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维纳斯群岛公投与英阿马岛主权争端

2013-11-16 15:50淄/文
当代世界 2013年4期
关键词:马岛争端主权

■ 王 淄/文

3月l0—11日,马尔维纳斯群岛(马岛)就“是否愿意维持当前群岛作为英国海外领土的政治地位”举行公投,岛上1518名选民参与投票,结果显示99.8%岛民赞同马岛归属英国。马岛行政当局邀请了来自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智利、乌拉圭和新西兰的九名独立国际观察员监督公投过程。阿根廷拒绝承认公投结果,称应通过谈判解决马岛问题。

英阿马岛主权争端由来已久,其本质上是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马岛地处阿根廷南端以东500公里的南大西洋,岛上有3000多居民,其中90%是英国移民及其后裔,历史上曾被英国、法国和西班牙先后占领,18l6年阿独立后宣布继承西班牙对马岛的主权。1833年英派兵重新占领马岛,宣布行使对马岛主权。此后,英阿围绕马岛主权争夺的冲突不断,l982年甚至爆发马岛战争,英国战胜后继续控制马岛,而阿虽战败却一直未放弃对马岛的主权要求。1965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将马岛问题纳入“去殖民化”范畴,自l983年其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会议每年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关于马岛主权的决议,要求英方同阿方谈判解决争议。因此,此次马岛公投引起阿方强烈反应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英阿马岛主权争端不断升温

2012年是马岛战争爆发30周年,2013年是英武装占领马岛l80周年。近年来英阿围绕马岛问题龃龉不断,马岛主权争端不断升温。

(一)阿政府积极推动马岛问题国际化。从国内看,自2003年基什内尔夫妇执政以来,阿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国力提升,执政基础得到巩固。特别是克里斯蒂娜总统2007年上台执政以来大打民族主义牌,得到民众广泛支持。从国际上看,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为阿推动马岛问题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增强了阿收复马岛主权的信心。中国一贯支持阿对马岛的主权要求,而巴西作为南美洲国家,在马岛问题上给予了阿有力支持,不仅支持联合国有关决议,呼吁英阿谈判,而且禁止悬挂马岛旗帜的船只在巴港口停靠。美国虽然承认英对马岛的事实管辖,但对马岛问题“不持立场”,希望双方和平解决争端。阿政府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先后推动联大、美洲国家组织、拉共体等国际和地区组织发表声明支持阿方立场,并推动南共市国家禁止悬挂马岛旗帜的船只在其港口停靠,同时积极在全球筹建“声援马岛小组”,通过学界、民间等渠道向英施加影响,对英形成巨大压力。

(二)马岛自然资源丰富且地理位置重要。根据英国地理协会评估,马岛附近海域的石油储量高达600亿桶,相当于英北海油田石油总储量,可实现1800亿美元税收。若充分开发马岛海域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可确保英25年天然气供应。马岛周边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每年可捕捞300万吨鱼。此外,马岛素有“南大西洋门户”之称,不仅是英国在南大西洋的重要军事据点,也是英进行南极科考的重要补给站。英国首相卡梅伦曾表示,英将尽全力捍卫对马岛的主权,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性。2012年英方高调纪念马岛战争胜利30周年,安排威廉王子在该岛服役六个月,加强驻军防卫,在马岛部署更先进的驱逐舰和攻击性核潜艇,并拟在马岛附近海域建立自然保护区,刻意宣示主权。

(三)转移民众视线、缓解国内矛盾。近年来,阿执政联盟内部矛盾增多,政府与媒体、工会关系恶化,因不满通膨高企、治安恶化等问题引发的大规模民众抗议游行时有发生,克里斯蒂娜总统民意支持率下跌。阿政府在国际上炒热马岛问题,可以转移民众视线,缓解国内矛盾。而英国卡梅伦政府同样也面临经济复苏缓慢、社会矛盾加剧、民众不满情绪上涨等问题,有意将马岛问题作为“减压阀”。面对国内压力,两国政府在马岛问题上均不甘示弱。

