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20例

2013-12-09 00:38潘新彦
中外医疗 2013年35期
关键词:益气汤润肠白术

潘新彦

江苏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中医科,江苏徐州 221131

老年性便秘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长期便秘不仅能引起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失眠等全身症状,还能诱发和加重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从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及时有效地治疗老年性便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研究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取得了满意疗效,现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该院门诊接受治疗的老年便秘患者4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该院门诊接受治疗的老年便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均无肠道器质性病变,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冶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62~76岁,平均68.79岁,病程2~11年,平均7.86年,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63~75岁,平均67.79岁,病程3~10年,平均7.79年。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Ⅱ标准[1]排除肠道本身和全身器质性病因及其他因素导致的便秘,并符合以下标准:在过去的12个月中,持续或累程至少12周有以下2个或2个以上的症状:①>1/4时间排便费力;②>1/4时间有粪便呈团块状或坚硬;③>1/4时间有排便不尽感;④>1/4时间肛门有阻塞或排出困难;⑤>1/4时间排便时需用手协助;⑥每周排便<3次。

1.3 中医辩证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2]便秘气虚证:大便不干燥,虽有便意,但是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1.4 治疗方法

冶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药物组成:黄芪30g,白术20g,党参20g,炙甘草6 g 当归15g,陈皮10g,柴胡6g,升麻6g,肉苁蓉12g,枳壳10 g。兼纳差者,加焦三仙各15g,便头干结者加火麻仁12g,杏仁6g,阴液不足者加生地15g,玄参10g,上药加水煎汁400 mL,1 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对照组:睡前口服果导片,100 mg/次,1次/d,2 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冶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所有病例在观察期间均停用其他通便药物,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燥热之品,嘱患者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杂粮,定时排便,适量运动,腹部按摩。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关于便秘的疗效标准。治愈:以内排便2 d/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好转:3 d 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未愈:症状无改善。

1.6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70岁,退休工人,于2009年12月在门诊就诊,患者便秘四年,平时排便困难,五六日一次大便,便后时有排便不尽之感,曾用开塞露,麻仁丸等治疗效果不佳,经纤维结肠镜检察未发现异常。近5 d 来又未解大便,见面色苍白无华,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气短汗出,排便艰难,大便少而不干,便后神疲乏力,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证属脾肺气虚,清阳下陷,传送无力,治宜补中益气健脾,升阳举陷,润肠通便,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药用黄芪30 g。白术20g,党参20g,炙甘草6g,当归15g,陈皮10g,柴胡6g,升麻6g,肉苁蓉12g,枳壳10g,2周为1个疗程,水煎服,1 剂/d,患者2周后复诊,排便好转,嘱其守方服用1个疗程后巩固疗效。患者再次复诊时排便通畅,1次/d,余症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4 讨论

便秘是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者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便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4]。中医对便秘的认识由来以久,早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就有“阴结”、“阳结”、“脾约”的记载,老年性便秘属中医“虚秘”的范畴。《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其病位在大肠,基本病变属大肠传导失常,与肺脾肾关系密切。中医学认为:由于老年人年老体衰,故脏腑生理功能的衰退,气血虚弱,五脏亏损是老年人脏腑的生理特点。因此老年人便秘多从虚论治,而气虚型便秘较多见,老年气虚型便秘主要是脾肺气虚,大肠传送,推动无力所致。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若脾胃虚弱,脾气虚下陷不能升清,胃的通降亦受影响,脾气虚则肺气虚,脾肺二脏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肺主肃降,主一身之气,能通调水道,并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的传导功能依赖于肺的肃降功能来维持,肺气虚肃降无力,故大肠传导无力,糟粕内停,因而成秘。在中医治疗上根据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的原则,以扶正补益为大法,对老年气虚便秘应益气健脾,润肠通便。笔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具有调补脾胃,益气升阳之功,此方尤擅补肺脾之气。方中黄芪入脾肺二经,重用黄芪峻补脾肺之气,故能补肺气,健脾胃,升阳固表。白术为补脾第一要药,健中运脾,宽肠利气,且津多而润,能输津通便。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共奏益气培土,补益脾肺之功,肺脾气足,运化正常,大肠传导有力,则大便调畅。血为气母,气虚日久,营血亦亏,当归养血合营,协黄芪补气养血,润肠通便,陈皮理气和胃,畅通中焦气机,使诸药补而不滞,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助黄芪升提下陷的中气,使脾胃升降有序,清阳得升,浊阴得降,肉苁蓉性味甘、咸、温,入肾和大肠经,补肾阳而不燥,养阴血而不腻,兼有润肠通便之功,枳壳下气宽肠,以助通便下行,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健脾益肺,润肠通便之功,肺脾得补,大肠传导功能恢复正常,大便畅通,便秘自愈。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5]:黄芪能改变脾虚大鼠胃肠推进作用,调节胃肠动力异常;白术有促进胃肠分泌的作用,使胃肠分泌旺盛,蠕动增速,有助消化及通便作用[6];肉苁蓉有抗衰老和强壮作用,从而改善老年人自身的机能状态。通过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有确切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刘仍海,薛雾松,张燕生,等.通调三焦、升清降浊法治疗慢性便秘36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2(1):18.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64-26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

[4]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6.

[5]王光明,姬爱冬.黄芪对大鼠胃肠道动力的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1):54.

[6]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现代实用本草(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49.

猜你喜欢
益气汤润肠白术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Maren Runchang Pill (麻仁润肠丸)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nile Constipation
HPLC法同时测定五仁润肠丸中10种成分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活血润肠汤治疗肛肠术后便秘40例
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
润肠通便功能试验中造模剂的选择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
白术的不同炮制法对临床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