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析
——以浙江树人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为例

2013-11-18 13:26周朝成李兵燕
关键词:保障体系课程体系教学质量

周朝成 李兵燕 陈 微

(浙江树人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5)

教学质量保障是高校服务社会、实现培养目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工作,是确保人才培养适合经济社会需求、学生具有良好综合素质与较强就业竞争力的必要保证。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质量更是其赖以生存及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因此,构建一个完善、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非常迫切。

一、研究背景与基本思路

目前,基于学校层面管理职能、管理过程来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系统性强、牵涉面广,然而由于系统过于庞大,针对专业层面的质量保障实效性有所欠缺。从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状况分析,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将重心下移,探讨并实践基于专业层面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非常必要。近年来,浙江树人大学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本文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探讨构建与完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具体实践。

浙江树人大学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2005年正式确定了“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遵循“注重应用、服务需求”的培养理念,探索和细化多样化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社会工作专业自2003年开设本科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紧紧以目标为导向,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了专业能力理论,并从人才培养模式出发,尝试构建以学生能力和质量为导向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这一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以人才培养模式为视角,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融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环节中,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统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①周朝成:《以培养模式为核心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见谢安邦、郑妙娴主编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理工学院2011年版第127-135 页。从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方案与内容、培养过程与方法以及培养结果与反馈等四个基本环节入手,系统地构建起内部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见图1)。具体而言,专业以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统领,以专业能力标准为核心,确定培养方案和内容;以课程为载体,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评价,注重分层构建、覆盖全程、多维反馈、动态监控和持续改进。

图1 教学质量保障基本过程

二、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四个基本层面

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由培养目标的确定与专业能力标准的构建、课程体系的整合与培养内容的选择、培养方法与评价方式的改革以及培养效果的跟踪与反馈四个基本层面构成。

(一)培养目标确定与专业能力标准构建

学校和专业的层次、类型、定位不同,要求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要基于社会和市场需求不断细化。社会工作专业以职业化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形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知识与能力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并以此确立了人才培养的能力培养标准。

1.职业化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和质量监控体系的起点和着眼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队伍和社会管理战略的实现。社会工作专业在学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依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确定了“职业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细化为几个专业方向,并根据社会需求适时加以调整。2005年,形成家政管理、社会工作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三个专业方向;2008年,将专业方向调整为民政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管理;2013年,在深入研究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趋势、浙江省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就业领域变迁的基础上,深化职业化人才培养内涵,在原有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准备调整、优化新的专业方向设置,使职业化人才培养方案真正以职业领域为依托,孵化新的职业领域,实现社会工作职业化人才领域的精准化、整合化,使人才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回应浙江省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2.确定专业人才能力标准和培养规格。根据职业化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对人才规格进行了设计,制定了社会工作职业能力标准,包括价值能力衡量标准、知识能力衡量标准与技术能力衡量标准,确定了践行价值、整合知识和应用技能的能力培养重点。“职业化导向”是指以“价值、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训练为理念,以“一般通识知识+经验性知识+研究性知识”为知识结构,以“宽知识、重交叉、强能力”为人才特征,以结合教师、学生、机构与服务对象的学习社区为载体,以行动化教学方法为手段,培养具备专业意识、职业素养、创业能力的面向民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的“4 +1”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4”指学生志愿服务手册、综合实训课程记录手册、职业生涯规划手册以及专业设计手册;“1”指学生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3.制定和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职业化目标引领下,合理设置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必修与选修间的比例关系;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目前该专业设置了实践教学时数为60 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36.58%,增设社会工作综合实训、志愿服务等专门的综合性实践课程,优化了实践教学课程结构,夯实了社会工作教育的实务能力训练。构建起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能力指标目标、课程承接、教学方法促进、服务项目补充,过程任务考核导向”的训练模型以及“模拟教学+基地实训+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就系统地得以体现。

4.培养目标确立的组织与监控机制。该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是在充分的社会需求、行业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学校办学定位加以确定。几年来,专业数次对浙江全省社会工作人才当前及未来10年的需求进行深入调研,涉及城乡社区、民政系统、社会团体、医疗服务机构以及企业等20 多个领域;并邀请浙江省民政厅、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等主管部门、社会组织及社区、企业、高校等各界校外专家参与论证,以着力适应社会对职业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要。

