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地铁

2014-01-16 01:55_
读者·原创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上班族上车春运

文 _ 三 田

东京地铁

文 _ 三 田

“通勤地狱”

东京地铁没有伦敦地铁那么悠久的历史,也没有纽约地铁那么完备的线路体系,却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乘客。它准时方便,整洁安静,秩序井然,是世界上最具戏剧性的场所之一。

东京的第一条地铁线开通于1927年,从银座到浅草寺。近90年间不断增添新线路,如今总共有13条线路,全长近300公里,在世界大都市中位居第三,仅次于伦敦和纽约。

这个庞大的网状交通体系每天肩负着2825万乘客的运输任务。老实说,比起纽约、伦敦市民的出行方式,东京市民的选择还真不多:路面交通堵得可怕,又缺少人性化的自行车道,你只能把私家车停放在车库,乖乖地坐地铁上班。每天,成千上万的上班族一同乘地铁奔赴严酷的职场,天天都是“春运”,日本人称之为“通勤地狱”。早在20世纪60年代,交通高峰时段的拥挤状况就被视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当时,日本国土交通省每年都有关于都市交通情况的调查报告,报告中把拥挤程度分成若干档:若车厢定员数为100%,那么当拥挤率达到150%,乘客肩并肩可以自如阅览报纸;180%是身体相依仍能读报;到200%时,就别指望读报了,读小人书还行;250%则连手也不能动弹;300%则是物理空间的极限。

对于地铁的拥挤,经历过“婴儿潮”的那一代日本人有过切身感受。我们都知道“春运”带给中国交通系统的压力,但是那个时代的日本人每天都要经历“春运”,不得不承受拥挤率300%的压力,那是一个高速发展却又令人绝望的年代。21世纪的东京人不用承受上一代人的痛苦,却逃脱不了拥挤率250%的宿命。

以前在电视上经常看到那些被人塞进地铁车厢的上班族,很难理解他们为什么不等下一班车,何必自寻烦恼。直到自己也开始在东京生活,才有机会亲身感受。之前我还挺憎恨那些推人上车的站台工作人员,后来就很感谢他们天天小心翼翼地推我上车——你不上这一班,就永远不用上了。别以为成功挤上车就万事大吉了,接下来你要管好你的电话,调低你的耳机音量,放好你的手。因为地铁里的身体接触是难免的,特别是高峰时段,地铁里的“痴汉”很多,被误认为“痴汉”的也不少,所以偶尔能看见一些男性干脆把公文包放在架子上,一路高举双手。

拥挤和秩序并存

虽然东京的地铁拥挤不堪,我却从没看到过相互推搡、发生口角的场景。早晨的通勤车更是远离喧嚣,大家都是陌生人,没一个人说话,打电话都是被禁止的,更别说是手机铃声。从买手机那天起,我就自觉地调成静音模式,从来没听它响过。以前偶尔还能听到别人耳机里的音乐,现在这一项也被视为“不和谐之音”。旁边的老伯会提醒你:“对不起,年轻人,能把耳机的音量调小一些吗?”车厢里的每个人都会努力地把这份和谐带到自己的那一站。有时被挤得几乎动弹不得,即使到站时你依然在车厢中间,只要说声“对不起”,其他人都会自觉让路,秩序井然。

有人说地铁是社会舞台的一种,而乘客则是一种社会角色,角色扮演得越好,生活这场戏就越好看,那么,东京的乘客就是这个社会舞台中最为出色的演员。地铁设计者和经营者则是细心负责的导演,他们把地铁作为公共空间的行为准则,耐心地讲解给每一位乘客,大家共同营造一个理想的乘车环境。当然,这种和谐不是一蹴而就的。1974年,东京地铁开始进行有关地铁空间行为准则的广告宣传活动,持续至今,内容涉及给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先下后上,不占座,不在车厢内吃东西,不大声喧哗等。广告宣传大多是采用漫画形式,立场鲜明而又不失幽默与温情。40年的“布道”成就了今天的秩序井然,在东京的地铁中,几乎看不到抢座位的情形,“体谅别人就是体谅自己”的理念根植于每一位乘客心中。

2000年,日本人还为地铁上的通话行为进行了一场辩论,最终以“不给别人添麻烦”为由,一切通话行为都不被允许。近几年,辩论的主题更倾向于在车厢内化妆和酒后乘车的问题。不过,我倒不认为在车厢里化妆会影响到谁。

东京地铁的列车时刻表精确到分,高峰时每隔两三分钟就有一趟车。我每天会坐8:51的那趟车上班,提前两分钟在4号车厢的第二扇门前等车。一位LV的女粉丝总会排在我后面,她常用香奈儿5号香水。这时列车准时驶来,4个人从那扇门下车,一位是30岁出头的男性,领带总是系得松松的,后面是骨瘦如柴的白领女性,她特喜欢穿紧身牛仔裤,还有一位是学生装扮的清纯女孩,最后是一个戴眼镜、表情严肃的上班族。上下车的一直都是那几个人,只是顺序会有变化罢了。久而久之,匆匆过客成了熟悉的陌生人,无形中产生了一种秩序,或者说是那种存在于朋友间的默契。大家都不急于上车,心里数着“一、二、三、四”,等到第四个人下车之后,我们有秩序地挤上车。上车之后只会看自己眼前的座位,空出来了就去坐,没有人越界。一旦秩序形成之后,就没有人愿意去打破这种协定,直到新成员加入,旧的秩序才被重新确定。这种看似循规蹈矩的模式避免了无谓的冲突,成就了公共交通的高效,同时也有效地维持了车内秩序。这种不写进制度,没有明文规定,只存在于人们心中的“秩序”不正是我们想达到的一种境界吗?

城市化和交通拥挤是永恒的话题。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它,为何不去尝试接受呢?东京的地铁文化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拥挤和秩序并存的新模式。

猜你喜欢
上班族上车春运
A Study of Code-Switching in the Series Films of Rush Hour
2018将迎来怎样的春运
摩登上班族
疯狂编辑部之春运风波
上班族
防晕车
Take a Bus
韩国春运
上班族的小确幸
上班族的烦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