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文明创建的可持续发展

2013-12-26 01:54黄雨张宏麟
学理论·上 2013年11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黄雨 张宏麟

摘 要: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背景下,我国许多地区开展了生态文明村建设活动。以福清市宏路街道周店村为生态文明村调研样本,通过多种调研方式了解周店村在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状况,从周店村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中积极提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32-02

前言

我国有9亿农民,三农问题是社会的突出问题之一,农村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开展了生态文明村建设活动。创建生态文明村正是落实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重大探索,也是农村发展史上的重大创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农村中的具体体现。创建生态文明村应包含“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三重含义。

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和谐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积极把自己所学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关注农村、了解农村、深入农村,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在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海西春雨行动”的号召下,笔者积极参加法学院暑期调研实践活动,深入福清市宏路街道周店村,通过发放农户调查问卷及访谈、走访、座谈等形式向村支书、村委及村民了解周店村在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状况,从大学生的视野积极提出扎实推进海西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建议。通过深入该村的暑期调研实践,有效拓展了自身综合素质,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和为农民服务的意识。

一、周店村基本情况概述

周店村位于福厦公路57公里处东侧,是国家级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延伸区。全村土地面积3.5平方公里,下辖7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现有750户人家,总人口2 730人,农民人均收入7 100元,村财年收入6万元。外出人员245人,占全村人口10%左右。

在过去,宏路镇周店村一度是吸毒人员的聚点,村里人出嫁会被拦路闹婚的“古惑仔”敲去一箱名贵好烟,两轮摩的路过此地常被小流氓“敲竹杠”,周店村也由此被市政府列入“治安挂牌村”黑名单。如今,周店村社会治安稳定、村容村貌整洁、群众安居乐业。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示范村”、“福建省生态文明村”、“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州市新农村建设特色示范村”等。

二、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做法

此次调查共发放20份农户调查问卷和开展一场村委座谈。在村书记纪家旺及相关村委支持帮助及村民的大力配合下,问卷全部有效回收。通过与村委的座谈以及我们自身的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周店村在“以党建带动工作”的特色理念下从以下四个方面实现“问题村”向生态文明村转变的过程。

(一)构建党员服务网络,发挥无职党员作用

2007年周店村党支部根据党员队伍的特点、能力等实际情况,开展了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活动,在党员中开展两项活动:一是把有各种特长、技术的党员组织起来,通过整合划分为7个类别、15个服务项目,开展不收费或低收费为民便民服务;二是根据本村实际工作的需要和本村无职党员的能力状况,共为无职党员设置了4大类11个岗位,让全村无职党员每人申请认领了一个或多个适合自己能力的岗位,进行上岗履职,协助村两委管理村级事务,带头参与新农村建设。全村57位无职党员,有46名党员上岗履职,上岗率达到81%。在无职党员的协助下,周店村连续五年保持零发案、零上访,也没有发生一起火灾和安全事故。

(二)整治村容村貌,绿化美化环境

周店村动员村民积极参与清洁家园行动,共拆除露天厕所、粪坑、乱搭棚舍、破旧空房3 000平方米,清淤河道8.5公里,打捞水葫芦等水面漂浮物67 500平方米,整理2处卫生死角计3 500平方米的空地。建固定垃圾池22个,公厕3座,购置垃圾箱10个、果皮箱8个,垃圾车2部,聘保洁员4名,实行垃圾定点堆放,及时清运。结合党员设岗定责服务平台建设,把道路、河道、村落进行分段分片,由申领卫生监督岗的党员分别上岗管护。开展卫生定期检查、评比和奖励活动,设置“清洁片区”、“清洁家园”两个奖项,实行卫生监督员提名,村民代表通过和村两委会议评定的评选方式,对获评的片区或家庭进行张榜公布和物质奖励。