从程序上来说,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是在学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总目标之下,由专业负责人、教研室在深入调研、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加以制定,经学校教务处、学院、教研室及教师讨论并广泛征求建议,组织校外专家论证,最终由教学院长审核通过。通过以上程序,保障目标与方案具有良好的行业适应性和学校特色,同时兼备科学性、适切性。

(二)课程体系的整合与培养内容的选择

课程建设水平的高低及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①雷炜:《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第1 期,第103-106 页。社会工作专业以职业能力体系为导向,调整课程体系设置。课程不仅仅关注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而且从行业、职业需求出发,将建构的思想融入课程设计,以实际工作情境融入课程内容。

1.自上而下地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将价值、知识与能力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统合到课程体系设计中,形成以职业能力体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将专业职业能力分解成专业价值践行能力、专业服务能力、公共事务管理能力以及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等若干项综合与专项能力,根据课程与具体职业能力的关联程度进行课程整合,形成课程体系设计与能力培养的对接,由不同的课程承担不同的能力训练,并相应地改革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第一,布局课程改革建设群。社会工作专业制定了明确的专业建设规划和课程改革总体规划,逐步完成行动化教学方法为主的课程改革教学大纲。它注重培养综合运用专业方法能力,先后开设了多门有特色的专业实践课程,并按计划以点带面地逐步对专业课程进行重点建设与稳步改造。近几年,该专业完成校精品课程建设1 门,完成校重点、核心、特色等课程10 门,完成课程整合5 项,完成学习社区规划6 项,形成4 个环节的专业价值观教育系列(课程、项目)规划,并基本完成了建设。

第二,大力进行课程整合。缩短专业方法类课程的理论教学时数,加大实践教学时数,重视将相关、相近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巧整合到某一课程中,使学生学习运用综合方法处理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整合的重点是三类课程:其一,将原先泾渭分明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和社会工作行政等课程,整合为“社会工作方法Ⅰ-Ⅳ”课程;其二,将技术性很强的两门课程合并为“社会调查与统计”,减少重复交叉,并将原先比较分散的实训课程整合为以系统专业能力训练为特征的、由六个子课程构成的“综合实训Ⅰ-Ⅲ”的完整课程体系;其三,将人群类课程进行整合,使学生以个体生命周期和家庭结构视角为基础,为服务对象提供一揽子服务方案。

第三,形成价值观教育系列载体。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灵魂,职业化人才培养非常重视加强学生对专业和职业的认同,深化价值观教育。在培养方案中通过设置计划内课程和计划外“第二课堂”,形成价值导入、价值养成、价值展示和价值反思四个环节的一系列价值观教育载体。新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课程;将价值观教育渗透在所有的专业课程之中,贯穿于综合实训系列课程;同时,依托学生社工协会等社团及社区的实习基地,开展学术沙龙和“社工节”活动等第二课堂。

2.自下而上地进行课程改造和改革。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主讲教师们长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结果。②雷炜:《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第1 期,第103-106 页。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广大专业教师从以往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付出更多的创造性工作,积极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第一,调整教学大纲和教材。以职业能力体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要求各课程适应行业标准与专业能力标准要求,修订课程大纲,重组教学内容,细化内容模块,分别采用理论教学、社区实践教学、学生自学以及临床模拟教学等多种方法开展课程。此外,该专业教师编写了配合教学改革的教材、校本教材以及丰富学生能力培养所需的视频类、实践类、双语类等自编教学内容,还出版了《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社区工作基础知识一千答》,并继续编写《青少年社会工作视频教材》《社会工作综合实训》等教材,积极探索特色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加强课程教学质量保障。如新设置的“志愿服务”课程要求学生须在6 个学期内完成至少100 小时的志愿服务,学生可选择与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各类社会服务组织等相关单位合作,共同进行服务项目实施;制定了《志愿服务手册》和管理机制,加强过程管理;学期结束,专业教师定期审核学生的《志愿服务手册》内容及证明材料。如“社会工作综合实训”课程分为三部分,分别侧重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专业介入能力和专业竞争力的培养,实现递进式实务能力训练。该专业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教学大纲、考核大纲、评分标准和督导制度等,对新教学任务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

