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创伤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的表达及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2013-12-23 05:28高峥嵘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34期
关键词:骨科血浆血栓

高峥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骨科,北京 10001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骨科创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研究显示,在髋部手术或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DVT 发生率可达40%~60%, 而在严重骨科创伤患者可高达40%~80%[1]。 虽DVT 多无临床症状,但部分会导致患肢功能障碍,一旦血栓脱落还可导致肺栓死,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认为“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是DVT 形成的病理基础[2]。 而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HHcy)、炎症反应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诱发DVT 形成重要因素[3-4]。 本研究通过检测骨创伤患者的血清Hcy、高敏C 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旨在探讨其与骨科创伤患者DVT 形成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 年1 月~2013 年5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骨科收治的围术期发生DVT 的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37 例为观察组, 其中男17 例,女20例;年龄18~68 岁,平均(39.4±14.7)岁;其中骨盆骨折7 例,股骨颈骨折9 例,股骨干骨折14 例,胫、腓骨骨折7 例。 以同期收治的35 例无DVT 形成的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6 例,女19 例;年龄21~73 岁,平均(38.7±13.9)岁;其中骨盆骨折5 例,股骨颈骨折10 例,股骨干骨折13 例,胫、腓骨骨折7 例。所有受试者均对本研究方案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创伤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均在发病后6 h 内入院;均经手术治疗。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等;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入院前1 个月内有感染性疾病史。 对所有怀疑DVT 的患者均及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和(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DVT 的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制定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5]。 除确诊DVT 的患者外,其余患者均在出院前1 d 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排除DVT。

1.2 方法

1.2.1 血浆Hcy 水平检测 所有受试者均在术前即刻采集静脉血3 mL,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抗凝管充分混匀,在1 h 内分离血浆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Beckman 公司,型号AU480)检测血浆Hcy,Hcy 参考值范围为5.0~15.0 μmol/L。 高于15.0 μmol/L 即为HHcy,HHcy 程度按Hcy 水平分为:16~30 μmol/L 为轻度, 中度>30~100 μmol/L 为中度,>100 μmol/L 为重度。

1.2.2 血浆hs-CRP 水平检测 所有受试者均在术前即刻及术后24、48 h 及1 周后空腹时采集静脉血3 mL,注入含枸橼酸钠溶液的试管内,离心机半径r = 8 cm,转速为=3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浆置-70℃冰箱保存,2 h 内送检验科行hs-CRP 水平检测。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 检测仪器为日本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试剂盒购自Beckman 公司,hs-CRP 参考值范围0~10 mg/L。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浆Hcy 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浆Hcy 水平为(27.06±4.22)μmol/L,对照组为(11.51±3.83)μmol/L,观察组血浆Hcy 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14.466,P < 0.01)。

2.2 两组不同程度HHcy 分布情况比较

观察组33 例(89.19%)患者为HHcy,而对照组仅7 例(20.00%),观察组严重程度高于对照组,组间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5.962,P<0.01)。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程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分布情况比较[n(%)]

2.3 两组血浆hs-CRP 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 血浆hs-CRP 水平较术前升高,术后48 h 进一步升高,且超过术后24 h 水平,术后1 周时仍高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对照组术后24 h 血浆hs-CRP 水平较术前升高, 术后48 h 水平较术后24 h 水平虽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术后1 周时降至低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比较,两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术后24、48 h 及术后1 周时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2。

表2 两组血浆高敏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mg/L,s)

表2 两组血浆高敏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mg/L,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 < 0.05;与同组术后24 h 比较,bP < 0.05;与同组术后48 h 比较,cP < 0.05;与对照组比较,dP < 0.05

术前 术后24 h 术后48 h 术后1 周观察组对照组37 35 7.81±1.59 7.55±1.42 11.36±2.92ad 9.94±2.38a 18.05±3.16abd 10.22±2.40a 14.46±2.53abcd 5.47±1.84ac

3 讨论

DVT 是血液在病理状态下深静脉腔内聚集形成血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骨科创伤患者由于创伤、失血致血容量减少、血流缓慢、卧床、手术、止血等多种因素影响极易发生DVT,因此早期识别DVT 高危患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有助于预防、减少DVT 的发生。 静脉血管造影示诊断DVT 的“金指标”,但其有创、费用高且操作不便,静脉彩色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高且为无创检查,但不便于临床作为常规筛查,临床应用也受到一定限制。

