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智深控制系统在火电厂输煤系统中的应用

2014-01-01 02:10梁伟平游松林
仪器仪表用户 2014年5期
关键词:卡件组态上位

高 山,梁伟平,游松林

(1.华北电力大学 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2.国电 福州发电有限公司,福州 350309)

0 引言

输煤系统是火电厂辅助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上煤与配煤的重要任务[1],即把煤从火车或轮船上卸到煤场储存,和把煤从煤场运到磨煤机以供锅炉燃烧。输煤设备分布广,工作环境粉尘大,操作和维护的工作量极大。因此,实现自动控制是非常迫切的[2,3]。

笔者根据国电福州电厂输煤改造项目,介绍EDPF-NT Plus在实际中的应用。

1 工程概述

本期工程是在原有的输煤系统上,增加一条输煤线路。该厂燃煤主要通过海运,大型轮船停靠在厂区码头,通过卸船机、输煤皮带,将燃煤运到煤场储存,在需要时取出。工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黑线部分为本次工程。主要包括:1台卸船机,6台带式输送机,1台三位置伸缩装置,1台斗轮堆取料机和其他相关、辅助设备。

整个系统采用顺序控制,逐个启动相应设备。在实际运行时,需要根据反馈信号,判断设备工作状态,防止堵煤带来的损失。系统的控制难点在于,2#皮带长达近3km,启动和停止需要多部大型变频器,堆取料机需要设计正转反转、顺控手动等多种方式,智深系统与一期施耐德昆腾系列PLC的通讯。

2 DCS配置

DCS采用控制器、上位机的两级控制结构,利用控制器对整个输煤系统中的设备进行控制和数据采集,通过上位计算机发出控制命令,同时在上位机上直观动态地显示系统中各设备的状态信息。上位机放置在程控室,控制器则分布在相应的转运站,备有专用的电源柜。由于距离过长,上位机和控制器之间采用光纤通信,双网冗余,保证整个控制网络的畅通。

整套输煤系统可实现完全自动控制。以功能相对自治划分各站,不同的功能用不同的站来实现,主要有:工程师站(ENG),操作员站(OPR),接口站(SIS),过程控制站(DPU),历史数据记录站(HSR)[4]。重要的功能站可以设置冗余,也可以将多个工作站在同一台物理计算机上实现。工程师站主要用于系统的组态和维护。操作员根据操作员站显示的过程画面,对设 备进行监控和操作。过程控制站是系统最基本的控制单元,将网络通信,数据处理,顺序控制和批处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可靠稳定的控制系统。历史数据站采用二进制压缩格式收集、存贮和管理数据,包括日志、报警、SOE、事故追忆等。接口站是智深系统与第三方计算机连接的双向数据通讯接口[5]。在实现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厂方采购了3台计算机和4对8个DPU。计算机功能为:1台工程师站,1台操作员站,1台接口站。系统分布如图2所示。

在现场,DPU通过高速现场总线与I/O模块连接,实现分布式控制。结合设备特点,工程选用了DI32,DO16,AI16,AO08,RTD16五种卡件。卡件端子和模块集成在一个底座上,方便系统的安装,检修和维护。RTD为热电阻测量模块,以桥路原理测量PT100。

3 软件组态

EDPF-NT组态软件基于Microsoft Visio,简单快捷。支持SAMA图等图形化的组态语言,方便用户根据需要自定义算法。算法均为模块化封装,并以图标显示,按模拟量和数字量划分为两大类。组态时,只需拖拽至相应的Visio图中,用线连起来。Visio图经过配置编译后,生成标准SAMA图,供操作员站查询设备状态,算法逻辑。

卸煤时,采用逆煤流方向:依次启动3#斗轮机,C13皮带,3#转运站短皮带,C3A皮带,C3皮带, C2皮带,C1皮带,卸船机,前一级设备的运行反馈是下一级设备的启动允许条件之一。所有皮带均采用AB双路布置,提高可靠性。停止时,采用顺煤流方向:停止卸船机,C1皮带,C2皮带,C3皮带,C3A皮带,3#转运站短皮带,C13皮带,3#斗轮机。中间某一设备发生故障,影响正常运行时,顺煤流的上级设备立刻停止,以免造成更大的堵煤,下级设备正常运行,输送完皮带上的存煤后停止[6]。

