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价值观概念之再辨析

2013-12-26 01:54黄晓琼
学理论·上 2013年11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黄晓琼

摘 要:主流价值观存在的深层根源在于国民的精神特性及利益机制。主流价值观与主导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是探讨价值观的不同维度的概念,主导价值观侧重导向性,主流价值观强调接受的广泛性,核心价值观突出的是价值体系的层次性,三者又有着内在联系,三种提法都源于社会转型时期价值日趋多元化的语境,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关键词:主流价值观;主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0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39-03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凝聚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以什么样的主流价值观支撑中国梦的实现,以什么样的主流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我们在走向民族复兴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国家的稳定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都将取决于主流价值观的实现程度。

一、主流价值观存在的深层根源

主流价值观存在的深层根源在于国民的精神特性和利益机制。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巨变历程,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形式、经济结构、组织形式和利益关系的变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直接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分化,社会关系由单一体制下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裂变为公有制和私有制下的多个社会阶层,有学者以职业分类为基础、按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划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包括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1]。这些社会阶层由于各自的社会地位、掌控的资源以及所属机制环节不同而利益诉求有差别,形成多元价值观,但是各阶层都置身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共同体,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因此都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爱国如家,团结一致,自强不息,改革进取等精神特性,都需要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平衡协调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所以形成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以及相应的主流社会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

二、主流价值观的概念及特点辨析

学界近些年在主流价值观、主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问题的争论中存在着不少分歧,为了深化对价值观问题的认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必要进一步辨析这三个概念。

所谓主导价值观,是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对社会其他价值观及其发展方向和基本走向具有主导、引领和规范作用的价值观。因此可以说,主导价值观,既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在现实中不断实践的反映。主流价值观,则是指一个社会大多数民众即主流民众所信奉或各种价值取向大体一致的价值观,它是由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倡导和支持,具有现实社会合理性基础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并不当然地成为主流价值观,而主流价值观的取向与社会的主导价值观的要求完全可能是相互脱离的。核心价值观是指在多种价值观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其他价值观具有统率和引领作用的价值观。三个概念探讨价值观的角度是不同的,主导价值观侧重导向性,主流价值观强调接受的广泛性,核心价值观突出的是价值体系的层次性,三者是有内在联系的,各自提法都源于社会转型时期价值日趋多元化的语境,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当代中国的主导价值观,就是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价值观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转化为广大民众自觉践行的主流价值观,必须在探究主流价值观特征和转化规律的基础上,寻找转化的科学路径。

主流价值观作为一个社会多数民众所持的价值观,与主导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比较,具有如下特征:

意识形态性。一定的意识形态是一定价值观形成的思想基础,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就是主流价值观形成的观念依据。主流价值观与主导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都属于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与一定的阶级有关,主流价值观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整体的本质要求和意义的集中体现,正因为如此,我国主流价值观的建设要体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及方向,加强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构建是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迫切需要。而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和灵魂,必须研究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过程中构建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

多维性。主流价值观是对主流意识形态观念体系的概括和提炼,由于社会生活领域的复杂多面,主流生活方式的多种多样,引导主流价值观贯彻的表现形式必然是多维度和多层面的,比如无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还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在现实生活中客观上存在先进性与层次性的区分,同一价值观有着境界和觉悟程度的差别,有较高境界和层次的道德水准,也有较低一层的境界之分。从价值观的实现形式看还有历史性和现实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维度之分。历史性和现实性之分,是指主流价值观的形成既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历史经验,又必须反映时代精神,研究现世社会的发展规律;理论性和实践性之分是指,主流价值观的构建要以科学的理论研究做指导,同时又要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

大众主体性。理论上分析,主导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在被群众所接受之前还仅是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图,是官方倡导的价值观,只有当通过一定的途径将它们转化为多数民众接受并自觉自愿践行的价值观时,才能说主流价值观的主体是人民大众。

生活性。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依据,决定人们行动的动机。它比意识形态更直白通俗,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克思说过:“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2]显然,这里的“上层建筑”,如果把它和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联系起来就是意识形态,如果把它和社会生存条件联系起来就是主流价值观,主流价值观是一种“独特的情感”,寄托着人们的各种希望和幻想、同情和忧虑、原则和信条。作为外在于个人的生存条件来讲,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讲:“整个阶级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指‘上层建筑—引者注)。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2]马克思在这里明确指出了个人与社会联系的中介——由意识形态生成和决定的、带着个人感情色彩的、形成个人行动动机的主流价值观,同时也表明了主流价值观的“客户端”体现为主流生活方式,表明了主流价值观的生活性、世俗性特点。这也是主流价值观区别于主导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之点。

