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海上防空反导训练研究*

2014-01-10 21:44袁震宇谢春思
舰船电子工程 2014年6期
关键词:反导防空信息化

袁震宇 胡 慧 谢春思 张 宇

(1.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大连 116018)(2.91959部队 三亚 572016)

1 引言

随着海军使命任务不断拓展,实战化训练不断深化,防空反导训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部队核心军事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新形势下,立足信息化建设现有成果,瞄准海上防空反导的新趋势,针对制约军事训练的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扎实推进信息化条件下海上防空反导训练,是推动实战化训练迈向更高层次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部队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内在要求。

2 海上防空反导训练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作战训练的转变,抢占信息优势已成为海上防空作战的首要任务。就防空反导训练而言,信息化武器装备不断发展,信息化思想引领训练转型,为增强防空反导效能,必须紧跟训练的发展趋势,加快实施军事转型建设。

2.1 防空反导训练向网络化延伸

美国海军和空军根据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明确提出了“空海一体战”理论[1],其初衷在于在应对海军水面舰艇面临的各种反舰导弹武器的威胁时,要求把“网络致盲行动”作为首要的作战行动,着重提升“一体化的防空反导能力”。由此可见,夺取海上防空反导作战的胜利,重要的不再是飞机或平台,而是网络本身。由于具备了快速共享信息的能力,防空力量能通过计算机系统、数据链、卫星通信和光纤,实现全面的信息优势,使指挥员不仅清楚己方编队的位置,而且甚至比敌方更加了解它们的位置。网络的引入,使得战场感知能力进一步增强,也为集中指挥、分布指挥创造了条件,为建立雷达[2]机载预警控制系统、导弹、舰艇的综合防空系统提供了支撑。

2.2 防空反导训练的信息化设备更新换代加快

作为世界军事变革的领跑者,世界军事强国为进一步检验和提高其海上空袭与反空袭作战能力,越来越重视信息化条件下防空反导训练的研究,并已经开始在所属舰队投入资金和人力,优先发展配合防空反导训练的战术电子侦察和干扰设备。美军用于压制防空火力的“ALQ-99”战术干扰系统,目前已升级为“改进III”型。德军正在研发功率大幅提高的“下一代干扰装置”,它既可用于实战,也能在防空反导训练中担当模拟复杂电磁环境的任务,它的研制成功,可将训练海区的电磁环境模拟得更为逼真,使训练更加接近实战[3~4]。

2.3 突出防空反导训练信息优势

防空反导训练,不仅仅是硬武器的对抗训练,更重要的是电磁、信息等软武器的对抗训练。与以往防空反导训练强调“硬”对抗相比,未来防空反导训练将凸显大功率、多频段、全时域的信息对抗,更加强调获取信息优势,并集中力量在电磁对抗方面寻求突破[5]。

2.4 强调多兵种协同

海上防空反导训练,主要用于提升水面舰艇编队区域防空能力。虽然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单舰的区域防空能力使其生存能力得到了提升,但是如果没有其它兵力的辅助配合,任何一种单一兵力不可能充分发挥其效能。鉴于单军兵种内部信息系统的训练较为成熟,未来海上防空反导训练将突出信息系统一体化融合。而要全面整合岸、海、空、天、网、电等多维力量[6],在战时能够获取信息优势,这就对信息化作战训练的组织协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信息化条件下海上防空反导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化条件下海上防空反导训练的目的在于以信息化为核心,依托信息优势,提高武器系统命中精度,缩短系统反应时间,追求作战效能最大化。近年来,以复杂电磁环境下防空反导实兵实装对抗演练为重点的军事训练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训练效益不断提升[6]。还存在训练与提升体系作战能力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3.1 信息化“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不够协调

在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诸多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在从严从难抓好防空反导训练的过程中,基础设施、武器装备、信息系统等“硬件”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广大官兵信息化知识和综合素质这一“软件”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但从实战角度来看,信息化“软件”与“硬件”还难以做到协调发展。一是指挥员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二是组训人员对信息化系统的作战效能发掘不够。三是官兵对信息化知识掌握不够。

3.2 组织实施难度大,训练效益有待提高

当前,海上防空反导训练规模不断扩展,参训兵力不断增多,也使训练组织实施的难度持续加大主要体现在:1)多方兵力协调难。海上防空反导训练,涉及水面舰艇、航空兵、岸导、雷达观通站、电子对抗团等多个实体。各实体间密切协同、无缝配合难度大。2)复杂电磁环境构设难。受技术器材、训练海区和搭设平台的限制,实战化电磁环境的构设要素难以全面,电磁密度、强度、样式、分布及干扰性难以把握,不同威胁层次信号的模拟难以达到训练要求[8]。训练效果评估难。随着武器装备性能和可靠性不断提高,以命中率来评估防空反导训练效果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命中率的高低并不能反映训练水平的高低,量化评估难度大。

