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反腐怪圈与悬疑

2013-12-14 08:39小康齐岳峰
小康 2013年3期
关键词:谢尔久梅德韦杰夫

文|《小康》记者 齐岳峰

责编 罗屿 LuoYu7788@126.com

面对腐败,“梅普组合”方法很多,收效却不大。而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后更是重拳频出,将反腐视作最重要工作。这一次,普京反腐能否走出怪圈?

67亿卢布——这是隶属于俄国防部的国防服务公司腐败案造成的损失,这起案件直接导致了俄国防部部长谢尔久科夫及其他多名要员下台。

莫斯科“动真格的了”?

2012年11月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解除了谢尔久科夫的职务,任命莫斯科州州长绍伊古为国防部新部长。

俄罗斯军事调查总局则就国防部下属国防服务公司涉嫌房地产、地皮和股票诈骗案提起5项刑事诉讼。俄调查委员会发言人马尔金透露,调查显示,国防服务公司涉嫌侵吞国有资产,至少挪用了30多亿卢布国防预算(约合1亿美元)用于房地产买卖,多名官员涉案。而部长谢尔久科夫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曾经兼任涉案公司的总裁,要知道,那些曾经的交易文件上可都有部长大人的签名。

这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部长“栽”了,更别提国防部涉案的其他人。

如果昔日能够警醒,部长可能不会栽倒,要知道他可是俄罗斯20年来第一位因腐败而丢官的部长,坊间纷传他成为普京新任期内严惩腐败的祭旗工具。

国防部长不是个案,因为他将看到更多人步其后尘——俄远东地区高官涉嫌挪用、私吞公款,航天系统高层涉嫌非法挪用科研经费(就是那个研制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的机构),原子能机构高管涉嫌侵吞大笔资金……

当以上这些消息铺陈开来之际,可能很多俄罗斯人会觉得“这可怎么得了”,不过人们也有可能是另外一种表情——耸耸肩,无所谓喽,早已见怪不怪。

生命有涯 腐败不息

“吾生也有涯,腐而无涯。”

不知道先哲看到这样的引申语,该是何等的喟叹,不过这样说倒也贴切。就像前文所述,相当多的俄罗斯人对于身边的腐败,已然司空见惯。

“腐败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严重威胁,它会损害商业环境、削弱国力和损害国家形象。最重要的是,腐败会降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2008年,梅德韦杰夫就任总统10天后便疾呼:“我们不能再等了!”

部长“栽”了 俄罗斯前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去年11月因涉嫌腐败被普京解职。图为俄总理梅德韦杰夫与谢尔久科夫。这些年来,“梅普组合”在俄罗斯掀起一波波“反腐风暴”。

是啊,俄罗斯的幼儿园儿童都不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来自俄罗斯科学院的权威调查。

于是,2008年12月,俄罗斯出台了《反腐败法》,规定国家公务员及其配偶、子女必须向税务机关提交收入和财产等信息。

其实,俄罗斯当局实在应该把官员子女们的就业信息链关注一下,当然,不仅仅是官员子女。

公务员在俄罗斯最热门职业排行榜中高居首位,而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就曾坦陈过对“公务员热”的隐忧。他表示,年轻人热衷于成为公务员,是因为这是快速致富的手段——可以通过手中的权力腐败。

在全俄就业形势不是很好之际,国家公务员工作更稳定,各种社会保险更完整,社会地位更高,退休金更有保障,这一系列因素都成为有能力、有追求的青年,热衷公务员职业的重要原因。

或许,这不过是表面化因素,更关键的是公务员手里有权力。就连家长们都会暗自盘算,自己的孩子如果成了公务员,至少可以用手里的权力为家庭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吧。

当公务员也好,做其他行业也好,文凭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小学毕业生,怎么也不可能爬到局长的宝座上,不过别急,有办法——据全俄患者维权联盟统计,俄每年有5万人死于医疗事故,其中不少就是丧命于持假文凭的医生手里。为了取得假文凭,还得造假成绩,这或许就需要卢布了。

卢布的作用,俄罗斯人大多了然于心,就像坊间流传的那句:“诉讼缠身时,我们不害怕审判,但我们害怕法官,因为法官最容易被贿赂。”——“就像鸭子的肚子,法官的口袋很难被填满。进入法院时你穿着一身衣服,出来时你会一丝不挂。”

治腐!治腐?

在2012年年末普京轰轰烈烈的反腐运动中,除了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的倒下,最引人注目的恐怕是12月21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以437票赞成、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的法案——禁止各级官员和军人及其配偶在海外银行拥有或开设账户,禁止在海外拥有或购置不动产,禁止持有外国公司有价证券等。

据悉,法案规定如果违反上述规定,将被课以500万至1000万卢布(约合102万至204万人民币)的罚款,或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在最多3年内不得担任公职。

这并非俄政府第一次向官员“开刀”。2012年8月,俄罗斯政坛第一大党、有着充分高层信任的“统一俄罗斯党团”议员就向国家杜马提交一份“公务员法”修正案,提议禁止国家官员子女到国外留学,目的是为了增强俄官员的爱国心。

而这,也并非这个具有特殊背景的政党第一次提出类似的议案,此前他们还搞过建言,曾建议禁止本国官员和议员拥有境外不动产、海外存款和外国公司股票。他们说这么做的目的,同样也是“为了增强俄官员的爱国心”。

