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惑与英雄的“自我认知”
——解读《复乐园》里的第一个诱惑

2014-01-22 07:36吴玲英
关键词:弥尔顿耶稣史诗

吴玲英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诱惑与英雄的“自我认知”
——解读《复乐园》里的第一个诱惑

吴玲英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关于史诗《复乐园》里的第一个诱惑,目前学术界的两种解读都有失偏颇。首先,史诗里的第一个诱惑值得探究,寓意深刻,远不只是试图劝诱处于饥饿中的耶稣施展神力摄取食物,而旨在通过撒旦试探耶稣的身份来展示耶稣坚定的“信仰”。其次,第二个诱惑虽然依然以食物为诱饵,但与第一个诱惑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它与其后的几个诱惑情节一起构成史诗的第二重诱惑,是世间荣华的典型代表,锤炼的是耶稣的“自制”和“忍耐”等。更重要的是,第一个诱惑揭示出比“完善‘内在精神’”更深奥的哲理,因为要在不期而至的诱惑面前坚守信仰、忍耐、自制等“内在精神”之美德,前提在于,人必须首先达成“自我认知”,了解自我身份;只有耶稣这样的人才能始终抵御诱惑,才能证实自己身为精神英雄之原型,才能成为弥尔顿史诗里的主人公和英雄。

弥尔顿;《复乐园》;诱惑;英雄;“自我认知”

根据弥尔顿的具有悖论性的“诱惑观”,“诱惑”往往引致堕落,却又是锤炼“基督式英雄”必要的历练①[1]。弥尔顿在神学著作《基督教教义》里如是说②,“诱惑”能苦炼意志,试炼信仰,“使信仰经过试炼,便生忍耐”(WJM: XV,89);显然,弥尔顿认为,对于真正的英雄而言,“诱惑”在完善其“内在精神”之品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③。弥尔顿在史诗《复乐园》里将耶稣塑造为基督式精神英雄之原型,因为在弥尔顿看来,只有史诗《复乐园》所塑造的被重重诱惑所包围的人之子耶稣,才能代表人能达到的至高英雄主义,而撒旦实施诱惑的无人目睹的荒野给英雄提供的是展示英雄主义的“原型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人遭遇重重诱惑,通过始终坚定抵御诱惑并最终摧毁邪恶而成长为英雄。

为充分体现史诗主人公耶稣身为精神英雄之原型的意义,诗人弥尔顿从《圣经·新约》里选择耶稣在荒野里受撒旦试探的情节作为史诗《复乐园》的故事框架,并将《圣经》里的诱惑拓展为十个诱惑,具体包括史诗第一卷的“变石头为面包之诱惑”,第二卷的“筵席之诱惑”和“财富之诱惑”,第三卷的“荣誉之诱惑”“大卫王位之诱惑”和“帕提亚帝国之诱惑”,第四卷的“罗马强国之诱惑”“希腊文化之诱惑”“暴风雨之逼诱”以及“塔顶之诱惑”。而其中,第一个诱惑虽然只占史诗四卷中第一卷的三分之一篇幅,却足已揭示史诗的主题,尤为关键。

关于史诗《复乐园》里的第一个诱惑,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解读:一是认为第一个诱惑旨在试探耶稣的神性,而承认耶稣的神性相当于放弃他的人性,使他失去人类道德和信仰楷模的价值,因此,史诗的第一个诱惑没有分析和解读的意义④;二是认为史诗的第二个诱惑与第一个诱惑一样,都是撒旦用“食物”作诱饵来引诱耶稣犯罪,因此第二个诱惑只不过是第一个诱惑的翻版⑤。本文认为这两种解读都有失偏颇。

第一种解读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弥尔顿在史诗里将耶稣塑造为自始至终坚定抵御一切诱惑的精神英雄之形象,且相应地将史诗风格变得如《圣经》一样简洁朴素。或许正因为如此,加之史诗中缺乏引人入胜的情节,三个多世纪以来,《复乐园》似乎不大受学者欢迎,国外的评论不多,而国内的评论极少。结果,同一主题的两部史诗《失乐园》和《复乐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相比而言,《复乐园》“似乎没有得到多少评论家的注意,是弥尔顿诗歌中最不受欢迎的作品”[2](44)。然而,《复乐园》在西方史诗传统中的地位丝毫不逊色于《失乐园》,甚至可以说,《复乐园》和《失乐园》一样具有非凡的史诗艺术价值。弥尔顿在《复乐园》里从根本上对“史诗”展开实验性的创新。这一实验的成果就是他在《论教会政府必须反对主教制的理由》(The Reason of Church- government Urged against Prelaty)中所提及的“简短史诗”(the Brief Epic)。关于“简短史诗”的史诗类型、意义、特点和艺术价值,笔者在另文中进行专题探究,在此仅讨论与“史诗英雄”密切相关之点。