3.3 信息化条件下训练的创新研究有待加强

信息技术在防空作战中的广泛运用和作战环境的日益复杂,推动训练的创新研究不断前进,但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一是理论研究还需加强。传统组训理论难以与时俱进,创新研究少,新体系下不同训练模块的衔接存在“空挡”。二是对训练结合的研究不够。一方面,与装备结合不够,装备更新换代后相应训练内容没有及时更新,还是按照老一套方法组织训练。另一方面,与任务结合不够,没有将形成全方位防空作战能力的核心突出出来,组训偏离了核心要求。

3.4 训练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亟需增强

近年来,部队坚持把使命任务作为海上防空反导训练的有力牵引,加大了实战背景下实验性、检验性训练力度,有效提高了体系作战能力。但在训练过程中,也暴露出部分训练预案还不够科学、实用。一是针对信息安全防护的处置预案不够科学、实用。防空反导训练时,潜在对手的侦察飞机、舰船和潜艇往往会频繁对我实施电子、光学侦察,主战用频装备的技术参数和密码体制容易泄露,但多数指挥员没能深入研究制定科学的处置预案。二是针对装备故障的处置预案不够科学、实用。防空反导新老装备并存、老旧共训,有的新装备刚列装,有的老装备接近服役年限,但装备故障处置预案未能根据使用实际制定,存在机械套用现象。

4 加强信息化条件下海上防空反导训练的经验启示

当前,海上防空反导训练不断规范并已常态化,兵力使用强度持续加大,训练难度不断提高,必须着眼防空反导训练的突出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加强海上防空反导训练的方法途径。

4.1 树立信息主导意识,抓好训练顶层设计

实践证明,思想观念上的信息化武装,比任何兵器的信息化更重要。必须立足现有条件转变观念,树立信息主导意识,抓好训练的顶层设计,把信息贯穿于训练的全过程。第一,要理清信息化条件下的训练思路。切实摸清信息化条件下防空反导训练的特点规律,科学筹划,集智攻关训练的编组、内容、方法、条件和保障等现实问题,确保训练扎实开展、有效落实。第二,要坚持从实战出发谋划训练。拟制方案预案时,要瞄准潜在对手的兵力部署、编制装备、战场建设、作战运用的发展变化,根据作战对手导弹武器的性能和使用特点制定想定情节数据库。第三,要充分挖掘训练资源,提高训练效益。

4.2 整合信息统筹力量,加强组织协同配合

防空反导训练是对抗训练的表现形式之一,强调“敌”“我”之间以及“我”方内部信息的协同。第一,要统筹好“敌”方信息。在组织训练过程中,要按照专业化、信息化、模拟化的要求,依托电子对抗、通信、频谱管理等专业力量组成模拟“蓝军”部队,对攻击样式、攻击方案、频谱管理等信息要素作统一规定。第二,要统筹好“我”方信息。在配置防空队形时[9],根据预警探测器材的性能和所担负的任务,搭建严密的观察网。第三,统筹好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要将各级指挥中心扁平化联通起来,简化防空指挥流程,减少目标指示的中间环节,避免贻误战机。

4.3 精心制定训练计划,全面推动训战一致

训练必须遵循战斗力生成规律,按实战化要求制定训练计划,对训练内容、编组形式、完成时限等进行科学系统的设计。一要“实”,细化内容。根据各个科目训练的内容、步骤和要求,以及部队训练基础和难易程度,按照“生疏内容多训、熟悉内容少训,重点科目多训、一般科目少训”的原则,逐阶段训实每个环节,尤其对目标捕获、识别录取、火力分配、发射控制等关键环节,要做到不偏训、不漏训、不弱训。二要“活”,确定内容。海上防空反导作战的主要威胁来自于反舰导弹,要强化舰艇编队在遭受多批次、多方向导弹袭击时对空作战训练,研究不同舰种、舰型在不同电磁环境下的战法运用,不断转变战术观念,提高雷达及电子战操纵人员的训练水平。三要“合”,规定时限。要严格遵循大纲规定,科学安排训练时间,对训练基础好、保障条件和教学准备充分的科目,按参考时间的下限确定完成时限;对重点难点科目按参考时间的上限确定完成时限,将单兵实作、一专多能训练作为更次值班训练内容并要求在更次内完成。

