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好(你/一)个X”构式分析

2014-01-22 07:36尹海良
关键词:主观性构式语义

尹海良

(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山东威海,264209)

现代汉语“好(你/一)个X”构式分析

尹海良

(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山东威海,264209)

汉语口语存在一个典型构式“好(你/一)个 X”。在结构语义上该构式可以分化为三个小类:好(你)个+消极性词语NP;好(你)个+表人名词或短语NP;好(一)个+NP/VP。构式“好(你/一)个X”的构式义是“结构赋义”的结果,三个小类在语境适切性、定指与不定指、焦点结构及主观性等方面各有其独特的语用特点。基于真实文本语料分析了构式的外部结构关系,“好(你)个X”通常前置,而“好一个X”倾向于陈述维度,可前置也可后置。最后分析讨论了构式形成的几个可能动因,如类推、非常规语序、反向认知、叠加强化和去范畴化等。

现代汉语;好(你/一)个X;构式;结构赋义

“好(你/一)个X”是一个常见口语表达式,常用反语表示对言行的不满、嗔怪,也用于假作嗔怪实则赞赏,或表示对客观存在的真实赞美。“好(你/一)个X”自身具有完整的表达功能和感叹语调,书面多用叹号,句法上一般不必接后续小句,具有自足性。可以说,“好(你/一)个X”是一个典型构式,其构式义是“结构赋义(meanings of construction)”[1]的结果。如:

(1) 使你一夜一夜地睡不好觉,使你长叹一声:“好你个郜元宝!”

(2) 好一个“倾国倾城的人大抵如此”!

杜道流探讨了与此相关的“V/A个P”感叹句,其中P为贬斥类词语或结构[2]。关于“好(你/一)个X”,王晓凌《“好个……”结构探析》做过一番研究[3],未涉及“好你/一个X”。董淑慧以“好你个NP”为例分析了其贬责与褒扬感叹的语义结构和语用功能[4],未涉及“好(一)个 X”的问题。雷冬平探讨了“好+(X)个NP”的构成及语法化[5],没涉及VP的情况。已有文献在构式共时描写和历时来源仍有诸多值得商榷与讨论之处,本文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做进一步探讨。所用语料来自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不再标明出处。

一、“好(你/一)个X”的结构特征和构式语义

“好(你/一)个X”存在两个变量。一个是绝对变量“X”,理论上可有无限个语词或语段进入构式槽位。另一个是相对变量“你/一”,变化范围有限,一般仅限于“你”和“一”,或二者全部隐含为零形式。特殊条件下会出现“他”等形式,语义语用也随之有变。如:

(3) 好他个徐老三,这么快就知道我住在哪里……

构式“好(你/一)个X”形式上分化为两个大类,包含三个语义小类。

(一) 好(你)个NP

实际上,“好(你)个 NP”构式有两种迥然有别的表义类型,NP因此有相应的选择限制。

类型1:好(你)个+消极性词语

趋利避害是人类共性,贬义语言成分容易在语用中因被强烈排斥而趋于否定化。口语中“头”“鬼”“球”等的贬义和不礼貌成分很重,答话人借助语调和语境便能传达出强烈的主观否定含义。如:

(4) 要是桥桥也唱那种歌呢?……鬼!桥桥一辈子也不唱那号歌。

(5) 你还埋怨我不该私看他行动。屁吧!这样的订货岂是能接的?

“头”“鬼”“球”等为语用否定,只有在具体语境中才能实现。在语用否定成为较为典型的用法后,“好你个+NP”的否定主观性得以固化,“你”则进一步凸显了对话的主观交互性。如:

(6) 姜战林一针见血地说:“好你个‘马头’,你糊弄什么!”

(7) 不懂装懂,好你个大头鬼!见你呀抽大嘴巴。

例中“马头”“大头鬼”都具有否定性语用含义,否定前指,义为“不好”。“你”和发话人同属一个时空域,直指受话人,通常用“你”直称对方是不礼貌的[6]。因此,现实场景中“你”常因交际对象明确而缺省,缺省后话语的攻击性和不礼貌级别稍有降低。如:

(8) 好个鬼!敏丽厉声反驳。

(9) 陆子修没好气地说:“好个屁!你们这些话,会上为什么不说?”

