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然乌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对策

2013-12-20 07:42罗怀斌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1期
关键词:灌丛草甸自然保护区

罗怀斌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长沙 410014)

西藏然乌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对策

罗怀斌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长沙 410014)

然乌湖湿地是我国高原寒温带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是众多候鸟繁殖、越冬或迁徙的停歇地,集高原冰雪、灌丛草地、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一体,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阐述了湿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了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然乌湖;湿地;生物多样;保护对策

1 自然地理概况

然乌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八宿县然乌镇,地处96°34′—96°51′E, 29°17′— 29°31′N之间。东起然乌湖湿地东侧边缘,南以然乌湖南侧山脚为界,西抵然乌湖出水口,北以318国道为界,是帕隆藏布的主要源头。保护区总面积6978hm2,其中:湖泊、沼泽、河流地面积3452hm2,冰川面积1472hm2,灌丛草地面积1082hm2,森林面积972hm2。然乌湖是山体崩塌形成的堰塞湖,湖面海拔3850m,湖水面积约2200hm2,是西藏东部最著名的淡水湖。属高原寒温带气候类型,日照充足,干季、雨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年平均降雨量500mm,年平均蒸发量1800mm,年日照时数2200h。

2 然乌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

2.1 植物物种与植被类型多样性

2.1.1 植物物种多样性

然乌湖地处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与横断山脉舒伯拉岭结合处,高山断裂河谷与湖泊相间,岭谷相差较大,形成集雪山、湖泊、沼泽、草地和森林为一体的自然景观,植物资源丰富。已查明的植物有58科153属312种。其中苔藓类3科6属9种,蕨类植物3科3属4种,裸子植物有3科3属6种,被子植物49科141属293种。

表1 然乌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组成统计表植物类别科数占总科数/%属数占总属数/%种数占总种数/%苔鲜类35.263.992.9蕨类植物35.23241.3裸子植物35.23261.9被子植物4984.414192.129393.9合计58100.0153100.0312100.0

2.1.2 植被类型多样性

然乌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以陆栖生物群落和湿地鸟类及湿地生境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据调查,保护区植被类型大致分为针叶林、灌丛和灌草丛、草甸、沼泽与水生植被等5个植被类型组;寒温性针叶林、常绿针叶灌丛、常绿革叶灌丛、落叶阔叶灌丛、丛生嵩草草甸、沼泽化草甸、盐生草甸、杂类草沼泽、水生植被等9个植被型;云杉林、圆柏林、高寒常绿灌丛、高寒落叶灌丛、嵩草高寒草甸、嵩草沼泽化草甸、丛生禾草盐生草甸、杂类草沼泽、沉水水生植被等9个群系组;包括川西云杉群系(Form.Picealikiangensisvar.balfouriana)、雪层杜鹃群系(Form.Rhododendronnivale)、金露梅群系(Form.Potentillafruticosa)、绢毛蔷薇群系(Form.Rosasericea)、矮生嵩草群系(Form.Kobresiahumilis)、杉叶藻群系(Form.Hippurisvulgaris)、竹叶眼子菜群落(Form.Potamogetonmalainus)等的17个群系。

2.2 动物物种多样性

然乌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山高、坡陡、谷深,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动物资源。根据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然乌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隶属东洋界区系、西南区、西南山地亚区。然乌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动物有古北界成分、东洋界成分、广布类、特有类动物等,以东洋界和古北界动物为主,东洋界成分稍高于古北界,其余为广布类、特有类动物。据调查,保护区内脊椎动物有112种22目47科。其中哺乳纲7目13科26种,鸟纲13目28科75种,两栖纲1目3科5种,鱼纲1目3科6种。

