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黄家军抗倭传奇

2013-11-15 20:37黄汉瑜
福建文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平城菌柄安平

□黄汉瑜

古桥、白塔、红砖厝。“出砖入石皇宫式,燕尾屋脊高高翘”,是我家乡安海镇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这座千年古镇,建于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自古“文风丕展播远誉,文物胜迹甲一方”。安海古称湾海、石井、安平。这里与金门一水之隔,一条源于厦门翔安覆鼎山脉的鸿江由镇西蜿蜒向东汇入安海湾。如果你站在安平桥闸往北眺望,只见一条望不到尽头的古石桥横跨在碧波上,宛若天边彩虹。古桥全长五华里,俗称五里桥,“天下无桥长此桥”,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196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历史学家郭沫若畅游安平桥时,即兴留下“英雄气魄垂千古,劳动精神漾九霄”的赞美诗篇。桥头的白塔凌空而立,如威武勇士守护着古镇。

掀开历史,明代倭寇野蛮的侵略行径,罄竹难书,令人发指。嘉靖年间,日本商人勾结亡命武士,大肆向我浙江、福建沿海一带进行骚扰劫掠,时称“倭寇”。而地方上不法之徒,杀人越货,与倭寇相互勾结,攻城掠地,残害百姓。由于朝政昏庸,倭患之风越演越烈,百姓不堪其苦。此间,安平镇经历过倭寇成群结队的烧杀抢夺。据《晋江县志》载,嘉靖泉州府有倭寇数支,贼以万计,长期屯扎在英林、潘径、泗州、石菌沿海等地,对安平镇虎视眈眈,先后八次攻入镇里烧杀掠夺。其时安平城没有官兵戍守,倭寇来犯,乡民四处逃窜,生命财产损失惨重,祸害极为惨烈,官府却无能为力。

永安庄(现安海鸿塔),是金墩黄氏的族居地,位于安平桥头一带。倭寇来攻时,首当其冲,故黄氏族人对倭寇深恶痛绝。早在嘉靖廿四年(公元1545年),金墩黄族有识志士黄堪,字腾与,号四未,即依当时局势,分析其倭患的起因,为使倭寇祛除,百姓安宁,向官府递交《海患呈》,提出抗倭捍民的建议和主张,呼吁誓与倭寇进行斗争。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安平城修筑,黄仰胞弟致衢州府同知黄伯善,带头捐资对安平桥进行固基重修,为抗击倭寇做好充分准备。安平城初建时,没有政府军队驻守,长期的倭患使百姓安无宁日,黄以泰关注安平城的安危,急向官府呈乞题请徙建守御千户所,要求政府派军队驻守安平城,以防倭寇,提出了“以收要害、以固地方、以全民命”的《徒所议》。在黄墩黄氏族人抗倭义士中,首推黄仰、黄中色等志士。史载,嘉靖廿四年至三十七年(公元1545—1558年),倭寇5次侵扰,都遭到安平军民的沉重抗击。尤其是在黄仰的鼓动和统率下,金墩黄氏义勇壮士,挺身而出,毅然组成“江夏黄家军”,保卫家园,与倭寇作长期殊死的斗争。

黄仰(公元1500—1558年),字伯推,号渐峰,安平金墩人,泉州府学痒生,练就一身武艺,平素急功尚义,不畏强暴。嘉靖年间,安平石井书院曾被恶霸庄士奇勾结官府谋夺盖屋而占为己有,黄仰据理力争,虽书院得保,自己却身陷囹圄。当倭寇入侵时,武艺高强的黄仰在狱中闻知,遂请求率领“黄家军”抗击倭寇,得其批准后,随即高举义旗,奔赴前线抗倭。

