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高飞

2013-12-20 03:21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2013年10期
关键词:鸿鹄丹青四海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这是汉高祖刘邦《鸿鹄歌》的名句警策,借之比拟当代徐州籍旅外艺术家群体的艺术建树和时代影响,让人感到意外的亲近与贴合。

当年离家,梦想与青春齐飞;今秋布展,杰作与银发相照。流连光景,陶醉丹青,人们或许才能真正理解:“藤”即“藤”,“树”即“树”;“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原本只是个“童话”。“鸿鹄”之志,既不与燕雀为伍,亦不与俗态同尘,故而出不出徐州,他们都是“鸿鹄”。

“出徐州”,只是给孕育于徐州、学步于徐州、而羽毛尚未丰满的“鸿鹄”们一个“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空间和机遇而已。

积极的选择,永远是博弈的起点。你看,给锦鸡一个机会,锦鸡只会上树;给鸿鹄一个机会,鸿鹄就能飞天。因而,当大地放飞了希望,在她的智慧里便不再有筑亭招鹤的私情——给予自由,即是成全生命!

从这一视点观察古往今来的“徐州之子”,“出徐州”即是“生命场”的“突围”,及“事业梦”的“飞跃”。汉高祖刘邦是这样的“徐州之子”,宋武帝刘裕是这样的“徐州之子”,连南唐后主李煜也是这样的“徐州之子”。生于一隅之地,成于大千世界,这是迁徙之命,也是飞翔之命!

就中国当代书画大势而论,“徐州之子”已经形成了那种天女散花般的人文分布:张立辰、李小可、程大利等,以北京为依托;喻继高、赵绪成、尉天池、贺成、徐培晨、周京新等,以南京为依托;江文湛以西安为依托;马世晓以杭州为依托;郭公达以合肥为依托;朱振庚以武汉为依托……各占要津而各领风骚。

急功近利的园林建设,有“大树进城”之举。今天,我们有幸仰观了“大树还乡”的风华。关山阻隔,乡音未改;离情老去,旧梦依然。倘能细细解读这些“徐州之子”的丹青诗话,我们对他们的成功,当会给予更为朴素的总结:出徐州,非无情;离乡关,有召唤;领风标,大不易;绝四海,天外天……

曾经偶发臆想,问问徐州文化给予他们什么。排除偶然性的成分,较为一致的答案是:开放的襟怀,坚忍的追求,以及不甘人后的王者期许。这,或许就是徐州文化形而上的导引之功!

剔除了对“衣锦还乡”的负面阐释,“徐州之子”的“回乡展”还是让乡亲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欣慰之意,蕴乎灵台。可以坦承,今天他们获得的一切公认性、定位性价值,都是在那个古老“因果律”支配下的人生必然。

猜你喜欢
鸿鹄丹青四海
月圆今宵
央视播报龙感湖聚14万只候鸟
“最美奋斗者”——陈景润
雄鸡与鸿鹄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1)
小荷露笔尖 泼墨弄丹青
“丹青献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美术展
李荣
张鸿鹄《决战胡麻岭》
遥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