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发展与军民融合培养飞行人才

2014-01-09 12:51樊宇张玉虎李庆谊
教练机 2014年3期
关键词:空军飞行员航空

樊宇,张玉虎,李庆谊

(空军航空大学飞行训练基地,吉林长春 130000)

通用航空发展与军民融合培养飞行人才

樊宇,张玉虎,李庆谊

(空军航空大学飞行训练基地,吉林长春 130000)

介绍我国军民融合培养飞行人才的历史脉络,研究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对飞行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借鉴外国空军经验、大力普及航空知识、不断改进飞行员培训机制和模式,以及建立科学的飞行军官服役退役制度等措施,以实现飞行人才资源能军民共享、良性互动。

通用航空;军民融合;飞行人才

通用航空是指在民用航空中,除用于定期客、货航班的商业运输之外的所有从事专业飞行的航空活动。通用航空已被列为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中国民航“十二五”规划和2012年7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均把通用航空列为发展重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在通用航空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下,飞行人才培养应更好地实现军民融合。

1 我国军民融合培养飞行人才的历史脉络

我国飞行人才培养长期是空军主导、以军带民。东北老航校不仅是空军的发祥地,也是民航飞行人才和国家航空工业人才的重要源头。1980年民航局从空军分离出去以前,民航飞行员全部来自空军。直到1980年10月,原空军第十四航校正式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专科学校(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民航才开始独立培养飞行人才。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就十分重视民间航空活动。1952年成立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由贺龙元帅亲自领导。1955年建立我国第一所中央滑翔学校,随后相继在全国各地建立47所省级航空俱乐部。航空俱乐部完全由国家投资,空军提供机场,学员按空军要求挑选,经滑翔训练后选送空军。1963年后,各省将挑选的滑翔生集中在省里一两所重点中学,组成滑翔班,边学习文化边进行业余滑翔训练,毕业时将合格者选送空军预校。1957年到1962年,空军也安排预校飞行学员到地方航空俱乐部进行3个月初级滑翔训练,共训练7808人。文革前,通过滑校共向空军输送飞行学员4122人。文革开始后,航空俱乐部逐步停办。1974年,鉴于滑翔在培养飞行人才中的特殊作用,有关部门向中央请示恢复业余滑校,提出仍然经滑翔训练向空军输送飞行学员,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邓小平同志批示“这是应该迅速办理的事情……”,随即中央下达[1975]19号文件,并拨给专项经费,很快恢复了24所航空俱乐部。从1976年到1980年,又向空军输送飞行学员4277人。1981年业余滑校停止向空军输送飞行学员。此后30年来,滑翔运动在国内已很少见到了。

2 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对飞行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

2.1 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

中国的通用航空和国外相比,基本上处于刚起步,在此背景下,中国民航局提出了“两翼齐飞”发展策略,一翼指运输航空,另一翼指通用航空。整个航空业界也认为中国通用航空在中国的发展潜力非常可观。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改革管理的意见》,在意见指引下,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低空空域分类标准及低空空域运行管理规范等政策法规。根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出台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意见:在1000米以下空域飞行的飞机将无需申请,在1000米以上4000米以下空域飞行的飞机,需要申报飞行计划,但无需获得批准即可飞行。这为通用航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势必推动通用航空的快速发展。作为国家航空产业主力的中航工业公司已将通用航空作为重要的产业发展板块,先后收购了美国西锐和美国大陆航空发动机公司,与赛斯纳合作生产L162型轻型飞机,2012年又与赛斯纳公司达成合作生产公务机和多用途飞机的协议。一些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央企、民企对通用航空也表现出了很大的投资兴趣,目前已有美国赛斯纳、奥地利钻石、欧洲直升机等公司在我国设厂进行通用飞机整机生产。波音、空客、豪客比奇、湾流、庞巴迪、巴西航空等各大公务机公司加大了在中国的市场力度及出货量。中国买家已成为购买天价公务机的主力,国际高端公务机在产订单的25%来自于中国。开放低空空域不仅鼓励更多人购买私人飞机,还能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医疗和灾难救援、农业应用、旅游等,同时,也将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航空活动中,增加航空业的群众性基础。

