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配合鸦胆子油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临床观察

2013-11-15 12:48河南省光山县中医院河南光山465450
吉林医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鸦胆子油组外耳道

郑 文 (河南省光山县中医院,河南 光山 465450)

选择我科于1998年~2011年收治的86例外耳道乳头状瘤患者,联合应用手术切瘤体,微波热凝创面及鸦胆子油涂布创面治疗其中的46例外耳道乳头状瘤患者,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86例患者中,男46例,女40例;年龄19~69岁,平均47岁。初发症状到就诊时间1~5个月。临床表现为外耳道痒、流水、耳闷。单耳发病79例,双耳发病7例。电耳镜检查外耳道发现乳头状肿物,表面呈颗粒状,质脆、易岀血。病理检查均确诊为乳头状瘤,未发现恶性病例。

1.2 治疗方法:86例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手术。随机抽取40例采用单纯手术切除;另46例采用手术切除瘤体后,用微波(南京启亚微波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MTC—4微波耳鼻咽喉科治疗仪)探头轻触创面,微波功率30 W,时间2~8 s,热凝创面,以创面色变淡白为止,并在创面涂布鸦胆子油。并分别在2周、4周复查时各涂布一次。

1.3 疗效判定:疗效可分别从治愈、好转和无效三个方面进行评定:经1次治疗,肿瘤彻底消失,随访2年结果表明没有复发为治愈;复发后再次治疗随访1年没有复发为好转;经2次以上治疗后复发或恶变为无效。

2 结果

单纯手术切除组40例中,经1次治疗有30例患者治愈;1例3个月再次治疗随访2年没有复发,1例5个月再次治疗随访2年没有复发;8例经2次以上治疗,1例术后病检癌变,4例随访2年以上无复发,3例转上级医院。微波加鸦胆子油组46例,经1次治疗有42例患者治愈;1例术后3个月复发再次治疗,随访2年以上没有复发,1例术后5个月复发再次治疗,随访2年以上没有复发,1例术后6个月复发再次治疗,随访2年以上没有复发;1例因瘢痕挛缩致外耳道狭窄转上级医院。单纯手术组和微波加鸦胆子油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单纯手术组和微波加鸦胆子油组疗效[例(%)]

3 讨论

外耳道乳头状瘤属于非浸润性良性肿瘤的一种,易复发,发生癌变的几率很大。微波采用同轴针状的方式将频率为2450 MHz的电磁波无线辐射到生物组织,利用组织内水性成份作为热源,将电能转变为热能,有效升高组织温度,产生热效应[1]。微波治疗可在短时间内产生高温,凝固组织蛋白,使血管闭塞发生变性、坏死,最终达到原位灭活的目的[2]。

鸦胆子有清热毒、腐蚀赘疣的功效,鸦胆子油由鸦胆子制成,可对赘疣的细胞产生较大的破坏,固缩细胞核,造成细胞坏死、脱落。鸦胆子油是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癌药的一种,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和抑制功能,能使肿瘤细胞DNA、RNA和蛋白质合成受到明显抑制,干扰肽腱形成[3]。

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联合手术切除瘤体,微波凝固创面及鸦胆子油涂布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疗效满意,两者双重作用可减少肿瘤复发、转移、癌变机会。在治疗病例中有1例因瘢痕挛缩致外耳道狭窄,分析为瘤体大而多发,微波凝固过度所致。因此在临床上有待进步积累资料和经验教训,观察其远期疗效。

[1]张 玲,曾宗渊,郭朱明,等.微波疑固在舌磷癌综合治疗中的病例对照研究[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6,6(6):345

[2]何源萍,曾旭东,严福波.微波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9(21):1000.

[3]肖培根.新编中药学[M].第2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506-507.

猜你喜欢
鸦胆子油组外耳道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奈曼油田九上段分层系开发效果分析
鸦胆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基于Matlab软件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CT影像特点分析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文昌19-1油田珠江组二段I油组沉积相研究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鸦胆子油乳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卵巢癌的效果
保护好易受伤的外耳道
双河油田Ⅷ-Ⅸ油组油砂体评价分类及挖潜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