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013-12-30 07:48段冬林
关键词:就业率服务体系就业指导

段冬林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1 建设背景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紧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就业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少院校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机构和体系,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近些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毕业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很难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工作中存在一些显著问题:一是高等职业院校持续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社会需求就业岗位增长缓慢,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二是高职院校办学历史比较短,由于自身发展的原因,更加重视生源和招生,而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重视,人员、工作经费、办公条件等都未落实到位;三是部分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强,专业知识不系统扎实,好高骛远,自身定位不清楚,择业期望值较高,不能务实从基层做起;四是院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浮于表面、不深入,学生不爱听、不想听,实效性不强,指导方式、方法单一,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性无法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五是高职院校尽管就业率相对较高,但是毕业生就业层次总体偏低,学生跳槽频繁,就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根据高职院校发展的自身实际,在实践中探索完善一套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开展高质量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提高就业指导实效,成为摆在高等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紧迫而现实的课题。

2 建设目标与思路

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和《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精神,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就业。

这就要求我们改革传统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观念、机制、模式,改革工作方法和手段,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审视和思考毕业生就业工作。我们希望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和摸索,构建出一套至上而下完善的科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我们将围绕“一切为了学生就业”的工作理念,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层次为目标,以全程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思路,从组织体系、运行体系、指导体系、市场体系、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把就业工作当作一项系统化的长期性工作来抓。具体见下图。

3 建设具体措施

3.1 建立以“一把手工程”为核心,机构、队伍、硬件、经费“四到位”为基础的组织体系

高职院校要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非常突出的重要位置,成立以学院领导、各职能部门、各院系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委员会,大力推进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逐步建立“一把手”高度重视、分管领导全力推进、院系两级负责、全员共同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就业指导部门及各职能部门、系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每个工作岗位人员职责明确,任务具体。同时,就业服务不仅仅局限于分管就业工作领导、就业指导专职人员、就业专职教师、就业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也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课教学和实践环节,注意渗透就业指导思想,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校应该按照文件规定配备专职就业指导服务人员,同时要采取措施,组织培训,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建设一支具备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法律等相关知识的专业化、职业化师资队伍,为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要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和场地必不可少,具体包括:就业工作场所、办公设备及就业信息查询室等。其中就业工作场所要具备办公咨询室、洽谈室、接待室、招聘厅、信息查阅室、档案室等。同时,各系也应该有自己专用的办公咨询室等设施。按教育部规定,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根据就业的基本需要,按照毕业生人数以及一定比例确保就业工作经费的落实。

3.2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实习与就业紧密结合的一体化运行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质上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是一种就业教育。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是一种技能教育,应该以实习、实训、实践为基础。实习与就业两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不可分割。为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实习的工作效率,有必要建立实习就业紧密结合的一体化运行体系。目前,有部分高职院校针对这个问题,将实习与就业划归一块统筹进行管理,成立了实习就业指导办公室或者类似机构,应该说是很有借鉴意义。所谓实习与就业一体化运行是指:高职院校在安排学生进行实习的时候,可以采取实习与就业岗位挂钩的方式,通过预就业,促进毕业实习与就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被实习单位接纳的学生如实习期间表现优秀可以直接就业,允许学生带薪实习,这样既促进了就业,也减轻了学生负担。在现实中,我们调查发现“实习就业一体化运行”这种体系,得到了企业、学生的高度认同,同时提高了高职院校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3.3 建立以全程化、多样化、重点化为特征的指导体系

(1)就业指导全程化。必须树立“全程化就业指导”的观念,大学生就业指导不应该只是局限在毕业这一阶段,仅面向毕业生,而是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包括新生。不同年级就业指导的内容不一样。大一阶段侧重职业测评与定位;大二阶段侧重职业发展与生涯锻炼;大三毕业阶段则注重就业指导、政策讲解与求职面试技巧等。三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事实上,由于资源有限,能做到“全程化就业指导”的高职院校并不多。

(2)就业指导形式多样化。采取多样化的就业指导形式,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听,没有抵触心理,才可能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做到统一指导与单独个性化指导相结合,课堂与课外指导相结合。除了日常的就业指导课教学以外,还可以有其他形式,包括:邀请知名企业家、人力资源专家、杰出校友做专题讲座或者报告;召集优秀毕业生,向学弟学妹举办求职经验交流会;统一安排学生到知名企业参观交流等等。

(3)创业教育重点化。完善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创业的课程和实践锻炼环节,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要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用人单位的沟通与合作,使学生熟悉当前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针对专业特点,开发适合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要求有条件的院系和专业要逐步从创业知识传授转向加强创业实践锻炼,提供创业资金和场地支持,积极鼓励、引导在校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开展创业实践,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市场潜力和良好影响力的创业项目,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品牌特色。

3.4 建立以就业渠道拓展为重点、以信息化建设为亮点的市场体系

(1)大力拓展就业渠道。高职院校应该积极走出去,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与企业、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广泛收集需求信息,大力开拓就业市场,建立稳定的毕业生就业渠道。对于用人需求量大、合作信誉高的用人单位,可以考虑建立长期合作的就业基地,学校应和就业基地保持密切联系,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进行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以职教集团为平台,利用集团资源,促使学生充分就业。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通过各地校友分会,为毕业生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农村、社区、西部就业,拓宽基层的就业渠道,充分用好国家到基层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2)加强信息化建设。紧跟当前形势,各高职院校要加快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拓宽网络就业渠道。及时掌握和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和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建立信息资料库,尽快实现各地区、各高校信息资源共享,及时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建设和完善职业指导和生涯规划网络学堂或系统。可采用电子简历、远程视频面试、网络招聘会等信息化手段为毕业生提供节约、高效的平台,为毕业生创造无障碍沟通,实现全方位的零距离接触。

3.5 建立以考评为宗旨、以就业服务质量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就业工作开展得好坏与否,成效如何,很重要的离不开最终的评价体系。我们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反馈体系,一方面,可以实行学生就业工作目标管理与量化考核;另一方面,则是提高各院系的积极性,进一步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做好。评价体系的内容包括:就业率、机构、队伍、硬件、经费“四到位”、就业日常工作开展情况、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调查、就业工作研究等等。必须从上述内容全方位建立就业指导工作量化指标,并进行定期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奖惩、激励制度。对于表现好、评估优异的院系实施表扬,对于日常工作开展不到位的院系则提出批评与通报。同时,评价体系中很重要的环节则是就业率、就业情况的评价。当前,整个社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就业率数据是非常重视的,目前毕业生就业率已经成为高校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公布就业率已受到全国所有高校的普遍关注。就业率对高职院校尤为重要,涉及到招生、专业申报等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就业率数据统计方面,还存在着不太科学的地方,出现了片面追求就业率数据高低、弄虚作假的情况。因此,政府与学校应逐步摸索就业率和就业情况统计的科学方法,将就业质量这一因素统筹考虑和评价。

4 建设预期效果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建设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前提,建立健全高质量的服务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全面构建高职教育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切实落实服务育人是当前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一套完整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对于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需要,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上述五个体系的构建,我们将会看到,未来几年内,一套完整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将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推荐和服务,为大学生就业构建一个快速的、安全的、和谐的绿色通道,必将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工作持续、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1]周广文.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

[2]陈勇.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培养健康就业理念[J].文教资料,2010,(27).

[3]臧涛,袁变蓝.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J].出国与就业,2010,(16).

[4]张立今.构建面向市场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模式[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猜你喜欢
就业率服务体系就业指导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