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合作学习效能的研究

2013-12-30 07:48沈新华程婷婷
关键词:社团舞蹈意识

沈新华 程婷婷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扬州225000)

0 前言

21世纪的社会,合作是一种社会准则,社会需要善于合作的人才,学生在学校学会合作,才能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1]。合作学习是一种将3~5个学生有目的地组成学习小组,强化师生互动,特别是生生互动关系,鼓励成员之间互助学习,对小组整体成绩进行评价,共同达到目标的教学活动。

社团是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组建的学生群体,社团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伸,也是高校团学工作的重要载体[2]。目前,高校中相当一些社团活动流于形式,学习效能低下,在社团活动中引入合作学习的理念,对强化社团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课题组以体育舞蹈类兴趣社团为载体,对学生社团合作学习的模式、学习效能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1 研究目的

本研究试图通过在兴趣类社团指导中实施合作学习策略,改变传统的单向传授方式,强化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纠正、互相督促,提高学生学习效能。通过实验,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态度,快速弥补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提高学生整体水平,打造社团精品成果。

具体目的,一是进一步验证社团活动中“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二是“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能否提高社团活动整体水平;三是“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能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课题组选择本院大学生艺术团为研究对象,主要考虑体育舞蹈类社团对动作自学和动作强化要求更高,自主学习特异性更为明显。大学生艺术团成员共65人,全部为女生,由2011级新生自愿报名参加。

2.2 评价标准

在对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3,4],自行设计业余舞蹈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测评学生基础条件和学习效能。评价表经过专家修正后进行预测,测试结果表明信度、效度符合实验要求。评价表1:舞蹈基本功测试,内容包括:标准度、协调度、节奏感和柔韧度四个方面;评价表2:节目质量测试,内容包括:编排逻辑、节奏匹配、音乐理解力、动作协调和整体美感五个方面;评价表3:态度意识测试,内容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主体意识三个方面(共15个条目)。

2.3 实验设计

本研究对以往大学生艺术团课程指导教学方案进行修正,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自变量是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因变量是学生舞蹈基本功、舞美表现力、节目水平和主体意识。具体做法是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实验处理来发现实验因子对学生在舞蹈基本功、舞美表现力、节目水平和主体意识等方面的影响是否有效。

2.4 实验程序

(1)分组:聘请艺术教研室讲师、副教授共5人,组成考核小组,对65名成员进行考核打分,考核指标为动作的标准度、协调度、柔韧度和节奏感,并按照好中差搭配的方式分成甲组(实验组)、乙组(对照组)。

(2)前测:分组后随即进行整体舞蹈基础素质测试,并将其作为前测成绩,同时进行学习兴趣和态度调查。

(3)处理:根据舞蹈动作学习的需要对甲组进行再分组,采用异质性分组的原则,由基础和能力高中低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要求他们互相学习、互相纠正动作。具体实验过程:甲组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指导策略,乙组按传统教学指导方法。变量控制:在实验过程中保证甲乙两组教师相同、起点相同、时间相同、节目难度相同、训练实施相同。实验时间为6个月(2011年11月—2012年4月)。

(4)后测:实验周期结束后先进行大学生艺术团学习兴趣、态度和学生主体意识问卷调查。其后组织专家组对甲乙两组进行测试,测试分为舞蹈素养、选送节目质量评价两个部分,专家组成员与前测相同。

3 结果与分析

对实验过程中前测和后测数据采用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表1 甲乙两组舞蹈基本功前、后测对照表(珋x+S)

从表1可以看出,甲组(实验组)虽然前测成绩略低于乙组(对照组),但后测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考虑了对其他因素的控制,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是有效的。从学生的精神风貌、动作创新程度来看,明显感觉到实验组学生更加从容自信,更加大方到位,明显看出合作学习对舞蹈学习的积极影响。

表2 甲乙两组选送节目考核对照表

从表2可以看出,专家组对甲乙两组选送节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实验组节目整体水平远远高于对照组,尤其是节奏匹配、动作协调程度和整体美感明显领先,这是通过合作学习,带动全体成员共同进步的结果。

表3 甲乙两组态度及主体意识考核统计表

从表3可以看出,合作学习实验不仅提高了学习效果,还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了自主意识,实验组100%的学生都能按时参加集体活动;在主体意识方面,85%学生都喜欢合作与交流,希望多参与活动;71%的学生学习更有计划性。通过访谈,实验组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与同学合作交流,愿意与同学一起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更有81%的学生愿意将合作学习的方法应用到其他课程学习中去。合作学习对学生兴趣、态度和主体意识方面的促进作用明显,也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提高,促进了学生舞蹈训练,使得实验组在各方面优于对照组。

4 结论与建议

4.1 合作学习方案的设计至关重要

合作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活动设计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变传统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增加情境导入、小组互动、交流展示、评价总结等环节。在课程及课后活动中设计竞赛活动,引入社会平台和工程项目竞赛,通过模拟或者真实的竞赛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小组活动,达到互助互学的效果[5]。其次,合作学习有许多种操作方法,比如:学生组内分工、团体游戏竞赛、小组辅导个体、切块拼接法、共同学习法、知识交换法等方式,总之一切方案以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为目的。

4.2 合作学习内容选择影响合作效果

任何一种学习方式方法都有其适用性问题,合作学习也是如此,应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教学。学习内容最好具有开放性特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同时,内容不能过于简单,最好选择个人难以独立完成的,或者在规定时间内难以独立完成的内容,促进同伴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3 合作学习氛围的营造决定合作成败

合作学习的初衷是每个学生都在组织中成长,但最有可能滋长的却是“搭便车”现象,特别是异质分组时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小组活动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总是处于掌控状态,但也有的学生则始终置身事外,因为反正有人完成,总是乐享其成。因此,需要在组织中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明确各自的责任,做好小组分工,做到“指标到人”、“人人尽责”。唯此,才能实现真正的合作。

[1]薛晶,张娅.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6,(9):165.

[2]沈新华,汤潜之.高职评估新方案视野下的团学工作内涵建设[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66.

[3]徐芳.体育院校体育舞蹈专项学生体能特征及评价体系的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4]周振茂.对大学生体育舞蹈教学评价机制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11):207~208.

[5]沈新华,陈亚鸿.通过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路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12):175.

猜你喜欢
社团舞蹈意识
缤纷社团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K-BOT拼插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