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间土流失机理及支护办法的探讨

2013-12-31 06:50孙广灿
山西建筑 2013年19期
关键词:桩间平顶山市粘土

孙广灿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 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平顶山 467002)

0 引言

在平顶山市深基坑支护中,桩锚支护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桩间土支护往往被忽视,而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基坑开挖后,桩间土体暴露在外,容易发生桩间膨胀土严重流失,支护桩桩后土体逐渐坍落,桩体无法对桩后土体进行可靠支撑,使桩体及背后土体受力条件发生改变,最终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是基坑事故。对桩锚支护体系的安全和变形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而现行基坑支护规范对桩间土的支护措施介绍又较为简单,支护设计及施工人员对桩间土支护的重要性又认识不足,造成了由于桩间土处理不当而产生的工程问题不断发生。排桩桩间土应采取防护措施[1],根据基坑相应的地质条件,正确选择和实施桩间土支护的方案,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1 平顶山市典型工程地质条件

1.1 工程地质条件

在平顶山地区,存在膨胀土的地段主要由这几个地层构成:①层表土;②层粘土;③层钙核;④层粘土;⑤层粘土,其工程地质情况见表1。

1.2 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在自然地面下1.7 m~3.0 m之间。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赋存于③层钙核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面水、生活用水渗流补给,以人工取水、蒸发及径流等方式排泄。

?

1.3 膨胀土的特性

膨胀土主要由强亲水性粘土矿物蒙脱石和伊利石组成,以灰黄色、褐黄色为主,硬塑~坚硬状态,近垂直或水平的两组裂隙发育,裂隙面上被次生青灰色粘土充填,土体表面呈青灰色或青灰色条带。裂隙面极光滑,油腻状,具蜡状光泽。切开粘土表面充填物,内层仍是灰黄色,裂隙多呈闭合状,当其随卸荷及松动而张裂,在坡脚被开挖时,常沿裂隙面整体坐落呈“岩堆状”。粘土层外观坚硬,但其遇水极易软化,“干时一把刀,湿时一团糟”是对其性质的最好写照。膨胀土具有三性,胀缩性,裂隙性,超固结性,这三性对工程影响很大,裂隙性是关键因素,胀缩性是产生裂隙的内因,而超固结性则是促进因素。胀缩性和超固结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裂隙性作为载体表现出来的,其边坡的稳定性明显地受土体裂隙面或青灰色薄夹层的控制[2]。

显化崩解性是膨胀土的一个显著特性,膨胀土体浸水后,水进入孔隙引起粒间公共水化膜增厚,导致土颗粒间连接减弱或消失,以致土体产生崩解。实际上崩解是土体膨胀的一种特殊形式或者是进一步发展。试样浸水后表层立即产生裂缝迅速崩落,8 min后土样呈块状裂开,裂面多沿灰白色与黄色边沿产生。

根据土工试验资料可知,④层,⑤层土为膨胀土,特别是④层粘土,根据试验结果,其自由膨胀率δef<90,而且③层土正是含水层,④层,⑤层对基坑支护影响特别大。

2 平顶山地区桩间膨胀土的流失机理

由平顶山市的典型地质剖面可以看到,平顶山市地下水为浅部地下水,属于潜水,基坑开挖时含水层底面高于开挖面,则通用的井点或深井是不能达到降水目的的,是疏不干的,井里的水一抽就干,不抽又有,开挖时照常有水,其实,这已不是降低水位而是整个含水层的疏干问题[3]。

由于平顶山市独特的水文地质条件,决定了基坑开挖时坡面膨胀土的流失机理,由于膨胀土具有网状结构,土方开挖应力释放后,网状裂隙张开,会出现局部掉块坍塌,同时局部渗水点渗水量大会对坡面产生浸泡,冲刷,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做好排水防渗工作,保持膨胀土体内水量稳定,避免土体膨胀。

一方面,基坑的开挖,致使内外侧水力梯度增大,加速了水向基坑渗流,是桩后土体保水,膨胀土体吸水膨胀,产生膨胀压力,有向各个方向拓展的要求[4],而其竖向变形受土的自重压力限制,土体变形便向最薄弱的临空面发展,致使原状土体结构破坏。

