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作用

2013-12-09 00:37常玉梅
中外医疗 2013年35期
关键词:精神科护患人性化

常玉梅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53

患者是护理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各项护理操作要通过患者才能显现出来,基于此,患者在医疗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现代临床护理模式不断改变的形势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是每一位护理人员所应该具备的。为了探讨与分析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当中的作用,该研究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精神科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源自该院在收治精神科患者64例,男30例,女34例,最小年龄为19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为(43.5±2.1)岁,病程在6个月~22年之间,平均病程为(9.51±1.45)年,其中17例属于躁狂症,19例属于精神分裂症,28例属于抑郁症。随机把64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2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精神类疾病诊断标准;②患者均属于轻度精神类疾病,且处于发病期;③患者无严重的心脏、肝脏、肾脏等身体重要器官病变或全身感染情况;患者无恶性肿瘤疾病;④患者对该次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与依从性;⑤患者家属能够积极配合该次研究;⑥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研究具有知情权,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式

利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对照组:观察患者的病情,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患者药物、镇静以及饮食上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治疗组,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环境、心理以及健康教育等的护理。对两组在护理前后的心理焦虑和抑郁、护患纠纷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进行观察。

1.4 评价指标

①焦虑评价指标。通过DAS量表进行统计,对精神科患者焦虑情绪进行评价,总分在10分以内为无焦虑,总分在10~13 分范围内表示轻度焦虑,总分在14~16 分范围内表示中度焦虑,总分在16分以上表示重度焦虑;②抑郁评价指标。通过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越严重表明分数就越低;③患者满意度指标。通过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来进行评价,调查患者出院之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分为100分,分数与护理满意度呈正相关,患者的满意度越高,分数就越高。

1.5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3.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运用t 和χ2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在护理后心理焦虑和抑郁变化对比

治疗组在人性化护理之后,焦虑和抑郁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对照组经护理后大多数患者均存在轻中度焦虑情况,少数患者甚至出现重度焦虑,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精神科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焦虑、抑郁变化情况分析[n(%)]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与护患纠纷发生率对比

在护患纠纷发生率上,治疗组为6.25%,对照组为21.88%,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率对比分析(±s)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率对比分析(±s)

组别 护理满意度研究组对照组P值91.94±2.28 82.05±3.14<0.05

3 讨论

精神科患者往往无法控制自身行为,且不具有正常思维能力,属于社会弱势群体。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改变,工作、学习压力增加,精神类疾病发病率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家庭幸福,已成为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研究表明[1],对精神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稳定。

精神科患者人性化护理内容:①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使患者消除对陌生环境所产生的紧张、恐惧心理,病房应尽量保持安静,确保患者进行充分休息;②适当运动可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并促进患者保持良好积极心态,运动内容和时间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劳逸结合,避免运动过量[2];③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态度热情温和,避免使用过激语言及冷淡态度;④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语言应通俗易懂,并使其了解将要进行的治疗与护理内容;⑤及时告知家属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指导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患者治疗,为患者及家属宣讲成功治疗病例,适当增强患者及家属自信心,以积极心态配合临床各项治疗与护理措施[3];⑥耐心倾听患者想法,并尽量满足患者所提出的合理要求;⑦根据患者不同临床表现,给予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4],如患者为被害妄想症,应表现出一定的同情及安慰,如患者为钟情妄想症,护理人员应举止稳重,态度诚恳严肃;⑧通过与家属及同事等周围人群交谈,了解患者发病原因并在日常接触中避免提及;⑨若患者病情严重需要进行隔离治疗,应及时与家属沟通以取得家属理解,避免护患纠纷发生[5];⑩讲解正确的生活习惯,告知良好生活习惯有利于患者保持身心健康,并改正以往不良生活习惯。

总之,在精神科护理当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使患者的心理抑郁和心理焦虑得到改善,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不仅和谐了护患关系,而且还使护患纠纷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平.人性化服务在医院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1,5(7):211-213.

[2]刘学茹.精神科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探索和实践[J].临床身心疾病杂志,2012,4(6):413-417.

[3]殷君发,谢黔枝.精神科护理中护患关系的处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2(3):527-529.

[4]穆建萍.语言沟通技巧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7):216-217.

[5]秦玉梅,魏连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8(4):358-359.

猜你喜欢
精神科护患人性化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