构建的逆向性[3]。主流价值观的构建既有顺向构建,也有逆向构建,真正符合社会文明本质要求的是逆向构建,这是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诉求。所谓顺向构建是指合乎人的“自然禀性”的要求进行构建,既可是自觉形成,也可以是自发形成,而所谓逆向构建是指约束人的自然欲望遵循人的“社会属性”进行构建,这只能是自觉形成。逆向构建体现了人类不断实现自身超越、社会追求进步的规律,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逻辑展现。主流价值观的流变态势就是作为“个体人”的价值观的顺向构建和同时作为“社会人”的价值观的逆向构建的内在矛盾的辩证统一的结果。这一特点不同于主导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

三、主流价值观构建的几个原则

当今,我国主流价值观构建面临着全球化、市场化和网络化挑战的时代困境。在全球化的复杂环境中,花样繁多的西方意识形态不断渗透,多种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价值观交锋不断,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消费主义、自由主义、中国威胁论等思潮影响并消解我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的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建设面临新特点和新挑战。以利益机制为核心驱动的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结构的进一步变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关系的多样化与多层化带来价值观的日趋多元化,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的泛滥,为主流价值观平衡协调多元价值观冲突带来前所未有的难度。网络化对主流价值观构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增强,价值选择多元化,消极思想传播快捷面广,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形成冲击。现阶段,上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中国社会表现出价值观多元化和主流价值观边缘化的态势,为确保我们社会主流价值观应有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必须重申并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主流价值观以适应时代需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最大程度上达成价值共识。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包括原创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适应社会变化、合理解释社会现实中得到发展,并成为新老社会成员的认同。马克思主义作为开放的科学理论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灵活性,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践中,在运用理论解答现实问题时,理论要切近社会裂痕、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以其解释的雄辩性和论证的自洽性合理解释社会现实,不但如此,在运用理论解释现实时,要适时地转换义理、话语、符号和内在论证机制,理论工作者要以改革实践中产生出的新概念、理念、理论不断充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内容,把形成社会意识的观念和价值吸收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来,用经得住实践考验的、人民群众乐于采用的新术语来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过消化和吸收现代政治文明的理论资源移植借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去,在创新中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对公众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要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实践,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实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最大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最大化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最大化。

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原则。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主导价值观转化为主流价值观如何可能?一个基本的条件是主导价值观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建立起明确的、特定的对应关系。对意识形态的解释,必须注意从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的因果互动机制、社会功能机制,以及意识的主体性机制之统一中,去揭示意识形态的认识─实践机制。作为认知层面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走进大众过程中转换为价值观形态,并且采取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形式已达成共识,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三个倡导”,这样的概括既反映我国初级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特有价值理念,同时还包含对人类共有文明价值的吸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解,要让大众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坚持实现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文明和谐、中华复兴的社会。现在西方思想理论界有一种流行的观点是“中国模式的成功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成功”。“国家资本主义”虽然与自由资本主义相区别,但却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因此,“中国模式的成功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成功”,在他们看来,其实也就是“资本主义”的成功。进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成了他们所谓的“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这种观点在国内不少民众甚至知识分子那里都是有市场的。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努力,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能指”和其特定内涵的“所指”之间建立特定的联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错误认识进行破解,解决广大受众认知层面的问题,这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进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前提。

3.坚持平等、多元、宽容、开放的传播原则。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众的主流价值观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的支持。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快捷性、开放性、多元性、自由性、交互性、海量性等特点,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胡锦涛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当今要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当作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地”。

4.构建主导价值观转化为主流价值观的长效机制。通过宣传与传播的制度化、感性化和具象化积累长效的价值观实现机制,形成这一机制的作用要素是多方面的,政策导向、舆论引导、社会奖惩、社会教育、法律约束、思想教育和自身修养、认知接受等机制是主导价值观发挥其导向作用的内在动因和手段,也是主导价值观由理论转变为行为主体内在信念和价值取向的必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李春玲,陈光金.当代中国的十大社会阶层[G]//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路易·波拿巴雾月十八[C]//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1.

[3]黄力之.论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的逆向性特征[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6).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
党员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弘扬“核心价值观”及文化馆惠民工作的真实案例
谈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校园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