3.培养内容的组织与监控机制。该专业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标准,对课程体系和培养内容进行了系统改革。从课程体系构建层面来看,强调专业能力和实践环节,形成了基础课程适度够用、注重专业应用教育、注重专业方向模块、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特点,逐步完善了目标指引、理论指导、标准规范、由点及面、多元参与的课程建设与质量保障机制。

从组织上看,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改革落实,上下互动、协同合作,专业负责人在专业设计和课程体系架构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社会需求与学生需求、学校与教师中起到了重要的联结和凝聚作用;专业教师作为课程负责人和专业建设者,对课程进行认真的改革,能更好地应对专业能力标准要求,积极落实课程建设与改革。

从理念上看,确立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和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如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等,使课程改革始终围绕着提出课程理念、形成课程哲学、提升课程理论等目标进行;探索与不同课程相适宜的教学方法,摸索出一些适宜实务教学的方法,如行动教学法、循环督导法、临床模拟法以及课程整合法等。

从形式上看,社会工作专业对课程改革形式进行规范,要求每门涉及改革的课程都提出课程建设总体规划,制定课程教学安排计划、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计划、课程学习社区建设计划和课程改革评估计划等。所有的课程改革都被纳入社会学学科统一管理,用制度化的方法保障课程改革的科学、有序与规范。

(三)培养方法与评价方式的改革

教学方法改革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社会工作专业转变传统教学考核与评价手段,采用面向能力标准、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与考核为导向的多种培养方式和评价方法。

1.“五力递进训练”的培养方式。社会工作专业探索形成从基础理论向专业技能、从课堂教学向课外实践、从模拟训练向社会服务不断延伸的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力、方法执行力、价值践行力、专业服务力和职业竞争力。采用“合作学习、模拟学习、研究学习、服务学习”等教学方法,从大一到大四,逐步训练。该专业建有杭州市福利中心、杭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等8 个实习基地,基地深入参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一是加强教学方法改革。适应职业化人才培养的需要,专业教师为适合不同课目的改革要求,探索出四种具体的行动教学方法:一是场景式教学方法,主要适用于“社工节、志愿服务、学术沙龙、机构探访”等隐性课程;二是整合式教学方法,主要适用于“社会调查与统计、社会工作方法”等整合性课程;三是项目式教学方法,主要适用于综合实训课程,目前学生设计项目已达三四百个,涉及领域主要有社会弱势群体、社区建设、维权保障和校园文化;四是“学习社区式”教学方法,主要用于领域类课程。

二是加强校社合作。该专业通过与温州、舟山、杭州等地民政局的校社对接项目推动各地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让学生直接参与到业界实际问题的探讨和解决中来,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社区”的构建就是一个典型,具体指由学生、专业教师、机构实务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组成一个平行互补的学习平台,在相应课程中聘请教学基地实务工作者全程授课、聘请本校教师和实务工作者共同进行督导或者聘请具备双师型资格教师做实务项目等,如与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共建《基金募集技巧》,与杭州市青年志愿者中心共建《活动组织技巧》的课程学习社区,在多门课程中取得了明显实效。

三是开展服务学习。专业采用服务学习的模式,寓服务于教学,寓研究于服务,从而实现专业教学、实务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自2010年起,已在杭州紫阳街道“社区管理与服务创新”、杭州拱墅区“人民调解专业化”、宁波海曙区“社区社会工作示范岗”、桐乡“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提升”等10 多个项目中实践“服务学习模式”,实现了教学、研究、服务的三丰收。

