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员体能训练骨干培养的方法研究

2014-01-12 09:38郭红发
军事体育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组训骨干教员

郭红发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军事体能是军人提高战斗力、完成多样军事任务的基本保证,地位十分重要。目前全军大部分院校的体能训练由体能训练骨干负责,体能训练骨干的能力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体能训练的效果,关系到学员的训练水平。因此,体能训练骨干在体能训练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而现在的体能训练骨干,相当一部分所具备的体能训练知识、技能、经验都难以满足实际要求。如何培养体能训练骨干就显得尤为迫切。

1 目前体能训练骨干存在的问题

1.1 体能专业训练理论欠缺

体能训练骨干存在着专业理论欠缺的问题:运动训练学方面,对训练原则不是很清楚,训练计划制定的针对性不强;在运动医学方面,对训练科目容易引起训练对象哪些损伤预见性不强,出现损伤处置不当等等。

1.2 组织训练管理能力不足

体能训练骨干组织能力不足:对不同训练内容的受训者如何分组,多少人一组,练习几组,每组练习多少次 (个),每组之间间隔多长时间 (休息多长时间),等等问题缺乏经验,达不到因人施训。训练分组后,谁负责小组训练,训练是否需要辅助保护。需要几个人,在什么位置,如何保护,这些问题缺乏周密考虑。

1.3 个人专业能力不突出

部分体能训练骨干的运动能力不足,爆发力、速度、耐力、灵敏性不够,个人的运动科目和军事科目成绩,如100 m、5000 m、引体向上、两种400 m障碍等等军事项目成绩不够突出,无法发挥示范效应。

1.4 训练实践经验缺乏

如不能及时解决训练中出现成绩停止不前的问题;出现错误动作,得不到及时纠正;先练习什么内容,后练习什么内容易出现矛盾;对天气变化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

2 解决体能训练骨干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发挥体育教员的主导作用,对体能训练骨干进行专业辅导

作为教员,首先要真正确立学员的主体地位,研究学员,找准兴趣的切入点。利用培训课堂,对体能训练骨干进行体育专业训练理论辅导。其次,利用现场实践,对体能训练骨干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骨干的实际组训能力。教学训练过程十分复杂,涉及面广且灵活多变,教育的对象是能力素质较强的训练骨干,更为教学训练增加了难度。因此,教员在对训练骨干培养的时候应做到精心备课、用心施教、耐心指导、尽心育才。教员对训练骨干培养时注重动作示范讲解,要求训练骨干模拟教学、实践操作,这不仅提高骨干的组训施训能力,也锻炼训练骨干的教学训练能力。教员对训练骨干的培养,应以掌握体能教学训练的基本技能、创新教学训练理念为主,并在系统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巩固提高,再进行综合创新。

2.2 发挥干部的管理作用,提高体能训练骨干的组织管理能力

作为学员队 (或中队)的队干部,是学员的直接管理者,干部责任重大。对训练骨干的培养,队干部要做好“策划者”、“教练员”和 “引导者”,切实发挥好学员骨干组织管理能力的 “导师”作用。

队内可以开设 “尖兵教员俱乐部”,普通学员通过参加俱乐部,在提高自我积极主动性的同时,提升组训施训、协调、计划等综合能力,丰富专业知识技能。通过创办以体能训练为主题的队刊、板报和开展关于组训施训的学员大讲堂活动,锻炼学员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当然,这些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队干部的细心组织、监督和检查。

2.3 提升训练骨干自身能力素质,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

基础体能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和协调能力等身体素质,只有系统的体能训练才能够有效地发展学员骨干全面身体素质,并使专项军事训练所需的素质得到良好发展,获得更好的体能素质和组织协调能力,使学员的专项军事训练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为最大限度地培养优秀的学员体能训练骨干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现代军事训练水平不断提高,未来战争中的优秀军人不仅需要良好的体能素质,更需要敏捷的思维、广阔的视野等。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自主学习逐渐成为学员骨干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方式。

2.4 给训练骨干创造多种锻炼机会,提高其实践能力

在目前学员队内部事务繁忙和师资教学力量有限的条件下,让体能训练骨干尽可能地协助教员和队干部组训施训,充当训练小教员或训练参谋。这样他们既能得到很好的实践锻炼,又能减轻教员和队干部的工作压力。骨干自身本是学员,他们能更熟悉的了解队内学员体能薄弱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训练计划和实施训练,起到骨干成才进步“更快”、学员训练效率 “更高”和体能素质 “更强”的作用。

