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木质地板生产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实践

2013-12-30 07:48尹满新
关键词:生产工艺木质教学内容

尹满新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木材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01)

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本科教育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而高职教育更侧重于实践技能,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模式的改革,课程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要实现理实结合,以实践为主,但要有足够、系统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二是教学内容的改革,要将一些新知识、新技术融入到教学中。随着地板行业的发展,一些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不断出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木质地板生产技术》就必须注重教学内容更新,特别是本专业是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进行的课程设置,就更应该注意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时效性,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1 本课程改革前状况

木材工程学院木材加工技术专业在2006年以前,一直开设《木制品生产工艺》课程,这门课程是从国内林业大学借鉴过来的一门木材加工类工科课程,因此也就沿袭了传统知识理论灌输制的模式,即以章节轮回学科式的木制品设计原理、工艺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没有具体明确的能力定位。这种以教师为主的知识体系灌输制,基本不设或很少有能力训练的内容,所以学生学到的是“技术知识”,而不是真正掌握了生产岗位需要的工作能力。为了消除这种课程设置所存在的弊端,我们将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实行了由知识灌输到能力培养的转化,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体系。即把原来的《木制品生产工艺》一门课程分解设置成四门课程——《木质地板生产技术》、《木质门窗设计与制造》、《家具设计与制造》和《集成材生产技术》,总课时由原来一门课程80学时提高到现在四门课程总计390学时以上。木材工程学院是全国林业高职第一个开设《木质地板生产技术》课程的院校。

2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木质地板生产技术教学内容包括实木地板生产技术,实木复合地板生产技术,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涂饰技术,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制造技术(俗称“强化复合地板”),木质地板包装技术,木质地板铺装技术等6大模块、19个项目,按照产品品种、生产流程进行教学,每个项目又分二级工作任务,有50个任务。

2.1 课程内容选择依据标准

《木质地板生产技术》课程是根据地板制造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课程内容主要根据生产量较大的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和强化地板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操作、品质管理、生产管理、产品营销、售后服务等工作岗位的具体实际需要而确定。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基本专业理论不强,本课程去掉了难度大但实用价值却不高的基本理论部分,也就是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做,使课程内容的实用价值最大化。

2.2 课程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从地板原料准备开始,采取在技能训练中融进知识,以掌握的知识指导任务训练,遵循由简至繁、由浅入深的原则,先认识地板产品和掌握操作技能,再进行产品生产工艺规程的编制,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技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模块名称学时所占比例实木地板24 20%实木复合地板60 50%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24 20%表面涂饰4 3.3%地板铺装4 3.3%强化地板表面耐磨检验4 3.3%

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程的重点是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和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的生产工艺。包括各种毛坯料的加工方法和技术要求、成型加工时设备与刀具的调整、生产工艺规程的编制等。对于重点内容,要通过认真讲解并模拟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来解决。

本课程的难点是如何根据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状况及产品技术要求确定相关的工艺参数;地板加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处理办法。

课程学习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法是:

(1)给学生提供大型地板加工企业的生产技术信息,包括生产工艺情况、设备配置、各生产工序的加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2)把一些企业的生产工艺参数进行对比分析;

(3)告知各地板加工企业常见的质量问题和解决办法;

(4)加大实训课的教学时间,尽量将更多的理论知识融于实际操作当中,边学边干、边干边学;通过教学内容的精心选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路清晰。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堂教学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好的教学方法能事半功倍,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任何好的教学方法都要依据教学内容而定,体现教无定法。

木质地板教学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其他教学方法为辅。下面介绍木质地板教学过程中所用的教学方法。

3.1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重视学习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去做。在这种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受到多方面锻炼,以提高实践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3.2 任务驱动法

以生产任务为载体的每个项目中,又细化为不同的二级任务。在以任务驱动的行动导向教学中,各小组采取协作学习,小组学习或角色扮演——扮演企业员工,学会真做事,做真事,培养学生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终提高岗位适应能力。

3.3 示范教学法

在地板生产与安装等学习情境中,任务单下发后,学生们都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将具体的设备调试与生产过程完整示范一次,让学生从中了解并掌握生产的基本流程,找到突破口,为进一步完成任务找到一种有效途径。

3.4 问题共享法

将学生操作以及作品中的问题进行收集并讨论,在吸收他人长处的同时,也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以获得正确、快捷的解决问题方法,以提高实际工作效率。

3.5 现代教学手段的有力支持

(1)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和视频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作品展示、动画演示、观看录像不仅增加了学习兴趣,而且也加快了学生的消化理解,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

(2)逐渐建立并完善地板生产技术CAI软件系统。建设CAI实木复合地板生产软件,建设CAI强化地板生产软件。课程教学以地板生产技术的单元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能力训练为中心。把企业项目引入教学,教学内容围绕如何完成生产任务展开。加入企业元素,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3.6 实践教学的效果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就是教学做合一,他认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由于木质地板生产技术采用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因此每次课程教学都是一次实训课。在教学方法上,首先是教师讲明课程的任务、教学成果、课程内容、方法和步骤及课程考核方法,并采用教学教具进行讲解,有的教学内容还要做出示范演示,学生跟着进行学习操作、反复进行技能训练,在学生操作训练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进行巡视、检查和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不足和错误,并根据考核方案和评分标准进行过程考核。自主实训则把课内训练和课外训练相结合,实行学生自主训练、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其实质就是能力迁移训练项目,是以真实的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等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因此要求学生树立“作业即作品,作品即产品,产品即商品”的岗位工作意识,认真对待课外训练任务,自己搜集信息,查找资料,灵活运用知识,完成自主训练任务。学生在完成迁移项目的过程中,无论是课程授课,还是能力迁移训练,都严格按照考核方案进行考核,这样,通过考核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都得到明显的提高。

4 结语

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享受过程,掌握方法,提高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过程中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的用人要求,符合市场需要。学生毕业后,实践能力较强,专业对口率较高,学生到工厂上手快,节约了培训时间,受到用人单位欢迎。所以,课程改革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1]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尹满新.木质地板生产技术[M].沈阳:沈阳出版社,2011.

[3]彭亮.家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4,(6).

猜你喜欢
生产工艺木质教学内容
掺混肥料生产工艺的改进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木质风景画
生物有机肥料及其生产工艺
木质燃料
木质燃料
木质燃料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SBS改性沥青生产工艺参数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