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塔里木大学纪念援疆两周年

2013-11-05 06:52侯立宏科技部农村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
中国农村科技 2013年12期
关键词:塔里木南疆大学

文 | 侯立宏 科技部农村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

八月的新疆,阳光明媚,云淡风轻。由于工作关系,时隔近一年,我有机会重返塔里木大学。在短短的2天时间里,当我再次置身鲜花盛开、硕果累累的美丽的校园,再次接触风华正茂、充满活力的亲爱的同学,再次面对待人热情、工作严谨的可敬的老师,一种感动、一种兴奋、一种敬意再次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我不能不说,这真是一所神奇的大学。

镶嵌在漫漫黄沙中的一颗珍珠

塔里木大学,位于新疆南部阿拉尔市,地处塔里木河河畔,只要你安静下来,站在校园里,可以听到塔里木河缓缓的流水声。这是一座离北京最远,离沙漠最近,最后一所进入城市的大学。如果你在首都北京,面对中国地图,说塔里木大学远到天边,一点也不过分。因为从北京出发,需要4个小时飞到乌鲁木齐,再从乌鲁木齐转机,1小时10分钟可以抵达阿克苏市,然后搭乘汽车,在并不平坦的公路上颠簸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塔里木大学。塔里木大学位于沙漠边缘,几公里外就是我国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如果你有时间,从学校出发步行半个小时就可以走进沙漠。

塔里木大学建于1958年,原是一片人迹罕至的万古荒原,2004年1月19日,学校所在地阿拉尔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塔里木大学正式进入城市。坦白地说,城市真的不大,塔里木大学放假时候大街上基本没人,一些沿街的店铺也同时进入放假状态,但是只要你有机会和塔里木大学的师生交流,他们都会自豪地说,我们学校位于阿拉尔市;这是南疆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在南疆环塔里木盆地辽阔的区域里,除了阿克苏等城市布局着几所师范院校以外,塔里木大学是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在校学生13000多人,教职工1100多名,教授、副教授200多名,学校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50门重点建设课程,学校建有34个校级实验室,一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学校还设有新疆南疆区域科技创新基地、西域文化研究院、非传统安全与边疆民族发展研究中心、环塔里木经济研究中心、棉花研究所、园艺研究所、食用菌研究所、南疆畜禽疫病诊断中心等研究机构等;这是一所为南疆培养了大批人才的大学。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输送毕业生4万多名,由于“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社会认可度很高。一位塔里木大学的朋友自豪地告诉我,南疆有近80%的干部是塔里木大学培养的,在南疆只要你说你是塔里木大学的,处处都会遇到校友。我没有机会考证具体情况是不是这样,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我在南疆各地州出差时,经常会遇到塔里木大学的杰出校友。

塔里木大学非常重视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及社会服务工作,设有80多个校内外学习实习基地,与南疆各地州、兵团农牧团场联系紧密。特别是,结合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行动,选派科技副县长、副团长、科技特派员等,参与科技服务创业人员达5000余人次,为南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沙漠胡杨般顽强的成长历程

在塔里木大学西侧,就是著名的359旅纪念馆,纪念馆外形如种子破土而出之势,象征359旅革命种子在亘古荒原上以顽强生命力破土而出,生根发芽。了解塔里木大学历史的同志都知道,这同时也是塔里木大学成长的象征。为适应新疆农垦事业的发展和开发塔里木垦区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在王震将军的倡导和关怀下创建的,刚刚办学的时候条件十分艰苦,只有一栋教学楼,师生们都亲切地称学校为“独楼大学”,教授、老师和学生们都住在地窝子里,“天当房、地当床”,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教书育人,建设校园。

今天再来塔里木大学,在果树成荫鲜花盛开、各式建筑鳞次栉比的校园里,已经很难想象当时的办学条件,但从塔里木大学校史馆的照片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在当年那个火红而又艰苦的年代里,这里涌动着的那种热爱边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炽热感情。当年的独楼,现在是塔里木大学校史馆和西域文化研究院的所在地,在它附近高大的建筑面前,显得一点也不出众,岁月已经为他留下了时光的烙印,但所有了解塔里木大学的同志经过这座建筑时,都会回眸留恋地张望。

我再次来到独楼时,恰逢黄昏时节,学校正是放假期间,少有行人,非常安静,只有楼前的小树在微风中招摇,好象在欢迎远方的来客。独楼前边,是王震将军高大的塑像,夕阳的余晖在静谧的校园里留下了长长的影子,显得是那样柔和。作为塔里木大学的名誉校长,塔里木大学不知承载了这位老人多少厚重的期盼,想到这里,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沙漠学府用胡杨精神育人,塔河明珠为兴疆固边服务

令人欣慰的是,塔里木大学没有辜负将军的期望,办校以来,综合实力和水平有了跨越式的提升,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下,教育部对新疆地区高等学校开展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采取超常规办法,加强对口支援塔里木大学,指定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和东华大学等著名高校对口支援,学校发展俨然已经进入了快车道。