类型2:好(你)个+表人名词或短语

言语表达有陈述和对话两个维度,由于“你”的直指性,加之表人名词或短语的同位复指,“好(你)个NP”构式处在言语的对话维度上,表人名词最典型地体现为人名、称呼。如:

(10) 好你个鹿道有,怎么一点亲情也没有呢!

(11) 郑锦开玩笑说,好你个花局,你能做特工了。

对人指称可采用多种方式,熟人之间、上对下常直呼其名,下对上则常冠以体现社会等级关系的职位。如果冲突强烈,发话人即便清楚对方姓名,出于表达极度愤怒的情绪,也常采用非完全指称的短语形式,以疏远双方的情感关系,如非礼貌表达式“姓×的”。如:

(12) 好你个姓柯的,今天不给我跪下叫爷爷,你就别想活着下去。

除通常所用的指名道姓,还可通过描述对话者某方面属性特点实现,加入这类表达往往能进一步增强言语“愤怒”“不满”“痛恨”等语力(force)。如:

(13) 他狠歹歹地说:“好你个黄毛丫头,王八吃秤铊,你真铁了心啦!”

(14) 大声喝道:“好你个大胆的畜生,竟骗起老子来了。给我跪下!”

(15) 好你个没良心的,难道咱家的内存空间不够下载你的忧伤吗?

(二) 好 (一) 个X

与“好(你)个X”的“X”通常为NP不同,“好(一)个X”中“X”选择范围较宽,不仅可以是NP,还可以是VP。在收集到的169例“好(一)个X”中,“X”为NP的112例,占66%,VP的57例,占34%。“个”本是汉语典型的名量词,一般用来修饰具有量化、离散特征的体词,这里却与VP搭配共现。这是因为,在事件特征视角下,“个”具有量词“通用打包机”(universal package)的功能[7],从而使得“VP”体词化。

我们发现,此类构式中作为VP的“X”常以前文拷贝结构(echoing-copying structure)出现。前文既包括紧邻构式的前接小句,也可以是跨语句或语段的前完整小句。“X”除拷贝来的完整小句、次级语言单位,还可以是完整小句中的部分关键词截取形式。如:

(16) 他怀着柔和的心在生活中去追求美和发现美,在他的标准和他能达到的范围之内。

好一个“他怀着柔和的心在生活中去追求美和发现美”!凡是熟识曾卓的,都会觉得这真是再恰当不过的“夫子自道”。

(17) 专家的解释是“雨太大”,好一个“雨太大”,所谓的天灾后包含着赤裸裸的人祸之心。

(18) 夏公莞尔一笑:“对我,总归是少壮派。”好一个“总归是”,此后我乃常以永恒的“少壮派”自居自励。

例(16)(17)拷贝整句,(18)拷贝系动词和非论元副词。截取拷贝的到底是哪一部分,这跟言者关注的信息焦点有关。

有时VP作为一个事件被整体转指,转指的途径是借助于直接引用、化用和总结。直接引用的语段理所需用引号予以明示,而间接化用和总结的语段也常用引号标记,以提高言者对VP或肯定或否定的语力,引起受话者或读者的注意。在 57例 VP类“好一个X”中,VP加用引号的有36例,占63%。如:

(19)“……他又得再把它推上山顶。他朝平原走下去。”好一个“他朝平原走下去”!

(20) 他让每一位下属都牢记:“街头叫卖的农妇即是我们的母亲。”好一个“要把街头叫卖的农妇当母亲”!

