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欧米勒国际钢琴公开赛:中德音乐文化交流的平台

2013-11-09 02:19图文黄伟
演艺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兰斯钢琴家米勒

图文/黄伟

盛夏时节,第三届德国欧米勒国际钢琴公开赛结束,在广州大剧院歌剧厅举行的颁奖盛典暨亚历山大·帕雷作品音乐会,为人们带来美妙的音乐视听体验。没有演奏技巧的炫耀,也没有程式化的演奏姿态,一切回归音乐的本源,从参赛选手指尖流淌出的旋律,让听众脑海中不时浮现出欧陆田园的风情画面。青年钢琴才俊们回归本真质朴的音乐精神,着实让所有观众产生了后生可畏的感叹。

作为中德钢琴音乐文化交流的赛事平台,今年是德国欧米勒钢琴大赛举办的第三届。本届比赛,评委会阵容强大,主席由著名钢琴演奏家鲍蕙荞担任,评委包括德国的史蒂芬·维赫(Stephen Weh)、马赛尔·多恩(Marcel Dorn),美国亚历山大·帕雷(Alexander Para)及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冯键、朱雅芬、李民、李淇、吴迎、罗乃新、冼劲松、赵晓生、唐哲、郭嘉特、黄天东、黎颂文等著名钢琴家、教授。

相对前两届赛事,本届赛事最大的变化体现在专业组、公开组、自由组、儿童组以及考级组五大组别的设置上。在赛制上,总冠军终极PK赛极富特色,由获得公开组第4组~10组的冠军选手进行PK,强者之间的音乐对决,让比赛激情又好看。参赛选手在弹奏完毕后一分钟的赛事感言——“说出真实的追逐梦想的你”,让音乐回归人的本性,更让每个选手把音乐梦和社会责任关联在一起。著名钢琴家鲍蕙荞、德国博兰斯勒钢琴公司总裁博思进在大赛致辞中传达着一个共同理念:无论是对于获奖选手,或是对于没有获奖的选手,明天都将是崭新的一天,一切都将从零开始。参与比赛的价值,并不在于个人获得了多么辉煌的成绩,而在于懂得真正地享受音乐,同时鞭策着自己每天向着更高的音乐目标迈进。

作为中德音乐文化交流的大型赛事,德国欧米勒国际钢琴公开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德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高思范参加活动并表示,比赛是钢琴爱好者认知德国钢琴文化的窗口,更是中德两国钢琴才俊间的展示音乐技艺和音乐文化素养的平台。自本项比赛举办以来,博兰斯勒钢琴基金会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引入中外钢琴家,开办博兰斯勒大师班、名人堂,使众多国内音乐爱好者能够近距离享受到国内外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带来的音乐盛典。博兰斯勒钢琴基金会也通过比赛发现和挖掘了众多国内外具有潜质的优秀钢琴人才。

博兰斯勒钢琴在继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还针对中国的音乐文化现状,推出趣味钢琴的理念,使人们一改钢琴学习枯燥无聊、演奏的音乐严肃正统的观念,推广快乐钢琴基础教育。德国钢琴家史蒂芬·维赫、马赛尔·多恩以深厚的演奏功底和别具魅力的演奏风格,为每届德国欧米勒钢琴大赛注入欢乐的艺术元素。他们可以用胳膊甚至网球来弹奏钢琴,在音乐会中增加各种即兴演奏,娴熟、诙谐的技巧使得他们演奏的旋律涵盖了古典、爵士、流行不同音乐风格,夸张的动作表情,赢得在场所有人的掌声,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对钢琴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博斯进认为,中国的普及钢琴音乐艺术教育还在初级阶段,如何将德国的钢琴文化有机地融入到中国音乐文化市场,使社会大众形成正确的钢琴艺术审美价值观念,促进中德音乐文化交流,是举办德国欧米勒钢琴大赛的深层次的原因。欧米勒钢琴大赛作为中德音乐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得到了两国政府的大力扶持。中德文化交流不仅是将德国的钢琴文化在中国进行推广,也需要将中国的文化推广到德国。博思进在更多地考虑,如何在德国舞台上展示华人音乐家的才华,如何展示中国钢琴艺术教育普及的程度。

在感受比赛精彩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感人励志的故事。在肖邦练习曲公开组的比赛中,陈熙宗特别引人注意。他今年15岁,从小双目近乎失明,三年前学习钢琴。在这次比赛中,他现场演绎了肖邦颇具难度的作品,在他富有情感、精彩的演绎中,评委甚至都没有发现他是个双目近乎失明的孩子。最终,他在这一高手如云的组别中荣获季军。

在颁奖典礼后,美国著名钢琴家亚历山大·帕雷专场音乐会在广州大剧院歌剧厅同步举行,随着帕雷弹奏的最后一个音符划过键盘,第三届德国欧米勒国际钢琴公开赛圆满落下帷幕。

猜你喜欢
兰斯钢琴家米勒
酒店行李员
老钢琴家的记忆消退之际(改编)
最具有诗人气质的大钢琴家
我是小小钢琴家
《变身特工》
下期主题 和米勒一起画乡村
43年与1/30秒
43年与1/30秒
为什么接电话
为什么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