表2 然乌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分类表植被型组植被型群系组群系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云杉林川西云杉圆柏林大果圆柏(Form.Sabinatibetica)灌丛和灌草丛常绿针叶灌丛高寒常绿灌丛香柏(Form.sabinapingiivar.wilsonii)滇藏方枝柏(Form.Sabinawalllichiana)常绿革叶灌丛雪层杜鹃落叶阔叶灌丛高寒落叶灌丛金露梅银露梅(Form.Potentillaglabra)光叶柳(Form.Salixrehderianavar.glabra)绢毛蔷薇草甸丛生嵩草草甸嵩草高寒草甸矮生嵩草小嵩草(Form.Kobresiapygmaea)喜马拉雅嵩草(Form.Kobresiaroyleana)沼泽化草甸嵩草沼泽化草甸西藏嵩草(Form.Kobresiatibetica)盐生草甸丛生禾草盐生草甸芨芨草(Form.Achnatherumsplendens)沼泽杂类草沼泽杂类草沼泽杉叶藻群系水生植被水生植被沉水水生植被竹叶眼子菜篦齿眼子菜(Form.Potamogetonpectinatus)

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25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8种,即黑颈鹤(Grusnigricollis)、金雕(Aquilachrysaetos)、白尾海雕(Haliaeetusalbicilla)、雪鹑(Lerwalerwa)、棕尾虹雉(Lophophorusimpejanas)、林麝(Moschusberezovskii)、黑麝(Moschusfuscus)和赤斑羚(Naemorheduscranbrooki);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7种,即鸢、松雀鹰、棕尾鵟、大鵟、普通鵟、秃鹫、高山兀鹫、猎隼、红隼、藏雪鸡、血雉、藏马鸡、猕猴、黑熊、水獭、岩羊和鬣羚。

2.3 生态系统多样性

然乌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南接察隅,西靠波密,山高谷深,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气候既有青藏高原的特色,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垂直差异明显,集湖泊、冰川、雪山、森林、草地于一体,生态变化复杂,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包含了高原冰雪生态系统、灌丛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等,具有青藏高原最丰富、最完整的生态系统类型。

3 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3.1 农牧业的盲目开发利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然乌湖周边人口密度、人类活动的增加,对资源需求量增多。围湖垦殖、过度放牧等改变天然湿地用途、不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生产方式,导致对湿地资源的破坏,造成湿地功能、生态环境质量和生物资源总量下降。盲目、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湖泊面积不断缩小,破坏了湿地的植被生长环境,使很多湿地植物不能按规律完成其萌发、生长、开花、结实、死亡、繁衍的生活史,造成湿地植物多样性丧失,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其具有的生态功能也随之丧失。同时,也破坏了珍稀鸟类和水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来源,威胁到其生存和繁殖,使水生动物和鸟类的种类减少。

3.2 资源的过度利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资源的过度利用主要体现在对湿地周边植被的破坏和对鱼类资源的过度捕捞等。由于当地建材和能源资源紧缺,当地居民以及途经此地的朝圣者采伐林木、采挖灌木作为建材和燃料,破坏了湿地周边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然乌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属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特殊,生态系统生物生产量较低,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过度利用生物资源,一旦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就难以恢复,会引起大面积湿地、草甸退化或大面积土地沙化的恶果,对整个区域乃至周边的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同时,然乌湖是川、滇进藏的交通要道,每年经然乌湖进藏的旅客人数逐年增加,对野生鱼类的需求不断增大,已处于过度开发状态。据调查,近年来渔获量下降,渔获物群体向低龄化和个体小型化发展。在高原湖泊生长的鱼类,生长发育缓慢,一旦过量捕食,不仅威胁到天然鱼类资源,也严重影响湿地的生态平衡,威胁其它水生物种的安全,最终导致湿地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降低。

3.3 湿地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生活垃圾、污水和固体废弃物进入然乌湖,使乌湖湿地水污染逐渐加重。再是朝圣者和旅游者给湿地带来的污染,每年来然乌湖或经此地前往拉萨的游客络绎不绝,给然乌湖湿地带来相当数量的固体废弃物。三是过往车辆对湿地的污染,然乌湖湿地是川、滇进藏的必经之路,每天因住宿、饮食和汽车修理等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由于镇内缺乏环保设施,这些都会对水质和土壤造成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都使得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湿地生态功能衰退,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的危害。

