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心舒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4-01-08 08:11牛爱原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消化呼吸内科内蒙古包头014040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CT室内蒙古包头014040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年8期
关键词:肺心病肝素红细胞

牛爱原,田 琪(1.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消化呼吸内科,内蒙古包头 014040;.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CT室,内蒙古包头 01404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在我国为多发病、常见病,患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从肺部基础疾病发展为肺心病,一般需要10~20年,且常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慢性肺心病的患病率达0.46%,在器质性心脏病中高居首位,病死率达14.5%[1]。由于慢性缺氧引起代偿性红细胞增多,使血液黏滞度明显增加,从而造成肺动脉压力的增加及通气/血流比例的严重失调,进一步加重缺氧,导致严重的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此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的原因之一[2]。目前临床上只局限于吸氧、减轻心脏负荷、利尿、扩血管等对症支持治疗,而改善血液黏滞度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近年来,观察到个别肺心病患者合并了脑梗塞、肺栓塞,为此笔者应用益心舒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效果明显。现对此类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等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80 例患者均为我院2012 年1 月至2014 年2 月的住院患者,均符合2002 年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排除有任何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病史、与凝血障碍有关的出血倾向和症状、消化性溃疡、中风、严重肝肾疾患、严重高血压、视网膜血管性病变、先兆流产等易出血的器质性疾病、已口服足量抗凝药及糖尿病的患者。40 例加用益心舒胶囊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的患者纳入治疗组,40 例未加用益心舒胶囊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67.6岁;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9.8岁。两组治疗前后均评价心功能及检测血液黏滞度的各项指标。依据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法及Benack 评分标准计分评价心功能(呼吸困难0~5分,肺部湿性啰音0~4分,水肿0~3分)。在治疗前后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60 mm Hg(1 mm Hg=133.322 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 mm Hg,无PaO2<40 mm Hg 的患者,均为轻中度缺氧。用力肺活量(FVC)介于40%~80%之间,第1 秒用力呼出量(FEV1)/FVC 的比值即FEV1%均小于83%。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平喘、化痰、扩张支气管、合理应用抗生素、改善肺功能及减轻心脏负荷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每次3 粒,每日3 次,疗程28 d)与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1 ml/d,皮下注射,疗程14 d)。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常规化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定量和红细胞计数。

1.4 疗效评价

(1)显效:咳喘症状显著减轻,肺部啰音消失或显著减少,紫绀、双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及肝颈静脉回流征等消失,肺功能恢复正常,心功能提高Ⅰ~Ⅱ级;(2)有效:上述各项指标部分减轻或好转;(3)无效:上述各项指标无变化,甚至加重或死亡,合并脑梗塞或肺栓塞等血栓性疾病。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气短、下肢浮肿的现象改善更快。治疗后,治疗组中53 例患者心力衰竭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8.3%;而对照组只有43例患者心力衰竭得到控制,总有效率为7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Tab 1 Curative efficacy of two groups(case)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气血分析的PaO2、PaCO2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比较(例)Tab 2 Blood gas analysis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case)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黏粘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定量和红细胞计数比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指标见表3。

2.4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对照组有3例合并脑梗塞。两组均出现纳差、上腹不适、恶心,其中治疗组7例,对照组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心病患者由于长期慢性缺氧使红细胞继发性增多,同时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PaCO2上升,并使红细胞内膜黏度增高、膜弹性降低,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聚集率增加[3]。反复呼吸道感染使体内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纤维蛋白原为大分子蛋白质,其浓度增加直接引起血浆黏度增加。缺氧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导致全身血管收缩、肺循环动力学障碍,高凝状态也随之加重,并引起血管内血流阻力增加,组织有效灌注不足导致微循环障碍甚至微血栓。缺氧使平滑肌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增加,细胞内Ca2+含量增高,肌肉兴奋-收缩耦联效应增强,使肺血管收缩,导致肺动脉高压,最终发展为肺心病和右心衰竭。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Tab 3 Partial hemorheology indicators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益心舒胶囊的成分包括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丹参、川芎、山楂。人参大补元气能生津,丹参活血化瘀能复脉,黄芪益气补虚,麦冬养阴生津,川芎活血行气,山楂降脂活血,诸药共奏益气复脉、活血化瘀、养阴生津之功。王辰等[4]报道,对慢性肺心病致死患者进行尸检发现,约89.8%有小动脉血栓形成,且皆为肺细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而非血栓栓塞。低分子肝素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而改善肺部微循环的作用,与肝素相比具有抗凝血作用强、皮下注射易吸收、副作用少、不需要实验室特殊监测等优点;此外还有抗炎、抗过敏、缓解支气管痉挛、降低气道阻力、抑制变态反应介质产生的作用[5]。两者联合能降低血黏度、红细胞比容,解除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扩张肺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肺动脉高压,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功能,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有效改善肺泡通气量,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均有效。通过回顾分析,两者联合治疗肺心病患者,其红细胞比容、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沉血浆纤维蛋白原的降低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也明显更好,而且未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

综上所述,在常规控制感染、吸氧、纠正低氧血症、减轻心脏负荷等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益心舒胶囊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能积极纠正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肺微循环,降低肺动脉高压,减少微血栓形成可能,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无合并脑梗塞或肺栓塞,而对照组有3例合并脑梗塞,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故两药合用对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1] 陈子儒.川芎嗪与硝苯地平配伍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48例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5):437.

[2] 邓伟吾.实用临床呼吸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701-702.

[3] 胡建林,杨和平.呼吸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315.

[4] 王辰,杜敏捷,曹大德,等.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细小动脉血栓形成的病理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1997,77(2):123-125.

[5] 张华,王燕玲,张建红.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高黏血症[J].临床荟萃,2003,18(11):631.

猜你喜欢
肺心病肝素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你了解肺心病吗?4个常见症状应提前知晓
肺结核可以引起肺心病吗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药理学机制及适应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