(21) 没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区政府,是怎样“变通”运作的呢?“就是领导跟建功置业(某开发商)一说,借助他们的资质”。好一个“借壳上市”,丰南区政府的“市场化运作”,实在令人大开眼界。

例(19)是直接引用拷贝。有时受话语角色转换、信息压缩和添加等影响,言者会对所听语句进行适度调整,即为化用,如(20)。如果对方话语内容复杂,信息分散,言者不便整体拷贝,这时往往采用凝练的语言重新概括对方的言语,如例(21)。总结性语言常采用成语、俗语、警句等语义丰富且大众较为熟识的形式,如“针锋相对”“死猪不怕开水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等。

拷贝的VP加用引号后通常紧邻于“好一个”,VP即是“X”的全部,如前述各例。但有时,言者在引述拷贝表达语句的同时还加入了个人主观性看法或评价,这些主观表述便以定语形式位于VP前面,造成构式中不变因子“好一个”和可变因子“VP”的隔离。一方面为了将引述部分和自述部分分开,一方面为了凸显言者主观上对引述部分所示行为的否定或肯定,VP便以引号标示。如:

(22) 他略一沉吟,就紧接着念“……是何地方?哦,是了,想必是商议军机大事之处,不可久留,我……我还是走了吧。”好一个一语解危的“是何地方?”

二、“好(你/一)个X”的语用分析

功能分析是语言语义理解的重要途径[8]。本节从功能角度分析构式各小类的语用特点。

(一) 语境适切性

构式多是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通过吸收语境信息逐渐凝固而成的、具有某种语义特点的固定表达式,特定的构式有其特定的语境适切性[9]。首先是“好(你)个+头、球、屁…”,适用语境为:说者阐述一种观点并倾向评价“好”,听者观点与此相反,于是按捺不住愤怒的情绪抛弃礼貌原则,选用敌对的感叹性否定表达形式迎面回击。如:

(23) 王强又故意的问,“买卖很好么?”

“好?好个熊呀!鬼子都叫你们杀了!还来打马虎……”

其次,“好(你)个 X”和“好一个 X”,二者有同有异。共同的适用语境为:① 在具体的言语交际活动中,② 针对交际对象的“言”“行”,③ 听(见)者以反语形式表达或赞赏或指责的主观看法。不同点是,“好(你)个X”中“X”一般为指人体词,整个构式指向人的言行,“好一个X”尽管常指向人的言行(X为VP),但也常指向事物(X为NP),指向事物的“好一个NP”多为言者相对客观的赞美性言语表达,少作反语。如:

(24) 有的驻足于湖滩,有的嬉戏于浅水,有的欢舞于低空,好一个自由欢快的鸟类王国,真是热闹非凡。

(二) 信息焦点结构

通常,传递新信息的成分更容易成为句子的焦点,但并非意味着只有新信息才可以成为焦点[10]。消极类构式“好(你)个+头、球、屁…”的焦点为“头、球、屁…”,前段“好”是同指对方话语的“好”,为旧信息,通过“头、球、屁…”固有的消极语用义与“好”的排斥性造成整个构式的否定,这类语段的重音在“头、球、屁…”等关键词上。“好(你)个X”和“好一个X”的焦点为前段“好”,后段“X”或是现场客观存在,或是拷贝总结的已知信息,这类语段的重音在“好”上。可通过省略形式来验证。如:

(25)“好!就是有些酸!”

“好你个——发酸?可省酱油!酱油比醋贵得多!”老夫妇哈哈地笑起来。

(26) 她听到了一种十分清脆的声响,她想是他打了她一记耳光。“好啊,你——”哭喊声和厮打声同时呈现。

例(25)(26)“X”的缺省并没使构式的责怨义消失。正因该种语境中“X”缺省不影响构式语用义,口语中“好啊你”已规约化为责怨表达式。

(三) 定指和不定指

“好(你)个X”中“X”多为姓名类体词,具有唯一性,是定指。“一”是不定指标记,很多定指名词通过“一”就可实现不定指化,如“他就是一个活雷锋”。“雷锋”本是固有的一个,此时已泛化为具有“雷锋”特点的一类人。用不定指的形式婉转表达定指的内涵,使得对话中的“直指”语力变弱,对受话者面子或利益的威胁由此降低,这有利于会话的顺利进行。试比较:

(27) A:只听他哥哥说:“好你这个不要脸的东西!来人!给我打他,把他捆上……”

A′:只听他哥哥说:“好一个不要脸的东西!来人!给我打他,把他捆上……”

再如:

(28) A:好一个“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B:嗯?说谁呢?

