括四个方面:⑴ 功能性原则;⑵ 安全性原则;⑶经济性原则;⑷ 形式美原则,其中包含有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和布局中的序列等方面。

2.建筑设计风格与群体组合方式

校园建筑在个体之间可以不必追求统一风格,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不同使用功能,可以通过不同的建筑处理手法,诠释对大学校园精神的理解,从而反映大学校园文化的多元性、自由性、兼容并蓄。

2.1.建筑设计风格

金明校区的建筑设计,一方面体现了朴实典雅的传统特色和宁静幽美的学府气氛,与整体环境相协调。另一方面,采用简洁的几何形体构成、丰富流畅的建筑形式、鲜明的色彩对比和虚实对比、富有时代气息的建筑材料及技术等手法,赋予了它以清新明快的现代气息。

在校园内可以看到很多建筑是由圆形、球体、正方形及三角形等简单的几何形状构成。学校的标志性建筑物——图书馆(图1),其立面造型与功能和环境密切结合,外墙面采用石材与凹窗和玻璃幕墙的虚实对比,采用尽可能少的色彩与材料,摒弃为造型而造型的花架子,体现求实的科学精神,突出质朴纯净的美感。

各自独立的学院产生的明确的归属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豪和场所的可识别性。位于校园北部的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的公共实验楼(图2),它的入口处采用了正三角形的构图形式,具有可识别性。而位于南部教学区的环境与规划学院楼顶东西端的一大一小球体,它们与物理与电子学院旁呈圆锥体形状的报告厅遥相呼应(图3),整个南部教学区的空间是以长方体、圆锥体、三角形和球体等还原了的几何学形体构成的,建筑单纯而充满力量的结构与周围平缓的地形形成鲜明的对比。尽管圆锥体报告厅极少使用,但却成为南部教学区的标志性建筑。北部教学区的生命科学学院与教育科学学院(图4)采用了圆形的构图形式,借助圆形与方形的巧妙结合而获得了统一完整性,从而避免乏味、呆板。

图1 图书馆正立面

图2 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立面

2.2.综合教学楼的设计分析

位于金明校区主轴线上的综合教学楼(图5、6),在建筑结构上充分运用窗与墙、混凝土与玻璃、竖向与横向、光与影的对比手法,使空间形象显得清新活泼、生动多样。其重叠的围合要素一步步垂直向前凸出,然后凹进,变成对比事物,形成了内外之间的过渡。

图3 土木建筑学院与环境规划学院立面图

图4 教育科学学院侧立面

图5 综合教学楼西立面

图6 综合教学楼东部楼梯局部

图7 北部教学区组团侧立面

图8 南部教学区组团侧立面

将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的相互延伸与融合,是综合教学楼设计的特色。由于采用框架结构,把底层处理成为透空的形式,这就使得人们可以透过底层从一侧空间去看另一侧空间内的景物,从而使被建筑物隔开的两侧的空间相互渗透。综合教学楼的首层大厅和中庭采用架空柱廊和透明的玻璃界面,柱廊与入口门厅一边有规律的交叉,一边将马克广场环绕起来,使精美的内部空间与优美的自然环境互为映衬,显得通透和谐。

利用减法和加法的原则,创造出透空、悬挑、退台等丰富的庭院空间,辅以精心设计的铺装和绿化植被,将绿化植被等景观引入教学楼内部,充分体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和谐统一。

在建筑布局中,一、二、三号教学楼之间以过街天桥相连。其中在第二层的过街天桥又与贯穿三、五、六号教学楼的内廊相通。这条内廊是学生到达各个教室必经的交通空间,是学生们背诵英语、休息思考、集会交流的场所。内外相连的畅通空间,将综合教学楼连成一体,给师生们的交流带来方便。交通柱廊与庭院绿化营造了一个立体多层次的生态交流空间,使得教学活动不是只停留在教室里,也可更多地走出室外,进行学习交流,达到互教互学的目的。

2.3.建筑群体组合方式

当代校园规划设计要求建筑物之间能联络方便,尽量通畅便捷。金明校区内的建筑多采用集中式布局,建筑群体也以组团的方式组合,减少楼间的距离及交通路线。各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之间,设有方便的连廊和通道,使建筑群体在整体上能联络通畅,达到提高交通、交流、沟通之最佳的效率。

金明校区内的建筑群体组合方式,一般以轴线转折的方法来缩短每一段轴线的长度,从而避免由于轴线过长而可能出现的单调感。此外还采用迂回、循环的形式来组织空间序列,它既不对称,又没有明确的轴线引导关系,凭借空间的巧妙组织,引导人们大体沿着某几个方向,经由不同的线路由一个空间走向另一个空间,这种组合形式比较灵活,但却给初次进入校园的人们带来不少困惑,由于不易识别主轴线,难免走了不少弯路。

学校的院系区分别位于中心教学区的南北两侧,围绕斜向步行景观轴,成组团形式布局。北区由生物、化工、医、药、护及计算机、经贸、数学、管理等院系组成(图7),以浅色调为主,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科学严谨的感觉;南区由物理、环规、土建几大院系组成(图8),主色调为红色,每个院系组团均以条带状教学楼群,围合庭院式内向开敞空间,创造出宜人的院系空间,并通过斜向步行景观轴线和曲折水系相联系。中心区的建筑群是校区的主要建筑,色调丰富,集办公、科研为一体。

这种建筑群体组合方式的确颇具特色,使人们在校园行走过程中并不觉得枯燥乏味。学生在校园中的行为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生活、休闲娱乐等社会活动,这些行为活动都往返于各类相关的校园设施之间。在上课期间,活动规律性更强,人流量大而集中,而且具有阵发性的特点。所以各类与学生活动相关的设施如能相互靠拢,则有利于缩短步行距离。学校内部已经开通了环保观光车,方便交通,但仅凭这些措施并不能彻底解决上下课期间人流量过大和宿舍区距教学楼距离过远的问题,这也是当代校园规划设计的局限和无奈。

3.校园建筑环境与空间处理

在校园整体环境设计中,应使群体建筑外部空间与其周边达到整体性的效果。

金明校区的南部教学区建筑组团通过分析基地的地理状况、周围的建筑尺度,做出了一个与基地亲密对话的设计,不仅将湖水蜿蜒的原形意象引入校园,而且建筑主体走势都随之曲折。水体的可塑性与趣味性可以活跃气氛,打破环境单调感,同时,由于水只是从平面上进行空间限定,保证了视觉上的连续性与渗透感,因此它也是空间划分的极佳手段。用水体对空间进行限定与划分,多了一份自然感,让人的行为与视线在一种较亲和的氛围中得到控制。尽管这个设计在实际中并未实现过多的实用价值,最终成为巨大的花架子,却也不失为一道校园风景线。

校园生活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校园建筑的变化,对于河大金明区的校园设计应理解到它内在的秩序,并不是单纯的落在某个个体建筑的设计手法上,而是反映在它与所处文化地域和场所关系上。这种内在秩序不仅保证了校园统一有序的面貌,而且也为后来出现的众多各具特色的建筑提供了可能的恰当位置。在校园不断扩大的过程中,这种内在秩序保持了校园各部分的连贯性及学校本身的统一形象。

图片注释:

图1~图8均为笔者拍摄

[1]白函,辛颖等编.校园规划[M].吉林摄影出版社,2005.4.

[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0.P69~82.

猜你喜欢
教学楼校区规划设计
基于昆明高校教学楼采光质量的窗墙比优化研究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研究
教学楼重建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技术分析
教学楼重建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技术分析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教学楼,作文本里的方格 组诗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ENSAE学院巴黎萨克雷校区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