鉴于史诗英雄耶稣的双重身份⑥,他战胜撒旦的诱惑是基督教中一个深刻的悖论:如果他不是神之子,他不可能彻底击败撒旦,但如果他仅仅依靠神性战胜撒旦,他等于挫败了自己道成肉身拯救人类的使命。同样,弥尔顿在《教义》里也反复强调,耶稣的神性与人性不可分离。但弥尔顿着重强调,人性是耶稣身份的基础和根本,而神性是抵御一切诱惑之后自然达至的最高境界之完美人性,并认为,上帝宣称耶稣为“神之子”完全是因为耶稣完美的人性,耶稣与上帝间的父子关系并非自然而是隐喻。

在史诗《复乐园》里,弥尔顿进一步艺术地将耶稣作为人的精神英雄之原型来塑造,特别深刻地突显耶稣身份中的人性,将耶稣塑造为有着完美品行的人,即“人的内在导师”[3](24)和“真正的老师”⑦。尤其是,史诗在刻画撒旦前去诱惑耶稣之前集中渲染耶稣本人对自己过去的回忆和他的内心独白,这充分地揭示出他身份的本质。艾伦认为,耶稣本人的内心独白独特地体现了其身份中的人性[4](82),因为独白这一戏剧性技巧最能揭示的是人性在最关键时刻的犹豫。从耶稣的独白中,读者似乎听到耶稣内心最深处的声音,读到耶稣的自传,和耶稣一起经历其成长,体验耶稣孩提时的平凡和勤奋,见证他在别人玩耍时却为了“将来伟大的事业”而独自走进圣殿坐在老“拉比”中学习和辩论⑧。读者还从耶稣的独白中知道耶稣“英雄行为”之愿望的演变。首先,耶稣希望用武力将以色列人从罗马的奴役中解放出来,镇压全世界的暴政,“直到真理得解放”(PRI.221)。后来,耶稣转向智慧,希望“用有力的话语克服自愿的人心,/用说服的方法代替恐怖的手段”。耶稣对自己出生和成长过程中的诸多奇事既确信又困惑,如同平凡的人在面对伟大的时刻所经历的那样。耶稣说,“我知道时间将到,/我不能再这样默默无闻地活着。”(222-23)另外,耶稣的独白还揭示,他和诸多伟大之人一样,虽然思想繁杂,但“只一心一意认真学习”,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为推进真理和正义而生,也渴望英雄的行为和事业。虽然在他人眼里,耶稣出身低微,但母亲多次私底下告诫他,“要思想崇高,还要培育它们,/使它们能够高飞,飞到无可比拟的高,/高到神圣美德和真实价值所能升举之处”,并要耶稣知道,“你本来就不是平常血气人之子”(235)。虽然耶稣知道自己的救世主弥赛亚之身份,来到世间是为了拯救他人,但耶稣同样知道,要完成使命,他必须先经受试炼。

耶稣来到荒野,在寂静和孤独中沉思“如何着手进行救赎人类的伟大事业”。四十天后,他“觉得饥肠辘辘”,此时,诱惑者撒旦伪装成老翁,谎称住在这荒野里的人正为饥寒所逼到处乞食,于是恳求耶稣:

您若真是神之子,就请您

把这些坚硬的石头变成面包吧;

既可救您自己,也可以使我们一饱,

因为我们可怜可叹,难得一尝味道。(343-46)

这是史诗里的第一个诱惑,也是史诗主人公耶稣与对手撒旦间的第一次冲突。史诗首先强调两者间的强烈对比和对抗。一方面,史诗用“新上位的”和“新生的”来形容耶稣,暗示耶稣还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史诗描述耶稣的对手撒旦伪装为“拾拣枯枝”的“老翁”,这揭示,撒旦老于世故。第一次面对撒旦强大的邪恶力量,毫无经验的耶稣基本上借助于《圣经》律法作为对抗武器,表示自己要“四十天不饮不食”,即,以摩西、以利亚为榜样。摩西和以利亚都是《圣经》里对上帝忠贞不二的范例,他们斋戒四十天靠的就是精神食粮,即对上帝坚定的信仰⑨。正如身体需要面包来维持,精神上的维持靠的是上帝的话语;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耶稣选择后者。面对坚定的耶稣,撒旦试图辩解,但耶稣一眼看穿对方,反问道,“你既然知道我是谁,正如我知道你一样,/为什么又来试探我,叫我信心动摇呢?”耶稣一步步揭穿对手的谎言和虚伪,对撒旦总结说,“撒谎是你的营养,你的食粮”(429)。耶稣以此表示:对上帝坚定的信仰就是自己的食粮,如同摩西和以利亚一样。

