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2013-11-30 05:19刘绍凡万锐杰徐敏敏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11期
关键词:颈痛根型颈椎病

刘绍凡 陈 愉 万锐杰 徐敏敏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疾病,随着社会节奏加快,长期伏案人群增加,近年来颈椎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其中以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常见。合理选用药物,改善生活习惯,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颈痛颗粒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本研究旨在评估颈痛颗粒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2月年2013年4月我院门诊患者160例,按入组序号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符合《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1]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治疗组80例,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26~66岁;病程3个月至5年。对照组80例,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30~65岁;病程3个月至5年。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口服洛芬待因缓释片每日2次,每次2粒,服用5 d,同时嘱患者改善生活习惯,睡矮枕或生理枕,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治疗组同时给予口服颈痛颗粒2周,每日1次,每次1袋,以开水冲服。

1.3 疗效标准 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以VAS、NDI等评估患者疼痛及功能情况。临床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颈椎病的疗效标准判定。治愈:主要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主要症状、阳性体征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VAS,NDI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临床疗效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1。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及NDI功能评分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 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疾病,系因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改变,致使神经根受压或被动牵拉而产生根性症状,主要表现为与受累神经一致的神经干性痛或神经丛性痛,常伴有支配区感觉障碍、感觉减弱或感觉过敏;同时,由于脊神经根的窦椎神经末梢刺激,引起颈项部疼痛。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颈椎牵引、推拿按摩、针灸、电疗等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受患者医疗条件限制,目前治疗主要依靠药物缓解急性期症状,通过纠正不良工作、生活习惯,控制远期病情发展。中医学认为颈椎病属“痹证”范畴,因外感风、寒、湿邪而致痹阻经脉、瘀血阻滞所致。颈痛颗粒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王小佶等[3]采用颈痛颗粒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现颈痛颗粒可显著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宋敏等[4]认为颈痛颗粒可扩张微静脉,改善微循环,消除神经根及周围组织水肿,抑制无菌性炎症介质的生成,从而缓解神经根性症状,促进组织修复。陈欣等[5]研究发现,颈痛颗粒联合三步理筋手法治疗颈椎病,可显著提高短期疗效,可克服单一治疗方法疗程长,患者依从性差造成的弊端。

本研究通过VAS、NDI评分及临床疗效等指标系统评估了颈痛颗粒结合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早期临床效果,结果显示,颈痛颗粒可显著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早期症状缓解。

[1]孙宇,陈琪.第2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 EJ3[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6):2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98-199.

[3]王小佶.颈痛颗粒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09,18(11):153-154.

[4]宋敏,罗晓.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08,20(10):10-11.

[5]陈欣,席芳琴,郭铁峰,等.三步理筋手法联合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18(7):23-24.

猜你喜欢
颈痛根型颈椎病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军事飞行人员颈痛的风险因素与康复研究进展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大学生低头族颈肩痛影响因素调查及原因分析
三向牵伸法治疗颈痛的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