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端午节,安平桥上爆发了一场惨烈的抗倭保卫战。这一天,义勇子弟返家过节。倭贼闻知安平城内市民乡勇解严在三里古街举办“嗦喽涟采莲”欢庆活动,戒备松懈,即由磁灶改行水道乘船直扑安平城。欢庆活动中的男女老少忽闻倭寇前来围攻,顿时引起惊慌,场面大乱,乡民争相从南门(现水心亭)上桥亡命西奔。殊不知倭寇船只正在安平桥海港,误上安平桥的难民又返回拥入城中,数以百计全副武装的倭寇上桥追杀。正当危难之时,义士黄仰立即聚集黄氏族丁数十人直奔安平桥头拒敌。经过几个时辰的搏斗,杀倭首十余级,贼终败退,难民得救。然而,失败的倭寇贼心不死,又召集盘踞在海上的三千贼寇发起疯狂进攻。这回,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有人劝黄仰先避其锋芒,退守城内,黄仰不纳且曰:“逃,匹夫也。以一身活万人,丈夫责也。纵不敌而死,亦王事之忠。忠,我素志也;得死所矣,夫复何恨哉。”遂率从弟廷英及族丁在安平桥头与倭寇血战,终因众寡悬殊,全部壮烈牺牲。黄仰等二十多名义士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却保护了安平城和几千名百姓的性命。

黄仰志士牺牲后,其子黄回清继承父志,挑起抗倭大任协守城池,一大批黄家军义士更是前仆后继,其壮举载入史册。据《安海志》义勇篇写道:“是时贼誓凭凌,安平城草创,稚堞城橹器械无一足恃,众欲弃之。回清独与叔父伯善终营守御,部勤义勇子弟,昼夜登陴,身亲矢石,多具糗醪以饷入保者。有恶少谋翻城应贼,侦治其状,白昼伯善偕镇弁格捕示贼。贼气沮解去,城赖以完。”接着,黄回清又奉泉州府太守熊汝达的命令转战晋北洛阳一带,率乡兵败倭贼于洛阳桥畔,设计生擒狡黠魁首“蹩脚番”,续又在磁灶大破贼敌,倭寇闻风丧胆,不敢再犯,只得沿山路出境,安平城得以安宁。

抗倭壮士黄时清,字以时,号榆,伯善长子,授湖广布政司副理问。伯父黄仰牺牲时,贼势弥漫,英雄虎胆的黄时清却昼伏近郊,夜遁入贼营,认义士尸首,并负尸而归,人服其胆,不仅灭掉贼寇嚣张气焰,还鼓舞安平市民抗倭的斗志。忠勇之士黄中色,字伯尚,官授主薄,与族兄黄仰统辖抗倭。黄仰殉难后,黄中色不屈不挠,继续带领族丁义勇,在菌柄宗亲的支持下,与盘踞在英林、潘径等地的倭贼对垒,诞守防御。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十一月初六日,倭寇进犯菌柄,战斗惨烈,黄中色也终因敌众我寡,抗倭殉职。黄中色之子黄可立,字以经,继承父志继续奋战于菌柄,也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在菌柄抗倭中献身。

值得一提的是,金墩黄氏七房八世黄宗成,字伯国,参加了菌柄抗倭之役,后避难到莆田祖地,是渭阳黄氏一世祖。

金墩黄氏族人,不论文士武夫,均能坚持抗倭斗争,与安平民众同生死、共患难,前仆后继,涌现出黄仰、黄堪、黄回清、黄时清、黄中色、黄廷英、黄可立、黄宗成等诸多英烈,谱写了捍民抗倭的壮烈诗篇,为安平城赢得了安宁和繁荣。至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戚继光、俞大献出奇兵制敌,安平城设立防汛机构,始驻军,为此倭患铲除而获平安。明朝廷为褒奖黄仰公的抗倭壮举,下旨旌表义烈,钦赐州同知,封承务郎,崇祀泉郡忠义祠,荫子回清冠带生,《泉州府志》列传褒扬。“江夏黄家军”的抗倭义举可歌可泣,是吹响抗击倭寇入侵的战斗号角。“北戚南黄”,官民同仇敌忾,共心合力,在明代抗倭史上写下绚丽的一页。这段可歌可泣的民间抗倭史,将永远被后人传颂!

猜你喜欢
平城菌柄安平
上海安平静电科技有限公司
羊肚菌菌柄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田安平:讲好乡村振兴的吕梁故事
灵芝新品种南GL11
豫西山区野生平菇菌株DUS 评价研究
生的希望
北魏孝文帝迁都环境因素考论
开拓奋进谱华章
——记大同市劳动模范、大同市平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开龙
北魏道武帝至明元帝前期平城布局初步探讨
丝绸之路与北魏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