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社科类社团发展现状、困境和对策解析

2013-12-26 01:54陈媛
学理论·上 2013年11期
关键词:我国发展现状困境

陈媛

摘 要:以当前我国社科类社团的发展为主线,总结了当前我国社科类社团的发展情况和已取得的成效,指出我国社科类社团现阶段面临的困境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对我国社科类社团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中探索出适合我国社科类社团发展的道路,归纳总结出一系列解决社科类社团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我国;社科类社团;发展现状;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125-03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社科类社团在培养优秀的学者专家队伍、加强全国社科界与国内外学术界的合作交流、推进全社会社科知识的普及宣传、为党委政府推行政治改革建言献策、推动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为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政府职能根据形势不断进行调整,社科类社团在各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团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一、当前我国社科类社团发展的现状解析

(一)发展结构

当前,我国社科类社团依据行政区的划分标准,实行分级管理模式,分为省、市、县三个等级。各级社团相互独立,互不隶属,分别接受相应级别的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管理。同时,依据不同的标准,如:按学科划分、按性质划分、按运行方式划分等,我国社科类社团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可分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三大类社团,也可分为学术型、部门组织型、社会运作型等三大类社团,或者是分为官办、民办、官民合办等三大类社团。

(二)学科布局

现在,我国社科类社团种类繁多,各类社团都有极强的专业性,研究领域广泛,同时包括对各个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以及新兴交叉学科的综合应用。据已有的统计资料分析,目前我国社科类社团已包含哲学、经济学、财政类、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学、语言学、文化类、历史学、管理学等多个社会科学学科和研究领域。

(三)组织体系

总的说来,我国社科类社团在成立之初都设置了相应的机构部门,有明确的职责职能分工,并且也有相应的管理机制。一般来说,社科类社团设有法定代表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社团内设会员代表大会和社团理事会,前者是社团里的最高权力机构,后者是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的执行机构。相应的还会有常务理事,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相应的职责和权利。理事会主要包括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秘书长所在的秘书处是整个社团的基础核心部门,负责处理社团的日常工作。有些已发展到一定规模的社团还设立了学术交流制度、民主决策制度、会员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内部制度,并且能够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四)业务职能

在我国,社科类社团的主要特征是学术性较强,所以大部分社团的主要核心业务是开展学术交流、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同时还会带领广大会员开展各种内容丰富的活动。各级社科类社团基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服务社会大众的考虑,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性的科普活动、政策咨询活动和扶贫帮困活动,这对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五)管理体系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社科类社团自成了一套比较规范的管理体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由社科联、挂靠单位和民政部门三个部门进行管理。其中民政部门是社科类社团的登记管理机关,主要负责社科类社团的成立登记、变更备案、年检评估等工作;社科联是社科类社团的业务主管单位,主要负责指导社科类社团开展日常业务工作和各项活动;此外,为了加强对社科类社团的管理,还要求各个社团在筹备成立时依托一个行政挂靠单位,主要是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

二、我国社科类社团已取得的发展成效

近年来,我国社科类社团努力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大力组织社科研究、努力加强对外交流,在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理论创新、服务决策咨询、普及社科知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我国社科类社团还积极加强协作推进对外交流。各类社团每年积极组织会员参加全国性、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在向外界学习、拓展自身视野的同时,还向外界发出了我国学术界的声音。

我国社科类社团取得今天的发展成果和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各社团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紧紧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高质量、大规模、有影响的社科学术活动。比如“全国苏区精神研讨会”、“全国青年博士论坛”、“全国公共管理论坛”、“中国哲学论坛”等等。这些学术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对培育社科人才、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各类社团还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制定课题指南,组织广大会员进行研究探讨,取得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多次组织全国性的社类课题项目申报工作,各类学术著作得以出版,并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一些重点课题成果被有关部门采用,很好地服务于社会。部分社团通过办好自身的学术刊物,提高刊物等级,打造品牌形象,充分发挥其在学术交流方面的独特作用。这使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操作,积极为我国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建言献策,造福大众。

三、当前我国社科类社团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面临的困境

1.缺乏专职人员

我国社科类社团真正有专职工作人员的数量并不多,只有挂靠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社团能有专职人员负责处理社团的日常事务和对外联系。大多数社团的工作人员都是兼职聘用的,他们都是一些热爱相关社科领域,热衷于社团事业的社会人士。虽然社团内部设有职责分工制度,但工作人员的工作分工并不明确,甚至相互推卸工作责任。总的来说,社团的工作人员普遍没有从事该工作的专业技能,并且责任心不强,这将严重阻碍社团的发展。

