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R原则视角下的高校绿色图书馆建设探讨

2013-11-12 13:11
科技视界 2013年27期
关键词:图书原则绿色

尹 平

(合肥工业大学 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0009)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能源短缺现实日渐凸现,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生态建设已成为国际性的话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专辟一章加以阐述,并作出新的部署。而身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却普遍存在着资源浪费现象,这是与党中央“建设生态文明”的决策相违背的。因此,建设高校节能型图书馆,全面提高工作效益是目前图书馆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高校图书馆进行了很多实践探索,一方面图书馆在日常运营管理中高度重视节排,比如山东大学交通分校图书馆坚持向管理要节能降耗,步步量化详细统计,取得明效。另一方面,国内近两年多所图书馆在已建和在建的新馆中运用生态新技术,比如汕头大学图书馆等等。

1 高校绿色图书馆兴起

近年来,全国高校掀起绿色生态图书馆热,低碳环保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了,绿色图书馆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对图书馆内部环境、周边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建设和营造,立足图书馆的长远发展,保持图书馆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旺盛的生长力和发展潜力[1]。

笔者通过万方数据来源,以文献标题为“绿色图书馆”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间跨度为2000年-2009年十年,数据采集时间为2011年6月14日,如表1。

表1

表中可以看出有关“绿色图书馆”论文有200多篇,从以上数据中,不难发现从2007年开始,绿色图书馆方面的论文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且内容涉及图书馆的建筑环节能减排、资源管理、宣传理念以及如何构建生态图书馆等应用研究方面。

2 “3R”原则——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规范

2.1 “3R”原则的概念

传统的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是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使用原则,是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2]。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这三个原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日本、德国等国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2.2 “3R”原则的内涵

1)减量化(reduce):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进而到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减量化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小型化和轻型化。此外,减量化原则要求产品应该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

再使用(reuse):要求制造产品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再使用原则要求抵制当今世界一次性用品的广泛使用。旨在减少浪费,再使用原则还要求制造者应该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而不是非常快地更新换代。

再循环(recycle):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按照循环经济的思路,再循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级再循环,即废品被循环用来产生同种类型的新产品,例如纸张再循环;另一种是次级再循环,即将废物资源转化成其它产品的原料。原级再循环在减少原材料消耗上面达到的效率要比次级再循环高得多,是循环经济追求的理想境界[3]。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长远的发展观,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能耗大户,要想在未来取得长足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和绿色图书馆建设理念非常一致。“3R”原则为系统地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图书馆提供了理论依据,要求从经济、生态等方面思考图书馆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求绿色图书馆的构建过程中要建造节约环保的绿色建筑,培养具有绿色意识的员工队伍,构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馆藏体系。

3 高校图书馆环保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高校图书馆馆舍规模扩大

随着高校扩招,新一轮图书馆新馆建设高潮也开始到来,图书馆的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内外装饰奢侈。根据相关调研数据,单体规模大于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采用中央空调,除采暖外单位面积能耗折合用电量每年为90~200kWh/m2,而单体规模小于2万平方米的普通建筑,除采暖外单位面积能耗每年为30~70kWh/m2,[4]笔者粗略的估算出一座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图书馆,除采暖外的年能耗为270万~600万kWh,折合人民币大约135万~300万。这是一笔相当可观费用。

3.2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馆藏体系不完善

图书馆是能源的消耗大户,在为读者提供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和和长期保护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纸质资源消耗的令人触目惊心。百度2012年的数据显示[5]:“按照现有的技术水平,每生产一吨纸要消耗木材2.2吨,相当于木材四立方米。国内生产一吨纸耗水100吨、600度电、1.2吨煤和300公斤化工原料,同时产生高浓度污水300吨。”而图书馆每年购进的十几万册乃至几十万册图书,耗费惊人。同时许多图书长期闲置不用,有些图书馆统计十年竟有万册图书从没借过。图书保存不当也造成图书损坏。

3.3 图书馆员和读者环保意识不强

生活快节奏的今天,人们往往为了方便省事,极少关注节能减排,甚至在高消耗能源。图书馆随处可见纸屑,白天或无人情况下照明灯全开,卫生间水龙头不关等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4 从3R原则分析的绿色图书馆建设策略

