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安全高效体系建设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

2013-11-19 07:11刘峰范景红
中国煤炭工业 2013年5期
关键词:预控危险源班组

文/刘峰范景红

利民煤焦公司是神华乌海能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 公司现有设计年生产能力60 万吨矿井、240 万吨洗煤厂、60 万吨焦化厂以及2×6MW 焦炉煤气发电厂各一座,形成了煤、焦、化、电循环发展模式。 近年来,利民煤焦公司以深化本安体系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安全高效体系制度建设,大力实施全员、全过程的风险预控管理,强化内部考核和监管,并不断强化班组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保障企业安全健康有序发展。

大力实施全员、全过程风险预控管理

一是扎实开展危险源辨识和持续风险评估工作,确保危险源辨识的全面性和管理标准、措施的可行性。 公司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员危险源辨识工作。 其中,2012 年共梳理工作任务223 项,辨识危险源1944 条。 同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危险源辨识培训工作, 使员工充分掌握本岗位的危险源和相关管控要求。 在班前会上采取抽查提问和员工互动提问的方式,了解员工危险源的掌握情况,并配套实施了奖惩措施。

二是开展现场风险预控考核工作, 确保风险预控工作扎根现场,发挥成效。 公司建立了《现场风险预控考核管理实施办法》,分为固定岗位和集中作业活动两种方式进行预控, 编制了现场风险预控表, 并要求作业人员随身携带, 现场进行预控。 重点开展了现场风险预控考核管理工作,建立了安检员、班组长、区队管理人员、公司督察组四级考核机制,重点考核的内容包括:员工是否持现场风险预控表; 班前会记录中是否对风险预控工作进行了布置, 人机环管发生变化后是否进行了全员危险源辨识和管控措施的制定; 被检查人员是否变更工种、是否有新增危险源;预控表是否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被检人员是否熟悉预控表中的危险源及管控措施; 现场预控是否严格按照工作任务和工序依次进行。 通过现场风险预控考核工作的开展, 杜绝了作业不进行危险源辨识或危险源只辨识不预控的情况, 切实将风险预控工作落到实处。

此外,针对井下作业任务、环境、工种频繁变化的情况,公司制定了《工作任务变更监督管理办法》, 要求责任单位在作业前电话通知调度室,并填写现场风险预控表, 调度室通知安检科指派安检员进行现场盯防,作业过程得到了有效管控,预防了因工作任务变更而带来的危险有害因素。

三是狠抓“不安全行为”管理。 建立并完善不安全行为管理办法,梳理不安全行为明细,按照风险等级,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划分,明确不安全行为的管控重点, 每年对发生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发生“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原因,采取增加专业知识或安全知识培训教育、 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监控手段等措施,有效控制了“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四是推行员工安全状态预控管理。设计、编印了《员工安全状态预控温馨卡》,每人每月一册,每天填写一页,随身携带,每天由员工家属对其饮食、睡眠、心理状态等十个方面的情况进行逐项预控评价, 职工在参加班前会前由当班队长对其家属评估签字情况和职工当前状态进行审核、确认。

五是推行全员风险抵押金管理制度,将发生的违章、 轻伤及以上事故纳入风险抵押金考核兑现范畴,以此提升员工想安全、保安全的意识。

建立健全本安体系内部考核评价机制

公司煤矿制定了 《员工安全结构工资考核办法》,将员工工资总额的50%划为安全结构工资, 每天按照《员工安全结构工资考核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评分, 月底根据考核得分情况兑现安全结构工资, 提高了员工开展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制定了《利民公司煤矿本安体系达标建设考核及奖惩办法》, 成立了考核领导小组,组建了采掘、机运、一通三防、地测防治水、本安综合五个专业工作小组, 根据各区队工作任务将本安体系考核元素分解细化到每个区队。 每旬由专业工作小组对各区队开展一次本安达标检查,按照《神华集团公司井工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月底汇总后根据考核奖罚办法实施奖罚, 通过将本安建设和区队安全结构工资挂钩, 提高了基层区队管理人员和员工参与本安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对本安体系落实到现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公司层面,修订完善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奖惩办法》,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本安考核领导小组, 按照本安考核评分标准指标责任划分情况, 分别汇总各单位所负责指标总分,合格标准为所负责总分的95%,每低于标准分数1%,扣除一矿三厂厂矿领导和职能部室正副职安全结构工资的5%,并扣减其单位季度体系验收奖励总额的5%。

公司建立了内审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任命了一批有经验、懂体系的内审员,每年开展一至两次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工作,2012 年8 月份,公司组织对一矿三厂、六部室进行了内部审核, 审核中查出不符合体系运行要求的问题共计180 处, 均得到了及时纠正和整改,确保了本安体系建设得以持续改进。

