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标准FZ/T 14007新旧标准异同分析

2014-01-13 03:32赵金晶
纺织报告 2014年11期
关键词:疵点新旧外观

赵金晶

(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07)

纺织行业标准FZ/T 14007新旧标准异同分析

赵金晶

(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07)

对FZ/T 14007-2011 《棉涤混纺印染布》和FZ/T 14007-1998 《棉涤混纺印染布》新旧两个版本标准的各项条款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新旧版本的异同。

FZ/T 14007;棉涤混纺印染布;标准;差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纺织技术的进步,纺织行业标准FZ/T 14007-1998 《棉涤混纺印染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了尽快适应市场的需求,体现标准的适用性和适时性,修订后的新版FZ/T 14007-2011 《棉涤混纺印染布》标准已于2011年12月20日正式发布,于2012年7月1日正式实施,替代已实施13年的旧标准,新标准实施之日,旧标准作废。新标准FZ/ T 14007-2011 《棉涤混纺印染布》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2)归口。为便于标准使用者清楚地了解新标准的相关变化和内容,本文对新旧标准的主要差异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1 结构

新标准基本保持了旧标准的结构,个别标题按照GB/T1.1的要求更换为当前标准编写的规范用语,以与当前其他同系列和(或)引用标准保持一致。新标准规定了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包装,唯一与旧标准相比变化之处是新增了第9部分“其他”。

2 主要变化

2.1范围

标准范围对比如表1所示。在2011版中,删除了“鉴定……的品质”和“工业用”等用语,直接概括为服饰、家纺,更加突出了本标准的适用主体,简洁了然。

表1 FZ/T14007 标准范围的对比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首先,新标准中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其次增加和修改了部分标准(表2),完善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表2 新旧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差异

2.3术语和定义

新标准的术语和定义与旧标准一致,只是表述上引用了GB/T 411。

2.4分类

新标准直接根据各类产品的品种和规格根据客户合同或用户需要确定,取消了旧标准“结合本标准附录A”的提法。

2.5要求

此部分是新标准相比于旧标准修改和变化最明显的方面。

2.5.1要求内容

新标准的要求内容里,内在质量要求由旧标准的四项要求变成了六项要求,新增了撕破强力、纤维含量允许偏差两项要求,原纬纱密度更新为纬向密度偏差率;外观质量要求与旧标准一致。

2.5.2分等规定

相比于旧标准5.3.4.3中的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和低于三等品的等外品,新标准5.2.1将产品的品等定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和低于二等品的等外品,取消了三等品。同时,相比于旧标准,新标准中外观质量将局部性疵点与散布性疵点结合评定改为以最低等级评定。

2.5.3内在质量

在旧标准中内在质量评定的各项考核项目按照不同织物类别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指标。新标准取消了不同织物类别的区分,并将内在质量考核项目和评等指标综合为同一表格提出,让考核项目和评等规定更加直观,利于操作。具体变化见表3。

表3 新旧标准内在质量评等规定差异

此外,新标准还有一处重要的变化就是增加了对产品安全性能指标的考核要求,以适应社会不断进步对绿色和生态消费的要求,达到保证人们安全和健康的目的,实现构建我国安全健康纺织品标准体系的目标。

2.5.4外观质量

外观疵点作为影响纺织品外观的重要项目之一直接决定着消费者的接受度和纺织品的外在品质,旧标准对该部分内容的规定略显繁琐冗长,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棉涤混纺印染布质量控制的需要,新标准对此做了简化和调整:其一,局部性疵点评分方法由十分制改为四分制,取消了经、纬方向疵点的区分(因此允许评分的计算单位也由“分每米”变为“分每平方米”),大幅度简化了疵点评分的规则,增加了数据处理规定,统一修约,增加了布匹反面严重疵点需降一等的明确提法。新标准在疵点的评分标准上更为严格,将旧标准“某一疵点达到某一程度作为评分起点”修改为“除边疵外,其余采用0起点(即在评分时只要有疵点就要算)”。其二,散布性疵点允许程度作了修改:简化了幅宽偏差的分类,取消了色差级指标中“正反面”项目,删除了歪斜指标中“条格”项目,修改了散布性疵点允许程度的分等指标,对各项指标的允许程度的考核更加严格。

2.5.5假开剪和拼件的规定

新标准增加对假开剪和拼件的规定,使标准更加完善合理,符合市场需要。

2.6试验检验方法

试验评等要求的改变,导致新标准和旧标准试验方法的选择有所不同。具体变化见表4。

表4 新旧标准试验方法差异

此外新标准在外观质量检验条件和方法中,使用了精确规范的数字表达。

2.7其他

新标准中增加了“9 其他”一项,规定了标准外情形:“特殊品种及用户对产品有特殊要求的由供需双方另订协议”,更加符合现在市场的实际情况,以满足不同的最终用途。

2.8附录

附录表A.1 加工系数删除了旧标准断裂强力加工系数一项,计算方法中,符号发生改变,单位由旧标准中的厘米(cm)变为新标准的米(m),与国际标准接轨。合并简化了标准经、纬纱密度计算公式。删除了旧标准中与断裂强力相关的计算方法条目。

3 结语

3.1 纺织标准FZ/T 14007-1998《棉涤混纺印染布》从1999年7月1日实施至新标准实施已有13年多,该标准为规范国内混纺印染布、质检部门市场执法抽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维护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提供了依据,但是已经逐渐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新标准的修订发布实施势在必行。

3.2 通过对FZ/T 14007新旧版标准从标准结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检验方法、其他和附录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得出2011版标准主要增加了“基本安全技术”、“撕破强力”、“纤维含量偏差”等项目和内容;取消了“耐刷洗、耐熨烫色牢度”、“分等规定中的三等品”等考核和规定;修改了“适用范围”、“断裂强力、水洗尺寸变化率”的考核方法、色牢度“所有染料统一考核”、“外观质量局部性疵点评分分制”以及方法、“散布性疵点允许程度”以及“外观质量以局部性疵点与散布性疵点最低等级评定”等。新的FZ/T 14007-2011 《棉涤混纺印染布》标准,将对今后一段时间的印染布及其制品的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3.3 随着现代技术手段更替速度的加快,新标准是否能够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1] FZ/T 14007-1998 棉涤混纺印染布.

[2] FZ/T 14007-2011 棉涤混纺印染布.

[3] GB/T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4] GB/T 411-2008 棉印染布.

Analysis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Standards of FZ/T 14007

According to the textile industry standard FZ/T 14007-2011 "Printed and dyed cotton/polyester blended fabrics" and FZ/T 14007-1998 " Cotton/polyester printed and dyed fabrics", the two versions of the standard were compar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standards were analyzed.

FZ/T 14007;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new and old standards

F276

A

投稿日期:2014-09-28

猜你喜欢
疵点新旧外观
外观动作自适应目标跟踪方法
A Shopping Story to Remember
不论外观还是声音,它都很美 Yamaha(雅马哈)A-S3200合并功放
喷丝板疵点检测系统设计
耕读事 新旧人
基于FPGA的图像疵点处理设计与实现
新旧全球化
家蚕品种单粒茧丝疵点差异及遗传性研究初报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
方外观遗迹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