A′:好你个“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B′:嘿,人都是自私的嘛!(自拟)

例(28)言者A用不定指的形式表达责备的含义,但被受话者B故意或幽默地“别解”为在说别人,而A′用定指的唯一指称形式表达则限定了别解的空间,所以受话者B′只能选择默许或进一步为自己的言行辩解。

(四) 语用主观性

“好(你)个+头、球、屁…”由消极性词汇导致的主观交互性也是消极的,“好(你)个X”和“好一个X”则可表达赞赏和责怨两种主观性。我们认为,无论消极还是积极主观性,基点在于利益的冲突性和信息的超预期性。正向有利的超预期易实现为积极主观性,负向不利的超预期则实现为消极主观性。语句中常借助情态副词如“竟然”“居然”等予以配合,以进一步凸显信息的超预期特点。如:

(29) 他的眼前浮现了黄中美的身影,好你个“老大哥”,竟敢把事情做绝!

(30) 好一个小曾,居然偷偷记住了此人的自行车钢印号码:“348165”。

构式实现消极主观性还是积极主观性除语句自身某些词语提供的信息外,根本上还是取决于言者与受话的关系以及对言者或受话是否有利。通常情况下,如果言者与受话不存在密切的情感或社会关系,构式往往呈现消极主观性,尤其对言者利益构成冲突时一定实现为消极主观性。如果言者与受话有着亲密的情感或社会关系,即便对言者利益构成一定的威胁或损害,构式往往体现为积极主观性。因为此时言者对利益的损失并不十分在意,而是更满足于对受话言行一定程度的欣赏。如:

(31)“商业机密,不可泄露。”

“好你个老吴同志呀!连我都不透露一点?”

“不透露!”吴仁宝一双眯成细缝的笑眼里透着几分狡黠。

三、“好(你/一)个X”的外部结构关系

“好(你)个 X”包含两个结构差异较大的构式类型,但其外部结构关系有着惊人的相似,二者都因语气强烈而优先前置,然后再阐述言者所持观点的理由和根据。如:

(32) XH品牌导购员:“好个屁呀,这周要累死了……”

(33) 疼得龇着牙:“好你个阿华,真狠啊,快放手,胳膊都断了!”

不同在于,“好(你)个+头、球、屁…”的主观语气因交际对方评价“好”而发,因此一般作为一个完整话论的应答句出现。“好(你)个+NP(姓名、事物类)”往往是言者有感于交际对方言行(主要是“行”),不因交际对方主观评价“好”而发,一般以话论始发句出现。

与此对照,“好一个X”则可前可后,前置还是后置与对话性以及“X”类型有一定相关性。“好一个X”的评价义是通过陈述给场外的第三者或虚拟的第三者(书面语则为读者)引起现场交际对方“听者”的思考。如果“X”是引述拷贝的已知信息,目的则在于凸显此信息并使其焦点化,这时构式“好一个X”往往前置,后续句阐述理由。如:

(34) 有观众感慨道:好一个极致叛逆的安生,好一个让人惊叹的江一燕,无论经受怎样的洗礼,她就像……

“好一个X”也可作为会话开始的前奏,在口语(如影视剧台词)中多有体现,常发生于熟人之间。如:

(35) A:(正在向士兵训话)狭路相逢勇者胜!

B:(远远听到A的训话并走近A)好一个“狭路相逢勇者胜!”

A-B:对视而笑。会话开始。

如果“X”为具体事物类,或人的言行不对任何人的利益产生影响,这时构式“好一个X”实现的是积极主观评价,构式以后置常见,此时属陈述维度,采用先理据后结论的顺序符合思维的一般逻辑。如:

(36) 飞机俯冲而下,在拉起的一瞬间,作手足并用,压杆,蹬舵,好一个漂亮而又惊心动魄的横滚。

(37) 耳畔间或传来木鱼声、诵经声、树间小鸟的鸣叫声,好一个“世外桃园”。

构式“好一个X”的陈述性和自足性以及焦点标记特征使得其在书面新闻报道中常以标题形式出现,在人民网报系搜索系统中检索到 97篇此类标题,如“好一个‘现在看来是错了’”“好一个‘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等。而“好(你)个+头、球、屁…”和“好(你)个+表人名词”则因其强烈的对话交互性与书面语的客观陈述不相容,尤其前者作为非礼貌表达就更不宜于标题,在人民网报系搜索系统中仅检索到2篇。