2.2 对飞行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

1)有利于选拔飞行学员。通用航空的发展,必然会促进诸如航空俱乐部、航空运动学校等民间飞行组织的产生,这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航空活动,学习飞行驾驶技术,对空军招收具有飞行天赋、真正喜欢飞行的飞行学员可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通用航空发达,民间飞行组织规模庞大,为军事飞行人才的选拔,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广泛的民间基础,为飞行人才的选拔提供了天然的良好条件。

2)有利于增加飞行人才储备。在通用航空方面,西方国家无疑是走在前面,20世纪早期,在欧美许多地方,小型私人飞机、滑翔机,甚至热气球等航空活动就十分普及,参加小型飞机培训手续简便。这不仅是巨大的商机,也是有寓军于民的意义。二战期间,美国航空部队之所以在初战不利的局面下越战越强,飞行员和飞机充足是关键,而飞行员的“批量生产”是通用航空发达所赐,能够从民间直接招募有经验的飞行员来保障其空军的战斗力。目前,美国国内拥有飞行驾照的人超过70万,与之相比,我国拥有飞行驾照的还不到2万人,并且这个数字增长缓慢。在2008年冰雪、地震灾害抢险救援中,凸现了我国通用航空发展滞后的现状。因此,通用航空的发展,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不仅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且可以培养大量的飞行员和各类航空保障人员,这将成为关键时刻重要的“战略预备役部队”。

3)不利于空军飞行员队伍的稳定。飞行人才是稀有的资源,在各国民用航空业高速发展期,均会出现对飞行人才的争夺,容易对军事飞行人才队伍的稳定产生影响。2003年以来,我国民用航空运输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每年飞行员需求量为1200名左右,而每年培训量只有800名左右(包括送训国外培训机构),人员缺口巨大。随着通用航空的快速发展,必然造成飞行员的需求量增大,尤其是技术娴熟的飞行员需求缺口将更加明显,拥有丰富飞行经验的军事飞行人才,将更加具有竞争力,为争夺飞行人才,民用航空和私有飞机用人单位,定会开出更加丰厚的待遇,这势必会对空军飞行员队伍的稳定产生新一轮冲击,造成不利的影响。

3 推进军民融合培养飞行人才的措施

3.1 借鉴外国空军的做法

1)鼓励发展民间航空事业,形成浓厚的国民航空氛围。美国的民间航空活动最为活跃。目前,美国民间有轻小型飞机20多万架,有上万个航空俱乐部和小型机场,每年有数万名青少年在航空俱乐部体验飞行或接受初级飞行训练。英国在全国设有28个滑翔中队,还有航空教育与娱乐协会、超轻型飞机协会、大众飞行协会等各类民间航空组织,通过举办滑翔比赛、飞行表演等活动,营造浓厚的航空氛围。

2)重视青少年早期航空教育,培育庞大的飞行后备人才队伍。美国空军在高中设有884个空军初级后备军官训练团,对中学生进行与空军和飞行相关的教育训练。英国航空训练团是专门负责早期航空教育的组织机构,在全国设有37个联队、1015个中队和112个直属小队,13个体验飞行队,每年吸收近5万名青少年进行体验飞行。俄罗斯少年航空学校和航空俱乐部是开展早期航空教育的主要形式。这些学校和俱乐部吸收学习成绩优良,身心素质好的中学生参加,主要进行航空理论学习和轻型飞机初级训练,其毕业学员或会员是空军飞行学员选拔的重要来源。法国在地方设有军事中学或称空军子弟学校,并在一些高中设有“飞行之家”,除进行正常高中教育外,还进行一般军事知识和航空教育,以及10余小时的初级飞行训练。