2.培养方式的管理和监控机制。社会工作专业对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体系都逐步构建了评价体系,以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提升作为考核的重点,凸显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多样化和个性化。最具特色的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评估体系的构建。专业遵循科学性、发展性、多元化和灵活性原则,对实践课程体系实施教学过程的实际水平与预定课程目标符合程度进行度量和判断,通过大量信息反馈,找出实施结果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进而对课程体系进行改进和调整,使之逐步完善,保障实践课程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其一,开展以学习效果为导向的课程评估改革。社会工作专业注重对课程进行评估,其评估方法改革的重点是实现由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转变,由对学习结果的一次性考核变成在学习过程中的多次考核,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并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目前,已经形成“社会调查与统计”“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概论”等课程的评估方案。考核前置化、过程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考核多元化,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如“社会调查与浙江统计”课程评估方案重点是以技能考核作为评估方法,重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通过整合性的教学方法改革,保证学生有较为充足的时间投入技能训练,并有具体、可度量的标准作为训练目标;学生在完整的实习过程中,在“行动—反思—归纳”中实现课程所要求的能力成长。

其二,加强对学校督导教师的评价。加强引导,使所有专业教师明确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从传统教师成为社工“实践者”、督导、职业化倡导者和社工实务开创者,主动调整不适应的内容和方法。专业采取研究培养、学习培养和实务项目培养等途径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素养和教学水平;注重通过学习社区、服务学习等鼓励教师在业务上与业界进行紧密合作,目前“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超过50%。此外,通过教师自评、机构意见和学生评教的方式加强对学校督导教师的评价,其中学生评教部分比重约占60%,另外通过检查督导教师的日志及对学生实习资料的批改等情况了解督导教师的指导情况。

其三,注重对学生实习表现的评价。指导教师通过学生的实习日志、实习期间的实习机构导向报告及结束时的实习报告和自我评估报告等,考察学生的专业实际工作能力,将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的表现,处理个案的效果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通过获取机构反馈、使用评价量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学生最终实习成绩的评定由学校督导成绩和机构督导成绩两部分组成,分别占60%和40%。

(四)培养效果的跟踪与反馈

将质量保障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上,就是关注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社会工作专业实施各门课程评估方案,通过学生对实践课程、业师课程的问卷调查,了解课程实效,获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收获和对该课程的满意度,促进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该专业关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关注综合能力的提升。近两年来,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不少论文,获浙江省第八届“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一等奖,获中国红十字总会“红十字志愿者之星”“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杰出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此外,学校将毕业生培养效果的跟踪与反馈纳入专业的质量保障体系。该专业在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对专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在社会需求和就业状况分析基础上,确定以通才培养为主,设置民政、劳动就业等培养领域,进一步将学校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细化。学校与第三方机构麦克思连续两年进行合作,对毕业后的学生进行调查反馈,建立学生就业后的跟踪与评价体系。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岗位、工作表现以及社会对毕业生评价的跟踪和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工作专业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连续两届在全校排名较为靠后,但其学生半年后非失业率连续两届均较高(2011 届为98%、2010 届为95%)。这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学生整体就业情况良好、稳定,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扎实,专业能力和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较强;二是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偏低的原因可能与毕业生的择业观有关。该专业积极通过毕业生和校友的跟踪反馈,获得对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反馈意见,为高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提供重要参考,促进了该专业的进一步改革。

三、讨论与启示

浙江树人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探索基于专业层面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专业办学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同时也推进了专业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凝练。该专业的有效探索,可以为校内其他专业以及其他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与启示。同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是一个持续、长期的完善过程,需要专业积极主动地推动与完善。

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互促进。该专业紧紧围绕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专业能力标准、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和有效执行加以落实。因而,高校专业质量保障建立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人才培养模式的各环节是质量保障的基础与前提。质量保障体系和人才培养各环节环环相扣,其核心目的就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促进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2.重点关注专业教学质量保障方面的薄弱环节。如对于专业建设中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一是着重加强课程设计与平台拓展,采取五力递进训练、学习社区和服务学习等创新性的教学学习模式;二是认真开展课程评估,尤其对于新课程、核心课程加强质量保障,并调查参与学生、教师等群体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三是重视学生评估、毕业生跟踪,以获得对人才需求、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建议与反馈,从薄弱环节和难点环节进行突破与提升。

3.逐步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将质量保障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个环节中,确立以目标为导向、以质量标准为依据,将质量保障向系统化、全程化、全员化发展,各关键环节有目标、有标准、有执行、有评价、有反馈、有修正地持续加以改进。同时,与外部保障体系保持对接,完善学校各层面、政府、行业企业、第三方机构、社会及学生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课程体系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我国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构筑完善老年人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