四、“好(你/一)个X”的构式化动因

(一) 类推

“好个+头、球、屁…”主要源于类推机制,且与“个”的性质和语法功能有直接关系。关于谓词后的“个”,学界有两种观点,一是补语标记[11],一是宾语标记[12]。石毓智论证了“个”作为宾语标记的理由和其来源[13]。我们也认为动词后的“个”是宾语标记,如“看个书”“吃个饭”“睡个觉”等,码化为“V+个+N”。当N为带有否定性语用义的“屁、鬼”等时,整个结构的语义为“不(能、要、会)V”,V为自主可控动词。随着V-N之间支配关系和N指称义的弱化及整个结构的否定化如“吃个屁”,V开始泛化为一般性VP,可为形容词,如“漂亮个屁”。杜道流做出假设,“‘V一个P’首先减缩为‘V个P’,然后通过类推,产生‘A个 P’”[2]。此时,“个”从宾语标记演变为更加抽象的功能词,它不再标记某个句法关系,而是和后面否定性成分一起固化为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构式,结构关系变得不可分析。由于表评价的“好”在口语中最为常用,一旦和“个+屁、头…”连用,在人们头脑中易留下深刻印记,整个结构使用频率增加。因此,“好个+头、球、屁…”可由“V+个+N”类推而来。

(二) 非常规语序

在数量名结构中,形容词通常位于名词之前,如“一本好书”,但本文所论构式中的“好”却在数量短语前,属非常规语序。王晓凌认为“好”是形容词,具有描述功能,正常位置应在谓语,而不该在句首,可尝试把该结构还原到正常语序[3]。我们也认为,非常规语序源于形容词“好”的移位,但不赞同“好”的正常位置在谓语的观点。如果说“好”的正常位置是谓语,那么“好一个自由天堂”就应还原为“一个自由天堂好”。汉语主语位置一般为定指成分,显然“一个NP/VP”为不定指形式,二者冲突。我们认为“好”的正常位置是定语位,即“一个好NP/VP”。古语“天凉好个秋”之义为“天气凉爽,非常好的一个秋天”,如果将“好”还原成谓语,语义则为“天气凉爽,秋天好”,逻辑衔接与本义不合。试比较:

(38) 秋天很好(“好”重在陈述,“秋天”为全称量,义为“所有的秋天”,一般性)

(39) 很好的秋天(“好”重在描写,“秋天”为存在量,义为“某一个秋天”,特殊性)

“好”的提前是追求语义凸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语义的非常规理解(反语)提供了形式标记。

(三) 反向认知

“好(你/一)个 X”如果是客观的定性描写,“好”为常规义,但言者常违背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以好言坏”,达到责怨和讽刺的目的。如:

(40) 突然,摊主扯开他的破嗓猛吼一声:“好啊,你竟敢偷书!”

(41) 好哇,这不是明摆着要偷,而且贼就在附近吗?!

例中“好”与后续小句语义明显冲突,迫使受话从反面理解所听之言。按照心理空间理论,反语是把同一指称的对立性信息置入同一话语而营造出不同的心理空间。字面意义只是S为引导H跨越心理空间而设立的路标。S希望H通过对比联想,依据一个心理空间的概念去唤醒与之相关的另一相异的心理空间的概念,通过这两个语义不相容概念的跨空间投射和映射,由显性字面意义推理出隐性反讽含义[14]。反语通常被认为属修辞学范畴,实际上,修辞义的常规化是词汇语义演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反语实为人类普遍的认知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表层的语言形式。

(四) 叠加强化

语用中“好”被反用化之后,构式中的事物或事件“X”常被贬斥,人物“X”则常被责怨。人物的定指特点使得其前数量结构多为指量结构,这时另一个典型斥责构式“你这个NP”便与“好…个NP”叠加。“你这个NP”的语用动因是,话主在强烈激动的感情控制之下,顾不上理智地去思考其具体内容,就在指称中包含了对对方(某种行为)斥责的价值评判,并急切地表达出来[15]。这与构式“好…个NP”非常相似。实际语用中,也能见到这种完整的叠加用法。如:

(42) 怒气冲冲,说:“好你这不要脸的东西,愣敢望我分家来啦!”