史诗里的第一个诱惑设计得非常简单直接,但寓意深刻,值得探究。它远不只是试图劝诱一个处于饥饿中的人施展神力摄取食物,而是旨在展示“精神英雄之原型”耶稣的信仰,其精神实质就是对上帝(真理)坚定不移的信仰,而这是精神英雄的首要品质。如耶稣本人洞察,撒旦试探耶稣神之子的身份,目的就是期望通过让耶稣怀疑自己的身份而动摇对上帝的信仰。撒旦的诱惑本质上是一个进退两难的陷阱:如果耶稣没能将石头变成面包或否认自己有这个能力,那就证明自己不是救世主弥赛亚,没有力量拯救他人,那也就不会对撒旦构成任何威胁;但如果耶稣成功地将石头变成面包,这虽然证明了自己弥赛亚的身份和能力,但耶稣无疑犯下基督教七宗罪之首“骄傲”。因此,撒旦设下的陷阱与其说是引诱耶稣施展神力,不如说是试探耶稣是否信仰坚定;如果耶稣信仰不坚定,那他会重蹈亚当的悲剧性覆辙,而拯救整个人类、复得亚当失去的乐园之伟大事业也就毁于一旦。弥尔顿在《教义》里列举了堕落的亚当所犯之罪,其中列首位的是“对神意的不相信”(WJMXV,181)。加尔文也评论说,撒旦的诱惑“直接攻击耶稣的信仰,希望通过毁灭耶稣的信仰,使耶稣诉诸于非法邪恶的手段获取食物”⑩。但对于撒旦的邪恶用心,耶稣“严厉”以对。史诗措用“被黜、被逐、空虚、可恶、可恨、可鄙”等一系列的过去分词,披露耶稣对撒旦的蔑视。这表明:堕落了的撒旦已成为过去,他没有现在也没有将来,永远无法得到救赎;无论撒旦如何努力,只会引起耶稣的厌恶。面对信仰坚定的耶稣,撒旦只好消失。

从功能上看,第一个诱惑是整部史诗的序曲。正因为诱惑失败,撒旦便紧急召集地狱众徒,共谋对策。撒旦号召同流者“保持我们的地盘,/稳固我们的地位”,但他已全无《失乐园》中的激情、浪漫、雄辩和鼓惑力。《失乐园》里的撒旦曾自信地说,他知道,“对亚当,可以利用其妻子,诱他上钩”(PLIII.134),但《复乐园》里的撒旦无法把握该怎样诱惑耶稣,只得“请教大家”(PRII.143)。《失乐园》里的撒旦曾豪情满怀,慷慨激昂演说道,“战场失利又如何”(PLI.103),现在却担心“这回要一败涂地”(PRII.145)。于是,《复乐园》里的撒旦针对人性而特意设计和实施了随后一系列诱惑,期望在新一轮的诱惑中用“更有男人气概之物来考验他(指耶稣)坚强的意志”。由此,诱惑成为史诗《复乐园》的组织原则,使整部史诗从根本上成为“诱惑故事”[5](30)和“诱惑经历”[6]。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在第一个诱惑失败后,撒旦与地狱众徒商量该如何有效地引诱耶稣犯罪,这时堕落天使别烈(Belial)建议用女人作为诱饵来动摇耶稣。别烈是希腊神话中最放荡、最堕落、肉欲最强烈的好色之徒。弥尔顿笔下的别烈将世间女子分为三类:第一类雅丽,第二类娇艳,第三类最具有诱惑性、也最让别烈倾心,史诗用最长篇幅描述她们。这第三类女子外表端庄、纯洁、燕婉、柔和,但老练于调情艺术,“用情欲的火焰去消融男人”,善于用退避推拒的技巧勾引男人心魄、驯服最坚定的意志、软化最倔强的个性,最终将之诱陷于情网中。别烈由此建议,从中挑选最令人消魂的女子,将之置于耶稣的身旁,伴他同行,以消融耶稣的意志,使之就范。但撒旦“急速”制止别烈的建议,并一针见血地向别烈指出,只有“尔等小人”才为女人的美色所诱惑,因为“尔等小人”们除了享受荣华富贵外,“没有更高、更有价值的目标,/所以很容易受女人的引诱”(204-5)。相比之下,耶稣“专心于高尚而有价值的事情”,“高居美德的山顶”,不会动心于女人的美艳和魅力,对女人的诱惑只会付之一笑;即使是当今名满天下的尤物,在耶稣面前也会黯淡失色,变得虔诚与敬畏。另一方面,这种世俗的美只能得到“柔弱心灵的赞叹”,并为之俘虏而受困;但一旦遇到藐视,她们便失去光彩,减退为庸俗人的把玩之物。

撒旦最后决定,先利用耶稣的饥饿等自然欲求来诱惑耶稣,然后运用“更有男人气概之物”来试探耶稣,“使他的力量受到最严重的考验”。在随后的诱惑中,惟独缺少“美色诱惑”,而“美色”往往被认为是“世间荣华之诱惑”中的关键,是不少豪杰都难以逾越和战胜的人生障碍。有评论者认为,弥尔顿在“故意与他的前人如斯宾塞等区分开来”[7](307)。但关键原因应该在于,首先,套用撒旦的话,“美色只能得到柔弱之心的赞叹”,但专心于高尚而有价值之事的耶稣“是不会为女人的美艳和魅力所动心的”(194),这说明,《复乐园》里的诱惑者撒旦远比《失乐园》里的老练和成熟。其次,弥尔顿刻意将美色诱惑留给他的《斗士参孙》。

撒旦似乎很了解耶稣的心理,知道对不同品质的人要施以不同的诱饵。撒旦知道,耶稣希望做出伟业,也知道,耶稣“一心一意只想去完成那个/最了不起的英雄事业”(208-9)。由此,撒旦坚信,通过向耶稣提供他成功所需的东西,一定可以诱惑耶稣。于是,撒旦带领一帮和他一样狡猾的、经过“精心挑选的”精灵,奔向“已经过了四十天绝食”且仍在树荫下徘徊的耶稣。