Hcy 是人体内的一种含硫氨基酸, 由Vgeaud 于1932 年首次发现, 在正常机体内其生成和清除保持着动态平衡,饮食习惯及营养因素是对体内Hcy 水平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因素[6]。 已有研究显示HHcy是导致DVT 重要危险因素[3]。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在有DVT 的骨科创伤患者中,Hcy 水平显著高于无DVT的患者,合并HHcy 的患者比例也高于对照组,且在观察组中, 中重度HHcy 患者比例也明显高于轻度HHcy 和Hcy 水平正常的患者,显示HHcy 与DVT 密切相关。 目前认为HHcy 导致DVT 的可能机制包括Hcy 通过自身氧化作用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或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功能[7];Hcy 引发氧化应激反应使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合成减少,通过形成Hcy 巯基内酯导致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形成[8];Hcy 可增加多种凝血因子活性,促进血栓形成;并能抑制血栓调节素激活蛋白C 的能力,降低活化蛋白C 的抗凝作用;改变内皮细胞表型, 干扰纤溶酶原激活物的结合位点,抑制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9]等。

CRP 是一种急性期非抗体性蛋白,在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或受到损伤时,其血浆水平迅速增加,起到激活补体、调理感染等作用,因此其水平增高是体内存在炎症反应的标志[10]。 近年来有研究显示炎症因子与凝血反应存在密切关联。 研究还表明CRP 可诱导单核细胞表达组织因子(TF),从而启动机体凝血瀑布反应,继而产生血栓,此外CRP 还能激活补体系统,损伤血管内膜,促进血栓形成[11]。 本研究也显示在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的血浆hs-CRP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此外本研究通过动态观察两组血浆hs-CRP 水平变化, 结果显示, 观察组术后48 h 内呈持续性升高,即使术后1 周时仍高于术前水平,而对照组显示其术后早期有所升高,但48 h 后开始不再继续升高,且在术后1 周时已降至低于术前水平。 上述结果显示,术后hs-CRP 水平均较术前升高,考虑与手术加重机体损伤所致,但经术后处理,对照组水平可逐渐降低,而观察组仍持续升高可能原因为:①与DVT 形成时期有关。 宋鑫亮等[12]研究发现hs-CRP 水平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情程度,发生部位及发病的急缓相关,在DVT 急性期hs-CRP 水平明显高于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②HHcy。 研究显示,HHcy 损伤血管内皮,刺激炎症反应,引起炎症因子IL-6 水平升高,均可能使hs-CRP 水平升高[13]。因此术后动态监测hs-CRP 水平变化不仅有助于识别DVT 高危患者,对于hs-CRP 水平持续升高的患者应及时行静脉彩色超声检查筛查以早期发现DVT 并采取积极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 本研究显示HHcy 与hs-CRP 水平升高与骨科创伤患者DVT 发生密切相关, 均是导致DVT 的危险因素,血浆hs-CRP 水平的动态变化可能与DVT 形成时间有关, 因此对骨科创伤患者检测Hcy 水平, 动态观察hs-CRP 水平变化, 有助于识别DVT 高危患者, 对早期发现DVT 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1] Piovella F,Wang CJ,Lu H,et al. Deep-vein thrombosis rates after major orthopedic surgery in Asia.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based on postoperative screening with centrally adjudicated bilateral venography [J]. J Thromb Haemost,2005,3(12):2664-2670.

[2] Kinjo N,Kawanaka H,Akahoshi T,et al. Risk factors for portal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splenectomy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 [J]. Br J Surg,2010,97(6):910-916.

[3] Kokturk N,Kanbay A,Aydogdu M,et al. Hyperhomocysteinemiaprevalenceamong patients with venous thromboembolism[J].Clin Appl Thromb Hemost,2011,17(5):487-493.

[4] Kanz R,Vukovich T,Vormittag R,et al. Thrombosis risk and survival in cancer patients with 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J].J Thromb Haemost,2011,9(1):57-63.

[5]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8,23(3):235-238.

[6] Qin X,Huo Y,Langman CB,et al. Folic acid therap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ESRD or advanced chronic kidney disease:a meta-analysis [J]. Clin J Am Soc Nephrol,2011,6(3):482-488.

[7] 陈春香,曹春芳,宋彩霞.高同型半胱氨酸和高胰岛素水平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以及Caspase-3 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0):1289-1291.

[8] Rius C,Abu-Taha M,Hermenegildo C,et al. Trans-but not cis-resveratrol impairs angiotensin-Ⅱ-mediated vascular inflammation through inhibition of NF-κB activation and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upregulation [J]. J Immunol,2010,185(6):3718-3727.

[9] Gradman AH,Basile JN,Carter BL,et al. Combination therapy in hypertension [J]. J Am Soc Hypertens,2010,4(1):42-50.

[10] Black S,Kushner I,Samols D. C-reactive protein [J].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04,279(47):48487-48490.

[11] Gremmel T,Ay C,Seidinger D,et al. Soluble p-selectin,Ddimer,an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fter acute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limb [J]. J Vasc Surg,2011,54(6):48-55.

[12] 宋鑫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D].银川:宁夏医科大学,2011.

[13] Nayak BS,Pereira LM,Seemungal T,et al. Relationship of fasting total homocysteine,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features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Trinidadian subjects [J]. Arch Physiol Biochem,2013,119(1):22-26.

猜你喜欢
骨科血浆血栓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