4 主要保护措施及建议

4.1 加大湿地保护管理力度,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

围湖垦殖、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的利用湿地资源,是导致湿地功能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强对湿地的保护管理,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湿地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成立社区共管委员会,建立高效的社区共管体系,制定社区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经营方案等。实行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把保护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岗,责任到人。同时,提供科技服务、宣教培训、技术指导、资金扶持,让农牧民从中得到实惠,使社区群众与自然保护区之间建立一种新型依赖关系,杜绝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4.2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然乌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已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尽快开展各项资源保护与恢复工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增加和恢复林草植被,对然乌湖周边面山宜林荒山、疏林、灌草丛等采取人工造林、补植和封育等措施增加和恢复植被;二是恢复湿地植被和扩大湿地面积,在人、牲畜干扰较大或退化湿地区域适度设置湿地封育护栏设施,对保护区内干涸的沼泽湿地,通过建设蓄水堰、水通道疏浚等方法进行修复;三是严禁过度捕捞和非法狩猎活动, 保护鱼类产卵、索饵、越冬场所和洄游通道, 保护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四是开展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监测和保护,在水禽繁殖季节禁止对水禽繁殖地的生产活动,保护珍稀水禽栖息地。同时,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的监测工作和设施建设,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4.3 完善污染物处理系统,保障生物生境健康

然乌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属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区域内气温低,环境净化能力差,废水、废弃物的不断积累容易产生污染,影响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被污染或破坏难以恢复,因此必须加强对环境治理和保护。对已污染区域,采取清淤措施,转移污染物,修复受污染区域的环境,建立污水处理厂,收集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入,使地表水达Ⅱ类以上水质标准。在保护区界外的西部瓦村和南部雅则村,各设置垃圾填埋厂1 处。在保护区内的旅游景区及道路沿线设置生态厕所和垃圾箱,清扫和清理废弃物和垃圾,集中进行掩埋处理。严格控制车辆进入保护区,游客进入保护区换乘保护区提供的旅游环保车。加快保护区内及周边的改燃节柴工作,并逐步过渡到使用其它能源。

4.4 开展生态文化旅游,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然乌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建议在全面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做到在保护然乌湖湿地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同时,合理利用湿地生态景观资源和独具地方特色的歌舞艺术、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美丽传说等,开展生态文化旅游,使其自然生态景观、宗教文化、人文风情以及科学研究价值得到完美体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活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探索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最大限度发挥湿地的经济、社会效益。

[1] 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西藏然乌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R].2009.

[2] 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西藏然乌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R].2009.

[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西藏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4] 西藏自治区水产局.西藏鱼类及其资源[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5] 西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藏自治区志——动物志[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6] 李矿明,宗嘎,等.西藏湿地保护现状及发展策略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0,29(04):64-67.

[7] 徐志高,王晓燕,等.西藏玛旁雍错湿地资源及其保护利用[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0,6(01):38-41.

[8] 朱万泽,钟祥浩,范建容. 西藏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及其保护对策[J].山地学报,2003(21):7-12.

BiodiversityandProtectiveCountermeasuresforRanwuLakeWetLandNatureReserveofTibet

LUO Huaibin

(Ce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Changsha 410014, Hunan,China)

Ranwu lake wet land is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wetland eco-system in plateau cold-temperate zone of China.Because of its rich biodiversity, it became the stopover for breeding, overwinter and migration of quite a lot of migratory birds, There were plateau snow, shrub grassland, wet land and forest eco-system in this area, so it possessed an important protective value.In this essay, the status quo of biodiversity in this wet land nature reserve was expounded, the main factors which affect biodiversity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v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Ranwu lake;wet land;biodiversity;protective countermeasure

2013-01-21

2013-01-29

罗怀斌(1966-),男,四川宣汉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

S 759.9;P 343

B

1003-6075(2013)01-0038-04

猜你喜欢
灌丛草甸自然保护区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特征
灌丛化对高寒草甸土壤水力性质的影响
山地草甸
吉兰泰盐湖绿洲柽柳灌丛生长与沙堆形态特征的关系
馒头草甸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甸植物带概况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武功山山地草甸的成因调查
钱塘江源头新建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