撒旦对耶稣施展的新一轮诱惑以“奢华的筵席”为开端。不少学者,如布鲁克(Stoford Brooke)、米勒(R.D.Miller)、威尔森(A.N.Wilson)、弗莱(Northrop Frye)等,将“奢华的筵席”和前面的“变石头为面包之诱惑”一起解读为撒旦的第一重诱惑,是后面一系列诱惑的开始。其中,布鲁克和米勒甚至将“奢华的筵席之诱惑”解读为“变石头为面包”的重复,因为两者都涉及“食物”,都针对耶稣的身体自然需求之基础⑪。

撒旦之所以在新一轮诱惑的开始仍然选择食物为诱饵,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耶稣“此刻正饿着肚子,/在荒野中绝对找不到食物”。而诗人依然选择食物诱惑是因为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更能反衬出史诗英雄耶稣的“自制”。史诗将耶稣在荒野里节食的四十天计算为“四倍十天”⑫。这一表述本身暗示耶稣抵御撒旦诱惑的艰难和节食的度日如年,因为耶稣本来饿着肚子入睡,刚又梦见各种美味,“有酒有肉,有身体所需要的甘旨”,醒来时更饥饿难忍,突见眼前丰盛的筵席,所需的自制力可想而知。对比《复乐园》里耶稣的食物美梦与《失乐园》里夏娃摘吃禁果的梦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满足身体需求本身并不意味着犯罪,但如果涉及道德或律法,身体需求就可能演变为犯罪。由于食物的给予者是撒旦,因此夏娃和耶稣理应拒绝。但夏娃没能抵制撒旦的诱惑,偷吃禁果而失去乐园。而耶稣对撒旦诱惑的坚定抵制,如同他抵制史诗中的其它小诱惑一样,是耶稣“内在精神”之胜利的体现,是美德战胜欲望、精神控制身体的体现。

莱瓦尔斯基(Barbara K.Lewalski)将“奢华的筵席之诱惑”解读为“夏娃受引诱摘吃禁果”的放大版[8]。不过,与之相比,那迷惑夏娃致使亚当夏娃堕落的苹果是何等简陋。史诗用三十个诗行和一系列的形容词描述筵席,充分展示场面的奢侈,如,一个阔大的空间、一派豪奢的气派、一盆盆高稷如山的山珍奇味、各种鳞鱼、绝妙名产、服侍的苗条少年、随从的妙龄侍女、华丽的服饰,等等。史诗还通过描述悠扬的音乐、和鸣的弦琴、消魂的管笛、浮动的细香、阵阵的熏风等将感官刺激最大化。同时,一连串虚构的贵妇和骑士也使人联想到中世纪浪漫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他们沉溺于吃、喝、玩、乐、婚外情等感官快乐。而耶稣对这一切的抵制反映了史诗诗人对世俗之“异教英雄”的断然拒绝和完全蔑视⑬。弥尔顿曾在《失乐园》第九卷里抨击过这种所谓的浪漫“英雄”行为,在这里,弥尔顿再次而且更强烈地批评这类“英雄”,谴责他们那缺乏自制和自我放纵的品行。

萨默斯(Claude J.Summers)从中读出隐含的性诱惑,因为酒足饭饱与性欲之间的关联是神话和宗教的共同话题[9]。但本文不涉及美色诱惑或性诱惑,因为,套用撒旦的话,女人无法诱惑“只专心于高尚而有价值之事”的耶稣。同时,史诗主要旨在曝露撒旦的狡诈,因为撒旦列举的一系列人物都在荒野四十年或四十天期间得到上帝的食粮以度过难关。撒旦用意邪恶,目的是为了暗示耶稣:你在旷野绝食四十天已久,上帝却还迟迟不降下“吗哪”。据《出埃及记》记载,在 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流浪的岁月里,上帝降给他们吗哪, 帮助他们度过饥荒。以色列人在饥饿中见到从天而降 的“吗哪”,相互询问“What is it”(这是什么),其希 伯来发音与“吗哪”的发音相似,于是成为“吗哪”⑭。 以色列人吃“吗哪”四十年,才来到可居住之地迦南 境地。撒旦借用典故以动摇耶稣对上帝的信仰。基督 教认为,耶稣如果怀疑自己的身份和神职,这无疑是 对上帝的亵渎,也意味着耶稣思想异端。但坚定的耶 稣反驳道:“他们都有需求,/我却不需要什么。那么 对此你有什么话呢?”耶稣并不是没有“自然需求”; 当撒旦在筵席出现之前问及耶稣:如果有食物摆在眼 前,难道你不想吃吗?耶稣的回答是:“那要看给我食 物的是谁。”耶稣的态度比《仙后》⑮中该恩对撒旦的 拒绝更加坚定⑯。无论撒旦的给予多么符合耶稣的现 实需求,同时又多么有吸引力,但耶稣都丝毫不为所 动,原因仅在于,在耶稣的眼里,撒旦给予的“只是 一堆狡计”。撒旦也只好向耶稣承认:“您的自制力是 唯一的,无可匹敌。”(408)