对于“统一俄罗斯党团”的建议,支持者们所持的理由相当磊落,比如俄国家杜马宪法和国家建设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维亚切斯拉夫·雷萨科夫就曾表示,各级官员应当把自己和子女的命运与祖国紧密联系起来,让他们留在国内工作,为国家建设效力,否则他们的爱国主义就是虚情假意。

不过,对此提议持怀疑态度的也大有人在,比如俄联邦委员会国防和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波波夫就觉得这样的提案多少带有一刀切成分。波波夫的疑虑并非没有道理,毕竟,如果真的这么干,恐怕俄罗斯一大批高官都要面临尴尬局面。

只是,波波夫们的疑虑,并不会阻止类似的提案被源源不断地提交,内容包括:俄罗斯的官员,如果你在海外有资产,但是你没有申报,那你很可能会获得从天而降的牢狱之灾。另外,如果你是公务员,即便你离职了,那么你个人及家属在三年内也不得新置办境外资产……

诸如此类的议案或许会让广大政府官员们心中存疑甚至不快,毕竟,俄罗斯官员拥有海外资产,在很多民众眼中,并不算新鲜。

就像2012年11月,俄最高执法机构、联邦调查委员会主席巴斯特雷金就被人在网上曝出其在捷克,除拥有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大量股份外,还拥有好几处海外房产。随后,公正俄罗斯党议员古德科夫也被曝出,其名下有多家保加利亚的公司,且其海外账户内拥有巨额存款。

就曾有消息称,俄罗斯净资金流出已经逼近千亿美元大关。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这样规模的资金外流可能透露出投资者对俄当局的不信任。还有人评价,资金外流表明“投资者认为,俄罗斯已放弃了反腐斗争”。

然而从政策角度看,这些年俄罗斯的“反腐风暴”可谓一波接着一波。

根据相关规定,俄罗斯政府官员或国会议员在购买汽车、公司股份以及房屋时都应申报,并提供他们购买住房、汽车以及公司股票的有关信息,那些无法说明家庭收入与开支存在出入的官员将被免职,有争议的财产可能被没收。而且,除执法机构、政党、媒体之外,社会团体和任何有兴趣的个人均可获取公务人员支出与收入不符的相关信息。

四年前,时任俄总统的梅德韦杰夫及总理普京还亲自率领俄政府的各位副总理、部长集体在俄罗斯政府网上“晒家庭收入”。此后,梅德韦杰夫又命令公布政府各部门官员的收入纳税清单。只是,当政府官员和议员们公布了财产之后,人们睁大了双眼,发现有100多名政府官员和议员在世界20多个国家境内拥有公寓、别墅、地皮等形式的不动产。

于是,有人评述,多年来俄罗斯反腐重拳频出,但俄腐败顽疾依旧。

俄罗斯的腐败大多还是集中在基层的社会性腐败,比如,在莫斯科,最腐败的是交警,如果有人开车违章被抓,一般都能交钱了事。而且,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在所有这些表象的背后,其实是俄罗斯社会文化传统的问题。

模糊的前景

有人讲,在俄罗斯,反腐只是一个传说。

更有传,前总统梅德韦杰夫也曾言:反腐工作“甚至连腐败分子都不满意!”

2012年5月,第一届欧亚反腐论坛在俄罗斯召开,参加会议的中国学者何家弘对《小康》记者称,在他的观察与了解中,俄罗斯的相关措施也并非表面文章,诸如其官员财产公示、官员子女限制等措施还是相对有力的。其中重要的一点还在于,由于民主选举的缘故,加之国家杜马反对党的制衡,俄罗斯高官的腐败还是相对少一些的。正如他所思考的“反腐败需要民主,也需要法治。对于防范上层腐败来说,民主似乎比法治更有用。对于防范下层腐败来说,法治大概比民主更有用。对于那些具有清廉传统的国家来说,反腐败可以按部就班。对于那些腐败积重难返的国家来说,反腐败必须采取特殊手段。”

何家弘认为,俄罗斯的腐败大多还是集中在基层的社会性腐败,比如,在莫斯科,最腐败的是交警,如果有人开车违章被抓,一般都能交钱了事。而且,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在所有这些表象的背后,其实是俄罗斯社会文化传统的问题,当初由于改革措施激进,造成经济严重衰退和政治不稳定;转型过程缺乏相应法律基础和法律文化的支撑,正常的社会行为准则遭到扭曲;日常腐败某种程度得到俄罗斯民众的认同,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规范,是俄罗斯民众与政府之间特殊社会契约的组成部分。这些因素使俄罗斯社会的腐败问题痼疾难除。

遥想当年,普京初登大宝,与他一起登上权力之巅的俄罗斯经济学家卡西亚诺夫担当了治理国家经济的重任。在完成俄经济迅速增长的重任后,他开始担当反腐败委员会的主席,据称这个由普京提议成立的委员会只开过一次会议,就是它成立时的会议,会上当选主席的卡西亚诺夫一个月后被检察部门调查,据说每个重大项目工程,他都要收2%的回扣。

俄十年改革功臣,反腐败领导人,就这么跌落政坛。他之后的反腐败委员会,三年没有再开会。

何家弘说,普京也好,梅德韦杰夫也罢,提出什么措施,都要看“制度执行力”,要看“效果”。

猜你喜欢
谢尔久梅德韦杰夫
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狂吞30亿讨好情人,俄罗斯国防部长下台内幕
杰米历险记
梅德韦杰夫的民主与自由价值观
梅德韦杰夫的“第三条道路”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记者会
梅德韦杰夫与俄罗斯三大电视台领导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