扎实开展班组安全建设工作

公司煤矿以创建安全型、生产型、效益型、技术型、 学习型特色班组为主题, 突出班组的地位和作用, 定期修订完善班组考核细则, 扎实开展了班组考核评比工作。 编印了以白国周主要事迹、 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等为主要内容的《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宣讲材料》和《创建互动的学习型班组学习材料》,印发到各班组; 每年开办一到两期班组长培训班, 对全体班组长进行脱产培训学习; 举办 “如何当好班组长”经验交流会,为班组长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对班组建设整体推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规范班前会程序, 公司值班领导经常全程参加班前会,对班前会程序、学习情况、危险源辨识、岗前状态 预控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每个班前会会议室都安装了局域网视频会议系统,通过监控装置对基层班组班前会进行全程监控和指导。

通过与宁煤对标, 公司规范了班前会流程,采用“21810”模式,即:两分钟点名、18 分钟安全教育培训、10 分钟工作总结及安排。执行八步法:第一步是唱队歌,点名通报出勤人数;第二步是进行“一日一条规”知识培训;第三步是进行文件精神贯彻学习; 第四步是风险预控内容互动提问;第五步是班长安排工作;第六步是值(带)班领导强调工作重点及安全注意事项;第七步是变换工种人员危险源辨识;第八步是安全宣誓。 以此提高班前会的质量。

为进一步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工作, 编制了《开工前风险评估记录本》《交接班记录本》《隐患排查记录本》和《队领导跟班记录本》,并在井下每个工作面设置了一个记录箱,要求每个班开工前,由跟班副队长/班长、安检员对工作面安全状况进行检查, 符合开工要求签字后方可开工作业。 带班副队长或班长每班要填写《交接班记录本》和《隐患排查记录本》,安检员负责监督落实情况,对未按要求执行的人员进行处罚,规范了班组安全检查和交接班管理。

不断强化安全监督检查和隐患闭环管理

公司出台了《安全隐患整改管理办法》,对各级隐患整改过程中出现的整改不及时、 不彻底、复查不认真的情况以及重复出现的隐患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处罚措施,加大了隐患闭环管理的力度,提高了隐患整改的质量,截至目前公司自检自查隐患和问题1000 多处,均已按要求整改。

公司煤矿严格按照能源公司要求,推行了安检员持表上岗制度, 根据安检员的专业检查内容,编制了相应的安全检查表,严格持表检查,提高了检查效果。

为了切实加强中夜班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规范员工劳动纪律,公司制定并下发了《安全督察管理办法》,安健环部、党群部、生产技术部、机电动力部四个部门作为督察单位,每周对一矿三厂进行一次中夜班安全督察,并于次日早调会通报督查结果,提出处理意见。 强化中夜班安全监督检查管理,对控制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开展现场隐患排查治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强化井下跟班管理,公司煤矿制定了《区队领导跟班制度》,对煤矿基层队的正职、副职及技术员的入井次数及跟班要求做了详细规定,各区队建立了 《跟班人员交接班记录本》, 对当班生产、安全、工程质量、机电管理、文明生产进行现场交接。

深入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公司在本安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安全文化建设,编制了安全文化手册,内容包括安全理念、安全愿景、安全价值观、安全诗歌等内容,并收纳员工安全家书、亲情寄语等内容;在煤矿开展安全文化阵地建设活动,建立了全方位的视觉识别和人文感化系统。 在生产现场、班前会议室、员工餐厅设置了以安全生产、和谐家庭氛围为主题的警示教育牌板、安全灯箱、电子显示屏,以及职工全家福图板等;为各区队会议室购置了投影仪、电脑,可以随时为员工播放各类宣传教育片。

公司煤矿开展了各区队管理人员 (党员、跟班副队长、班长、安检员、瓦检员、群监员、青岗员)亮身份、明责任活动,在各区队责任区悬挂《利民煤矿安全管理亮身份》管理牌板,每班开工前,要求党员、跟班副队长、班长、青岗员、群监员必须将相片插入“亮身份牌板”中,通过亮身份、明责任活动,达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事事有责任,人人都监督”的目的。

此外, 公司还积极开展了安全文艺汇演、安全宣传咨询日、“幸福家庭、快乐工作亲情教育”、家属协管员送温暖活动、 应急预案演练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技能和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推进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预控危险源班组
班组“5米经理”安全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强班组建设 促企业发展
预控措施在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疫情预控公益广告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高速公路机电交安施工危险源分析及防范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