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织机的双送经装置

2013-11-20 09:35关玉芹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13年4期
关键词:宽幅经纱织机

关玉芹

(广东丰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 528300)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织机织造技术正向着宽幅、 高速、 高效、 自动化方向发展[1]。 其中宽幅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而单独为宽幅机而特意购置宽幅经轴, 对于长期使用窄幅机的客户来说成本过高; 单经轴送经, 因摆动后梁太长, 刚性要求高, 制造难度大, 而且后梁太长, 单靠后梁侧的张力信号模块来检测经纱张力, 造成所采集的张力信号误差较大。因此, 后梁系统研发出新的结构双送经装置。双经轴送经装置是后梁系统的一种[2], 后梁系统主要用来支撑经纱, 使经纱保持一定的张力,当织机开口打纬时经纱张力产生瞬间变化, 此时, 后梁系统可起到一定的调节和补偿作用。借助后梁位置及摆动幅度来控制经纱的张力,同时利用后梁来感受经纱张力。 后梁系统通常分为两种, 一种为单送经装置, 一种为双送经装置。 本文重点介绍了以电子式送经的双送经装置。 为了更好理解送经机构中经纱张力对织物的重要性, 对送经感应原理作简单介绍。

1 送经感应原理

送经感应[3]是由装在后梁机构上的传感器将经纱张力信号连续传给电控系统, 电控系统控制送经电机的转速, 使经纱张力始终稳定在设定的张力值。 送经机构上的张力感应装置则是利用信号模块分别通过机械摆臂与感应后梁相连接, 经纱张力的大小通过感应后梁、 摆臂、张力弹簧, 使张力感应器发生变形, 以采集经纱张力变化的信息 (如图1 所示)。 在织造过程中织轴从大到小能否保持均恒一致的经纱张力是衡量送经机构好坏的标志。

图1 送经感应原理

2 送经方式

在织机的宽幅系列织机中, 传统的送经及张力感应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单经轴送经方式;另一种是双经轴送经方式。

2. 1 单经轴送经方式

单经轴送经, 是由单感应后梁检测经纱张力的方式, 其摆动后梁整体性好, 单经轴纱线张力均匀, 感应良好, 能满足织造的高品质要求, 但摆动后梁太长, 刚性要求高, 制造难度大。

单送经装置是由单经轴送经, 单感应后梁检测经纱张力的方式完成送经的装置 (如图2所示)。 其运动方式是通过张力传感器检测出悬挂在张力感应后梁上的经纱张力, 通过电控箱与恒张力值比较来控制交流伺服电机的转速,同时交流伺服电机的旋转通过减速器使固定在经轴齿轮上的经轴旋转, 将经纱送出。 在宽幅机中, 经轴要求使用宽幅经轴, 且配套宽幅整经机, 作为长期使用窄幅机的客户厂, 配套的经轴及整经机无法满足宽幅需要, 而重新购置,则成本过高。

图2 单送经装置

2. 2 双经轴送经方式

双经轴送经, 假如只配一个感应后梁检测经纱张力, 那么双经轴由于整经的差别, 纱线张力存在差异, 又使用同一后梁检测经纱张力,影响布面质量的提高。 为克服此问题, 双经轴送经装置两组独立的摆动后梁上分别连接有张力信号感应装置。

双送经装置[4]是由双经轴送经, 两组并列双经轴分别与一变速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变速驱动电机与控制箱相连接; 两组独立的摆动后梁上分别连接有张力信号模块, 张力信号模块与控制箱连接; 两组并列双经轴与两组独立的摆动后梁分别并联于中间支架上 (如图3 所示)。 其运动方式是由并列双经轴和交流伺服电机构成的送经部分, 张力信号模块把采集到的连续的张力变化信号经过放大和A / D 转换,提供给电控箱, 电控箱经过对信号采样, 取平均值, 并与每一个组织偱环的张力平均值进行对比, 求得差值, 并以此求得送经的补偿量,再与基本送经量加成, 求得下一纬的送经量,再将此值代入已知函数, 并以此求取转速, 再由相应的脉冲信号完成对送经伺服电机的控制,满足送经要求。 此结构可利用窄幅整经机和浆纱机准备经纱, 满足宽幅织物的需要, 也满足了客户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需求。

图3 双送经装置

3 分析结果

双经轴送经是把两组并列双经轴各自与一变速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变速驱动电机与控制箱相连接; 两组独立的摆动后梁上各自连接有张力信号模块, 张力信号模块又与控制箱相连接; 使得剑杆织机的并列双经轴送经时, 有各自独立的后梁感应张力装置来检测双经轴各自不同的张力变化, 从而各自完成送经补偿, 达到恒张力织造的目的, 保证了高品质的布面质量。 其结构简单合理、 能满足并列双经轴送经时, 对单个经轴送经量的高精度控制, 真正意义上达到恒张力织造, 对提升布面质量有很大帮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双经轴送经装置能满足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的宽幅织机, 在并列双经轴送经时对经纱张力的高精度控制, 使摆动后梁在并列双经轴经纱张力不均的情况下, 实现左右电子送经装置分别完成送经量的补偿。

参考文献:

[ 1 ] 陈革, 林申. 织机电子送经和电子卷取技术的发展趋势 [J ] . 上海纺织科技,1999 (6) :38-53.

[ 2 ] 鄢来朋. 高速剑杆织机的电子送经和电子卷取的研究 [ D ] . 杭州: 浙江大学, 2005 .

[ 3 ] 郑华. 电子送经卷取系统的研究开发 [ D ] . 上海: 东华大学, 2012 .

[ 4 ] 朱世模. 提高织机送经机构性能的措施 [ J ] .上海纺织科技, 1983 (6) : 19 - 23 .

猜你喜欢
宽幅经纱织机
“资源一号”02卫星可见近红外相机、宽幅红外相机在轨顺利开机成像
Crealet:宽幅织物的织造前准备
正则角联锁组织的矩阵模型及其生成算法
喷水织机进入大面积更新换代期
实地调研国产中高端织机
宽幅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设计
喷气织机辅助喷嘴专利技术综述
喷气织机松经机构与后梁配合的应用探讨
T/C65/35 14.6/14.6 133/80 264 cm光边坯布品种的工艺优化
L型宽幅片材挤出机头优化设计及流场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