另一方面,基坑开挖后,坑壁形成了临空面,原有的静水平衡条件遭到破坏,在动水压力下,上部水体顺着膨胀土裂隙向下流,桩间土一般的简单喷护阻止了水体向外流出,汇集于基坑开挖面,土体遇水膨胀崩解,形成了毫无粘聚力的块状土体,原有状态被破坏,等这种状况发展到一定程度,简单的桩间喷护面不能承担其侧压力,发生破坏,桩间土体开始流失,如图1所示。桩后土体也进一步脱落,随着水流及风的影响,桩后土体脱落进一步扩大,造成基坑临近地面塌陷,地面开始出现裂缝,桩后已不是原状土,桩后土体形成的临空面会进一步坍塌,原有的桩土受力模式发生变化,支护结构发生破坏。

3 桩间土的支护方法

3.1 一般的支护方法

修整桩间土,上下每隔0.5 m打入一列长500 mm的短钢筋,钢筋直径为12 mm~16 mm,上面焊接φ6的一级钢筋,然后喷射50 mm的混凝土面层。如图2所示由于土体具有膨胀性,桩间土经水体浸泡和应力释放后,形成毫无粘聚力的碎块状土体,桩间打入钢筋不能与桩间土形成有力连接,桩间支护面层不能与两侧桩和原有土体形成良好的连接。在平顶山市一工地开始施工时采用该方法,面层喷射后没几天就出现脱落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脱落现象越来越严重,给坑下施工人员及边坡造成安全隐患,而且,经现场监测,坡顶沉降变形较大,个别点超过60 mm。

3.2 修正

由于原有的设计不适合该场地土层,随后对其进行了改进[6](如图3所示)。

1)修整坡面,编钢筋网片(φ8@200);

2)在两桩之间打入1.5 m长,直径为12 mm~16 mm的钢筋,上下间距1.0 m;

3)在桩上植入挂网钢筋,直径为12 mm~16 mm,长0.4 m,L形,上下间距1.0 m;

4)放置水平加强筋,水平加强筋与钢筋钉、挂网钢筋进行焊接,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5)喷射混凝土面层,其厚度不小于50 mm。

该方法使桩与桩间土、面层形成了一个良好有效的连接,现场按该方法施工后,桩间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施工后未出现面层脱落现象,而且,根据现场监测可知,坡顶上部沉降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沉降变形都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也可用48×3.5钢管,2 m长代替钢筋钉,在其他工地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结语

实践证明,对桩间土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是必要的,在平顶山膨胀土地段进行基坑施工时,要尽量保持土体的原始物理性质,应密切注意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布及活动状况,以免水土相互作用,给工程带来极大危害。桩间土支护中,桩间水平加强筋要与支护桩有可靠连接,确保桩间土体保持原有的结构整体性和原有应力状态,从而遏制了膨胀土的膨胀潜势,保证基坑的安全;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施工监测必须做到:实施动态化信息管理,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使施工管理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1] JGJ 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2] 王国强.安徽省江淮地区膨胀土的工程性质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99,21(1):119-121.

[3] 张治晖,伍 军,张治昊,等.“疏不干含水层”的辐射井降水技术[J].岩土工程技术,2000(3):159-162.

[4] 李林生,秦素娟,薄遵昭,等.中国膨胀土地质研究[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92.

[5] 陈 艳,王守伟.膨胀土边坡失稳治理方案设计[J].山西建筑,2011,37(14):58-59.

[6] 11SG814,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S].

猜你喜欢
桩间平顶山市粘土
成都膨胀土深基坑桩间土破坏模式及原因分析
膨胀土地铁车站深基坑桩间土失稳特征研究
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平顶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粘土成了治理赤潮的利器?
路堤下CFG桩-筏复合地基桩土应力分析及地基反力模型探讨
平顶山市
粘土玫瑰DIY
平顶山市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试验成果分析
粘土仙人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