3)借助民间航空教育资源进行飞行学员筛选和部分飞行训练。美国空军候选飞行学员的筛选飞行曾长期委托150余所民航学校实施,从2006年起改由空军第306飞行训练大队与地方道斯航校合作,在空军官校以南约77公里的普韦布洛集中进行。道斯航校提供飞机和教员,军方派出部分飞行军官参与,进行指导和管理。英国空军采取将部分飞行训练任务承包给地方训练机构完成,同时资助候选飞行学员在地方航空俱乐部进行飞行训练,考取私人飞机驾照。德国空军长期与汉莎航空公司合作,依托该公司设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古特异飞行训练中心完成飞行学员初级飞行训练,由空军派出教官,在该公司所属的不莱梅飞行学校完成运输机飞行学员基础和高级飞行训练。

4)利用预备役和民间飞行组织保留大量飞行人才。美国空军在强大的现役部队外,还有空军后备队、空军国民警卫队,以及民间航空巡逻队这种由空军直接管理的民间飞行组织。据2010年《美国空军年鉴》记载:空军后备队司令部辖3个航空队、42个联队和大队,总兵力8万余人。平时通过一定训练维持强大的动员基础,紧急状态时可成建制转为现役,或以单个队员身份填补现役部队的缺额;空军国民警卫队是各州政府的地方武装组织,辖89个联队和9个直属中队,总兵力13万3千多人,是特殊的内卫和战争支援力量。民间航空巡逻队是空军统揽下以地方志愿者为主体的组织,辖52个联队,成员5万8千多人,在承担大量本土搜救和抢险救灾任务的同时,通过《民间航空巡逻队学员计划》,对12岁至21岁青少年进行航空职业基础培训,并在中学普及航空教育。

3.2 空军主导,军民共育、共享、共赢

向航空大国和空中力量强国迈进,是国家发展与国家安全的大势所趋。实现这一目标,既要依靠先进的航空科技和强大的航空工业,更要培养和储备雄厚的飞行人才队伍。在我国民间航空力量还比较弱小的情况下,空军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进程中必定要扮演重要推手的角色。

1)大力普及航空知识

(八)开展草食牲畜技术培训情况 在2010年和2011年各开展肉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培训一次,每次培训人数均为28人。2011年在文复、和顺、沧沟等9个乡镇开展牛羊养殖技术培训会21次,累计培训超过2 000人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市场行情分析、饲养管理、圈舍改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饲草青贮技术、肉牛人工授精的优点、疫病防控和国家相关政策等内容。

充分发挥飞行表演队的作用。以八一表演队为骨干、飞行院校表演队为辅助,开展经常性飞行表演活动,展示飞行魅力,激发青少年对飞行的向往,营造浓厚的民间航空氛围。

利用整编后富余飞行训练资源,探索军民合作发展民间飞行活动的新模式。利用闲置的军用机场、富余或退役的飞机,组织开展滑翔、初级飞行体验乃至民用飞机驾驶员培训,也可作为空军国防生和飞行少年军校学生体验飞行的基地。在这方面,民间有很旺盛的需求,也有资本,只要创设条件、引导得当,将会有广阔空间。

拓展航空博物馆。以空军航空博物馆为总馆,在有条件的中心城市,依托飞行院校和航空企业建设若干小航空馆,形成航空教育基地网络,让更多人接触飞机、了解飞行。建立机场开放日制度。对适合向民众开放的部分院校和部队机场,可在空军成立周年纪念日或节假日定期向公众开放,让他们参观飞机、观摩飞行,有条件的还可进行小规模飞行或跳伞表演。