(43) 高杰说:“好你这一干叛逆,不知天时,任意而为。作恶多端……

语用义近似的构式叠加进一步强化了其核心义“责怨”。

(五) 去范畴化

量词“个”萌芽于先秦,汉魏时期稳步发展,但是这一时期意义单纯,通常只表示竹子的单位(“箇”),到唐代,“个”字的应用范围扩大到指称人、鸟、水果等[16]。非典型“好(你/一)个X”构式中,实际也存在不用量词“个”而用专属量词的情况。如:

(44) 心头的第一感觉就是:好一丛带露的春草。

(45) 好一场惊天动地的地雷战!炸得山上山下浓烟滚滚,炸得鬼子无处逃窜。

(46) 不信任地说:你在背台词吗?好一篇动人的谈话!

之所以说“好(你/一)个 X”中的“个”去范畴化,是因为“个”是所有量词中适用面最广,语义最抽象的一个,被喻为“通用打包机”。构式中,众多NP本来都有专属量词,但都服从于构式语用表达的需要由“个”统辖。量词的集约去范畴化促进了构式的单一凝固与典型化。

五、结语

本文分析了活跃在汉语口语中的构式“好(你/一)个X”。结构语义上该构式可以分化为三个小类,在语境适切性、定指和不定指、信息焦点结构和语用主观性等方面有着各自的语用特点,对话的交互主观性性决定了构式的外部结构关系。最后讨论了影响构式形成的几个动因,即类推、非常规语序、反向认知、叠加强化和去范畴化等。

[1]石毓智.语法的规律与例外[J].语言科学,2003,2(3): 13-22.

[2]杜道流.“V/A个P”感叹句的多角度考察[J].汉语学报,2006,14(2): 48-52.

[3]王晓凌.“好个……”结构探析[J].汉语学习,2008(2): 65-71.

[4]董淑慧,周青.贬责感叹和褒扬感叹的语义结构和语用功能——以“好你个+NP”为例[J].天津大学学报,2011,13(4): 369-371.

[5]雷冬平.“好+X+个 NP”的构成及语法化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2): 73-80.

[6]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 34-40.

[7]尚新.时体、事件与“V个VP”结构[J].外国语,2009,32(5): 28-37.

[8]李芳.SVC句型的语言功能与翻译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28(5): 134-138.

[9]吴为善,夏芳芳.“A不到哪里去”的构式解析、话语功能及其成因[J].中国语文,2011,343(4): 326-333.

[10]周慧先.试析信息焦点及其句法表现手段[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6(6): 340-343.

[11]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1: 66-67.

[12]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 121-122.

[13]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62-274.

[14]涂靖.论反语的本质属性[J].外语教学,2004,25(6): 28-31.

[15]张新华.“你这个 NP!”的表达功能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5,74(4): 79-84.

[16]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0: 237-238.

An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Hao(Ni/Yi)Ge X” of Modern Chinese

YIN Hailiang

(School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Shandong University at Weihai,Weihai 264209,China)

There is a construction in modern spoken Chinese.This construction consists of three semantic types,showing special pragmatic features at contest pertinence,fixed referent and non-referent,information focus and subjectivity.Based on the real corpus,this paper discusses its outside structure,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about the several possible motivations of the Construction,such as analogy,unconventional sequence,reverse cognition strengthening and decategorization.

modern Chinese;Hao(Ni/Yi)Ge X;construction;meanings of construction

H146

:A

:1672-3104(2014)04-0264-06

[编辑: 汪晓]

2013-12-31;

:2014-05-04

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13YJA740069);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09DWZ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2011SHYQ005)项目成果

尹海良(1979-),男,山东德州人,博士,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文信息处理,现代汉语词汇语法

猜你喜欢
主观性构式语义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威胁构式“你敢VP”研究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话语标记“真是的”主观性及其等级
语言与语义
构式语法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从整一手法窥探外国喜剧艺术的主观性
汉语口语常用构式哈译研究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