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墓前说老子

2013-12-11 08:36
躬耕 2013年1期
关键词:隐士道德经老子

如今人们大都知道老子说经之地楼观台,却很少有人知道还有个西楼观。据史料记载:楼观自古有三台之说:元代古楼观集聚了许多名道,他们为实现老子“一气化三清”之说,确立了三台之称。东台为元始台(今仰天池),西台为灵宝台(今西楼观),中台为道德台(今说经台)。后人将东台与中台合称为东楼观,而将灵宝台称为西楼观。今天人们常说的楼观台是指东楼观。西楼观实际上是老子羽化成仙的地方,某种程度上讲比东楼观更显重要。

西楼观位于东楼观以西约两公里的就峪沟西侧。经周至县西楼观村,入就峪沟,过遇仙桥,远远就望见大陵山。史书记载,老子逝后,葬于周至县大陵山吾老洞。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就水注之,水出南山就谷,北迳大陵西,世谓之老子陵。昔李耳为周柱史,以世衰入戎,于此有冢,事非经证。然庄周著书云:‘老聃死,秦佚吊之,三号而出。’是非不死之言,人禀五行之精气,阴阳有终变,亦无不死之理。”明清两代的《周至县志》、《长安志》、《陕西通志》等均有大陵山吾老洞的记载。如: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编写的《周至县志》称“就谷,其西为吾老洞,石穴深邃莫测,听有风声,相传中有五匣,即老子墓。洞上有殿,奉老子石像。谷之东三里为飞升台”。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的《周至县志》卷三记有:“《水经注》就水北经大陵西,世谓之老子陵。”这本书又记道,《旧志》记载:吾老洞在就峪西,洞穴深邃莫测,听有风声。相传有玉匣,即为老子墓。山顶有庙,有老子石像,知县章泰重修,有碑记。明万历四年(1676)《重修吾老洞殿宇记》碑载,洞内有石函,葬老子头盖骨。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立老子墓碑等。清康熙二十年(1681),知县章泰重修。从大陵山现存的碑文、石刻,也可判定老子葬于大陵山。

老子墓为一圆锥体,冢基高2.8米,周围长15.9米。墓前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周老子墓”四字石碑。位于大陵山山顶的“吾老洞”是老子晚年生活、著经、羽化之地。石洞宽8尺,高丈余,深不可测,世传内藏石函,函内有老子头盖骨。明万历四年《重修吾老洞碑》,碑额有“终南福地”四字,洞额嵌汉白玉匾,上镌“吾老洞”三字,洞内东侧有“藏丹神洞”石刻,洞内供奉明代老子石像一尊。

拜谒老子墓的那天凄风冷雨、飞沙走石,大风吹得人睁不开眼。同行的李志慧教授感慨地说,老子作为中国哲学之父,他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思想文化的根基。孔子将老子的思想运用于人伦纲常,开创了儒家学说,但他的根仍在老子这儿。可是有谁会想到呢,伟大如老子者,死后竟是如此的凄凉?目睹着老子墓前的野山荒草,感受着阵阵凄风冷雨,一时间我陷入深思。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并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老子与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横跨千古的两位思想巨人,他们分别开创了道家与儒家学派,从而一举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思想格局并进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关于老子与孔子谁先谁后的问题一直是学术史上的一桩公案。当年胡适在此问题上就曾与冯友兰、钱穆等人多有辩难。当我站在老子墓前的时候,这个问题再次浮现在我的脑海。然而我始终认为,老子要早于孔子,而且比孔子大。不仅年龄大,而且学问大。老子是长辈,孔子是晚辈。

史书上说,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这大约是事实。关于这件事《史记》是这样记载的: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这段话若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我听说,有钱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是送钱,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是赠几句话。我没有钱,姑且冒充一下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送你几句话吧。第一,你所钻研的,多半是古人的东西。可是古人已经死了,连骨头都烂了,不过剩下那么几句话。你不能把那些话看得太死。第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生的是时候呢,固然应该出门坐坐车,阔绰一下;如果生的不是时候,只要过得去,也就算了。第三,我听说有句老话,会做买卖的都不把东西摆在外面,有极高的道德的人都是很朴实的。你应该去掉骄傲,去掉很多的贪恋,去掉一些架子,去掉一些妄想,这对你都是没有好处的。一切事不要太任自己的性,这样在家庭也不合适,在朝廷也不合适。我要告诉你的,就这些了。

由这个对话我们不难看出孔子与老子的这次相会其实是不愉快的,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与老子的分歧与其说是两种学说的不同,不如说是两种人生观的根本对立。孔子少时贫且贱,一心入仕;老子做过周守藏室之史,博览群书,深谙兴衰存亡之道,故能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相对于老子的超然、洒脱,孔子的性格便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剧。老子是一位智者,他一眼就看穿了孔子此后整个一生的命运。他临行前送给孔子的那段话,一语中的,入木三分,可谓是推心置腹,情真意切。可惜的是,孔子当时年轻气盛不能明白。只有到了晚年遭遇了一系列的坎坷挫折之后,孔子这才想起老子的先见之明。

回到鲁国后,当弟子们问孔子,老子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时,孔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 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人中之龙,这就是孔子对老子的评价。