2.管理制度不完备

有大部分的社团在会员管理、重大事项民主决策、信息公开、会费管理使用情况等方面均制定了比较完备的管理制度,以保证社团能够按章行事,有序开展活动。但仍有一小部分的社团由于规模较小,会员数较少,因此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只存在一些基本的制度,管理体系比较混乱,无法做到民主决策和信息公开。

3.学术能力较弱

学术水平是社团的核心竞争力,学术能力较弱不仅不能发挥社团的职能作用,还不能吸引更多对该学科领域有兴趣的科研工作者。实际上,只有一些挂靠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理论类社团能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它们能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召集起来,开展学术交流座谈会,还能与国内外学者保持联系,探讨学术问题,从而促进学术交流。而挂靠在党政机关的社团,虽然也能开展一些学术交流讨论会,但仅限于经验交流,学术水平普遍不高。

4.发展经费匮乏

表面上,社团获取活动经费的途径有很多种,例如财政拨款、服务性收入、会费以及社会捐赠等,但实际上,大部分社科类社团并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缺少资金的支持,社科类社团的发展将会停滞不前,只有部分挂靠在党政行政机关的社团能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团体会员单位的会费以及财政拨款是它们有力的经费保证。有的社团只能通过收取会费来获得活动经费,但是由于会费是按自愿原则交纳的。在这种情况下,社团的日常工作由于会费的短缺,实际运转起来也是相当困难的。

5.活动举办效率低

开展学术活动是社团的职能之一,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实现社团为社会、为党政机关、为人民提供帮助和服务的宗旨。但事实上,我国社科类社团开展活动比较活跃的只有小部分,这些社团能按照章程经常性组织召开社团理事会,还能定期组织开展学术研讨会等对内对外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加大学科知识的普及宣传。但有相当一部分社团每年只偶尔举办一两次活动,甚至有的社团处于停滞状态,成立之后未举办过任何的学术活动。

(二)原因分析

1.外部因素

第一,发展环境的变化。我国正处于一个长期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体制和结构的调整也会随之产生,社科类社团发展的外部环境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社团的功能将会面临重新分化以及科学定位,这是社科类社团发展必然会面临的挑战。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发展观念和体制,使得社团不能很好地适应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不能与时代相适应。

第二,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目前,政府有关部门把社团认为是可有可无的社会组织。大多数社团还承担不了为学科、为政府乃至整个社会服务的重任,这就造成了政府有关部门对社团不信任、不放手的态度,更不愿为其扩大规模创造条件。同时,政府由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没有把相应职能转移给社团,造成社团不能真正发挥出其自身职能的功效。

第三,缺乏政策法规保障。我国社会组织立法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关于社团发展的法规政策也是不健全的。主要表现在:没有社会团体单行法,立法没有权威,没有实体法,立法内容缺失等方面。整体法律规范的操作性不强,法律规范不配套,不能为社科类社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基础。

第四,缺乏长期有效的资金来源。社科类社团的性质之一就是它属于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虽然它能够代替政府处理部分转移出来的公共事务,充当政府职能转变的承担机构,但实际上其获得的政府财政资助太少,甚至没有。同时,社团能争取到的社会捐赠太少,由于自身能力有限,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有偿服务。

2.内部因素

首先,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社团管理松散。例如:许多社团没有按照自己订立的规章制度定期进行理事会的换届选举,有些甚至十几年都未换过届;很多社团在变更工作地址、法人、会长、秘书长后,不及时向有关部门备案或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有些社团法人登记证书在一定期限后失效了,也不能及时到相关部门换取法人登记证书。除此之外,社团的财务管理、会员管理等方面也比较混乱。

其次,社团自身的能力不足。一些社团的独立性不强,不能真正开展自身的各项活动,受制于相关的行政机关。由于社团中缺乏新鲜的血液,很多青年学者不愿加入社团,更不愿兼职从事社团的工作,从而造成社团发展后劲不足,使得社团整体的学术水平较低。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也导致了社团工作人员短缺的问题。

四、关于促进我国社科类社团繁荣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政府应充分认识到社团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造社会共治局面

“小政府,大社会”是今后我国政治发展的大趋势,这已获得了社会群体的普遍认同,所以要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可将政府的一部分职能下放至社会民间团体,有利于在推动社科类社团发展和建设的同时,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效率。例如,可将社科领域的学术交流、理论探索、咨询服务、专职人员岗位培训等方面的内容让社团代为执行,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来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这过程中,政府的职能逐渐转变为监督管理。在实现政府社会目标的同时,社团还能参与其中,形成多个部门共同配合、多管齐下、共同管理的共治局面。

