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2013-12-31 06:35叶先玉
教育改革与实践 2013年9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情感老师

叶先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这是第一次把“情感”纳入教育目标范畴,要求教师应十分重视课程上的情感教学。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营造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氛围,使学生的情感因素得以培养,并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充满激情,充满活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与学的境界。下面就课堂教学中如何重视情感教育,谈几点体会。

一、挖掘教材,以情孕情

小学数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反映情境美、道德美、人情美的情感信息。如数学本身的抽象美、符号美等都是孕育学生情感的源泉。又如,苏教版第九册中的“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这一实践活动内容,给我们提供了我国人1:3增长变化情况统计图、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变化情况统计图等,这些丰富的、逐年增长的信息通过对比的形式,不仅使学生对自己的生存空问情况,尤其是环境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还让他们油然而生了保护生存空间,特别是身边环境的意识。教材中那些优美的图画、精心的图表、激情的文字,无不蕴含着情感的要素,只要用心挖掘,定能燃起学生炽热的情感之火,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

教师教学应立足于课堂,不断将情感因素渗入进去,这样的活动在数学课堂的开始、中间和结尾处都可以进行,但应注意是在不影响原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课堂渗入策略要讲究艺术性,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做好课堂渗入。教师可在数学课的开始时插入一段数学诗词或数学典故,以此创设情境气氛。这种策略学生一般很乐意接受,它引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课堂主题学习。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直观教具或借助于多媒体,可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识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三、爱的情感效应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池之水,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我们的教育对象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处于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矛盾的时期,他们的心里尚未成熟,情感十分脆弱,他们心灵的窗户是不会向一个漠不关心他们的,甚至他们感到厌恶的人敞开的。由此可见,一位除了上课(指单纯传授知识、解决疑惑)之外,从不去关心、爱护和研究自己教学对象的教师,即使他们的课讲得再好、教学水平再高,教学效果也难以预测。因此,教师要想在教学上获得成功,除了对教育事业,对所教学科有一种执着的爱以外,还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以自己真挚的爱,增进师生间“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的情感交流,教师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并据此唤起学生对师长的爱,进而将这种爱延伸为对其所教学科的好感,最终从这种好感中培养出对该学科的兴趣,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遵循这一方法,并由此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说明:爱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

四、多使用激励性的评价,培养学生自信心

自信是一种积极、肯定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他人对于自己的评价对于自信的形成有着较大的影响。课堂中教师适时、正面的肯定性评价,对于学生学习具有导向、激励、激趣、促知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知识、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而且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的提升。肯定性评价的形式有多种,如和蔼的目光、微笑、点头示意,正面性语言评价等。多使用正面性评价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形成。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表现,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良好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习效果。

五、建立融洽的师情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必要前提,也是激发学生情感兴趣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在素质教育环境下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老师要学会变换自己的角色,与学生打成一片,形成良性互动,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不同表现,老师要给予积极的回应,并全身心地参与其中,体验学生的感受和思想,及时掌握课堂动态,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下一步教学活动。同时,课堂上和课堂下,老师都要多听学生的意见,寻找不足之处,及时弥补和更正。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情感和爱心。爱是教学的最佳载体,能够消除学生不良心理和对立情绪,便于学生打开心扉,真正地接受老师给予的一切。‘爱的名义实施教学,从内心深处关爱学生,呵护学生,真实客观地对待学生的成长,才能促进融洽的师生关系早日形成。

六、尊重学生差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一以直以来,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我们通常都会认为那些学生成绩优秀的,听话不惹事的学生就是一个好学生的标准。而这种观念导致的结果恰恰是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违背了教育活动的根本原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培养学生发挥所长,共同进步,全面提高素质,为社会发展培养不同人才,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和掌握不同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将情感教学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正是改变传统观念的有力手段。要知道,教育的目标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不是简单地针对某一部分学生的教学活动。作为教育的主导者,老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运用情感手段与学生交流感情和学习体验,掌握学生的爱好、兴趣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成长和发展。同时,老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认知,提高学生学会控制和约束自我情感变化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丰富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情感体验。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独立人格和个性特长的必然途径,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地发挥主体性,愉快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来,促进学生品质、智力、思想情况以及良好习惯全面发展和最终形成。

总之,要想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因为情感因素在非智力因素中起着关键作用,而非智力因素,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情感老师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情感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台上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