在我们这批援疆干部里,就有几位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援友,他们在塔里木大学默默无闻地教书育人,常年累月在阿拉尔市工作,甚至没有机会到乌鲁木齐去看看。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的才庆祥副校长把自己的夫人,也是中国矿业大学知名的英语教授,请到塔里木大学来一起援疆,成为援疆干部中的一段佳话。

目前,塔里木大学努力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长期保持校园和谐稳定,多次得到中宣部、教育部、自治区和兵团的表彰和奖励,如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自治区和兵团民族团结进步奖、兵团民族团结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塔里木大学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作为南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不断加大投入,注意政策营造与平台建设,加强与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联系,围绕兵团“三化建设”,结合南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制约问题,加强科技攻关,开展科技服务,科研实力明显提高,已经承担“环塔里木非遗文化旅游综合服务系统构建与应用”、“新疆密植枣园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培养锻炼了创新创业团队,吸引集聚了一批创新人才,受到有关方面的广泛好评。

风沙隔不断的赤子之情

“塔大在我面前,祖国在我心中”。随着走近塔里木大学,我了解到塔里木大学今天取得的成就是一批又一批建设者多年努力的结果。我没有机会接触到塔里木大学最初一批建设者,相信这些可敬的老人都在安享晚年。我有幸接触到今天塔里木大学的领导、教授和青年教师,他们有来自新疆各地,也有来自内地各个省份,有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也有海外留学回来的,他们每个人身上流露出的热情以及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都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王合理同志是塔里木大学校长,第一次见到王校长是在电视片上,在兵团党校培训时观看《千古之策》,他当时还是副校长,讲对新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等。后来由于工作关系,我多次接触到王校长,这位海外留学回来的可敬校长,同时也是一位业内知名的专家,他牵头主持研究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疆密植枣园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目前进展非常顺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在遥不可及的南疆精心推动塔里木大学建设?记得在一个梨花盛开的季节,王校长向我谈到他的“三情观”,那就是:对待同事要有感情,对待生活要有热情,对待工作要有激情。突然之间,我仿佛找到了答案。

廖肇羽同志是塔里木大学西域文化研究院院长,前年冬天我第一次见到他,他戴副眼镜,头发很长,不修边幅,刚开始并没有引起特别注意,但是当他滔滔不绝地讲起西域文化和历史时,他渊博的知识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把所有的人都打动了,很难想象到身材并不高大的他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激情,带着这种好奇我开始注意廖肇羽,后来由于工作关系,接触多了起来,我慢慢对这位同志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出生于湖南一个书香门第,本世纪初,刚20出头,风华正茂的他放弃湖南电视台的高薪,只身一人来到塔里木大学,开始了他追梦的岁月。在塔里木大学,他从无到有创建了西域文化研究院。多次深入库车、新和、阿瓦提等少数民族聚居的乡村,开展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抢救和保护工作。主编了《行走西域——丝路遗产开文化旅游新局》等西域文化论丛共5辑,出版了西域图文志《西域战略纵深与文化戍边愿景》等系列专著8部。西域文化博物馆是他一步一步创建的,博物馆占地2000多平方米。藏品类别包括雕塑、铜器、陶器、铁器、玉器、木器和布帛等文物,专题陈列分为史前文化、族群文化、宗教文化、屯垦文化、墓葬文化等九大展厅,通史陈列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等九大展厅。这里的每一个人文地理沙盘,每一个场景复原,每一张图片,都凝结着廖肇羽的心血。今年,廖肇羽主持的科技支撑计划“环塔里木非遗文化旅游综合服务系统构建与应用”得到了科技部立项支持,他自豪地告诉我,他的团队由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近20人组成,相信随着项目的实施,一定能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他待人热情和善,虽然已经是院长了,但在塔里木大学,大家还是亲切地称他“小廖”。很多人在问:“小廖,来塔里木大学是不是一时冲动,你后悔吗?”他不加犹豫地说:“我从没考虑过,我只是觉得,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自己的祖国做些事情!”

在塔里木大学,象王合理校长、廖肇羽院长这样的教授还有很多,除他们之外,我还接触过严谨可敬的王选东书记、风趣幽默的于军处长、充满活力的青年老师陈根元……等等,是他们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薪火相传,推动着塔里木大学的建设发展。如果说王合理校长和廖肇羽院长是一棵一棵胡杨,那么塔里木大学就是一片美丽的胡杨林!

时间过得很快,我依依惜别塔里木大学。去阿克苏机场的公路正在修建,一片繁忙景象。往窗外望去,公路两边是盛开的红柳花,红红的花朵将南疆戈壁打扮得素静而又雅致。巧合的是,这天是我们中央国家机关第七批援疆干部来疆工作两周年的日子。这次重返塔里木大学,使我重温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呀,塔里木大学作为新疆兵团的一个缩影,无疑是兵团精神的杰出代表!60年来,有多少兵团人为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默默无闻的贡献。想到这里,作为一名援疆干部,一种自豪感、荣誉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疆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猜你喜欢
塔里木南疆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南疆木棉红似火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南疆最美是春天
塔里木盆地新发现石油资源逾2亿吨
塔里木库车山前深井窄间隙小尾管固井技术
马振声书画作品
南疆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