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达帕胺联用卡托普利降血压疗效观察

2013-11-11 14:46王树录陕西省靖边县人民医院内科陕西靖边78500陕西省靖边县中医院陕西靖边78500
吉林医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帕胺吲达卡托普利

王树录,殷 慧(.陕西省靖边县人民医院内科,陕西 靖边 78500;.陕西省靖边县中医院,陕西 靖边 78500)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平稳、缓和、持久的保持血压稳定能能明显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1]。以吲达帕胺联用卡托普利片口服达到良好的控制血压效果,并能明显降低吲达帕胺所致低血钾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5年~2011年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坐位血压(140~179)/(90~109)mm Hg(1 mm Hg=0.1333 kPa),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肾严重并发症或长期服用避孕药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史者等。正在接受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受试者停用降压药2周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卡托普利和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组(A组),卡托普利和吲达帕胺普利组(B组)和吲达帕胺组(C组),疗程12个月。A组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35~72岁,平均(49±6)岁。B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32~71岁,平均(50±6)岁。C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33~70岁,平均(51±5)岁。

1.2 方法:在治疗期间,三组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整方法完全一致,如避免重体力劳动,适当休息,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酒,调整睡眠,保持大便通畅等。血压测量是由经统一培训后的测压者专门测量。所有患者均在开始受试当天8:00~16:00于门诊测坐位血压。随后,A组患者开始口服卡托普利(商品名巯甲丙脯酸,常州制药有限公司)12.5 mg,3次/d;吲达帕胺(商品名寿比山,天津力生制药)1.25 mg,1次/d;如2周后血压未降至140/90 mm Hg或以下,则增加剂量,最大剂量用至卡托普利25 mg/d和吲达帕胺2.5 mg/d。B组患者开始服用卡托普利25 mg,3次/d;如2周后血压未降至140/90 mm Hg或以下,则增加剂量,最大剂量用至卡托普利50 mg/d。C组患者开始服用吲达帕胺2.5 mg/d;如2周后血压未降至140/90 mm Hg或以下,则增加剂量,最大剂量用至吲达帕胺5 mg/d。治疗开始前1个月均进行生活行为方面调整,治疗结束后1周进行随访,每2周随访1次,3个月后每1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为8:00~16:00,最后1次随访为治疗后1年。

1.3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卫生部颁布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规定的降压新药疗效评定标准拟订。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收缩压下降>20 mm 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但已属正常范围,或较治疗前下降10~19 mm Hg,或收缩压下降>30 mm Hg;无效: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降压效果:A组平均每例口服依那普利25 mg/d,吲达帕胺1.8 mg/d,显效3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B组平均每例口服卡托普利43.5 mg/d,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C组平均每例口服吲达帕胺2.8 mg,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A组总有效率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血钾的影响:血钾升高或降低(高于5.5 mmol/L或低于3.5 mmol/L)均为不良反应。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B组为15%,C组为30%。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治疗后血钾浓度改变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后血钾变化情况(例)

3 讨论

卡托普利通过以下机制使血压降低:①抑制激肽酶Ⅱ,延长缓激肽的扩血管作用;②增加前列腺素释放;③直接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增加血管对神经兴奋所致收缩反应的作用;④大剂量时可抑制突触前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但卡托普利使醛固酮分泌减少,使醛固酮对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潴钠排钾作用减弱,造成钾潴留,从而升高血钾。

吲达帕胺是一种具有钙离子拮抗作用的非噻嗪类长效扩血管利尿降压药,其降压机制主要是:①抑制血管平滑肌的钙离子内流,激活血管壁的NO使PGI升高,使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内皮细胞舒张因子(EDRF)而致血管扩张,减少血管升压反应:②减少了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钙离子跨膜转运,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减少了血管对各种血管加压因素的反应;③具有独立的抗血管收缩作用;④增加尿钠排出,减少血容量和心排血量,降低血管阻力和血管反应而降低血压。对利尿敏感患者易出现低血钾情况[2]。

卡托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应用后,前者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后者通过钙离子拮抗样作用,共同作用,对降低血压有协同作用,在降压效果上比单独用药者好,且不易引起血钾异常,安全,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

[2] 吴 江,沙中坚.吲哒帕胺致低钾血症常见原因与注意事项[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6):3260.

猜你喜欢
帕胺吲达卡托普利
硫氰化亚铜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药物中卡托普利
不同吲达帕胺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预算影响分析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卡托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有效性分析
20例吲达帕胺不良反应分析
卡托普利与地高辛联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临床分析
卡托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对绝经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吲达帕胺在高血压患者体内药动学研究
纤维素键合手性柱拆分分析吲达帕胺对映体
羟丙基-β-环糊精对吲达帕胺溶解度的影响
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93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