4.1 建造绿色环保节能的图书馆建筑

绿色环保的建筑是绿色图书馆的构建的基础,遵循3R原则,必须制定一套符合3R原则的绿色建筑标准,西方等国对绿色建筑要求是节能、环保、资源回收再利用。为了规范和评估绿色建筑建设,各国都制定了绿色建筑标准或者绿色建筑标准评估体系,其中最著名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研制的LEED标准。我国建设部2005年公布《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中6类指标有5类与LEED基本相同。

根据这些标准和“3R”原则要求,高校绿色图书馆应该:①建筑的选址应该在交通方便位置,重视与周边环境的和谐,选址初期就需要考虑对于雨水、地热、阳光等资源利用的问题,方便后期的节能设计;②建筑材料要选择环保、尾料浪费比较少、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非必要环节可省料;③进行节能设计,充分利用阳光、雨水、地热、通风等自然资源,如:利用收集的雨水非饮用水的再利用。设计时可参考的典型建筑有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图书馆 (2006LEED十佳绿色工程项目之一)、美国坎德勒图书馆(LEED银奖,60%的建筑使用再生材料)等[6];④重视室内环境质量,室内要采用环保材料,保证室内空气流通,考虑室内物品与阳光、氧气等可能产生霉菌的情况[7]。

需要注意的是,绿色图书馆在绿色建筑相关标准之外,还有一些行业的特殊需求,图书馆图书要达到循环使用最大值,保存很重要,保存需要恒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虽然阳光可利用,但绿色图书馆设计应该避免紫外线对图书的直接照射;古籍图书更应注意。

4.2 构建适用的馆藏体系

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构建合理适用的馆藏体系。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特别是电子阅读器,云计算等等新技术出现,这些技术可以减少资源的耗费,高校图书馆可以应按照合理的比例引进新技术,借助原文传递、馆际互借,email等资源共享方式,在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也可以减少因重复购买带来的资源消耗。另外,按需印刷方式在美国很多图书馆开始实施,国内图书馆可以借鉴。比如美国密歇根大学图书馆、斯坦福大学等图书馆,在文献采购的时候可能只购买一个复本的印刷型图书,但同时购买该书的电子版,甚至只购买图书的电子版,用户需要印刷版图书的时候,利用馆内的快速复印印刷设备为读者印刷一本,康奈尔大学甚至连电子版都不购买,该校读者可以查询亚马逊网上书店,在用户有需求印刷版文献的时候,再购买电子版按需印刷。这也可以大大减少资源的消耗,是“3R”原则馆藏方面的最好体现。

4.3 培养有“绿色意识”的图书馆员

人才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事业的重要基础,图书馆员“绿色意识”在绿色图书馆建设中至关重要。这里的“绿色意识”包括遵循“3R”原则的意识。图书馆员具有“环保节能意识”,就可能在购买图书的时会遵循“减量”原则,理性思考图书复本问题,购买设备时会在功能和节能之间寻找更好的平衡点,使得建成的图书馆实现真正的节能环保图书馆。

5 结束语

随着低碳意识深入人心,构建绿色环保图书馆显得越来越重要。降低图书馆能耗,提升馆员和读者的环保意识方面,遵循“3R”原则等必将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潮流,当然除了减量化、重复利用和再循环这3个原则之外,还要考虑如图书馆资源易于回收、无害性等其它因素,综合分析图书馆,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实现图书馆的环保化。

[1]张显峰,董宇昭.对绿色图书馆的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2006(3):31-33.

[2]3R 原则基本信息[OL].http://baike.baidu.com/view/50662.htm#1[2013-01-10].

[3]黄志斌.自然辨证法概论新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4]http://www.chinacir.com.cn/ztyj/16/index.html[OL].

[5]http://edu.people.com.cn/GB/5587737.html[OL].

[6]Green Library wik.i[2010-09-12].http://en.wikipedia.org/wiki/Green_library[OL].

[7]吴小英.绿色图书馆展望[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5):16-17.

猜你喜欢
图书原则绿色
绿色低碳
图书推荐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