2.4.1 因材施训

学员的个体情况千差万别,即使在同一个队,学员的体能水平、思想状况等也不相同。在学员体能训练中注意区分以下几类情况:1)训练刻苦,体能成绩优秀;2)训练不积极,但体能成绩不错;3)训练刻苦,但体能成绩差;4)训练不积极,体能成绩也不好。针对几类学员的自身情况,要为他们制定符合各自特点的 “食谱”。对于前两类学员,要注意适当沟通引导,尤其是一些体能素质好的骨干学员,要鼓励他们拓宽知识面,争取向更高层次的体能水平发展,提高自身的组训施训能力;对于体能成绩差的学员应以鼓励为主,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训练积极性,多引导多表扬,避免自信心受挫从而降低了训练积极性。对某些训练偷懒、意志力差和自控能力差的学员,应采用强制手段,为他们明确制定目标,做好监督检查。训练工作中要根据每个学员的具体情况,因人施训,有的放矢,切实提高训练骨干的能力水平。

2.4.2 营造氛围,良性竞争

学员年龄大多都在20岁左右,争强好胜是他们普遍的特点,如果能正确引导,使学员在训练上形成相互竞争、相互激励的良好氛围,必然能有效提高学员训练的效果,进而为培养优秀的骨干打下良好的基础。

按照不同水平划分层级,引导学员良性竞争。对手体能水平和组训施训能力过高易丧失斗志,水平和能力太低则易造成骄傲自满。因此,培养体能训练骨干,要引导骨干正确寻找自己的竞争对手。只有在水平相近的前提下,才能使 “尖子有冲力,中间有动力,后进有压力”。竞争所产生的效果最佳,骨干自身才能得到好的锻炼。

竞争要适度,提倡 “有限”竞争。竞争虽然能提高骨干训练和组训施训的积极性,但同时也很容易在正常竞争领域之外形成不正当比较和较劲。一些骨干在体能上确立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后,在日常生活中、集体活动中也会处处较劲,造成不必要的竞争。队干部必须及时掌握训练和组训施训中非正常竞争扩大化的情况,并及时做好交流疏导。

引入淘汰考核制度,确保骨干培养质量。不是每一个学员都能胜任训练骨干,骨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队的体能水平。在目前育才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要保证培养出优秀的训练骨干人才,就必须要有淘汰机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合理的淘汰制度,能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精益求精。

2.4.3 改进训练骨干的组训工作态度和作风

工作作风决定工作的质量,体能训练工作亦是如此。因此,体能训练骨干要真正扑下身子,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定下来的计划任务要雷厉风行,一抓到底,不见成效绝不放手。训练骨干还应身先士卒,靠前施教指挥。要站在全队的角度来思考组训工作,把正在实施的、将来要实施的训练总结融合成一个整体,组训工作必须遵从规律,循序渐进。在吃透上情、明察下情的基础上,结合阶段体能普测成绩,结合学员体能瓶颈问题,结合学员队内中心工作,把训练工作融入其中,创造性地抓好训练。

2.5 优化骨干人才培养机制,提供良好的学习锻炼平台

构建良好人才培养机制,是实现体能训练骨干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培养高素质、有作为的体能训练骨干积极服务于部队,是军校的基本职能。院校应从自身特点出发,审时度势,构建体能骨干培养的柔性机制和激励机制。院校通过制定相关文件,将 “创新训练”规定为必修环节,以及开设第二专业教育等方式,逐步建立有利于培养体能训练骨干的教学体系;逐步实行弹性机制,可以为表现好的体能训练骨干进行额外的加分政策,对体能训练骨干的创新训练方法,进行检测,如发现确实有效,应进行对这种创新行为和成果给予正面奖励,以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6 紧贴实际训练情况,创新体能训练骨干的培养形式

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训练内容,科学组织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广泛开展小评比、小竞赛、小比武、小考核等活动,始终做到 “五个坚持”,即:坚持分步细训,不急于求成;坚持循序渐进,不揠苗助长;坚持示范引导,不强硬灌输;坚持向体能训练正常时间段要效益,不加班加点;坚持好训练中的安全预防工作,不盲目蛮干,切实把训练内容、进度、强度与学员实际承受能力结合起来,确保训练扎实有效。

[1]倪宏强.关于新形势下军人体能训练与军事体育教育的若干思考 [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23(1):1-4.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陈俊宏.重视发挥骨干在训练中的四个作用 [J].政工导刊,2009(7):39-39.

猜你喜欢
组训骨干教员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做人民的公仆 做事业的骨干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机务士官组训能力培养研究
校长问题
基于微格教学的士官组训能力培养构想
晚安,教员先生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学员队干部在课余体能组训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