很多时候,我常将孔子与老子拉在一起作比较。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就给人的感觉而言,孔子是热的,老子是冷的。孔子是实的,老子是虚的。打个比方,孔子是一轮太阳的话,老子就是月亮。一个炽热,一个阴冷。孔子给人的感觉是通体透明,浑身上下洋溢着一种欢畅亮丽的人格;老子则是云遮雾罩,深不可测。仔细想想,孔子和老子其实正好代表了中国人心灵中的两端。一个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常常是从儒家开始,“大济苍生”、“为民请命”、“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然而当他真正踏入仕途后往往是事与愿违,于是在一连串的碰壁之后,难免心灰意冷,退隐林泉,正所谓“英雄到老尽归佛”。中国人得势时都是孔子,摩拳擦掌、积极入仕;不得意时都是老子,退隐林下、寄情山水。一个文人头脑中,是儒的成分多呢,还是佛道的成分多,这除了受出身、经历的影响外,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他在仕途上走的是否顺利。孔子和老子说到底只不过是一个人一生中的不同阶段而已。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并说“老子,隐君子也”。从此,老子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作“隐君子”的人。拜谒老子墓我不禁产生疑问:老子真的是隐士吗?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到老子时一连用了三个“或曰”、一个“或言”,并且还有什么“莫知其所终”、“世莫知其然否”,这就是说老子究竟是谁,连司马迁也确定不了。至于民间传说的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向流沙走去,不知所终,以及西域化胡,那就更是不足为凭了。所有这些都使得老子成为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式的神秘人物。

研究老子当然得从《道德经》入手。《道德经》尽管也谈宇宙天理、修身养性,但从根本上说,乃“君人南面之术”。细读《道德经》,我们不难发现,老子说话的对象主要是面对君主而非普通百姓。这从《道德经》第二章、第三章提出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之治也”等话语便可明显看出。事实上《道德经》一书的主要关怀在于君主应该以何种方式统治百姓。《道德经》中多次出现“侯王”、“王”、“万乘之君”等字眼,这更说明了老子其实一直是在为当权者着想,他扮演的是“帝王师”的角色。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隐士呢?

另外,《道德经》中不少地方流露出杀机,根本就不像是一个世外之人所言。如:“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读这些话时我常常会脊背发凉,阴森森的,感觉就像掉进了冰窖里。我觉得老子的思想太可怕了。你说他阴险也好,你说他狡猾也好,你说他奸诈也好,总之老子的思想恰恰代表了中国人思想中最深、最冷、最阴晦、最不可告人的那一部分。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是隐士吗?

隐士就本质而言,是一种先天的精神基因。真正的隐士大多数是因为适应不了外部环境,从而选择一种自我疏离的人生态度。隐士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自觉的精神选择。隐士有真假。真隐士往往是平和的、与世无争的,他们追求个性的独立、精神的自由,寻求诗意地栖居,是人性的一种自然回归。老子显然不是。老子是一个强势人物,他只是示弱。他的“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更多的是一种伪装。老子说到底是一个入世的人,他俨然是一个强势人物,至少他是想做一个强者。所以我的结论是,老子不是隐士,至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士。

拜谒老子墓我最大的期待就是希望能亲身感受一下老子的“道”。

《道德经》全书八十一章,直接论及“道”的就有三十七章,“道”字先后出现了七十四次。“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第二十一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那么,什么是“道”呢?

“道”既是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也是老子思想中最根本的概念。在老子看来,道是无象不包,无形不显,无景不呈,无色不备。老子将“道”作为万事万物出生发展的总根源,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没有“道”也就没有了宇宙万物乃至人类的一切。在老子这里“道”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包括了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自然观、历史观等,实际上已成为当时时代哲学的一个高度总结。

阅读《道德经》、再拜老子墓,我的体会是老子的“道”,大体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指精神性的宇宙本体;二是指客观规律性。我不知道我对“道”的这种理解是否正确,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拜谒老子墓加深了我对“道”的认识和理解。当年苏轼曾写过一首《授经台》,记录了他对“道”的体认:“剑舞有人通草圣,海山无事化琴工。此台一览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世人言:不学道,不足以处世。不识道,不足以经商。不得道,不足以为官。今天我总算是亲自感受到了“道”的一点内涵。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玄音高远华岳接天,大道澄明川流归海”;“俯仰天地游目骋怀信可乐也,感悟古今临风畅咏岂不快哉”;“地邻太乙须知在上有仙都,门对终南莫向此中求捷径”……终南有大道,欲辨已忘言。

站在老子墓前,我一直在想:老子和他所开创的道家文化何以能历千年而不衰,不但不衰而且还深入到了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文化人的心灵和骨髓中,并进而成为一种精神的基因?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说:“中国人的特性中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都来自道家的传统。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一棵大树没有根一样。”同样鲁迅先生也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楼观台有一巨石,上刻:“老子天下第一”。想想,的确如此,有了老子,中华文化不仅增加了广度、深度,而且也增加了韧性。老子永远是老子。

猜你喜欢
隐士道德经老子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隐士塞尚的十八封信:我每天都在进步 尽管百般艰辛
寻访竹林隐士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隐士的文艺范儿
智者老子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易说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