仅从撒旦实施诱惑的目的而言,第一个诱惑“变 石头为面包”是史诗的第一重诱惑,与“奢华的筵席 之诱惑”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撒旦认识耶稣身份 的初步试探,其目的在于测试耶稣的信仰是否坚定, 而后者“奢华的筵席”,作为世间荣华最基本的体现, 与其后的几个诱惑情节一起构成了史诗的第二重诱 惑。第二重诱惑都是世间荣华的典型代表,考验的是 诱惑面前耶稣的“自制”和“忍耐”,由七个“世间荣 华之诱惑”情节和一个“暴风雨之逼诱”环节组成, 在史诗的三重诱惑中篇幅最长,从史诗第二卷的第二部 分一直延续到第四卷的前半部分。诗人在此用心良苦, 用史诗近三卷的篇幅来细致描述这七个诱惑,因为它们 大致体现了人在生活道路上将要遭遇的种种障碍,包括 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渴求和欲望,如食物、金钱财富、 荣誉、王位、帝国、罗马强国和希腊文化。即使是想通 过“崇高的行为”来获得人生成功的有志之士也往往在 这些礁石上粉身碎骨,更不用说常人。这充分揭示人生 的真谛,撒旦希望用世俗的荣华夺走耶稣内心的平静乐 园。因此,从本质上讲,“变石头为面包之诱惑”与“奢 华的筵席之诱惑”分别属于撒旦出于不同目的而设计的 两重诱惑。而两重诱惑之后,耶稣已完成其“内在精神” 的建构和完善,因而史诗里的最后一个诱惑情节“塔顶 之诱惑”(也是史诗的第三重诱惑),与其说是撒旦对耶 稣身份的最后测试,还不如说是耶稣的人性在经历重重 诱惑之后自然达到最高峰。

诗人也有意将第一重诱惑“变石头为面包”与第二重诱惑中的第一个诱惑情节“奢华的筵席”区别对待,在两者之间插入一个夜晚的时间间隔,同样,弥尔顿在第二重和第三重诱惑“塔顶之诱惑”情节之间也用一个晚上分开。这样,三重诱惑分别发生在三天。而在三个不同的日子里,诱惑者撒旦分别以三种不同的伪装重新露面,与不断变化的诱惑相一致。撒旦在第一重诱惑里装扮成老农夫,第二重诱惑里是达官贵人,而最后一次是以“原形”出现。每一重诱惑结束之后,撒旦失败而退。弥尔顿用词微妙,在第二重诱惑故事中的各个诱惑情节之间,用同一个动词“继续[努力]”自然过渡。比如,在“奢华的筵席之诱惑”情节的结尾处,餐桌和食品一起消散后,“只有那胡搅蛮缠的诱惑者仍留在原地,/仍然用这样的话语继续他的诱惑”(II.404-5),开始用一个接一个新的诱惑向耶稣发动进攻。而在一个个小诱惑被击退后,撒旦“仍不甘休,虽然明知成功无望,/他那徒劳无益的执拗性却继续努力着”(IV.23-24),将耶稣带到高山的西边用罗马的辉煌以及希腊文化作为世间荣华的最后礼物试图引诱耶稣,对耶稣道:“只要你跪下,拜我作你的主子/就很容易把所有的一切都得到手。”(168-69)这样,弥尔顿用“继续”二字将从史诗第二卷延续到第四卷中的七个小诱惑串联成史诗中的第二重诱惑。

和第一重诱惑的结果一样,第二重诱惑的第一个诱惑以失败告终。耶稣既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自己身份中的神性,让撒旦困惑其中、纠缠不休,“继续他的诱惑”。而随着诱惑故事的发展,撒旦向耶稣施撒的诱饵越来越大、越来越有吸引力;撒旦以为,耶稣的父亲是个木匠,耶稣无位、无名又无亲戚朋友可以高攀,因此,耶稣要成为“英雄”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接受撒旦给予的条件,即撒旦针对耶稣的困境设计出的六种可以获得成功之方法,具体从第二重诱惑中的第二个诱惑情节到第七个诱惑情节,包括:财富、荣誉、大卫王位、巴提亚帝国、罗马强国、希腊文化等。实质上,撒旦和耶稣的对抗是两种本质截然不同的“异教史诗英雄”和“基督教史诗英雄”之间的较量。亚里斯多德所定义的“英雄”是异教意义上的,注重的是获取个人所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世俗之追求。与之相反,基督教意义上的英雄是品德和精神上的,为了上帝(真理)而做出伟业,而这才是诗人弥尔顿眼中“更高更英雄的英雄主义”。以耶稣为原型的基督式精神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英雄在行动之前,先必须学会管理自己的内心以带着内心的平静“进城”,学会拒绝世俗的辉煌,藐视物质财富、权位和名利,而注重“引导灵魂、管理内心”(II.476)。