在非规划林地和房前屋后栽种各种名贵树木,建立三条绕村绿化带。目前已经推动了4个项目:(1)在村主干道两旁种植10米宽、6排、4种的名贵树木。(2)在村庄外围建设长7公里、宽10米的绿带绕村工程,种植6排、3种计21 000株的名贵树木。(3)在群众的房前屋后栽种龙眼、芒果、杨桃等水果,或栽种山茶花、桂花、杜鹃等灌木。(4)在村集体的山地上大力发展速生林和台湾高优水果,已种植巨尾桉1 200亩,台湾早熟水产桃、枇杷、柑橘等400多亩,规划做到山上绿林葱葱,山下硕果累累。

(三)注重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一方面,周店村两委主动与周边企业结成村企共建平台,特别是华丰鞋厂和澳翔纺织厂,这两个企业每年都能为村里提供300多名中老年妇女就业岗位,年收入达24万元,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另一方面,挖掘山地资源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生产,目前已种植速生林1 200亩,2003年村集体栽种的300亩巨尾桉已经成林,经过若干年每亩可收益3 000多元,为集体每年增收20万元。同时,周店村积极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进种植台湾水蜜桃、葡萄、柑橘、枇杷等高优水果品种400亩。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便利农民生活

周店村培植了全市第一条环村绿化带,建造了3个设计新颖的体育公园,10米安放一个垃圾箱,新建了2个公厕,自来水牵到家家户户。

村民们还自发地投入公益事业建设,有40多户村民自发捐钱要求村里设立教育基金会,短短一周就募资125万元,其中长年在广东办厂的纪家琳个人捐资50万元,村民们还动员华侨计划建祠堂的30万元资金转投教育。村里对教师实行了路费、中餐及奖教金补贴,极大地稳固了师资力量。

在与村委的座谈过程中,村书记纪家旺告诉笔者虽然自2007年以来周店村在生态文明创建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还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党员队伍老龄化文化程度低、村财政经济单薄等困境。

根据完成的20份农户调查问卷中,大部分村民家庭目前年人均收入达到5 000元以上,但仍有25%的村民人均收入在900~2 800元之间。在调查到“您收入主要来自哪里”中,25%的村民回答本地乡村企业收入,30%的村民是外出打工,45%村民的主要收入来自家庭副业,“农产品收入”和“养殖业”无人选填。在调查到“您通过什么途径增强法制观念”中,75%的村民回答是通过电视、广播的途径增强法制观念的,只有5%的村民回答是通过相关部门宣传。在调查到“您了解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吗”,村民们都摇头表示不知道。在调查到“本村组织集体性文化活动吗”,60%的村民回答偶尔组织。在调查到“您认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当务之急是什么”中,过半数的村民回答推进村内事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三、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启示

(一)生态建设立足于地方特色

一是广泛宣传。周店村干部充分利用该村宗族传统较为明显的特点,借助村中老党员在村里的威信和名望,协助村两委把党对农村的惠民政策、便民保障等宣传到各家各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是运用资源。周店村能从实际出发,坚持“围绕生态,强化优势”,发展富民产业,充分运用现有的山林资源和农村土地的地方特色,引进多种名贵树种和台湾早熟水产桃、枇杷、柑橘等果树,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建设立足于环境保护

一是引进无污企业。周店村为建设生态文明,确保待业村民就业,在清理原有污染养猪企业的基础上,引进无污染的企业,进一步拓展生态经济发展。

二是强化硬件设施建设,设置了垃圾桶、果皮箱等,放置在村庄的一些公共部位,这些一般只有在城市里才有的物品,成了周店村的一景,既为村民安置了垃圾投放点,更重要的是提示和教育广大村民要有爱村护村意识。

(三)生态建设立足于科学指导

周店村两委团结了广大群众的力量,大胆创新,积极发挥“无职党员”作用,充分展现他们各自的创造力和服务水平,将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其他人,使农业建设过程中既能够保障生态,又能够增加效益。例如有的党员具有农业特长,就指导农民农业建设,既能够保障生态,又能够增加效益。这就使得党员受到了赞扬和拥护,农民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农村的生态建设得到了保障。

