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项目化课程单元设计与教学过程

2013-12-30 07:48曹井新张丽平陈宝军温红真
关键词:编程加工工艺

曹井新 张丽平 陈宝军 温红真

(1.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材料与工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2.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是制造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若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的授课方式,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再加上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效果差,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中不利于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从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角度以及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急需对传统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教学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

1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项目化教材开发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项目化教材由学校教师和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以校企合作教育、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遵循“企业调研→工作岗位的归纳汇总→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学生职业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的转换→学习情境的构建”的过程,根据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按照数控程序员、数控机床操作工的“职业工作过程”对《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原有课程内容进行“解构”和“重构”,以数控加工中的典型加工面为学习内容载体,归纳总结出数控车削编程及加工模块、数控铣削编程及加工模块和数控电火花线切割编程模块等三个学习模块。每个学习模块下分设若干个学习情境和若干个工作任务(详见表1)。

表1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项目化教材内容结构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项目化教材中每个学习任务均以“任务书→学习导读→任务解析→任务实施(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编程)→任务学习手记”的顺序编撰教材内容。教材附录中提供了项目化教学所需要的相关工作页等资料。

2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项目化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项目化课程单元教学设计除了应包括任务单元描述、教学目标、教学资源与媒体、重点难点、教学情境、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参考资料以及授课专业与班级、计划课时、上课地点、授课日期、授课教师等内容外,同时还要对单元教学活动流程进行详细规划设计,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单元教学活动流程(局部)详见表2。

表2 单元教学活动流程表(局部)

3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项目化课程教学过程

3.1 依托理实一体化教材,基于行动导向应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开展《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项目化教学

基于行动导向开展项目化教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中综合应用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交互检查法、小组讨论法和四步教学法等。这些都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通过四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对每一个“学习情境”进行教学实施,使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另外,随着“学习情境”内容及学习深度的逐步推进,采取“手把手,放开手,育巧手,手脑并用”的途径,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2 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构建“做中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环境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教学是以工艺、程序编制、仿真加工及实操加工的工作过程为主线展开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数控加工中的典型加工表面形式为载体,在数控加工实训车间和数控仿真加工实训室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现了“做中学”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均可相互交流,并可查阅素材库、课程标准、教案、多媒体课件、引导文等相关资源。数控加工实训车间和数控仿真加工实训室为《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项目化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硬件条件保障。

3.3 将企业产品标准、职业岗位要求与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生考核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结合课程的特点,设计了学生自评表、教师评价表、学生评价考核总表和数控加工操作考核表,由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向“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转变,将企业产品标准和职业岗位要求融入到学生考核中,突出学生学习任务和生产任务的“零距离”对接。《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因此,教学中应进一步渗透德育教育。无论是学生的自评、互评还是教师点评,都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契机,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关系,帮助学生培养职业习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企业生产活动常识,感受生产实际与理想职业之间的差异,思考个人与社会、职业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3.4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项目化教学顺利实施的软件条件保障

在课程改革中,校内教师积极与行业、企业接触并建立了企业一线生产人员外聘教师数据库,打造了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从数据库中选取指导教师为学生上实践课,学生在领会知识的同时,对今后的实际工作场景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更容易投入到教学情境中。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校内教师也积极深入实践教学课堂及生产第一线向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大幅度提升了校内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与水平,形成校内教师与外聘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

4 结语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项目化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一用、二结合”,即“手脑并用、行知结合、学思结合”,因此,学习内容要指向学生的需求与兴趣,要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要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独立(或团队)思考并解决问题,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活动占主导,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其学习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向“关键能力培养”的转变。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项目化课程已初步显示出了它的独特魅力,课堂气氛变得积极、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由传统的“教学组织领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控制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和学习积极性,还要及时了解国内外本行业发展的动态,增强专业实践能力,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好学生终身学习的领路人。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曹井新,等.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制造大类[B].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

[4]朱浩,孙旭.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探索[J].职业技术,2009,(11).

[5]刘莉宏.基于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的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猜你喜欢
编程加工工艺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编程,是一种态度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编程小能手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