4.4 切实增强信息融合,积极创新组训模式

信息的高度融合,是防空反导训练的突出表现,科学的组训模式,是提高训练效益的重要保证。一是抓好单兵岗位练兵。士兵加强信息化武器装备基本原理学习,提高信息化理论素养,加强装备操作使用训练,提高操作熟练程度;部门指挥军官加强战术研究和战法训练,提高指挥决策水平。二是抓好港岸训练。充分利用好本舰和教练室现有模拟器材,在模拟训练中融入复杂想定,充分体现海上防空反导训练的复杂性,训练指挥员临机决断能力和各职手快速反应能力。三是强化海上训练。防空反导一方要有效组织好各种有源、无源干扰和信息对抗等训练,攻击一方要运用各种手段随机出情节,做好反侦察、抗干扰训练,始终把信息获取、处理和判别作为重要环节来抓,实施动态的“背靠背”训练。四是充分运用指挥信息系统,发挥其辅助决策、态势共享等功能,精简指挥作业内容,实现指挥控制自动化,提高指挥效率。

4.5 着眼信息安全防护,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要根据防空反导训练的主要阶段和关键环节,突出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的安全防护,同时确保各兵力的有机融合和信息共享。首先,把住信息获取的安全关。科学区分和搭配训练用频和作战用频,严防频率泄露。加强预警探测系统关键岗位人员的训练,着重提高雷达操纵员发现、识别目标的能力,参谋人员辅助决策能力和指挥员临机处置能力。其次,把住信息传输的安全关。加强作战单元之间信息传输的安全防护,完善对外通信故障时的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各作战单元能实时共享信息资源。再次,把住信息处理的安全关。在探测目标时,强电磁干扰情况下要随时做好应急处置假目标信息干扰的准备;在训练最后环节,要将武器系统解算的目标信息与原始目标信息进行比对,防止攻错目标[10]。

4.6 科学量化评估,确定考核评判标准

科学量化的评估标准是防空反导训练评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系统研究、实践论证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一要充分细化量化。从部队实际和实战标准出发,逐级逐项分解各种能力和指数,准确建立防空反导训练评估标准的数学模型。从方案预案、训练组织等多方面着手,制定考评细则。力求把考核条件、考核时间、保障要求等内容具体化,把设什么条件、考什么内容、达到什么标准规范清楚。二要健全考评机制。建立考评专家库,依托专门力量考运用信息化考评手段,精细化评估训练过程,保证训练质量。三要用数据说话,发展信息化训练监察手段。积极研发训练数据记录设备,为复现训练过程和考评训练效果提供客观依据。

5 结语

信息化条件下海上防空反导训练,对提高部队防空作战能力具有突出作用。必须坚持从部队军事训练的实际出发,立足现有训练成果,深入查找分析问题,研究解决办法,紧跟形势发展变化,切实把防空反导训练作为提升部队战斗力的“磨刀石”和“孵化器”,才能不断提高当前舰艇防空反导体系作战能力。

[1]刘鹏.试析“空海一体战”的特点与问题[J].现代国际关系,2010(9):21-26.

[2]张春雁.国外防空反导预警雷达发展分析[J].飞航导弹,2013(4):51-55.

[3]杨曼,沈阳.美军空中电子攻击体系研究[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0,25(4):12-16.

[4]冯复祥,武文军,刘昕.美军反导作战及启示[J].国防科技,2013,34(1):55-58.

[5]陈波,许海龙,王雁涛.水面舰艇电子战装备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J].舰船电子工程,2013,33(6):1-4.

[6]祝前旺,王来和.构建适应体系作战一体化信息能力的思考[J].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报,2011,34(6):55-58.

[7]李玉杰.复杂电磁环境下驱护舰编队训练现状与提升策略[J].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报,2010,33(4):1-4.

[8]金虎,马冬冬,郭新民.水面舰艇单舰反导技术[J].舰船电子工程,2011,31(2):12-14.

[9]宋友凯,严建钢,曾家有.护航编队中防空舰艇反导作战队形的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0,30(10):27-29.

[10]许宏泉,李孝明.海上编队区域防空技术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0,30(10):9-13.

猜你喜欢
反导防空信息化
英国天剑防空系统
美173空降旅与克罗地亚防空团正在进行实战演练,发射FIM-92毒刺防空导弹
防空营打靶记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LY-70:防空领域的“变形金刚”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未来反导陆海空〔上〕
未来反导陆海空〔中〕
未来反导陆海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