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行业需求的高职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研究

2014-01-07 03:07陈婷婷
科技视界 2014年32期
关键词:计算机核心技能

陈婷婷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0 前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高度发展,基层劳动者的信息技术能力也被日渐重视。作为基层劳动者中坚力量的高职学生,对他们的信息技术教育却仍旧停留在自主发挥阶段,没有一个系统的适合高职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规划。高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应与市场就业需求接轨,才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适合将来可能的各种职业。

1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信息技术核心能力构成

信息技术能力对高职学生来说,并不只能局限于课本所体现的技能内容,其中“核心”的部分应是可以最大限度迁移且持续发展的能力,也是一种跨职业适应的能力。信息技术核心能力可以表述为,是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中具有可迁移性、可持续发展性和工具性的能力。通过对企业和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形式,笔者总结出了高职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能力的主要构成。

1.1 较为全面的人文基础

这是高职学生信息技术核心能力构成的最为广泛的社会基础,要求高职学生要有的社会公德心、企业精神、职业担当以及较高的个人素质。

1.2 较为全面、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这是高职学生信息技术核心能力的科学知识基础。力求使学生在校期间最大可能地增加知识涉猎面;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练”上,即侧重实际操作;在“专”与“能”的选择上,应该把更多的功夫放到“能”的培养上,要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1.3 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的现代信息技术核心能力

这是讲信息技术核心能力的迁移性和可持续性。“能力”源于职业教育中的“技能”,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应具备不断发展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职信息技术教育也应培养学生发展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能力。

2 面向行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任务化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学生的信息技能培养主要依托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该本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在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和网络应用等方面的技能,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2013-2014学年,笔者担任涉外旅游专业任课教师,以当前社会职业(侧重于旅游行业)岗位的需求为导向,设计了5大教学模块,又可将其细分为9大子模块。在这5大模块中,又以13个求学及职场任务实例加以组织,使学生在完成实例任务的实践中将各知识模块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加以吸收和巩固。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设置了任务简介、技术分析、操作实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巩固训练六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提问教学法、情境模拟法、操作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现代教学方法,以充分体现职业教育中“学生主导、教师主体”,融“教、学、做”为一体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强化学生计算机应用职业能力的培养。采用以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需求为中心的多元化实践的设计思想来组织课程的教学难点,将实践教学与旅游行业各岗位工作任务、能力需求、职业技能鉴定、综合素质相互渗透,充分整合。综合应用情境模拟、分层教学、案例教学、操作演示、任务驱动、小组讨论等多种现代教学方法,应用于旅游行业员工信息技能培养的探索实践中。

表1 旅游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块及任务实例

3 结语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院学生信息技能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工作中能有意识地灵活应用所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计算机应用的自我探索能力也大大提高,受到行业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达到培养具有较高信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的。

[1]刘蓉.探索具有旅游行业特色的计算机应用课程体系[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

[2]黄晋.具有专业特色的项目化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9(29).

猜你喜欢
计算机核心技能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秣马厉兵强技能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