公投结果不会改变马岛现状

阿根廷拒绝承认公投结果,认为马岛居民作为英强制移民,是“占领者而非居民”,从未被联合国承认为一个民族,无权援引民族自决原则来决定马岛政治地位,因此公投有悖国际法和联合国决议。2013年以来,阿总统、外长等政要不断发表讲话,重申对马岛拥有主权,表示举行公投是“英国的政治把戏”、“英控制马岛是掠夺当地油气资源的殖民行为”。1月,克里斯蒂娜总统在英国媒体发表致英首相的公开信,要求英归还马岛,并强调“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地理上看,阿根廷都对马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收回马岛主权不仅是阿根廷而且是整个拉美甚至全世界的事业”。2月初,阿外长齐默尔曼访英时表示,所谓“公投”对马岛归属问题“无法律效力”,“完全是英政府的市场营销”。3月8日,阿外交部发表公报称,公投是“英方扭曲马岛领土真正法律地位的一种恶意行为”。马岛主权归属事关阿核心利益,公投结果不会改变阿在马岛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英国则要求包括阿根廷在内的世界各国尊重马岛居民的决定。马岛居民多为英国移民及其后裔,对英有强烈的归属感,宁愿成为英的“海外领土”,也不愿纳入阿根廷版图,为此英政府大力主张“人民自决”是解决马岛问题的唯一途径。此次英力推马岛公投,旨在通过打“尊重岛民意愿”牌,应对国际社会要求英阿谈判解决马岛归属的压力,还击阿政府在国际社会高调宣称拥有马岛主权,扭转围绕马岛主权争端在舆论、道义上的被动局面。

公投结果虽然“一边倒”,但其合法性难以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无法从实质上改变“英实际控制马岛、阿英对马岛主权存在争议”的现状。巴西、委内瑞拉、古巴、智利等拉美国家表示坚决支持阿方立场。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表示“在马岛问题上的立场不会因公投而改变”。欧盟发言人称“马岛公投和马岛主权争端是英国国内事务,欧盟不便评论”。预计公投之后,英阿围绕马岛主权争端的角力还将持续,英将挟公投结果在国际场合“造势”,而阿将继续对英施压,通过外交途径广泛做国际社会工作,敦促英按照联合国有关决议解决争议。然而阿虽有拉美及国际社会支持,但缺少改变现状的有效手段。为此,阿英关系虽面临马岛战争以来最困难的阶段,但两国再次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大。

“马岛政府”日益成为第三方力量

公投表明,“马岛政府”在解决马岛争端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第三方力量。

马岛虽是英国的海外领土,但拥有高度自主权。英国中央政府允许马岛居民享有岛上一切资源的政策得到马岛民众拥护。近年来,得益于马岛丰富的油气和水产资源,马岛当地经济发展良好,20l2年居民人均年收入六万美元,高于英国,位列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行列。因此,尽管阿政府承诺,如果英国将马岛归还给阿根廷,马岛居民的利益将继续得到保护,包括保持原有生活方式、语言及英国国籍,“马岛政府”也不为所动。公投前,“马岛政府”发表公开信支持通过公投决定马岛主权归属;公投后,当地议员召开发布会宣读致克里斯蒂娜总统的公开信,称“当地人民没有接受阿根廷政府统治的愿望,希望克里斯蒂娜总统能尊重岛民意愿”。

目前,阿政府虽拒绝与“马岛政府”举行会晤,但无法回避“马岛政府”将在英阿解决马岛主权问题上发挥更重要作用的现实,预计阿政府未来很可能与“马岛政府”展开协商。

猜你喜欢
马岛争端主权
大自然中的好伙伴
“沙”化
主权
解决中印领土争端要打“持久战”
中国首个钓鱼岛主权馆在刘公岛开馆
乌拉圭卷入马岛争端
阿根廷怒批英国王子登马岛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
数十国扎堆宣示海洋主权
争端解决机制是WTO对全球经济稳定的最独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