如前所述,史诗的第一重诱惑“变石头为面包”旨在测试耶稣“内在精神”的核心“信仰”,而第二重诱惑中的第一个诱惑情节“奢华的筵席”考验的是耶稣“内在精神”中的“自制”。然而,相比而言,第一重诱惑更为深刻,它揭示出比“完善‘内在精神’”更深奥的哲理,因为要坚守信仰、自制等“内在精神”,其前提在于,人必须首先达成“自我认知”(Self-knowledge),了解自我身份,唯有这样才能确保人生里的任何诱惑在他面前都将无济于事。只有通过完全、预先的“自我认知”,人才能在不期而至的诱惑面前谨言慎行、坚韧不拔;唯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弥尔顿史诗里的主人公和英雄。

“自我认知”或“自我认识”是人类哲学思考的中心主题。古希腊阿波罗神庙上有箴言云:“认识你自己(Know Thyself)。”苏格拉底将之解释为,人可以并且应当认识自己的灵魂,而且首先是在灵魂中包含知识和理性自识的那一部分。圣·奥古斯丁指出,人通过自我认知将灵魂视为人性统一中活着的整体。亚里斯多德认为,“以自身为对象的思想是万古不变的。”费其诺(M.Ficino)倡导,“认识你自己。”⑰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说,“识人者智,自识者明。”而在弥尔顿的时代,尤其是自笛卡尔(Rene Descartes)声言“我知道,我知道什么”之后,“自我认知”更是作为绝对的本原、以理论理性的姿态踏上哲学思辩之途。斯宾诺莎(Benedictus de Spinoza)认为,“自我认知”的最终目的在于认识到,知识的获取正是为了完善自己的本性,为了获得“人的灵魂与整个自然相一致的知识”,从而达到“人的最高的完善境界”[10](43)。洛克(John Locke)作为“天赋能力者”,强调“每个人都应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如此说,“上帝既然赋予人的内心以天赋能力,就一定会使他的存在得到证明……信仰和信念就是人在这方面得到的最大的确认。”[11](9)

就弥尔顿而言,史诗第一重诱惑中的“自我认知”体现了他在《教义》第一卷第七章《关于创造》中对“整个人”(Oneness)的认识。弥尔顿认为,每一个“整个人”都是“身体”与“灵魂”的结合体,是“人的本性”(nature of man)和“神一样的本质或灵魂”(Godlike nature or soul)的统一体。也就是说,每一个真正的人都是“一个活着的灵魂”(a living soul),以神的形象而造(created in God’s image),因此可以展示神一样的美德。也就是说,在弥尔顿看来,亚里斯多德用来限定“英雄”的形容词“神一样的”不只是指英雄具有“神一样的”外在品质,而且应具有“神一样的”内在美德。而弥尔顿在史诗第一重诱惑里对耶稣自我身份的描述便是这种神学思想的艺术呈现。

在弥尔顿看来,“认识自己”这一形而上的晦涩哲学主题却是现实存在的问题,需要真实地经历一个不断遭遇和征服诱惑的艰难过程才能得到解答。在这个过程中,对手撒旦往往从一开始就旨在毁灭主人公耶稣对上帝(真理)的信仰及对自己的信心。如同《仙后》中被困洞穴的该恩和《斗士参孙》中身陷囚牢的参孙一样,耶稣也正是在备受质疑和屡遭试探的历炼和锤炼中全面地了解自己。自我认知其实就是自我身份的确定以及人性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人性在这个过程中经过诱惑的试炼,通过自身的理性机制,作出自由而明智的选择。

在明确自我身份的基础上,耶稣需要做出选择,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英雄:是世人眼中的异教英雄还是基督式精神英雄。从史诗的一开始,耶稣就被放在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诗人也相应地运用两类词汇。一类是代表金钱、暴行、战争等世俗力量的军事术语,如“胜利的业绩”“羁轭”“镇压”“征服”“淫威”。另一类则是精神层面的用词,如“人性、天理”“有力的话语”“自愿的人心”“说服”等。截然不同的两类词汇强调两种英雄的区别和对立,前者为战争英雄,旨在世间荣华之个人名利,往往具有巨大的毁灭性,而后者为精神英雄,靠人性和美德等精神力量赢得人心,是良知和真理的守护者。

耶稣认识到自己将成为“精神之王”弥赛亚的角色,这表明:他的自由意志使之自愿地选择顺从神的意志、遵循上帝之道,神性于是助他成功地抵御邪恶。每当遭遇恶魔撒旦时,耶稣的神性自然超越人性,好象他已完全掌握敌人,对伪装的撒旦说,“我知道你是谁”(I.347),“你来这里的目的,我全部都知道” (494),撒旦只得降伏在耶稣的威严下,向耶稣承认道:“您的地位在我之上”(475)。史诗里耶稣完美的信仰和顺从使他在一个充满疑惑的世界里获得内心平静的乐园,“他对诱惑的抵制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怀疑的抵抗和对自我身份的坚持”[12](187)。也就是说,耶稣通过始终坚守人性而达到完美,最终拥有了神性,或更准确地说是神性般的力量和智慧。

