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04s、34βE12联合P63在前列腺癌及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3-12-10 11:15李军红程蔚蔚周会行
食管疾病 2013年2期
关键词:内瘤基底前列腺癌

李军红,程蔚蔚,周会行

前列腺癌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1]。晚期肿瘤预后差,对人体危害大。加之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隐匿,所以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方法前列腺穿刺活检。由于标本量少、病变复杂,一些病变单靠组织学检查不能明确诊断,因此高敏感性的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必不可少。本文对150例前列腺穿刺和电切标本中的可疑部分行P504s、34βE12、P63免疫组化染色,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前列腺电切标本及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标本共130例,其中前列腺癌(PC)5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PIN)3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PIN) 20例,良性增生(BPH)60例。年龄53~82岁,平均72岁。

1.2方法所有标本全部经4%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厚度5 μm,行HE及免疫组化Evision两步法染色。第一抗体P504s、34βE12、P63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均为即用型试剂盒,操作按说明进行,设阴性及阳性对照。

1.3结果判定①P504s阳性定位于细胞胞质中,呈棕黄色颗粒状细胞着色≥25%,棕黄色颗粒粗大、密集判断为阳性(+);细胞着色﹤25%,棕黄色颗粒减轻、细小判断为弱阳性(弱+);细胞无着色为阴性(-)。②34βE12 阳性定位于基底细胞的胞膜和胞质,呈棕黄色颗粒且连续判断为阳性(+),棕黄色颗粒减弱且不连续判断为灶状阳性(灶+),无着色判断为阴性(-)。③P63阳性定位于基底细胞的细胞核,核呈深棕色颗粒判断为阳性(+),棕黄色颗粒减弱且不连续判断为灶状阳性(灶+),核不着色判断为阴性(-)。

2 结果

2.1P504s表达情况P504s在50例BPH中弱+1例,LGPIN中弱+15例,HGPIN中+20例,弱+性10例,PC中+29例,弱+1例(表1)。

2.234βE12表达情况34βE12在BPH中+50例,在LGPIN+15例,灶+5例,在HGPIN中+9例,灶+21例,PC中灶+2例,-28例(表1)。

2.3P63表达情况P63在BPH中+50例,在LGPIN+23例,灶+7例,在HGPIN中+20例,灶+10例,PC中灶+1例,-29例(表1)。

表1 P504s、34βE12、P63在前列腺病变中的表达情况

3 讨论

近年来前列腺癌的诊治技术发生了显著变化,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检测、经直肠超声定位前列腺粗针穿刺活检技术、前列腺基底细胞的免疫组化染色等[2]。随着前列腺电切标本及粗针穿刺标本的增多,在良性增生、上皮内瘤变和癌之间的鉴别常常会遇到困难。免疫组化检测可极大提高前列腺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检出[3-4]。

P504s属于CAIB-BAIF辅酶A转换家族,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5p13,由382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参与支链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和胆汁酸的β氧化代谢。P504s基因所处的染色体部位非常接近于前列腺癌易感区,其序列变异与患前列腺癌的危险程度有关[5]。本组PC中P504s+29例, HGPIN中+20例,与丁佩芬等报告一致,说明P504s是前列腺癌和高度上皮内瘤变有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标记物。另外,在穿刺标本中,孤立的HGPIN P504s表达为阴性或弱阳性,癌周围的HGPIN P504s表达为中度到强阳性,提示P504s强阳性的HGPIN周围可能有癌的存在。P504s在50例BPH中弱+1例,LGPIN中弱+15例,HGPIN中弱+10例,PC中弱+1例,当P504s弱阳性表达时需结合组织形态及其他免疫组化结果。陈光勇等[6]报道P504s可以在个别良性腺腔腔缘或顶端胞质呈散在弱阳性,可能与某些正常前列腺组织内支链脂肪酸代谢水平较高有关,如果单用P504s可能会造成假阳性的诊断。

一般来说,正常前列腺及良性病变的导管、分泌上皮和基膜之间都存在基底细胞,而前列腺癌通常基底细胞消失[7]。HGPIN有不连续的基底细胞层,这一特点对HGPIN和癌的鉴别很有价值[4]。34βE12及P63均可以标记前列腺的基底细胞,间接地判断标本的性质。有研究显示[5]所有的BPH和89.7%的PIN基底细胞层呈连续的34βE12及P63阳性表达,96.7%的PC显示34βE12及P63阴性表达,说明基底细胞完全消失。已知34βE12是前列腺基底细胞的特异性抗体,其阳性定位于胞质,呈连续性,易于观察,P63阳性定位于胞核,能标记34βE12阴性的基底细胞[8]。两者联合可以互为补充,效果更好。本组HGPIN中34βE12及P63分别有2例及1例阴性表达,但两者病例不重复。

总之,在诊断前列腺癌及相关病变时,应结合HE切片的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P504s、 34βE12、 P63染色综合分析,可以明显提高前列腺癌及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正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客观的病理依据。

参考文献:

[1] Peyromaure M,Debre B,Mao K,et al.Management of prostate cancer in China:a multicenter report of 6 institutions[J].J Urol,2005,174(5):1794-1797.

[2] 程亮,王曦,朱扬丽,等.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目前进展的剖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40(9):577-580.

[3] 孙大鹏,于泳,亢渐.免疫组化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J].黑龙江医学,2010,34(9):660-661.

[4] 郑素琴,程亮.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及其他癌前病变的病理特点[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8,37(5):289-293.

[5] 丁佩芬,杨道华,戎丹平.前列腺癌中P504s、34βE12、P63的检测及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0):2095-2098.

[6] 陈光勇,刘丽娜,周晓鸽,等.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在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33(5):419-423.

[7] 杨幼萍,叶剑霞,陈军政,等.P504s结合P63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浙江实用医学,2010,15(1):71-72.

[8] 袁怀志,杨忠新,李晖,等.Ck34βE12、P63、P504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23(9):3380-3381.

猜你喜欢
内瘤基底前列腺癌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p16/Ki-67双染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病变中的应用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向量方法——基底建模法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微小RNA-424-3p和5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和迁移影响的比较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