图3 1#变频器的转矩逻辑选择Fig.3 Torque converter selection logic 1#

由于2#皮带过长,需要比较大的拉力,现场采用3台变频器控制,1主2从的工作方式。运行前,先启动相应的变频变压器,风机。再通过上位机,给定相同的速度设定值。变频器根据速度计算所需转矩,将主转矩作为从转矩的输入值。1#变频器的转矩逻辑选择如图3所示。假设1#变频器作为主变频器。经信号选择模块,如果上位机选择2#作为主变频器,模块的输出为2#转矩输出值,否则输出为1#变频器转矩。同样,经过第2个信号选择模块,如果上位机选择3#作为主变频器,模块的输出为3#转矩输出值,否则输出为1#或2#变频器转矩。最终的转矩输出分别送到3台变频器的转矩输入。

智深的人机界面采用自身的GB画图软件,由GD软件显示,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和使用习惯,画监控画面。该厂一期输煤系统运行多年,值班人员也较为熟悉已有的画面风格。为方便起见,所画画面模仿一期,并添加新增设备。整体系统如图4所示。皮带停止时为灰色,也可根据运行状态变红或变绿。犁煤器由抬起、落下两种图形表示。

考虑到紧急情况的发生,显示界面设计了“全场急停”按钮,一键立刻停止所有设备。同时,为保证安全,设置“复位”按钮。当系统中有设备发生故障后,逻辑中故障信号会保持。只有排除故障,确认“复位”后,才能在逻辑中消除故障信号,正常操作设备。

4 Modbus通信

现代电场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设备众多,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控制系统,而监控人员数量与精力有限,这要求不同的系统能在同一台电脑上显示操作。在EDPF-NT Plus中,可以用软件或硬件实现与第三方的通讯。硬件实现需要配置一块COM卡,它是分布式高速智能测量测控网络中的智能通讯单元,支持Modbus协议或IEC60870-5-103规约。但其检测通道数量相对有限,购买卡件又需要一定的费用。因此,在实际中,更多的应用软件实现通讯。

软件通讯可基于以太网或串口服务器。以太网通讯协议为Modbus over TCP/IP,每个第三方系统与DCS均视为网络上的一个结点,需明确指定每个结点IP地址和端口号。串口通讯协议为Modbus RTU,第三方系统与DCS之间以串口服务器作为转接接口。服务器一端通过RS485和第三方系统连接,另一端则通过以太网和DCS连接。一个串口服务器具有一个IP地址,每个端口具有自己的端口号[7]。

设备、任务与虚拟卡件是通讯中最重要的3个概念。设备是指与DCS通讯的第三方系统,一个DPU可与多个设备通讯,设备间彼此独立。任务是DCS与第三方系统的事务处理,一次任务完成一次通讯。DCS与第三方系统的通讯由一个或多个任务组成,可分成输出任务和输入任务。虚拟卡件类似传统的IO卡件,用于组态,创建通讯测点。

该厂一期输煤系统采用昆腾PLC控制,厂方要求DCS侧能监视整个输煤系统。实践中选择以太网通讯,EDPF-NT Plus作主站,直接读取PLC主机中的信号值。

通讯配置的主要步骤如下:

1)创建虚拟DPU。在接口站新建DPU,操作方法与真实DPU相似。

2)配置网络环境。接口站与PLC系统处于同一个子网,用接口站的第三块网卡与PLC主机相连。

3)组态。根据需要建立30块虚拟卡件,绘制逻辑图。虚拟卡件需要指定设备ID,从站ID,起始寄存器号,字节顺序类型和功能码。

4)创建配置文件。结合通讯测点清单和卡件组态信息配置任务。

5 结束语

本文以国电福州电厂为例,介绍了智深EDPF-NT Plus DCS系统在输煤项目中的应用,说明了基于Modbus的通讯方法。近一年的运行表明,该系统设计良好,故障率低,大大降低了监控人员的工作量,实现了自动控制,对改变电厂中输煤程控落后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1]花书振.保定热电厂输煤程控系统的设计改造[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08.

[2]张海玲.PLC在火电输煤程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3]于学鹏.基于和利时LK大型PLC的电厂输煤程控系统设计与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学技术大学,2010.

[4]董玉强,白焰.DCS在某电厂脱硫系统的应用[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2,39(12):1561-1566.

[5]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点公司. 国电智深EDPF-NT系统简介[Z].2011.

[6]黄湘.大型火电设备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7]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点公司.EDPF-NT Plus EIO使用手册[Z].2011.

猜你喜欢
卡件组态上位
基于PLC及组态技术的恒温控制系统开发探讨
Ovation系统VP卡件可靠性研究及预控措施
特斯拉 风云之老阿姨上位
浅析中控DeltaV系统卡件检查方法
基于PLC和组态的智能电动拧紧系统
“三扶”齐上位 决战必打赢
火电厂新华控制系统网络及卡件升级改造
基于ZigBee和VC上位机的教室智能监测管理系统
铸造行业三维组态软件的应用
基于PLC和组态的新型回转类测试设备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