史诗的第一重诱惑揭示出耶稣能战胜邪恶的武器装备就是耶稣的精神力量,尤其是“自我认知”,包括耶稣对自我身份及其伟大神职的确认。在《失乐园》中,米迦勒向堕落了的亚当长篇大论堕落后的历史,但为时已晚,因为警示性或预示性的知识不足以阻止犯罪和堕落,唯有基于经验的洞见才是抵御诱惑的确保。由此,《复乐园》颠覆了《失乐园》里“英雄知识”的模式:耶稣独白中的过去式说明,在诱惑来临之前,耶稣“英雄知识”(the Heroic Knowledge)获取的过程和“自我认知”的过程已经完成,耶稣已明确自己的身份,认识自己的神职,坚定自己的信仰,了解撒旦强大的诱惑力和邪恶的本性,这才是耶稣在随后的诱惑中自始至终能够坚守信仰、坚定抵御诱惑并坚持忍耐的根本所在。同为“人”,耶稣比亚当被赋予了更多的智慧和理智,所以不仅能够凭着毅力在荒野中坚持斋戒四十日⑱,并借着智慧不断识破撒旦的诱惑计谋;无论撒旦随后如何变化自己的诱惑者之伪装,也无论撒旦怎样加大诱饵的份量,耶稣始终不为所动,最终复得亚当失去的乐园,其人性自然比亚当的更加高贵、智慧和坚定,并由此得到上帝的青睐,被上帝称为“爱子”。《复乐园》里的耶稣展示了人性的发展过程,展示人如何建构、完善并凭借自己的“内在精神”,坚守“心中/那远为快乐的内心乐园”。

总之,诱惑贯穿史诗《复乐园》的始终,锤练着耶稣。《复乐园》的第一重诱惑为耶稣明确身份、稳固信仰,在此基础上第二重诱惑为耶稣增添自制和忍耐,由此,耶稣在史诗的第三重也是史诗的最后一个诱惑中自然达到人性的最高峰而获得神性。具体而言,耶稣随着史诗的发展慢慢获得米迦勒式的“英雄知识”,包括第一个诱惑“变石头为面包”中的“信仰”、“豪华的宴席之诱惑”和财富诱惑中的“自制”、“巴提亚帝国之诱惑”和“罗马强国之诱惑”中的“忍耐”、“希腊文化之诱惑”中的“知识的总和”。耶稣在磨练中逐步完善其“内在精神”,一步步获得米迦勒在《失乐园》的第十二卷中所强调的“内心乐园”的基础和战胜撒旦之邪恶力量的精神装备,最后证实自己不愧为“精神英雄之原型”。

注释:

① “基督式英雄”(“the Christian Hero”)是弥尔顿的基督教史诗英雄范式。关于“the Christian Hero”,人们往往传统地从广义上将之理解为“基督教英雄”,即,“基督教美德英雄”(the Hero of Christian virtues)或保卫基督教的英雄(比如十字军中的英雄人物)。但弥尔顿在神学著作《基督教教义》和英雄诗歌作品中将耶稣基督作为英雄的楷模和原型来论述和塑造,将“英雄”从所有具有基督教美德的英雄严格升华为“基督式英雄”,即像耶稣基督一样的英雄(Christlike Hero)。对于弥尔顿的“基督式英雄”而言,他们获胜的“武器”并非体格神力或武器等外在力量,而是信仰、自制、忍耐、谦卑等“内在精神”之美德,由此,“基督式英雄”亦称为“精神英雄”(the Spiritual Hero)、“信仰英雄”(the Hero of Faith)或“美德英雄”(the Hero of Virtues)等。

② 文中所选弥尔顿诗文皆出自英文原版哥伦比亚《弥尔顿集》(The Works of John Milton.New York: Columbia UP,1931-38)。文内《弥尔顿集》缩写为WJM。《基督教教义》(以下简称为《教义》)收录于WJM的第十四卷至第十七卷;文中所有出自《教义》的引文由本文作者所译,并以WJM加卷数和页码的方式随文标出,不另加注。但为了方便辩识,弥尔顿史诗的所选诗行,改以诗歌名加行码的方式标出,不另加注;其中,PL指《失乐园》,PR指《复乐园》,其后数字为史诗卷数和行码。所引诗行的中文翻译参考了朱维之和金发燊的译本,略有改动。为免繁琐而影响阅读,以下只视需要出注。

③ 从根本上讲,“精神”本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本存在于人的内心,但弥尔顿的“内在精神”刻意强调人的精神力量之内在属性,由包括“圣灵”在内的一切“神圣的精灵”(“the divine spirits”)刻写在人的内心,弥尔顿称这一部分为“人的精神”(“the human Spirit”)或“内在精神”(“the Spirit within”)。弥尔顿在《失乐园》的第十二卷里通过米迦勒之口全面定义“内在精神”为“信仰、忍耐、节制,/加上爱”(PLXII.583-4)。

④ 参见Allan H.Gilbert,“The Temptations in Paradise Regained,”Journal of English and Germanic Philology,XV (1916): 89;Elizabeth M.Pope,Paradise Regained:The Tradition and the Poem(New York: Russel &Russel,1962) 31;Done Cameron Allen,The Harmonious Vision(Baltimore: The Johns Kopkins UP,1954) 111;Barbara Lewalski,Milton’s Brief Epic(Providence: Brown UP,1966)133-38;Walter Mackellar,A Variorium Commentary on the Poems of John Milton,IV (New York: Columbia UP,1970) 32.