积极支持地方航校和通用航空发展。科学管理、有效利用空域、航线等飞行训练资源,积极为地方航校和通用航空提供便利。为正常退役的飞行人员到这些单位工作提供方便条件。

2)不断改进飞行员培训机制和模式

3)建立科学的飞行军官服役退役制度,实现飞行人才资源军民共享、良性互动

飞行人才培养周期长、耗费大,引进受限制,现培养又来不及。同时,飞行人才又是现成的军地两用人才,在我国军事航空力量和民用航空事业同时快速发展背景下,飞行人才资源显得尤为宝贵。应当把飞行人才作为国家战略性人才来对待,通过恰当的制度、机制保障,使这一宝贵资源发挥最大效益。通观世界各国飞行员队伍建设状况,结合我国实际,我们认为部队飞行军官平均年龄在30至35岁区间为合适,平均年龄超过35岁就会显出老化迹象。飞行员的年补退率在6%至8%之间为好。以此推算,飞行员补入部队后平均服役14至16年可满足上述要求。为此,可把飞行员补入部队后的服役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义务服役期,时间10年,作为对国家和军队培养的回报,因个人主观原因完不成的由飞行员对国家进行赔偿。第二阶段为鼓励服役期,时间6年,通过提高待遇和其它有效政策,鼓励飞行员服完这个周期。第三阶段为自愿服役期,到飞行最高年限为止,进入这一阶段的主要是团以上领导、师以上机关和少数特殊岗位的飞行人员。这样,将有利于飞行员队伍向进出有序、相对年轻、更具活力的方向发展。

4 结语

民航对军航飞行员的吸引是个世界性问题,在我国由于收入反差大,这一问题更为突出。以堵为主的措施,往往留住了人但留不住心,既影响部队战斗力建设,又使飞行人才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造成军航不稳定、民航用不上的两害结果。因此,协调军民航,实现双赢,应当是我们的政策选项。为此我们认为,以前述飞行员分段服役制为基础,对没有完成第二服役期的飞行员,民航企业不得录用;完成第二服役期的,只要个人自愿,可由部队推荐到民航工作,这些飞行员还有不少于20年的民航飞行时间,其飞行专业技能可以找到很好的用武之地。上述设想如能实施,将使军航与民航之间因无序争夺造成的飞行人才浪费转变为有序流动、合理利用,从而出现部队战斗力建设、民用航空事业和老飞行员退役安置三赢的局面。

[1]付国强.中外军事飞行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2013.

[2]高远洋,谢京.通用航空,最后一片未垦沃土[J].北京:航空杂志,2013.1.

[3]杨源.航空情缘[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2.

[4]付国强.关于民用融合培养飞行人才的若干思考[J].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学报,2011.3.

[5]刘志刚,翟道刚,张群峰.通用航空发展对空军飞行员队伍建设的影响[J].北京:空军指挥学院学报,2011.2.

>>>作者简介

樊宇,男,1979年5月出生,2001年毕业于原空军第三飞行学院,一级飞行员,现从事飞行组织和教学工作。

张玉虎,男,1975年5月出生,1998年毕业于原空军第三飞行学院,一级飞行员,现从事飞行组织和教学工作。

李庆谊,男,1975年12月出生,1999毕业于原空军第三飞行学院,一级飞行员,现从事飞行教学工作。

GeneralAviation Developmentand Training Flight Talentsby Army-civilian Blending

Fan Yu,Zhang Yuhu,LiQingyi
(FlightTraining Base ofAir Force Aviation Academy,Changchun,Jilin,130000)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y sequence of training flight talentsby army-civilian blending in China,studies the effect of domestic general aviation development on the training of flight talents,and puts forward lots ofmeasures,for example,to use the experience ofother countries'air force for reference,to spread aviation knowledge energetically,to improve pilot training system and mode continuously,to establish scientific service and retire system for flightofficers,thus realizing army-civilian sharing and benign interaction of flight talents resource.

generalaviation;army-civilian blending;flight talents

2014-08-07)

猜你喜欢
空军飞行员航空
很皮很皮的飞行员
2021年7月22日,演习期间,美军飞行员从F-16战隼中挥手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飞行员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
法国空军
空军大校的国际履历
加拿大皇家空军
飞行员的酷装备
美空军又一退役气象卫星在轨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