2.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加大扶持力度

经费匮乏是阻碍当前社团生存和发展的一大不容忽视的因素。从目前我国社科类社团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应从众多的政府部门中,选择一个部门来统筹解决社团经费匮乏的问题,国家财政部就是一个有效的职能部门。例如:可成立一个社科类社团发展基金会,将其归入每年的财政预算里。同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社科类社团扶持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进行捐赠。对于承办了一定科研项目和公共服务项目的社团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设立一定的资助和奖励机制,对推动我国社会科学文化发展有重大贡献的社团,应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3.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社会组织要想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做保证。社团组织的正常运行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立法机关颁布的有关法律提供了这种可能性,这既能对社团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力,又能为判断其行为是否正当提供参照标准,更是对社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有效保护。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关于社会团体行为的单行法,并未形成系统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不利于我国社科类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因此,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法律中要凸显社科类社团的作用、职能和业务范围等,明确指出它们在政府职能转变中发挥的价值和作用,为社科类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基础和社会环境。

(二)社科联应充分发挥桥梁枢纽的作用,为其不断壮大提供有利条件

1.加强各社团间的沟通交流,互相借鉴发展经验

全国社科联应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的作用,加强社团间的沟通交流。社团间的沟通交流可以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学术问题交流、学者间的交流、社团管理层面上的交流、工作经验交流等等,相互借鉴其好的发展经验,才能有效促进社团的共同发展进步,全面提升社科类社团的综合素质。这样使得社团能够真正实现“走出去”,而不是故步自封,这也是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2.牵头组织大型的学术活动,提升社团学术水平

社科联牵头举办大型的社团活动,一方面为社团间的学术交流活动提供了一个平台,另一方面解决和改善了部分社科类社团因经费短缺而举办活动效率低的问题。定期举办大型的学术活动,还能及时向各社团传达当前社会科学界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新兴的理论问题也能得到及时的讨论和交流,这是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一些规模较小的社团通过参与大型的学术活动,还能提升社团的整体学术水平以及社团在社会工作事务中的影响力。

3.及时传达有用的公共信息,促进社团发展壮大

由于部分社科类社团缺乏专职的工作人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团的日常事务和对外联系,阻碍了社团的发展壮大。全国社科联应充分发挥其对外联系交流的职能,及时传达有用的公共信息,拓宽社团的信息来源渠道,提升社团捕捉社会热点的敏锐度,为社团开展各项活动提供动力和契机。同时,无形中也加强了社科联与社团之间的联系,方便社科联及时掌握社团的发展动态,更新社团相关信息。

(三)社团应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改善发展的内部环境

1.加强社团的标准化建设

社团组织建设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一套相匹配的现代化社团制度,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社团获得有序发展的基石。例如:社团内部要健全职责分明、平衡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作用,设立完备的议事、选举、财务、人事等各项规章制度,通过举办高水准的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社科类社团还应减少自身的行政化倾向,保证自身的民间性和独立性;注重工作人员的聘用和管理,探索建立多元结构的会员制度。

2.不断吸纳和引进高素质人才

吸纳和引进高素质人才是提升社团综合实力的根本,高素质人才和社会热点问题可以称得上是社团的风向标,这将有利于社团适应环境的变化发展,从而推动社团的发展壮大。社团的成员结构应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多吸纳青年人才,才能不断提出社团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想法,这一定程度上将会加强社团的发展后劲。同时,高素质人才的引进能大大提升社团的学术能力,无形中促进了社团与国内外学者的联系与交流,推动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

3.树立市场化意识,提升管理社团的理念

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社科类社团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改革。社科类社团不可能向社会提供物质产品,但可以提供精神产品,诸如学术讲座、学科知识普及、继续教育、理论研究等社会服务项目,实现最大限度满足会员、社会各方面需要的核心价值。社团应在这些方面集中优势,做好定位,提高品质,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升社团的综合实力。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快速发展,社科类社团越来越彰显出其自身的重要作用,伴随而来的,就是对社科类社团的科学化管理和高标准化的要求。我国社科类社团近年来在发展和管理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目前国外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只有深入研究当前我国社科类社团的发展困境及其产生原因,才能找到一条适合我国社科类社团发展的路径,只有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建议,才能推动我国社科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路平,周兆明.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现状及发展趋势[J].理论界,2008,(1).

[2]李新美.加强社团建设的几个问题[J].社团,2004,(10).

[3]顾爱华.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的内涵、特征与功能[J].中国行政管理,2007,(1).

[4]程彩霞.社科类社团的功能定位与发展对策[J].社团,2007,

(12).

猜你喜欢
我国发展现状困境
跟踪导练(一)
论我国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
计量经济模型下的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消费定量研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关于我国计算机教育MOOC发展的思考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