⑤ 参见Stoford Brooke,Milton(London: Macmillan,1879) 152;R.D.Miller,“Milton’s Conception of the Temptation as Portrayed in Paradise Regained,”MLN,15(1900): 202-205;A.N.Wilson,The Life of Milton(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P,1984) 30;Northrop Frye,“The Typology of Paradise Regained,”Modern Philology,LIII (1955-56): 229-30;“Christ and Anti-Christ in Paradise Regained,”Publication of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es,LXVII (1952): 797.

⑥ 关于史诗英雄耶稣的双重身份,详见吴玲英:《论〈复乐园〉里耶稣基督的神性与人性——兼论〈基督教教义〉中耶稣基督的身份》,《外国文学研究》1(2013): 79-87。

⑦ 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称耶稣为“真正的老师”,并指出,“真正的老师”能为大众所倾听,代表上帝(真理)永恒的力量和智慧。参见 John H.S.Burleigh,Augustine: Earlier Writings,Vol.6 (London: SCM,1953) 95.

⑧ “拉比”(Rabbi)为以色列语,指“犹太教牧师”。耶稣十二岁便开始去圣殿拉比会,与拉比讨论律法。

⑨ 摩西应上帝之召来到西乃山四十昼夜,在石碑上刻下戒律,以规范以色列人,“摩西十诫”(Mose’s Ten Commandments)成为后来希伯来人律法的基础(《出埃及记》20: 1-17,25: 12-18)。耶西别要杀以利亚,以利亚凭着对上帝的信仰坚持四十昼夜,最后逃至何列山(《列王记上》19: 1-8)。

⑩ 转引自Allan H.Gilbert.“The Temptation in Paradise Regained.”Journal of English and Germanic Philology,XV (1916): 599-611.

[1]吴玲英.论弥尔顿‘诱惑观’的悖论性[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158-164.

[2]Martin Evans J.(ed).John milton twentieth-century perspectives vol.4paradise lost [C].New York: Routledge,2003: 44

[3]Louis L.Martz.Poet of exile: a study of milton’s poetry[M].New Haven: Yale UP,1980: 24.

[4]Don Cameron Allen.The harmonious vision: studies in milton’s poetry[M].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P,1954: 82.

[5]John T.Shawcross.Paradise regained: worthy t’have not remained so long unsung[M].Pittsburgh: Duquesne UP,1988: 30

[6]Northrop Frye.“The typology ofparadise regained.”Modern philology[J].LIII (1955/56): 227-38.

[7]Patrides C A.Milton’s epic poetry: essays onparadise lostandparadise regained [M].Harmonsworth: Penguin,1967: 307

[8]Barbara K.Lewalski.“The theme and structure inparadise regained.”Studies in philology[J],1960(57): 186-87.

[9]Claude J.Summers.“The sexual temptation in milton’sparadise regained.”John milton twentieth-century perspectives vol.5paradise regainedandsamson agonistes [M].Ed.J.Martin Evans.New York: Routledge,2003: 113-117.

[10]Benedictus de Spinoza.Ethics[M].Turnhout: Brepols,2010: 43.

[11]John Lock.Essays[C].London: Penguin,1997: 9.

[12]Burton Jasper Weber.Wedges and wings: the patterning ofparadise regained [M].London: Southern Illinois UP,1975: 187.

Temptation and the hero’s “self-knowledge”: On the first temptation episode inParadise Regained

WU Lingy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3,China)

As to the first temptation episode inParadise Regained,the two major critical views among Miltonists are partial.Firstly,the episode is worth exploring,more profound than seducing starving Jesus into snatching food with his divinity,aiming to exhibit Jesus’ firm faith by displaying Satan’s attempt to try Jesus’ identity.Next,the second temptation episode,although still taking food as the bait,is essentially different from the first in that the second,together with the next episodes,belongs to the secondary pattern of temptations which represent the earthly desires and are designed to try Jesus’ patience and temperance.More importantly,the first episode differs from the second in disclosing that if one hopes to hold “the Spirit within” with faith,patience and temperance are the core,one must first attain “Self-knowledge” and acquire the full understanding of one’s self-identity;only such a person as Jesus can resist temptations all through,proving to be the prototype of the spiritual hero and growing to be the true hero in Milton’s epic.

John Milton;Paradise Regained;temptation;hero;“Self-knowledge”

I106.2

:A

:1672-3104(2014)04-0108-08

[编辑: 胡兴华]

2014-01-25;

:2014-05-2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弥尔顿与西方史诗传统研究》(14BWW057)

吴玲英(1967-),女,湖南慈利人,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大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弥尔顿耶稣史诗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2013史诗之战
1720年版《弥尔顿诗集》的排版、插图和导字——分析目录学案例研究
史诗表演
我对每个人说再见
史诗
英国耶稣受难日
论弥尔顿《失乐园》对奥维德诗歌的借鉴之道
长征 伟大的壮举 永远的史诗
撒旦的试探