四、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建议

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命群体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友好、和谐、共生存、共繁荣的关系,而不是统治与被统治、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必须以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为前提,不可超出其极限值。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追求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建设应当加强科技支撑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如果没有人才引进,城乡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如今,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走下基层,用自己所学服务基层。农村更应当利用好大学生资源。农村可以组织大学生村官实地指导农民,用科学的方法为农民谋福利,这样也能够更加有效地建设好生态经济。农村以及地方制定一系列机制,投入部分财政,将生态建设的成效与大学生村官的投入相挂钩。大学生的科学知识贡献于农村,为农民谋福利,自身的利润也能够得到保障,农村生态建设得到科学指导,更加促进生态经济的增长,从而实现良性循环,实现共赢。

当前农村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均在不断增大,根据周店村的现状举例,生态农村的建设更应重视绿色经济的发展,果树如何增产、无污染企业如何循环利用资源等诸多问题均需要科技的指导,如何完成市级、省级、国家级生态村建设的指标,更多的需要科学的方法加以指导。通过科学的技术、理念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二)生态建设应当发挥侨乡优势

在当前,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生态经济的效益应当实现最大化,才能更好地提升村民投入生态建设中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农村实行多产业的建设,实现多元发展。周店村所处福清市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华侨人数多,财力厚,乡情重。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外政策的开放,福清华侨逐步从捐款兴办家乡公益事业转为投资合理开发性生产项目。这一变化对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将发挥巨大作用。

为适应这个变化,鼓励华侨回乡投资,有关部门应积极为其创造一切必备的条件。首先要充分认识自身的资源优势,制定统一规划,提出兴办侨我双方均有利的开放性项目。其次,要为华侨创造尽可能好的投资环境,特别要搞好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要把引进侨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如根据福清侨乡经济建设兴建食品、纺织、电子三大工业支柱的需要,引进各种小型、见效快、利润高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促进城乡工业发展,提高企业素质和生产水平。同时通过邀请学者回国讲学等形式,传播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

(三)生态建设应当加强法治理念

从周店村“无职党员”的设立以及成效我们可以看出,生态建设的成功与否,公众是否积极参与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公民的基本权益得到法治的保障,生态建设才能在公民的共同努力下得到更大的进步。

在当前,中国的法治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人民开始知法、懂法,开始注重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周店村的“无职党员”帮助村委向村民宣传相关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通过我们的调查走访得知,村民希望看到更加透明、民主的管理。村委会是村民的自治组织,村民更应当对村委会的各项具体行为包括生态建设的具体措施享有知情权、监督权,同时村委会还应当积极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只有依法保障村民的各项基本权利,才能保障生态建设能够依法进行。有了法律的规范,村民才能够合法行使自己的自治权,有了村民的参与,才能保障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

(四)生态建设应当完善健全相关法制

当前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面临这样一个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即对已存在的不当土地利用进行重新分区,从而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使其土地用途适应生态经济的要求。因此,现行土地规划制度应对土地利用重新分区做出规定。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土地利用进行重新分区时,应考虑对原土地使用者的损失给予合理的补偿,切实保障相关个体的利益,从而促进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

同时要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环境法的基本法律制度,对于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可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促进生态村建设中生态经济的实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健全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从环境角度在区域发展定位、产业布局、行业结构上提出要求。只有在规划层面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才能对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农村生态文明村建设需要完善的环境法律制度还包括有关经济刺激制度和环境审计制度。在经济刺激制度方面,政府应加强对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的财政扶持和技术援助。为此,应实施政府优惠贷款、减税和无偿转让有关技术等经济刺激方面的措施。在环境审计制度方面,应加强对政府的环境绩效审计,重点关注在农村生态文明村建设中政府环保资金投入、管理、使用情况,环保政策落实和环保目标实现情况,并就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完善环保政策措施提出建议。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