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探讨

2014-01-14 09:10李海燕LIHaiyan
价值工程 2014年1期
关键词:关联方关联交易

李海燕LI Hai-yan

(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石家庄050000)

0 引言

由于我国特殊的背景以及证券市场的不健全,上市公司或者关联方利用非公平关联交易进行利润操纵、侵害投资者利益的事情经常发生,因此关联方利用关联交易侵夺上市公司资产损害外部投资者的利益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负面影响是重大的。

1 关联交易负面影响

1.1 关联交易使公司的业绩失去客观基础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在各种经营中存在着关联交易,关联交易过程中往往表现为上市公司与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存在随意性,上市公司的产品原料来自于关联交易企业,而上市公司的产品提供给关联企业,这样的关联交易在交易价格方面存在隐性。这样的随意定价造成外界投资者不能评估企业的业绩,使得投资者不能科学分析企业的价值。同时上市公司为了控制企业的股票价值他们会通过关联交易控制企业的业绩数据,其结果造成对于企业的业绩分析与预测结果不能反映真实的经验情况。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也是关联交易的重要内容,比如上市公司因为种种原因需要进行资产重组时,由于是因为面临倒闭、终止上市资格时,企业就会在关联交易方面入手,伪造企业的盈利数据,上市公司将企业经营亏损的项目或者子公司、项目通过关联交易委托给关联企业,关联企业给上市公司一定的资产收购费用,而且收购的费用高于交付的资产价值,以此为上市公司增加收益,造成上市公司某一时期的盈利超额完成。

1.2 关联方成为关联方掏空上市公司和侵害投资者权利的重要工具 上市公司与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为关联方获取上市公司的利益赢取了便利条件,上市公司的交易主要是通过相互提供资金和担保,因此这也是关联方操纵上市公司的主要措施,关联交易通过与上市公司的关联购销交易,获取上市企业的股权等,获取上市公司大量的股票初始发展资金;关联企业的关联交易给上市公司造成严重的损害,尤其对于外界投资者,关联方通过一定手段损害上市公司的长期利益,造成外界投资者不能获得预期的经济利益。

1.3 关联交易成为上市公司配合不法机构二级市场炒作的重要工具 由于我国股票建立的时间比较短,监督机构对二级市场股票交易的合法性、合规性监督还不到位,监督经验的欠缺和某些监督盲点的存在,为二级市场不法机构违规操纵股票提供了便利。为了获取上市公司的利益,他们需要寻找上市公司的业绩优点,当上市公司的业绩比较差时,为了给外界投资者营造盈利的预期,配合不法机构筹码收集完成后顺利“出货”,上市公司往往与关联方进行各种形式的资产重组,为外界营造一种“利好”消息,实现不法机构在股票的高位“出货”。

1.4 关联交易使上市公司失去“自主”能力 企业发展需要企业独立自主参与市场竞争之中,企业各种经营活动也要引入市场机制。而目前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方式使企业的发展过多依靠关联方,结果使上市企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低,逐渐的失去市场竞争意识;关联交易的存在加强了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联系,关联方的经营情况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造成上市公司的独立发展的动力不足,上市公司在持续发展阶段缺乏科学规划。

2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严重的原因

2.1 体制转轨因素 企业在专转制的过程遗留下了大量的问题,比如上市公司在上市时要脱离非盈利项目,但是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它建有大量的关于职工福利项目,企业为获取上市,其要脱离福利性基础设施,这样遗留问题给予原有企业,这样的问题并不能因为企业上市而脱离关系,因此上市公司与原企业之间的关联就必然会存在,因此可以说体制的转制是影响关联交易的重要原因。

2.2 证券制度因素 由于我国在证券制度开始阶段实行审批制,证券管理部门为了促进国家产业政策,将一定时期的股票发行规模分割给各政府部门,地方政府为了让本地区的企业上市进行了人为操作,这样的证券管理制度造成上市企业的股本规模比较小,造成企业为了上市选择“主体上市、原有企业作为母公司”的模式,这样的上市企业模式必然会使上市公司与原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使得上市公司不具备独立的供、销、产体系,对母公司存在依赖性,因此上市公司为了保持正常的营业必然会与关联方进行关联交易。

2.3 股票操纵因素 由于我国部门对于股票市场监管力度不够、股票市场复杂等原因导致我国的股票市场存在大量的人为因素控制股价的现象,因此造成股票价值的虚高,造成投资者的投资信息不真实,而关联交易就是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机构为了获取利益,他们通过虚假股权转让获取上市公司的关联方地位,利用关联方资产股权置换和资产重组营造良好的盈利预期,为股价上涨提供想象空间,以此为不法机构获取利益赢得机会。总之证券市场中的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资产置换行为带有一定程度的欺骗性,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2.4 法律监管因素 目前我国监管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主要集中在相关部委制定的会计准则以及有关行业的相关规定等,我们分析这些法律法规不难看出有关关联交易监督的法律地位不高,不能对关联方以及不法机构的行为形成震慑力,同时目前的监管规范也只是对关联交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作出了规定,而对于违反其规定的行为处罚责任却没有在法律中明确,而是依靠行业之间的自律监管,这样就会使得监管的效果大打折扣。

3 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对策

3.1 从源头上尽可能控制关联交易的发生 在企业改制上市之初,其完整的产供销系统宜全部进入上市公司,此外有关企业必不可少的辅助生产设施、商标权、工业产权等无形资产也宜全部进入上市公司,从而尽最大可能增强上市公司的独立自主性。对于目前存在大量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应该加强资本运作的力度,通过收购、兼并、资产剥离等方式,完善上市公司的产供销资源系统。

3.2 发挥证交所对关联交易的监督作用 从现在的情况看,我们应该从制度上进一步加强交易所在这方面的监督作用。比如中国证监会在加强监管和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推出了一些新的举措,按照上海证交所的设想,《股票上市规则》再次修订,增加季报披露,这是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维护“三公”原则,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一种手段。监管机构已经认识到,信息披露工作不够完善,既是我国上市公司与国外大企业相比的最大差距,也是诱发违规经营和市场投机的主要因素。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已不应停留在简单满足条文的规定方面,而应强化上市公司对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3 采用独立的法规来规范关联交易 规范关联交易,必须加强立法,制定专门的规范关联交易的法律、法规,从而真正使关联交易按照市场法则进行。首先,充分考虑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适当对《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和其他相关法规进行修订。其次,建议制定有关重要性披露实施细则。在关联信息披露中,也应当遵守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除普通购销业务以外的其他交易,如资产转让、相互提供资金、担保等都应充分披露。最后加大会计师事务所对重大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审计力度。总之,由于受到体制转轨、政权制度以及法律监管等缺陷因素使得关联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应该加大对于信息披露制度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

[1]王华.财务会计研究前沿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0):223-227.

[2]管强.关联交易内幕中华工业联合出版社,2003.

[3]李明辉.试论关联交易的公司法规制[J].证券市场导报,2002(07).

猜你喜欢
关联方关联交易
关联方披露准则修订建议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审计探讨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关于审计准则中关联方相关准则的思考
奇趣搭配
智趣
交易流转应有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