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褐天牛种群密度监测技术研究试验报告

2013-11-16 07:27杨海波
绿色科技 2013年11期
关键词:光灯杀虫天牛

杨海波

(安徽省休宁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安徽 休宁245400)

1 引言

休宁县位于安徽省最南端,毗邻江西省和浙江省,是安徽省重点林业县。全县土地总面积21.37万hm2,其中林业用地17.7万hm2,有林地15.02万hm2,松林1.94万hm2,森林覆盖率75.84%。2009年首次出现因松褐天牛危害造成大量松树枯死现象,尤以岭南林场最严重,是典型冰冻雪灾(2008年初)后次生性灾害。为准确掌握松褐天牛成虫活动规律和种群动态,2010~2011年在岭南林场开展了松褐天牛种群密度监测技术研究试验。该试验作为黄山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项目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内容之一,旨在通过利用诱捕器、黑光灯在马尾松纯林和混交林中设立标准地引诱松褐天牛成虫,从中探寻出适合本地的引诱监测方法,为防控松褐天牛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岭南林场地处休宁县最南端,东南与浙江开化县交界,南、西与江西省婺源县相邻,地理位置东经119°10′~119°20′,北纬29°23′~29°65′,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2℃,全场总面积2771hm2,其中马尾松1288.4hm2。试验地设在该场黄土岭林区,标准地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标准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黑光灯采用河南鹤壁佳多公司生产的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型号PS-15Ⅱ)。诱捕器采用锌铁皮制作,由伞形盖、漏斗和诱芯等构成,漏斗下套挂一集虫杯,引诱剂由浙江省林检局和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研制,浙江黄岩鼎正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2.3 试验方法

在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混交林中各设立3块标准地,每块标准地均设诱捕器、黑光灯各两次重复,每种重复均相距30m以上。诱捕器和黑光灯用木棍做成的支架悬挂,下端离地面2.3m左右,监测试验时间选在松褐天牛的重点活动期每年的5~10月份(2010年由于特殊情况,观测时间从6月15日~10月31日)。标准地设专人负责,高峰期每天下午4点观察一次,其他时间两天一次,收集整理记录每种方法引诱天牛的数量,统计雌虫的孕卵量,每月进行一次汇总,引诱剂每3d更换1次。2010~2011年对试验地枯死松树进行了清理,并喷施噻虫啉进行化学防治。

3 结果与分析

3.1 二种诱捕方式比较

2010年共诱捕成虫13936头,其中频振式杀虫灯诱捕13530头,占97%,诱捕器诱捕406头,占3%;2011年共诱捕成虫2920头,其中频振式杀虫灯诱捕2454头,占84%,诱捕器诱捕466头,占16%(见表2)。由此可见频振式杀虫灯诱捕显著。

表2 不同诱捕方式诱捕松墨天牛统计 头

3.2 松褐天牛种群特点

休宁县松褐天牛成虫期为5月8日至10月12日,共计158d,盛期为6月15日至9月15日,计92d,高峰期7月1日至9月10日。

3.3 雌雄性比分析

2010年共诱捕成虫13936头,其中雌虫8558头,雄虫5348头,雌雄比为1.60∶1。2011年共诱捕成虫2920头,其中雌虫1301头,雄虫1619头,雌雄比为0.8∶1。说明休宁县2008年冰冻雪灾后,松褐天牛种群数量呈暴发式增长,对松林危害严重,经过2010~2011年防治,虫口密度在减低,种群数量在下降(表3)。

表3 2010~2011年松褐天牛雌雄比统计

3.4 不同林分诱捕效果分析

2010年3 块纯林标准地共诱捕成虫7077头,3块混交林标准地共诱捕成虫6859头,2011年纯林共诱捕成虫1675头,混交林共诱捕成虫1245头(表4)。

纯林中诱捕的成虫要多于混交林,不同标准地之间诱捕的成虫数差异明显,说明林分中虫口密度大小,是影响诱捕效果的关键。

试验表明,该地化学防治松褐天牛成虫最佳时间是6月中旬开始,诱捕松褐天牛成虫以杀虫灯效果最好,诱捕器次之。在电源到达地方,可广泛使用杀虫灯,在通风良好、空间较大的林分或山脊诱捕器有良好诱捕效果。

表4 不同林分诱捕松褐天牛统计表 头

[1]周樟庭,徐真旺,戴黎瑶,等.冰雪冻灾后松褐天牛成虫种群数量动态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11(3):18~19.

[2]刘际建.利用蛀干类害虫引诱剂来引诱松褐天牛初步试验研究[J].生物学杂志,2006(1):17~18.

猜你喜欢
光灯杀虫天牛
阳光补光灯在各种作物上使用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农用杀虫灯在我国的研发及应用分析
天牛到底有多牛
4种不同品牌杀虫灯对遵义烟田昆虫的诱杀效果
“杀虫专列”
黑黄花天牛
黑光灯诱捕法调查昆虫种群密度的几点释疑
巨型昆虫——天牛
小学生发明杀虫剂
上帝说要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